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 智聯招聘(ID:zhaopin-com)
作 者 | 大胡桶子
小趙心思單純,跟同事都聊得來。
小陳更是她的交心好友。
直播的風口襲來,小趙下班後做直播賺了不少錢。
她迫不及待地把這好事分享給小陳,並跟她說:「如果能穩定收益,打算辭職當主播」。
不久上司便找她談話,她負責的重要業務也被迫轉交給了其他同事。
沒想到,八字沒一撇的「辭職」讓小趙提前陷入了被孤立、被邊緣化的境地。
職場中難免會有酸甜苦辣。
同事是離你最近的交往夥伴,所以很多職場人選擇打開心扉,把同事當朋友訴說心事。
如果遠離同事,緊閉心扉,會給人城府深、心機重、不可親近的感覺。
不利於職場人際關係,甚至會成為職場的絆腳石。
但完全把同事當朋友,雖能降低別人對你的戒心和揣測;
可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可能會傷害自己。
和同事的距離,可近可遠。
職場人只有學會如何與同事和諧相處,才能在職場如魚得水。
01
為什麼不建議把同事當朋友?
1、困難時,可能難以伸出援手
《安家》中,謝亭豐為了給恩人的兒子治療白血病,到處籌錢。
可他的錢都買了理財。
平臺暴雷,錢都沒了,不得不想別的辦法。
他瞞著同事將品華小區50棟1201一房多賣,收了8個客戶的意向金用來周轉。
直到客戶找到門店,要求籤約,他才將心事告訴同事。
謝亭豐和同事相處多年,按理說關係不錯。
可他遇到大困難時,寧願自己違規也不願找同事幫忙。
因為在他心裡把同事和朋友分得很清。
同事再好,也不能全力相幫,求助只能徒增煩惱。
網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好朋友之間不要成為同事,除非你想失去他。
真正的朋友,你可以毫不顧忌地求助於他,而且心無掛礙。
但當同事要幫你時,你會總覺得欠一個人情債。
甚至有時就算你求助同事,他們也不願施以援手。
因為在你困難的時候,或許正是別人爆發的機會。
2、脆弱時,可能得不到共情安慰
《我是餘歡水》中,看到徒弟起身經過。
儘管電話中對方早已掛斷,餘歡水還得假裝拒絕客戶請自己吃飯。
徒弟搶過他手裡的電話:
「你這電話盲音啊,我一米外就聽到了。」
想到自己的業績沒完成,他就把徒弟叫到沒人的地方,低聲下氣地哀求徒弟分一些業績給自己。
本想著辛苦帶出來的徒弟能夠體諒自己,不料卻被當眾挖苦:
「師父,這人啊,傷了腿沒事,千萬別傷了腦子。」
有時你把同事當朋友,同事卻當你如草芥。
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面,得到的是共情和安慰;
而在同事面前,你得到的可能卻是嘲笑和譏諷,知乎上有個問題:
你會把自己的弱點給別人看嗎?
一個高贊回答是:
自己最弱的地方只能自己知道。
就算別人知道也不會幫你,別有用心之人甚至正在暗自竊喜。
有人說:
職場把競爭對手與合作夥伴圈在一起;
把職場人的生存和發展圈在了一起。
為了不讓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弱點傷害自己;
職場人用虛偽的堅強包裹自己的脆弱面。
與同事越來越遠,不能成為朋友。
3、掏心掏肺時,可能得到的是傷害
關注「每天學點HR」很久的朋友都知道:
之前的推文裡講過老張,他和人事經理關係很好。
公司裡員工薪資是保密的。
可老張總是悄悄打聽同事的工資,人事經理便知無不言。
一次,同事工資調整後高出自己很多。
老張知道後暴跳如雷,便去找上級質問:
「我資歷深,為何給新人加薪,而不給他加薪?」
最後,老張和人事經理因違反了薪資保密制度,被雙雙開除了。
職場中,員工工資、投資計劃、產品配方等很多資料都需要保密。
而與所謂的「朋友」無話不談時,你的無心之言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災難」。
你有原則、有底線,可以守住機密,可別人不一定能守口如瓶。
一時的疏忽可能毀了你的職場之路。
02
和同事交往,需要注意什麼?
1、和同事談話,要知分寸
有位混跡職場十幾年的網友說:
別把國事家事天下事,大事小事家裡事,通通講給同事聽。
無尺度地訴說,既給人感覺你說話無分寸;
又會因為無心的言論,讓自己陷入緊張的境地。
一次,有朋友找蘇格拉底談心事。
蘇格拉底說:
「在你告訴我這件事情之前,我想先讓你做個小測試——三重過濾測試。」
「第一重過濾叫真實,你能百分之百確定你要講的事情都是真的?」
「第二重過濾叫善意,你要談的是帶著惡意還是善意?」
「最後一重過濾叫實用,你覺得我真的能幫上你麼?」
三重過濾也適用於同事之間談話。
一時的心直口快,會帶來瞬間的共情,可事後回想總感覺心有餘悸。
古人常說:「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當你心裡有這種念頭時,你就別講了。
2、看交往深淺,謹防「職場小人」
《我不能教你詐》講了這麼一件事:
小英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她一直守著秘密,獨自痛苦。
那天,和男友大吵一架後,坐在工位傷心。
入職不久的唐姐過來關心她,並約她下班一起吃飯。
那天正是小英生日,唐姐說到:
「雖有伴侶,每年生日也是孤獨地對著一桌好菜和蠟燭落淚。」
一夕之間,小英感覺找到了同病相憐之人,將所有的心事訴說給唐姐。
可第二天上班,她卻感受到整個辦公室異樣的目光。
有同事悄悄說:
「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私事」。
「交淺而言深,既為君子所忌,亦為小人所薄」。
小英誤把交淺的同事當朋友,從而訴說心事,結果秘密被傳播,讓自己更困苦。
職場上,總有些人走近時,和你心照不宣,離開時背後捅刀。
要想和同事深入交往,就必須經過時間的洗禮。
認清本性,避免被「職場小人」所害。
3、掌握談話技巧,正確交流
同事是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經歷最相似、最能引起共鳴的夥伴。
如果能與同事恰當地交流,能夠有效解壓,拉近距離,促進關係和諧。
很多職場人因為錯誤的表達方式,往往詞不達意。
不僅錯誤地表達了觀點和情緒,還讓對方產生了牴觸心理。
《用事實說話》中介紹的交流步驟,可以幫助職場人減少誤解,更好達成談話目標:
首先,了解談話目的:
你要事先想清楚:
和同事談話是想發洩情緒、得到安慰;
還是得到幫助和建議。
有了目的,你才能框定談話範圍。
然後,聚焦事實:
情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
談話過程要保持冷靜,關注事實本身。
避免被對方錯誤解讀。
再來,換位思考:
從對方的視角觀察事物。
可提高談話質量,避免牴觸心理,使談話富有成效。
有效地交流,是談話雙方都在同一個頻道上。
兩人對談話主題有共同感受。
學會正確地交流,能夠讓談話更高效;
也能隨時感受到對方情緒變化,及時中止。
職場人工作和生活都不容易。
朋友和同事都能成為「知己」,都能給自己帶來慰藉。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同事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夥伴。
保持安全距離,學會正確交流,可以讓你的職場之路走得更輕鬆。
月薪4萬,依舊被現實「勸退」:那些離開大城市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過了35歲你還能幹嘛?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建議!
2天,400萬人,都被她耍了:判斷力,是成年人最殘酷的考驗
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當保姆,揭開了國人對學歷最深的誤解
北京女孩家裡蹲11年,卻爆紅到國外:「偽上班」,正在慢慢榨乾你
每天姐,想做女俠的HR網紅小姐姐,只為HR同行們分享最實操的六大模塊乾貨,只用最平實的文字撰寫HR眼中的職場,讓高大上理論見鬼去吧~公眾號:每天學點HR(ID:daydayhr)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