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發了發發的「碰瓷」視頻,好多人驚呼「一眨眼發發都這麼大了!總感覺糕媽你剛生啊」。
還真是,發發都一歲多啦!然而我的二胎好物好像只發過「月子系列」一次......
足以見得二胎媽媽是多麼心大,只關心買自己的衣服耳釘包包鞋子。
作為母嬰博主,這些年見過了很多好東西,給老二買東西也更挑了。尤其是用得比較久的東西,我會傾向買一些品質更好、能提升養娃幸福感的東西。
準備好了嗎,攢了一年,我的二胎好物來了!(本文不含任何商業植入)
01
先來一個好多人沒見過的大傢伙。燒包爸爸的登山背架—— Phil & Teds。
這個背架我是被朋友的老公種草的,當時我們去爬十裡琅璫,他背著 2 歲多的兒子走了一路,我們都覺得太牛了!
當時年糕已經大了,沒機會實踐。發發出生之後,我跟糕爸也很想體驗下背娃爬山的感覺,就入手了。
當糕爸背著20 多斤的發發 + 6 斤的背架,穿越在各個山坳的時候,我心中還是有點崇拜的:體力不錯。
至於在 vlog 裡大家問到的頭盔,是覺得發糕離地一米多,穿越山谷的時候還有些石頭,背在身後看不到,所以戴上的。
誠實地說,背娃爬山不容易,背架推薦給壯漢+戶外發燒友。日常出門,有推車、背帶就足夠了。
02
燒包爸爸的自行車後座椅——Polisport。
不知道你們的記憶中有沒有這樣的畫面?
小時候坐在爸爸媽媽的自行車後面,從少年宮玩累了回來,大人總是要一隻手把住龍頭,一隻手託住在後面已經要睡著的我們。
現在這個可以固定在書包架上的座椅,安全多了。
比起網上鋼結構的後坐凳,這個手感、舒適感都更好。那塊棕色的坐墊,可拆卸,方便清洗。
座椅下方有個旋鈕式的固定底板,不僅能增加摩擦力,牢牢鎖住,拆卸也更方便。
還有三點式安全帶和可調節鬆緊和高度的腳踏(也是可拆卸的)。
除了爬山,糕爸還有一大愛好:帶年糕騎車。
自從有了這個兒童座椅,小發糕也加入了「糕氏戶外俱樂部」。糕爸實現了帶倆娃一起騎車的願望,也賺足了回頭率。
至於我嘛,就發會兒呆放空一下下。
Polisport 是爸爸在捷安特買自行車的時候順便下單的。媽媽們也可以入迪卡儂的,百元起步。
03
燒包爸爸的跑步推車——拓樂。
你們知道嗎,三年前我和糕爸一起去美國看玩具展的時候,糕爸在紐約的中央公園,看到邊推著兒童車邊跑步的外國爸爸,真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就像我看到別人家女兒的心態差不多吧)
對,那會兒年糕也已經大了……一直等一直等,終於等到了發糕,「燒包」糕爸如願以償。
這個跑步推車是三輪的,前輪是萬向輪,方便轉向,後兩個輪足足有 16 寸,還是可以充氣的,在手柄上還有剎車。
普通推車的遮陽蓬這輛拓樂也有,只不過用的是衝鋒衣面料。5 點式固定的安全帶,還有避震,糕爸又一次安全認證。
問題也很明顯:
1. 佔地兒!雖然官方說是可摺疊的,但是我們倆試了下,要摺疊起來還是有點累的。
2. 太貴了!7000+,杭州又是個四季分明,一年下近 200 天雨的城市。所以,女 CEO(我本人)自有妙計。這種貴且利用率不高的帶娃裝備,它的來處和歸宿,通常都是閒魚(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說完了這幾樣,再回頭看看其他吃飯的、洗澡的、孩子玩的,都覺得很實在。接下來,更適合媽媽的好物來了!
01
這個黑科技,二胎後極大改善了我的奶牛生活——穿戴式吸奶器Elvie pump。
它有很多網紅標籤:塞進文胸裡的吸奶器,無繩,無痛,靜音,隱形。手機 APP 就能開關,通過藍牙控制,「刺激」和「吸乳」模式智能切換。
對於摳門媽媽我來說,最先被價格嚇退——真心貴。
可是剛生完發糕那會兒,其實我的工作量也基本沒有減少,工作日基本被開會、拍攝、改稿子擠滿了。咬咬牙,還是買吧。
沒想到,實實在在解放了我。讓我在做造型、吃點心水果的時候,周末去商場遛娃,甚至跟團隊開會的時候,就能「悄無聲息」的把奶也吸了。大大降低了「背奶」這件事的難度。(像美德樂那樣還需要換專用的吸奶文胸的,其實操作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作為一個吸奶器,它的核心功能是過關的。非常順暢、快速就吸出來了,10 分鐘左右搞定。這一點,Elvie pump 跟美德樂最高端的致韻都可以得高分。
也不是沒缺點,一是沒有想像中的小,做不到「隱形」。
官方穿戴模特圖都是老外拍的,人高馬大的,不顯機器大,像我這樣瘦弱的妹子,在衣服裡面戴上這個就是超級巨胸。冬天開會或者逛街的時候,我一般會弄個大圍巾蓋一下。▼
第二是智能感應還不夠智能,手機上顯示的吸奶量總是不準,要等結束了拿下來才能知道。
至於價格,到底有貴呢?日常價 4899 元,我雙十一入的到手 3600+。
對於非常想兼顧工作和餵養,時間真的很緊的媽媽來說,值得下重金買一個。
02
讓洗澡更快樂的摺疊澡盆——Stokke。
我們家買過的澡盆,加起來兩個手都數不完了。深的淺的、坐的躺的……各種款式,甚至我們家的洗手臺盆,都曾經裝過年糕哥哥。
結果呢,笨重的、佔地的,都在搬家的時候扔掉了。家裡的衛生間夠擠了,沒有地方擱置他們。
發糕出生之後,我先買了一個超級萌的澡盆。
萌是夠萌的,發糕 2 個月就嫌小了。害得我被全家吐槽了好久。
直到買回這隻!是Stokke家的,有彈性、軟硬適中,手感也好。
我自己還是很喜歡這個長方形的形狀。桶狀的澡盆,娃的腿要不站著要不曲著。這個就不會,妥妥伸直大長腿。
容量足夠大,我買了大號的,可以把兩隻娃都放進去。
看著倆兄弟一起在澡盆裡玩水的樣子,老母親真的要融化了,享受這片刻的歲月靜好。
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摺疊,很好收納,不佔浴室的空間。冬天娃不用每天洗澡,這個澡盆自帶一個卡扣,一折一扣,也就一本書那麼厚吧。
530 塊,可以用到小學,我覺得超值!
03
發糕出門必備的好物——
便攜餐椅 Guzzi + Guss
一次性餐墊 K-MOM
罩衣 Elodie details
便攜餐椅,我也買過好幾個。比如這個,沒那麼便攜的:▼
第一次見到懸掛式的餐椅,是 2017 年帶年糕去澳洲的時候,在海邊的一家餐廳。
那時候年糕已經 3 歲半了,還是可以坐。我就邊回憶邊攛掇著糕爸,想給發發買一個。
當時他就說,家裡已經有一個了,不過你想買就買吧。沒想到買回來他是第一個真香的!
多虧了Guzzi + Guss, 才有了吃貨發總的「移動餐廳」。這款算輕便,1.8kg(一個柚子的重量)。官方描述 15kg 之內的娃都能坐。發發 23 斤了,目前還沒問題。
因為有了它,帶著發發去北京、三亞,以及每個周末的發瘋日,都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
有人會問,現在很多餐廳都有兒童餐椅了,為什麼要買這個?
我的回答是:大部分餐廳的餐椅,都不適合 1 歲以內的小寶寶,很多餐椅的清潔程度也不夠。
對於我這樣,整天帶著孩子往外跑,每個周末都要過發瘋日,孩子 1 歲不到就要帶著出遠門的媽媽來說,是很必要的。
在我看來,一家人出門,就餐的體驗非常重要。這是一周裡難得的放鬆的、愉快的時光。
平時直接裝在袋子裡,再它塞進推車下面的儲物籃。喜歡帶娃出門吃飯的親們,真心推薦。
這款餐椅和一次性餐墊,並稱外食的「王炸組合」。
發發從開始吃輔食開始,就是個手抓飯狂魔。餐墊鋪到的地方,都是發發的餐盤。
餐墊小小的一片,塞在媽咪包裡毫無壓力,再也不用擔心桌子髒啦,發發你只管享受乾飯人的快樂吧!
吃飯的另一個傢伙——罩衣,也絕對不能省。
剛生老大的時候,我還是比較摳的,用過很多便宜的、體驗不夠好的。
現在做母嬰博主了,這麼貴的罩衣,引發了我的好奇心,買回來親測一下。
結果你們大概猜到了:我也真香了。我入的是瑞典品牌Elodie details,有點小貴(代購 400+ ),但是手感真的很舒服,材質也很好。
很多罩衣的手感就像雨傘布,摸起來硬硬的,防水性也常常不夠。
這件就很軟,而且防水、聞起來沒有異味。很好清理,吃完擦一擦就好啦,火龍果這些的也不會殘留顏色。
其次呢,丹麥品牌 Lie wood 我也給發發買過,200+。手感也還不錯,顏值也高。
對,我這篇推薦的都是長袖罩衣,因為現在是冬天了,只有這樣的罩衣,才能包住娃的棉衣。否則你可能一天到晚在給他洗衣服!
稍微實惠一點的選擇,我也有!Bumkins 這款蝙蝠俠的,也好多阿姨誇呢。
罩衣其實是使用頻率超級高的單品,選個稍微好一些的還是蠻值得(拍照也好看呀)。
一旦做好了防護,就讓娃盡情釋放他的吃貨天性吧!
04
拍著胸口說:我用過的最好的輔食碗——nicomama 雲朵碗。
這麼小的一個碗,裡面有兩個碗,還有勺和叉,放在包裡不佔地兒。
我一般來說會把食物分開裝,先給肉、菜、魚蝦這些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吃到大半飽。
蓋子拿來裝飯和面等主食,燙的食物,放到上半涼一涼,等他肉菜吃好,也差不多可以吃主食了。擔心娃營養不夠的,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方法,先吃肉。
大部分的「出門碗」都是出門湊合一下,回家肯定不會用。但是這款,碗壁很深,很實用,我們在家裡也一直用。
碗底的吸盤很大,不會被打翻。勺子自己會「轉彎」,在發發自主進食的練習上,可真的幫了不少忙。
關鍵是!跟罩衣餐墊一樣,顏值真的很高,像雲朵一樣,萌萌噠。每次跟發發一起出鏡,人氣比發發還要高。
這款很便宜,我們自己找的供應鏈,只要 49 !還在斷貨中,等上架了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05
過年過節送娃的好物——《My first book》。
馬上年底了嘛,好多人都問我給小孩送啥東西。
我就再分享一個,我囤了好多本,經常送人,每次送人都會被死命誇的好東西——《My first book》(我的第一本布書)。
100 多個機關,拔個蘿蔔、粘一朵小花,邊玩邊學。
糕爸和年糕經常和發發一起玩這套布書。不僅能幫著培養爸爸帶娃的興趣,還是個早教好幫手。
這個書四百多塊,帶小書包和禮盒。顏值、質感、價位,送給 3 歲以下有娃家庭的新年禮物,選這個一定沒錯。小朋友喜歡,又耐用,送完就等著朋友發微信來誇你吧!
06
最最最後,噹噹當,讓老公成為人肉背娃機的、每個爸爸都適用、糕爸的最愛第一名——ergobaby 背帶。
你們都在我的 vlog 裡見過它很多次了,到成都看大熊貓,去北京逛故宮,春天去農場,夏天打水仗……有了這個解放雙手的玩意,爸爸就可以一邊背著老二,一邊跟老大玩了。
使用頻率很高,沒有季節性,嫌貴可以淘二手的。娃半歲不到的話,很推薦入一個,超過一歲就不要買了。
市面上的背帶、腰凳其實很多,很多也便宜,但我試用過很多款,還是想推薦這個,很安全,娃坐著舒服,不會傷害髖關節。背著不會特別累,也還是比較透氣的。
不要小看這一個工具,能極大提升爸爸的帶娃熱情!因為他們別的沒有,就體力還行,以及特別自信(這樣會很帥),嗯,一千來塊換一個帶娃的老公,我覺得還是值的。
那次上《新生日記》,去寧桓宇家裡做客,我也送了同款背帶給他們。
一口氣介紹了十幾個,還沒分享夠,帶娃路上,能替你們拔草,我也很開心。還想看什麼,或者有什麼好物推薦的,留言區等你,我們過完年繼續!
二胎以後真心覺得,帶娃的東西,就是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買好一點的。因為只有買的那一刻,有點肉痛,之後每一次用的時候,都是開心的。這種舒適感和愉快,千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