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一是要打破體制之困。國內博物館是非營利的公益性社會文化機構,文創產品開發與經營不在其職責範圍內。博物館的財政管理是「收支兩條線」,文創產品收益需要上繳財政。如何將文創產品收益納入博物館統一預算,用於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藏品徵集、人員獎勵、文創開發等,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是要打破觀念之困。目前,博物館職能主要是文物收藏、保護和觀覽,缺乏文創理念。例如,新興的研學旅遊是博物館面對的新課題,也是博物館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博物館在業務開展中依然停留在參觀展覽層面,缺乏針對兒童、青少年等這一群體的特色服務和文創產品。博物館應研究青少年心理需求,利用三維動畫、定向尋寶等手段,不斷研發新課程,開發相應的文創產品。

三是要打破渠道之困。博物館文創既有的銷售模式和盈利渠道具有局限性。文創帶有創意和市場化的顯著特徵,必須擁有現代生產、銷售渠道。以往,國內大部分博物館文創產品一般採用在博物館展廳入口處或出口處設置文創商店的方式進行銷售。近年來,部分博物館開始採用「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文創要善於使用各種新媒介,打造獨具特色的創意與營銷渠道,讓文創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社交媒體電商已成為眾多博物館文創商店營銷的重要載體,據《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全球博物館正在積極參與「上網潮」,僅故宮一家就在淘寶上開了6家店。此外,還可以讓文創產品走出博物館,走進高鐵站、機場等遊客聚集場所,去開闢更廣闊的市場。

四是打破創意之困。博物館文創不僅要體現館藏文物的特色,還要符合大眾消費的需求。就目前產品而言,同質化現象較普遍,博物館文創可藉助社會各相關行業的力量,不斷打造出新穎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臺北故宮博物院不僅注重行業內部的合作,還重視校企合作,並開發面向社會的系列項目,如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習營」模式,即每年開展一次為期半年的文創專業培訓,促進博物館與文創產業之間的合作。

(文章來源:中國江蘇網)

相關焦點

  • 吉林特色文創:把博物館帶回家
    「國際博物館日」再一次如期而至。回顧近幾年的文博行業,既有多元多彩的立體發展,又有獨樹一幟的創意呈現。博物館文創已然成為文化消費領域的「新寵」,故宮口紅、頤和園雪糕……各式博物館文創層出不窮,甚至一度佔據微博熱搜榜單。博物館,這個曾經有些嚴肅和高冷的概念,隨著一件件「網紅」文創的誕生,以一種暖而俏皮的形式漸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
  • 數字博物館和主題文創的縱橫生長
    數字博物館,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即一個具有博物館功能的數字虛擬實體,通過數字手段加強放大觀眾的博物館體驗,同時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擴寬用戶人群與展覽可及性。這一切因技術的進步和場景應用的拓展而得已實現。
  • 這一波博物館文創有毒!錢包快捂不住了……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怎可一日不讀書?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都有造型各異的書籤,雅萌兼備。比如,故宮有「千裡江山」等一系列書籤,甘肅省博物館有充滿設計感的「馬踏飛燕」系列書籤。現代人壓力大,容易失眠,博物館想到了。上海博物館及時出了一款睡眠眼罩,上頭「晝眠夕寐」四個滿滿藝術感的大字,來源於宋徽宗所書千字文卷。
  • 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博物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博物館應當承擔起相應的使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外博物館在文創產品創意、設計、生產、銷售、售後等方面都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文創產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博物館收入很大一比例。我國的博物館文創產業起步比較晚,大部分博物館都還處於嘗試摸索階段,只有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個別博物館率先邁入了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除了在公共教育和文化傳播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文創產品經營所得可以提升博物館自身造血能力,為博物館公益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補充。目前大多數公立博物館的運行經費仍然主要依賴政府撥款,來源單一,增量非常有限,不能滿足長遠發展的需要。面對資金困境,博物館開發銷售文化創意產品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對於解決事業發展資金困境、減輕對財政撥款的依賴具有現實意義。
  • 一個館長關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深度思考
    在江蘇,我們認為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是博物館內所有創造性勞動的產物,因此將試點開展的文化創意產品確定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創展覽教育服務項目文創衍生商品  博物館開展文創產品開發試點,主要存在著四個問題,這也是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在開展試點時認為已經解決,但在基層還存在的問題。  第一是文化文物單位要不要辦經營性企業的問題。  回答是肯定的,從各級政府的文件,到博物館等單位服務公眾的需求出發,都應該辦。
  • 對標迪士尼,博物館文創IP之路怎麼走
    相應地,博物館智慧財產權利用、IP運營等也成為熱詞,似乎那些古老的文物在IP化的加持之下能迅速迸發出耀眼的光彩。但顯然,產業的發展不會這麼順暢,碧水之下有漩渦和暗礁,我國博物館文創中的IP開發剛剛起步,前途光明,道阻且長。 如今,關於IP運營是博物館文創的基礎這一點,差不多已經成為從業者與研究者的共識。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 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 預售開啟 博物館文創躋身「雙十一」拼什麼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李佳琦、薇婭等直播間於10月20日的預熱開播幾近同步,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文創網店也於近日開啟了淘寶直播帶貨。故宮依舊是今年「雙11」預售戰中博物館的「流量擔當」。搜索可見,目前故宮系文創包含有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故宮淘寶、上新了故宮、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等多個分支。
  • 聚力高質量發展 山東文創在行動
    ——《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直播,為疫情防控背景下山東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當前,全省各行業復工復產進行的如火如荼,除了應對疫情,如何以「高質量發展思維」引導行業健康發展,變危機為轉機,是山東文創行業需要面對的重要命題。
  • 那你一定要來看看敦煌博物館的這些新形態文創!
    過去,博物館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高冷而嚴肅的場所,然而這些年,隨著故宮文創的走紅,越來越多的博物館也都開始以一種溫暖且俏皮的方式,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它們緊跟時代潮流,不再古板、嚴肅、一成不變,而是以跨界聯名,開發博物館文創周邊產品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年輕」,更能融入年輕群體。
  • 影院、美妝品牌、電商平臺……博物館文創跨界還能這麼玩兒?!
    將乾隆時期四款珍貴花瓶花紋,轉化成爆米花與飲料包裝商品,並推出影城《乾運興隆餐》系列商品活動。此次創意產品共有四款,以「黃地粉彩福壽活環雙耳瓶」與「琺瑯彩轎瓶」兩款花瓶為靈感,設計成穿戴小碎花龍袍、鳳袍的皇帝與皇后杯;「洋彩紅地番蓮花紋轎瓶」與「霽青描金番蓮紋雙耳轎瓶」兩款花瓶,則設計為爆米花典藏罐。
  • 故宮文創一年進帳15億 2000餘家博物館躍躍欲試
    據媒體報導,截至2016年12月,目前國內被國家有關機構認定具有文創產品開發能力和產業規模的博物館有2256家。文創產業受地方政府和資本看好,故宮文創生意能否複製?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比在天貓上設旗艦店的國內博物館的產品銷售發現,故宮博物院店鋪月銷量數千件的產品有8件,而蘇州、陝西和上海博物館的產品,最暢銷的產品月銷量都是百餘件。
  • 新視點 | 影院、美妝品牌、電商平臺……博物館文創跨界還能這麼玩兒?!
    如今,我國文創產業可謂是正呈蓬勃發展之勢,以故宮文創產業為首,從書店、手工創作、到舊城區改造、創意集市、創意城建設等等,都致力於推進文創產業的發展。要說文創開發,博物館可謂是有著先天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嘗試跨界合作,讓文化走出歷史,走進生活。
  • 風景文創|旅遊文創,什麼時候才能出一個「泡泡瑪特」?
    >一、中國旅遊文創之路 15年三個階段 國外的文創產業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而到了21世紀初,才開始在國內得到關注與發展,因此,若按時間來劃分截至目前的國內旅遊文創之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而在這三個階段中,國內旅遊文創大抵也主要圍繞著博物館,逐步向景區、酒店等其它行業延伸
  • 「教育是博物館的靈魂,文創只是末節」
    「教育是博物館的靈魂。」在周功鑫看來,一個博物館不管是辦展覽還是賣文創,教育都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功能。她經常向媒體提起席勒的「審美教育」理論。席勒認為,人類在感覺、悟性、意志之外,還有一種「美感官能」,但由於工業革命以來知識分工過細,人的美感官能往往被忽略,甚至導致感受美的能力喪失。因此席勒主張「審美教育」,促進個體感性與理性和諧發展。
  • 陝歷博裡搭起時尚T臺 文創大秀為博物館慶生
    陝西歷史博物館緊抓文旅融合的機遇,搭乘「文博熱」的東風,在博物館文創時代下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文創產業發展路徑。博物館人用這場陝西博物館史上首次文創產品時尚大秀,為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生日獻上這份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的禮物。
  • 民營博物館要解決日常運營的經費問題 文創是一條可走之路
    作為一家地市級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勇於嘗試,敢於突破,結合自己的館藏文化,做足館藏吳門名家文物的文章,開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創產品,走出了一條獨具江南特色的文創之路,成為我國公立博物館文創陣營中的佼佼者,這是十分不易和值得借鑑的。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與銷售是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近年來的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 西南博物館聯盟2020年年會暨「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
    會議指出,展覽是博物館工作的龍頭,龍頭昂起來,文物保護與利用、科研工作、社會教育、文創工作才能跟進。  學術交流環節,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重慶工業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四川博物院、貴州省博物館以及桂林博物館等西南博物館聯盟9家成員單位的專家代表,就「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這一議題,分別從展覽策劃、創新發展、社會教育、文創產業、館藏研究等方面與與會嘉賓進行了主題發言。
  •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浙江省博物館舉辦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舉辦。活動由浙江省博物館主辦,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十多家單位支持,展出文創產品共計五百餘件,涵蓋了生活家居、文房用品、服裝飾品、數碼3c、工藝陶瓷類、絲織刺繡類、飲品類等,種類豐富,設計新穎巧妙,堪稱是一場江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語境下的展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