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張豐:博物館組團直播,打開觀展和文創的腦洞

2021-02-19 澎湃新聞評論


過去,我對旅行信奉的是「看過就行」。你看過一個地方的藍天白雲、建築和展覽,總會有收穫。最終殘存在你記憶中的,就是真正有價值的。看到別人買紀念品,我都是在旁邊走神,有時甚至是冷眼。 


但是去年,我改變了這種想法。我在大阪時,去了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因為好朋友陪同,又被大作家生前的藏書所震撼,興致很高。我買了一個咖啡杯,上面有作家當年親筆畫的小人兒。朋友買了一件紀念T恤給我,上面印的也是作家畫的圖案——現在,我就穿著這件T恤在寫稿,咖啡杯也每天在用。我遺憾的是,當初為什麼不多買兩個,因為短期內去日本不太可能了。 


當然,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還有一種可能,比如博物館參加電商平臺的直播,那我會毫不猶豫下單。這並不是完全不可能:3月27日,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館在內的全球七所頂級博物館,就在拼多多上開啟直播,並上線近千種博物館特色周邊。 


這讓人興奮。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例,它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全球真正的頂級博物館。如今因為紐約封城,空無一人。但是,電商平臺的億量級用戶,超越了地域限制,他們可以通過直播,「遊覽」博物館,還可以買到梵谷馬克杯、筆記本、絲巾等。 


博物館文創,是近幾年全球經濟的亮點。在中國,幾乎每家博物館都有自己的文創區,但不是每家都像故宮那樣自帶流量。博物館周邊主要依賴的還是線下,遊客參觀之餘,順便買點紀念品。受疫情影響,這種方式現在幾乎消失了。沒人參觀,連門票收入都沒了,更不用說周邊。 


在網上開店是一個辦法,但只有直播,才能復活博物館的「場景」。事實上,網上文創直播,可能比線下的博物館紀念品店有優勢。你逛博物館就會發現,紀念品店都不大。如果參觀者稍多,就不太可能去詳細了解商品。但在電商的直播平臺,一個講解員可以面對幾千萬上億的觀眾作詳細介紹。只要平臺技術支撐足夠,不會出現擁擠的狀況。 


當然,博物館文創直播,和通常意義上的「直播帶貨」還是不同的。除了銷售,還有文化普及的作用。這對直播人員是一個挑戰。如何在短時間內,既展示博物館的魅力,又促進產品銷售,是一門學問。它不像賣水果那樣簡單。 


博物館周邊,本身就意味著某種整體性。印有梵谷作品圖案的馬克杯,全世界都能買到,你自己都可以動手燒制一個。但是,只有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款馬克杯才更熠熠生輝。這就是文創的魔力所在。人們購買的是某種親臨其境的感覺,購買本身就融合進了自己和博物館的關係。在購買過程中,人們是在確證、固化自己和某個展覽、藏品的聯繫。  


因此,博物館直播是一種新的綜合性的藝術形式,是具有參與性的「文化節目」。這是很好的嘗試,希望更多的博物館參與進來。在主推文創產業復甦的同時,這種直播也必將找到博物館的高質量粉絲,增強和粉絲的聯結。 


這給博物館帶來新的可能性,它可能會生發出一種新的觀展模式。隨著電商平臺本身技術的不斷進步,這種直播的互動性和體驗,也會越來越豐富。 


博物館將不再高冷,而正成為大眾財富——事實上,也沒有哪一家博物館認為自己是高冷的。就好像,我在參觀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時,管理員對遊客拍照嚴加禁止,但是當人們買紀念品,她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相關焦點

  • 網絡預約,免費觀展!上海博物館「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
    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諸多門類。
  • 預售開啟 博物館文創躋身「雙十一」拼什麼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李佳琦、薇婭等直播間於10月20日的預熱開播幾近同步,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文創網店也於近日開啟了淘寶直播帶貨。故宮依舊是今年「雙11」預售戰中博物館的「流量擔當」。搜索可見,目前故宮系文創包含有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故宮淘寶、上新了故宮、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等多個分支。
  • 數字博物館和主題文創的縱橫生長
    除在Google Art & Culture中查看以外, 所有藏品也可在Google旗下各種應用中放送:如在Chrome瀏覽器打開新空白頁時以桌面形式顯示,通過Google Now在觀者行進到實體藏品所在地附近後發出自動提醒等;策展人完成的展覽能直接發布在博物館自己的平臺和APP上;可通過Chromecast投影到展館的電子顯示器中,無需任何技術轉化,真正做到無縫連結。
  • 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外博物館在文創產品創意、設計、生產、銷售、售後等方面都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文創產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博物館收入很大一比例。我國的博物館文創產業起步比較晚,大部分博物館都還處於嘗試摸索階段,只有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個別博物館率先邁入了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文創產品在生活中頻頻出現,也讓更多潛在參觀人群了解認識博物館,促進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的發揮;文化創意產品在社會教育目標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在駐足瀏覽和欣賞把玩文創產品的同時,歷史、工藝、審美等知識在無形中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創商店和博物館展廳發揮著同樣的作用,成為博物館的展廳之一。
  • 這一波博物館文創有毒!錢包快捂不住了……
    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河北博物院也坐不住了,推出了「孩兒垂釣薰香盤」「漢代絹紋針線包」等一系列好玩的文創。花樣百出的服飾飾品類的文創花樣極多。打開幾家博物館在電商平臺的文創店,隨便一搜便看花了眼,絲巾、項鍊、耳環……那都是基本操作。
  • 吉林特色文創:把博物館帶回家
    「國際博物館日」再一次如期而至。回顧近幾年的文博行業,既有多元多彩的立體發展,又有獨樹一幟的創意呈現。博物館文創已然成為文化消費領域的「新寵」,故宮口紅、頤和園雪糕……各式博物館文創層出不窮,甚至一度佔據微博熱搜榜單。博物館,這個曾經有些嚴肅和高冷的概念,隨著一件件「網紅」文創的誕生,以一種暖而俏皮的形式漸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去博物館一定是因為對知識和藝術的渴望,博物館可以豐富和充實我們的生活,而我希望文創也能讓生活變得更豐富有趣。」殷九龍說。 過去,博物館文創消費通常只在特殊場域裡進行,館藏精品文物往往會促使遊客購買商品。殷九龍發現,現在一些高品質的文創產品,已經可以脫離特定的消費場域,在網上也有人願意買單。
  • ...網文創孵化基地正式掛牌 「網際網路+」 新產業賦能中國工業博物館
    12 月 22 日,瀋陽網際網路文創孵化基地正式在中國工業博物館掛牌運營,這也意味著東北首個以賦能工業文化為目標的「網際網路+產業平臺」正式啟動運營。在啟動儀式上,該項目同時發布了 2021 瀋陽直播帶貨節計劃的相關內容,預示著一座承載了瀋陽百年工業發展史的博物館空間,將在一個新的十年開始的時候, 啟幕全新的發展篇章。
  • 氣象博物館,有你好看丨直播預告.
    、弧幕影院等多種新科技,感受歷史和科技的碰撞。直播地點: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北極閣氣象博物館講解員,帶領在氣象局上班不久,對北極閣博物館不甚熟悉的氣象主播「小皮」,開啟穿越古今之北極閣奇妙之旅,揭秘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的悠久歷史,帶大家探尋博物館中獨具特色的展品,並進行有獎問答和科普互動,帶大家體驗一場古今氣象文化科普大餐。
  • 抓緊時機觀展!——《美在阿拉善——巖畫與居延漢簡藝術展》即將撤展
    抓緊時機觀展! 該展覽由阿拉善盟文化旅遊廣電局、金昌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阿拉善博物館、金昌市博物館承辦,阿拉善右旗文物局、額濟納旗居延遺址保護中心協辦。展覽分四個單元,展出巖畫實物39件,草原石雕6件,居延漢簡55枚,巖畫拓片40幅。展覽於2020年9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按照展覽協議,該展覽將於1月下旬撤展。
  • 新品來搶丨《長安印記》超大文創滑鼠墊,打開不一樣的「國潮西安」
    新品來搶丨《長安印記》超大文創滑鼠墊,打開不一樣的「國潮西安」 2020-07-21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晚7點,「廊橋博物館奇妙夜」暨2020廊橋文創產品發布會,請鎖定~
    致力於平等的慶元縣廊橋博物館   將帶著多元和包容的理念   首次以直播形式「雲遊」博物館   ——「廊橋博物館奇妙夜」暨2020廊橋文創產品發布會   讓我們一同線上探尋廊橋密碼!   蘭溪橋 姚家飛攝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   也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   完整地逛完整座博物館   你會更加驚嘆勞動人民建造廊橋的美學和智慧。
  • 不專業的直播,何以帶貨?|直播帶貨|淘寶直播|淘寶|文創產品|張靜
    上午10時,張靜準時打開淘寶直播間,雖然是工作日,但開播五分鐘就有200多個粉絲進入直播間和張靜互動。「靜寶又漂亮了」「今天有什麼福利」「這個多少錢一隻」,張靜的淘寶直播間叫靜寶家的龜和其他主播晚上開播的習慣不同,張靜的直播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張靜表示,寵物龜在淘寶上屬於冷門商品,「只能去抓客人的時間,而不能讓客人來追我們的時間」。
  • 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 打開你的創意腦洞,2020成博文創大賽火熱進行中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在2020年12月6日正式啟動,一經上線,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止1月8日,主辦方已收到參賽作品500餘件。
  • 對標迪士尼,博物館文創IP之路怎麼走
    相應地,博物館智慧財產權利用、IP運營等也成為熱詞,似乎那些古老的文物在IP化的加持之下能迅速迸發出耀眼的光彩。但顯然,產業的發展不會這麼順暢,碧水之下有漩渦和暗礁,我國博物館文創中的IP開發剛剛起步,前途光明,道阻且長。 如今,關於IP運營是博物館文創的基礎這一點,差不多已經成為從業者與研究者的共識。
  • 紅色文創,海派文創、潮流創意叫好也叫座……2020創博會「開門紅」
    紅色文創最絢爛2021年的第一天,在創博會「距離產生美」展區醒目位置的一大會址文創展位迎來了「開門紅」——在原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原上海市人大副主任、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名譽會長周禹鵬和東方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繼生的見證下,東方國際集團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就藉助紅色文創推動特色黨建工作達成合作意向。
  •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
    最近,「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拉開序幕。此次活動由浙江省博物館主辦,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攜手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承辦的。今年是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創立的第二年,長三角聯盟成員浙江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全體人員參展,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博物館、杭州西博總館(南宋官窯博物館館區)、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寧波博物院、中國港口博物館、舟山博物館、嘉善縣博物館等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單位成員共同參與。
  • 首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打開邊界 蓄勢待發
    如今,這場首開城市先河的文創大賽已經臨近尾聲,湧現出的一個個腦洞大開的優秀作品,以別出心裁的設計理念打開了人們想像的邊界,也給本土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創意作品雲集令人腦洞大開包頭市首屆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自5月18日啟動以來,歷時155天完成了前期的作品徵集,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收集到一批富有創意、展示地域文化的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