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講解員•第三站 | 打開文化之門 踏入漢景帝陽陵的「地下...

2020-11-19 澎湃新聞

一號講解員•第三站 | 打開文化之門 踏入漢景帝陽陵的「地下世界」

2020-11-1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再也沒有哪個歷史朝代

能如漢朝一般

形成如此強大的文化凝聚力

澎湃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與文化

著漢服、行漢禮、讀漢書,漢朝的神秘文化,讓無數後世人心生喜愛。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盛世,誕生著如何的文化,傳遞著何種精神?

2020年11月21日,請讓我們跟隨一號講解員一起,步入漢景帝陽陵,開啟那扇大漢王朝的文化之門。

01

漢景帝王朝 文景之治的歷史縮影

漢景帝劉啟在位期間,輕徭薄賦、減笞去刑,和親匈奴,與民休息,與其父漢文帝,共同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的黃金時代「文景之治」。

據傳,漢景帝重視農業,強調以德化民,讓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在景帝後期,國家糧倉豐滿起來,庫府裡大量銅錢多年未動用,甚至穿錢的繩子腐爛,散錢多得無以計量。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是漢朝的真實寫照,也是後世對於漢景帝的一致認同。

02

漢景帝陽陵 一代帝王的史詩歸處

歷經四十餘年考察,考古學家們在漢景帝陽陵中,發現了非常多文物——莊嚴肅穆的武士俑、顧盼生輝的仕女俑、生動奇趣的動物俑,以及豐富的陪葬品。漢陽陵,更是迄今為止,發現最為完整的漢代帝陵陵園。

依託漢陽陵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大量的考古成果。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目前設有: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宗廟遺址,展示文物達上萬件。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時光,撫摸那些深刻的歷史銘痕。

03

打開文化之門 打開漢朝天子的傳奇

本次活動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特級講解員、全國「十佳」講解員、全國優秀科普使者——賈子鈺,全程帶領。

2020打開文化之門第三站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邀您同行

時間

2020年11月21日

地點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流程

2:00~2:50 參觀漢陽陵地下遺址博物館

3:00~3:40 參觀漢陽陵考古陳列館

前往銀杏林遊玩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一號講解員•第三站 | 打開文化之門 踏入漢景帝陽陵的「地下世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周六與中鐵建一起步入「大漢天子的地下王朝」
    2020年打開文化之門·暖冬季——「一號講解員」第三站開啟。一號講解員,是由中國鐵建地產華中區域聯合華商報社及西安各大博物館舉辦的一次系列文化體驗活動。那些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袤大地的遺產、抒寫在時間裡的文字,將與我們零距離接觸。
  • 漢景帝陽陵出土文物之一
    【漢景帝陽陵出土文物(一)】在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的鹹陽塬上,眾多帝陵封土巍峨屹立。這片地勢高亢、平坦開闊的黃土塬下,長眠著九位曾君臨天下的西漢帝王,隔河南望,正對著當年繁華似錦的都城長安,無言地訴說著昔日的大漢雄風。
  • 一號講解員·第六站 | 西安博物院,千年文化的歷史徵程
    一號講解員·第六站 | 西安博物院,千年文化的歷史徵程 2020-12-10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打開文化之門 一號講解員」 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當一次...
    歲月更迭,留下了十三朝古都厚重的歷史遺蹟和文化氛圍,而每一個博物館都是一座城市歷史故事的還原,由中國鐵建地產華中區域聯合華商報社主辦的「一號講解員」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將在這個溫暖的周末啟程。
  • 西漢陵寢:陽陵
    在位16年(前156—前141年),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崩於未央宮,葬陽陵。    漢景帝陽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肖家村鄉東張家灣北,渭水與涇水會合處,西距漢高祖長陵約6公裡。是鹹陽原上西漢帝陵中最東邊的一座。因修陵時,該地屬弋陽縣,故名陽陵。    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歷來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盛世,有「文景之制」之稱。
  • 【陝西文物覽】西漢帝陵——陽陵
    陽陵,西漢景帝劉啟和孝景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陵園。位於鹹陽市正陽鎮張家灣村和後溝村以北的鹹陽原上。劉啟(前188—前141),漢文帝劉恆之子,漢武帝劉徹之父,西漢第四代皇帝。在位17年,繼承其父與民休養生息政策,減輕賦稅,重農抑商,平定「七國之亂」,社會安定,海內殷富,史稱「文景之治」。
  • 來自陽陵大俠的復仇
    當時皇帝下詔急捕陽陵大俠朱安世(敖註:陽陵為漢景帝與王皇后陵墓,漢武帝之前執行遷豪守陵政策,因此朱安世被遷到陽陵,史未載朱安世所犯何罪,恐是神秘劍客嫌疑人,詳見神秘人事件背後,是故意製造政治氛圍,擴大打擊面的權力算計),公孫賀毛遂自薦請求負責捉拿陽陵大俠,希望以此為兒子贖罪,皇上同意了
  • 關陵探尋關公 玉泉寺參悟佛教文化
    11月17日下午,臺灣旺旺中時傳媒集團旗下《時報》、《時報周刊》、《工商時報》、《旺報》、《中視》、《城市網》媒體記者一行8人,到當陽採訪拍攝關公文化、佛教文化,展現了「大陸魅力城市」——水電之都宜昌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   採訪團一行首先來到全國三大關廟之一的當陽關陵廟。在關陵神道牌前,由當陽關公文化研究學會專家向記者講述了當陽關陵。
  • 面試熱點:「播物館」發掘傳統文化產業更多可能
    熱點背景:日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七個全球頂級博物館與拼多多聯手,開啟了一場長達八小時的直播盛宴。用戶通過直播圍觀印象派大師的畫作、湖南湘繡的技法傳承,在漢陽陵觸摸漢朝歷史,聽西漢南越王講述廣州商埠海上絲綢之路,並可購買心儀的文創產品,助力博物館文化傳承。
  • 在柏林感受「文景之治」的魅力
    田園供圖日前,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主辦的「金秋踏古·銀杏季」德國分會場活動於柏林媒體設計學院(MDH)正式開啟,來自柏林MDH的德國學生與中國講師參與了活動。「金秋踏古·銀杏季」主會場位於陝西省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內的百畝銀杏林中,是博物院一年一度的銀杏盛典,以自然景觀吸引遊客前往,在各種主題活動中體驗傳統文化。
  • 在柏林感受「文景之治」的魅力-光明日報-光明網
    日前,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主辦的「金秋踏古·銀杏季」德國分會場活動於柏林媒體設計學院(MDH)正式開啟,來自柏林MDH的德國學生與中國講師參與了活動。    「金秋踏古·銀杏季」主會場位於陝西省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內的百畝銀杏林中,是博物院一年一度的銀杏盛典,以自然景觀吸引遊客前往,在各種主題活動中體驗傳統文化。今年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漢服攝影大賽與漢代禮儀體驗等,並首次開設德國分會場。由於柏林尚處於疫情期間,本次活動嚴格遵守當地防疫法律法規,主動進行防護措施,所有參與者都按要求配戴口罩,主動登記一周內體溫。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到現在都不能打開,源於四個條件的制約
    陵、墓、墳、冢都是下葬逝者遺體的建築,下葬平民的稱作墳,下葬有一定名望和身份之人的稱作墓,冢用來埋葬諸侯將相等身份地位較高的人,或者埋葬他們的遺物,陵則是專門用來埋葬帝王,為了彰顯帝王的身份,所以建造得非常氣派。
  • 夜讀丨張豐:博物館組團直播,打開觀展和文創的腦洞
    這並不是完全不可能:3月27日,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館在內的全球七所頂級博物館,就在拼多多上開啟直播,並上線近千種博物館特色周邊。 這讓人興奮。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例,它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全球真正的頂級博物館。如今因為紐約封城,空無一人。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陵墓建造和布局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從已發掘的秦始皇陵遺蹟看,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宮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帶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實現這一點,非建造廣闊的墓室難以如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提到了中羨門、外羨門,應該也有內羨門。
  • 打開文化之門 | 約翰拉貝眼中的北京文化
    文化是生活,文化更是動力。它潤物無聲,卻滋潤心田;它柔和平實,卻能量巨大。對中國人是這樣,對外國人更是如此。
  • 上《一站到底》給講解員「掙臉」 成「網紅」為博物館發聲
    不久前,因在益智攻擂節目《一站到底》中的精彩表現,而備受追捧的「網紅」河森堡,開場便這麼介紹自己。第三題:「小夥子,你唱首歌吧!」面對這個要求,河森堡有些緊張,「拽著褲子唱了一首《東方之珠》。」後來他了解到,考官們在考察他的音色。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道問題:「請將『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翻譯成英文。」在極度緊張的考試中,河森堡突然頭腦一片空白,「大概停了有10秒吧,就是想不起來怎麼翻譯。我只好抱歉:對不起,我突然想不起來『大家』該怎麼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