為什麼不建議你把同事當朋友?

2021-02-19 每天學點HR

來 源 | 智聯招聘(ID:zhaopin-com)

作 者 | 大胡桶子

 

小趙心思單純,跟同事都聊得來。

小陳更是她的交心好友。

直播的風口襲來,小趙下班後做直播賺了不少錢。

她迫不及待地把這好事分享給小陳,並跟她說:「如果能穩定收益,打算辭職當主播」。

不久上司便找她談話,她負責的重要業務也被迫轉交給了其他同事。

沒想到,八字沒一撇的「辭職」讓小趙提前陷入了被孤立、被邊緣化的境地。

 

職場中難免會有酸甜苦辣。

同事是離你最近的交往夥伴,所以很多職場人選擇打開心扉,把同事當朋友訴說心事。

 

如果遠離同事,緊閉心扉,會給人城府深、心機重、不可親近的感覺。

不利於職場人際關係,甚至會成為職場的絆腳石。

但完全把同事當朋友,雖能降低別人對你的戒心和揣測;

可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可能會傷害自己。

和同事的距離,可近可遠。

職場人只有學會如何與同事和諧相處,才能在職場如魚得水。



01

為什麼不建議把同事當朋友?

1、困難時,可能難以伸出援手

《安家》中,謝亭豐為了給恩人的兒子治療白血病,到處籌錢。

可他的錢都買了理財。

平臺暴雷,錢都沒了,不得不想別的辦法。

他瞞著同事將品華小區50棟1201一房多賣,收了8個客戶的意向金用來周轉。

直到客戶找到門店,要求籤約,他才將心事告訴同事。

 

謝亭豐和同事相處多年,按理說關係不錯。

可他遇到大困難時,寧願自己違規也不願找同事幫忙。

因為在他心裡把同事和朋友分得很清。

同事再好,也不能全力相幫,求助只能徒增煩惱。

網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好朋友之間不要成為同事,除非你想失去他。

真正的朋友,你可以毫不顧忌地求助於他,而且心無掛礙。

但當同事要幫你時,你會總覺得欠一個人情債。

甚至有時就算你求助同事,他們也不願施以援手。

因為在你困難的時候,或許正是別人爆發的機會。

 

2、脆弱時,可能得不到共情安慰

《我是餘歡水》中,看到徒弟起身經過。

儘管電話中對方早已掛斷,餘歡水還得假裝拒絕客戶請自己吃飯。

徒弟搶過他手裡的電話:

「你這電話盲音啊,我一米外就聽到了。」

想到自己的業績沒完成,他就把徒弟叫到沒人的地方,低聲下氣地哀求徒弟分一些業績給自己。

 

本想著辛苦帶出來的徒弟能夠體諒自己,不料卻被當眾挖苦:

「師父,這人啊,傷了腿沒事,千萬別傷了腦子。」

有時你把同事當朋友,同事卻當你如草芥。


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面,得到的是共情和安慰;

而在同事面前,你得到的可能卻是嘲笑和譏諷,知乎上有個問題:

你會把自己的弱點給別人看嗎?

一個高贊回答是:

自己最弱的地方只能自己知道。

就算別人知道也不會幫你,別有用心之人甚至正在暗自竊喜。

 

有人說:

職場把競爭對手與合作夥伴圈在一起;

把職場人的生存和發展圈在了一起。

為了不讓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弱點傷害自己;

職場人用虛偽的堅強包裹自己的脆弱面。

與同事越來越遠,不能成為朋友。

3、掏心掏肺時,可能得到的是傷害


關注「每天學點HR」很久的朋友都知道:

之前的推文裡講過老張,他和人事經理關係很好。

公司裡員工薪資是保密的。

可老張總是悄悄打聽同事的工資,人事經理便知無不言。

一次,同事工資調整後高出自己很多。

老張知道後暴跳如雷,便去找上級質問:

「我資歷深,為何給新人加薪,而不給他加薪?」

最後,老張和人事經理因違反了薪資保密制度,被雙雙開除了。

職場中,員工工資、投資計劃、產品配方等很多資料都需要保密。

而與所謂的「朋友」無話不談時,你的無心之言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災難」。

你有原則、有底線,可以守住機密,可別人不一定能守口如瓶。

一時的疏忽可能毀了你的職場之路。

02 

和同事交往,需要注意什麼?

1、和同事談話,要知分寸

有位混跡職場十幾年的網友說:

別把國事家事天下事,大事小事家裡事,通通講給同事聽。

 

無尺度地訴說,既給人感覺你說話無分寸;

又會因為無心的言論,讓自己陷入緊張的境地。

一次,有朋友找蘇格拉底談心事。

蘇格拉底說:

「在你告訴我這件事情之前,我想先讓你做個小測試——三重過濾測試。」

「第一重過濾叫真實,你能百分之百確定你要講的事情都是真的?」

 

「第二重過濾叫善意,你要談的是帶著惡意還是善意?」

「最後一重過濾叫實用,你覺得我真的能幫上你麼?」

三重過濾也適用於同事之間談話。

一時的心直口快,會帶來瞬間的共情,可事後回想總感覺心有餘悸。

古人常說:「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當你心裡有這種念頭時,你就別講了。

 

2、看交往深淺,謹防「職場小人」

《我不能教你詐》講了這麼一件事:

小英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她一直守著秘密,獨自痛苦。

那天,和男友大吵一架後,坐在工位傷心。

入職不久的唐姐過來關心她,並約她下班一起吃飯。

那天正是小英生日,唐姐說到:

「雖有伴侶,每年生日也是孤獨地對著一桌好菜和蠟燭落淚。」

一夕之間,小英感覺找到了同病相憐之人,將所有的心事訴說給唐姐。

 

可第二天上班,她卻感受到整個辦公室異樣的目光。

有同事悄悄說:

「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私事」。

「交淺而言深,既為君子所忌,亦為小人所薄」。

小英誤把交淺的同事當朋友,從而訴說心事,結果秘密被傳播,讓自己更困苦。

職場上,總有些人走近時,和你心照不宣,離開時背後捅刀。

要想和同事深入交往,就必須經過時間的洗禮。

認清本性,避免被「職場小人」所害。

3、掌握談話技巧,正確交流

同事是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經歷最相似、最能引起共鳴的夥伴。

如果能與同事恰當地交流,能夠有效解壓,拉近距離,促進關係和諧。

 

很多職場人因為錯誤的表達方式,往往詞不達意。

不僅錯誤地表達了觀點和情緒,還讓對方產生了牴觸心理。

 

《用事實說話》中介紹的交流步驟,可以幫助職場人減少誤解,更好達成談話目標: 

首先,了解談話目的:

你要事先想清楚:

和同事談話是想發洩情緒、得到安慰;

還是得到幫助和建議。

有了目的,你才能框定談話範圍。

然後,聚焦事實:


情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

談話過程要保持冷靜,關注事實本身。

避免被對方錯誤解讀。

再來,換位思考:


從對方的視角觀察事物。

可提高談話質量,避免牴觸心理,使談話富有成效。

有效地交流,是談話雙方都在同一個頻道上。

兩人對談話主題有共同感受。

學會正確地交流,能夠讓談話更高效;

也能隨時感受到對方情緒變化,及時中止。

職場人工作和生活都不容易。

朋友和同事都能成為「知己」,都能給自己帶來慰藉。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同事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夥伴。

保持安全距離,學會正確交流,可以讓你的職場之路走得更輕鬆。

月薪4萬,依舊被現實「勸退」:那些離開大城市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過了35歲你還能幹嘛?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建議!

2天,400萬人,都被她耍了:判斷力,是成年人最殘酷的考驗

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當保姆,揭開了國人對學歷最深的誤解

北京女孩家裡蹲11年,卻爆紅到國外:「偽上班」,正在慢慢榨乾你

每天姐,想做女俠的HR網紅小姐姐,只為HR同行們分享最實操的六大模塊乾貨,只用最平實的文字撰寫HR眼中的職場,讓高大上理論見鬼去吧~公眾號:每天學點HR(ID:daydayhr)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乾貨!

相關焦點

  • 在職場中,把領導、同事當成朋友,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為什麼
    把領導和同事當成朋友,這本身不會讓領導覺得你不成熟,而是你在相處過程中的尺度。我們可能通常會認為、或者是聽說這樣一種說法:不要把同事當成朋友,職場中沒有真心的朋友。這種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畢竟我們遇到的領導、同事性格不一樣,以及工作的相關程度是不一樣的。
  • 朝夕相處時間超過家人,同事之間為什麼不能成為朋友?
    同事始終不能成為朋友!也最好不要成為朋友!這是很多人經歷過很多年的很多事之後,得出的人生總結。什麼是同事?——指行事相同、執掌同一事務的人。直白點說,就是一個單位或一個團體內,擁有相同工作關係的人;什麼是朋友?——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
  • 為什麼領導有事不直接找你,反倒要同事和你聯繫?看完你就懂了
    為什麼領導有事不直接找你,反倒要同事和你聯繫?看完你就懂了不知道大家身上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就是領導有事找你,但是不直接找你,反倒要同事和你聯繫。有一次,我的同事就和我說,領導交代我的三件事。我當時很奇怪,我就問她,為什麼是你交代我三件事?領導不直接找我呢?她當時也很尷尬,說她也不知道為什麼。
  • 都說不要把同事當成朋友,其中的原因到底在哪裡?我來給你揭秘。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心靈雞湯:「永遠不要把同事當成朋友!」這句話也不知道是誰說的,總之是已經流傳了很久。有的人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但是也有初入職場的人,對這句話嗤之以鼻。那些剛參加工作的人,他們心中肯定很好奇,為什麼不能把同事當成朋友呢?
  • 同事請吃飯,我帶朋友去,飯後同事要我朋友出一份飯錢,合適嗎?
    5,你帶朋友去同事邀請的飯局上蹭飯,可能是沒有提前和你同事打招呼,所以引起了他的不滿,然後你同事覺得你不厚道,借他的手來賣你朋友的面子,這種借花獻佛的手段可能會讓人反感。所以,你同事特別反感你的行為,而且還讓你同事多花一份不應該花的錢,同時也是不值得花的錢,氣不過來,就選擇故意要找你要朋友的那份錢。站在你同事的立場,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是你不厚道在先。
  • 遇到同事的嫉妒與排擠怎麼辦?3個建議,讓你職場路輕鬆晉升人氣旺旺
    在工作中,競爭無處不在,同事的角色好像自然界中的變色龍,當環境發生變化時,他也隨之發生變化。有的同事今天有可能是體貼入微、關心你的朋友,明天就成了背後給你捅刀的小人,後天就成了立場不同的競爭對手。
  • 為什麼你的朋友不回信息?
    遠離了用雪糕盒和火柴做電話的童年,我們用上了手機,和朋友之間的聯繫更傾向於信息,而不是電話。畢竟生活中沒多少事情重要到需要一個電話打過來立刻去辦。信息的形式則多種多樣:郵件、簡訊、微信……用流行的話說,它充分利用了人們的碎片時間。  但總有那麼一些朋友,很久不回信息,甚至乾脆不回信息。讓你很受傷,想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 工作中遇到命令你的同事,該怎麼委婉拒絕?我建議直接回慫
    職場中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一些難題,今天說說「工作中遇到命令你的同事,該怎麼委婉拒絕?」老王的性格比較直爽,給出的答案有些不懂人情世故。
  • 對新員工,同事特別熱情,要辭職了,同事特別冷淡,這是為什麼呢?
    一、為什麼陌生的同事,在看到新人到崗會很熱情呢?1.好奇心作怪每個人都有好奇心,新來的同事,做什麼職位,他是怎麼來的?是哪位領導的親戚朋友或者別的關係?搞清楚這些問題,也是普通的辦公室白領的生存潛規則。
  • 朋友,我建議你聽一聽伍佰
    也許你去看了《地球最後的夜晚》,不管你是否喜歡這部電影,你都不能否認《堅強的理由》響起的時候,你終於意識到伍佰的歌,竟然這麼好聽。「伍佰」這個藝名既不文雅,也不炫酷,甚至有些滑稽。當然,最關鍵的可能就是作為來自臺灣的歌手,伍佰有一些歌是閩南話。仔細想想,人們常說自己喜歡聽京腔,喜歡聽粵語,喜歡聽川渝妹子罵人,或者有人喜歡聽東北話,但很少有人會說自己喜歡聽閩南話。
  • 為什麼很多人離職後,不會跟前同事繼續來往?看完你就懂了
    為什麼很多人離職後,不會跟前同事繼續來往?看完你就懂了 離職,是職場上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一旦公司的發展理念與自己不合,就會給人一種待下去也不會有發展的想法,能想到的也就是辭職的。
  • 為什麼我建議你找和自己性格一致的公司.
    「寶寶你現在出發,樂高店還沒關門,媽媽馬上結束會議,去給你買玩具。」經歷過幾家網際網路大廠實習的朋友,最終選擇了這家公司的 offer。因為她說,「我能感受到,所有同事都在努力地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平衡。」在這裡,沒人會認同加班文化,大家都會盡力讓自己從生活裡獲得外部支撐,從而讓工作進行得更高效和順利。當然,這也是她花了兩年時間,經歷過不同工作環境才做出的選擇。
  • 學會《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智慧,親人、朋友和同事將對你倒屣而迎
    導讀:學會《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智慧,親人、朋友和同事將對你倒屣而迎古有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今有語:「看人,不能僅僅只看外表」,可人與人相處,往往「第一印象」就已決定是否還要與對方繼續。你猜忌著我,我揣摩著他,而他和她又談論著你……一切流言的背後卻只有一個話題——Ta這個人到底怎麼樣?有的人任性地說:「我不是人民幣,我不需要每一個人都交口稱譽」;有的人感慨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的人左右縫緣,親人、朋友和同事都為他倒屣而迎,有的人卻總不受人待見。追其原因,不外乎就是為人處世之「智慧」!筆者不敢大談處世之道,為人之本。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做家庭主婦?
    人家愛幹嘛幹嘛,你管得著嗎?不好意思,張老師真有這樣的資格,因為她教訓的是自己的學生,而不是批評家庭主婦這個群體。只有她才知道這些女孩子從山溝溝裡爬出來有多麼不容易,而為了把她們送出落後的大山,讓她們成長為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張桂梅和她的同事們,幾乎搭上了自己的命。她不僅是以老師的身份在生氣,更是以母親的身份在生氣。
  • 朋友同學同事成家,原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戀愛結婚,你準備好了嗎
    今天,你是否還是一個人?當別人問起你單身多久了,你會笑著說,你好像是在問我的年齡。看著同事在精心挑選結婚照,不由心裡一酸,94年,結婚了。雖然對於同事結婚,在我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已經司空見慣,但是越來越多的聽到,看到94,96,99的都戀愛,結婚,還有好多新來的97【小同事】,終於還是要感慨歲月不饒人,【卻道天涼好個秋】。人說小時候缺愛,所以才長大長不了個子,讓我這般「身殘」志堅。但是單身又是缺了什麼,所以才導致至今你還是一個人?我也不知道答案。
  • 職場禁忌:不能把同事當朋友,否則受傷害的是自己
    工作場所就像一個大熔爐,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也不一樣,所以在和同事相處時,一定要克制,不要冒犯。但是又不能因為害怕接觸就把自己封閉起來,那樣也不利於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在工作場所,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是否可以把同事當成朋友?我覺得值得做朋友。
  • 下班後同事們為什麼都坐在位子上不走?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兢兢業業的加班,湊近電腦屏一看,追劇的,刷微博的,翻牆逛facebook的,海淘剁手的,得虧沒有打遊戲的,不然真以為是在網吧了。這些事情為什麼不能在家裡做?非要在辦公室影響他人嗎?對於大部分職場新人來講,看周圍同事們下了班都不走,自己就算早早把工作都做完了,也不好意思先走。
  • 一項任務由你和同事完成,但同事接到電話說有緊急情況,你怎麼辦
    一項任務必須由你和同事共同完成,但是期間你同事接到一個電話說有緊急情況,要請假,你怎麼辦?【參考答案】<應急處理> 首先我會先安撫好同事焦躁的情緒,仔細問清楚情況,了解電話中所說的緊急事件是公事還是私事,緊急程度是否達到需要同事馬上離開的地步。如果是因為並非十分緊要的私事,我會勸撫同事以工作優先,並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幫助同事承擔一些他的工作,我們同心協力、高效率快速地完成任務。
  • 朋友的建議不要亂聽,你會後悔的,你比你的朋友更了解你自己
    上面的朋友也許是喝多了沒話題找話題,以此來襯託他很牛,他認識的朋友都很有本事,此時的他也許並沒有喝多,他只是想看到你羨慕他或羨慕他朋友的目光,他深深知道成功沒那麼簡單,如果你說:「你投資吧,我給你打工」。
  • 如何與討厭的同事相處?
    點擊上方▲ 職場博物館 關注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有職場煩惱或者有其他話題想讓大家給予你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