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珍糕

2021-02-22 Shine的小兒經絡學園

我們的八珍糕製作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很多學員媽媽沒有時間或者藥材不會挑選購買,所以在小課群內大家眾籌找的嗨皮媽來幫大家製作。嗨皮媽懷著8個月的身孕幫大家製作,這樣的付出也得到了所有學員的尊重!所有的藥材都是我們在同仁堂和雷允上這樣的大藥房購買的,因為吃進嘴裡的東西安全可靠是第一位的。其實八珍糕是老祖宗留下來調理脾胃的保養方子,網上也都查得到配方的。我們也是建議媽媽們要是有時間和精力可以自己在家嘗試給家人做點小點心,當然要做的好吃確實是不容易的。我們也是改變很多的製作工序和工具磨合了五六次才能做到目前最為滿意的成品哦,之前很多版本不是這個孩子不喜歡就是那個孩子不喜歡。嗨皮媽的這個版本做成的是蘇式發糕,鬆軟合適,出鍋後入口即化,比藕粉版本的更受小孩子歡迎。

下面我把八珍糕的一些相關的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貢獻給生活中對美食和食療都有追求的「吃客」媽媽們。


八珍糕沒有特定適合年齡,應該說都適合,具體每個人食用情況需要家長多觀察,以下是一些建議小貼士。


舌苔白厚期間,中焦有淤滯情況下,應該先清後補,建議先喝幾天焦三仙或雞內金或炒薏米水或保和丸等,目的是先祛溼後健脾。我們一般都是建議家長給孩子當早餐配合白粥或者小米粥一起吃,因為粥是最容易消化容易滋生津液的食品。

3歲以下孩子每天食用量在半塊左右,由於是糕點,剩餘的家長可以食用。3歲以上適量可增多,5歲左右可以吃一塊。一個療程其實就是一周左右,一般可以看到效果,一個月服用一到兩個療程即可。孩子脾胃及一般狀況良好情況下,偶爾當零食吃也可,但不宜長期天天服用,回頭吃成個小胖子!吃八珍糕期間孩子一般食慾會很好,建議給孩子吃容易消化的東西,不要因為胃口好了,給孩子亂吃,否則也怕積食!孩子身上我們凡事都小火燉煮,治大國若烹小鮮!

許鑫堯一共只吃了一個療程的八珍糕,能看到的變化是因為胃口變好,那陣子胖了點,而且他的胃口保持到最近都不錯。但是凡事都沒有那麼神奇,最近由於氣候變化他也有生過病,吃多了時候也有點舌苔白厚,這也是我經常說的一句話,養孩子的路上,可沒有一招鮮,任何好的按摩,養育,食療,我們都會陸續通過公眾號和大家分享。

小朋友生病期間,飲食清淡,包括八珍糕等一切補品類的都不建議吃!

另,八珍糕的儲藏方式建議冷鮮,儘快食用,冷凍也可,吃的時候拿出一塊上鍋蒸10分鐘即可,如果怕幹可以噴一點水蒸,熱出鍋時由於我們的藥材成分佔到一半,略有微苦,放涼一點苦味即沒有了,也可以適量塗抹果醬使孩子有食慾!

最後,也歡迎廣大自己在家製作八珍糕的家長們給到我們反饋,讓我們有更多案例知道八珍糕對一般孩子的適應度!

要進公益分享群的媽媽請加管理員微信:


相關焦點

  • 八珍糕,究竟憑什麼讓央視連續報導了4次!
    據資料記載,這位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親自製定了一款甜點的配方,名叫「清宮八珍糕」。自乾隆帝50多歲始,藥膳養生中就幾乎沒有離開過「清宮八珍糕」,每日隨著熬茶時送八珍糕」,用以養脾去膩,益壽延年,足見長壽皇帝對「清宮八珍糕」的珍愛。
  • 八珍丸~健脾祛溼第一丸
    但是,讓人倍感驚訝的是,有一個產品,它叫「八珍糕」,央視不僅報導了,還連續報導了4次。八珍糕為什麼這麼好,值得央視大力宣傳?陳實功——    明朝御醫陳實功發明八珍糕,明朝的皇子腸胃薄弱,消化不良,面黃肌瘦,用它治好了皇子的毛病,後來這八珍糕就成了明清宮廷裡的常備糕點。
  • 八珍丸,憑什麼讓央視連續3年為它做了4期節目
    據資料記載,這位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親自製定了一款甜點的配方,名叫八珍糕。根據乾隆朝《上用人參底薄》中顯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皇上共用八珍糕四次。再由清宮脈案及《用藥底薄》獲悉,此後到80多歲時,乾隆帝一直堅持服用八珍丸。
  • 八珍究竟是哪八珍?
    年輕的時候,街上偶爾會看到「八珍XX」或「XX八珍」的滋字樣,這八珍倆字確實高大上,讓人一看就不明覺厲,我潛意識就覺得,八珍就是八種珍貴的食材,但具體是啥,咱也不知道。八珍豆腐後來隨著我走南闖北,又讀了好多沒啥用的書,關於「八珍」的事兒也知道了那麼一點點,今兒咱們就聊聊關於八珍的一些事兒。寫在前面的話本文主要介紹歷史上的八珍,其中涉及到的很多野生動物是瀕危或極危物種,不要吃不要吃不要吃!
  • 關於八珍粉,作為父母,你必須知道的知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參照陳氏的八珍糕配方和明代吳旻《扶壽精方》中二仙糕的配方,清宮太醫院的御醫最終用人參、茯苓、蓮子、白朮、芡實、扁豆、薏米仁、藕粉、白糖、白米粉、製成糕劑,呈送給皇帝服用,從而得到乾隆帝的喜愛,並在清宮流行。後來,基本上屬於沉寂時間,八珍粉只在南方某些地區流行。
  • 天津名菜——八珍豆腐:豆腐外焦裡嫩,八珍鮮美可口,各具特色!
    大家吃過八寶粥,那吃過八珍豆腐嗎?對於我作為一個東北與四川人來說,第一次聽說,不過吃過一次就愛上了它的美味!八珍豆腐是一道天津名菜,色香味俱全,因為採用了8種高檔食材入菜,所以才有了「八珍」之名!最開始的八珍,指的是蹄膀、刺身、乾貝、鮑魚、玉蘭片等一些相對高檔的材料。
  • 解讀史上詭異「八珍」食材
    但八珍到底是哪八種食材,多年來卻一直存在爭議,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事實上,歷史上的八珍,根據時代和地域的不同,指代的內容各不相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這歷史上詭異的「八珍」。▲炮豚2、元代八珍元代有「迤北八珍」,又稱蒙古八珍或北八珍。
  • 歷史上那些讓人流口水的「八珍」
    八珍歷來是食品中的「奢侈品」,對老百姓來說,有些只聽過沒見過,有的見過但沒嘗過,即便富貴人家,也不是想吃就能吃著的。 「八珍」的提法從周朝就有了,《周官·天官·膳夫》記載:「凡王之饋,食用六穀、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 上海媽媽教你做「八珍海鮮豆腐煲」,八珍鮮美可口,豆腐入口即化
    八珍,不僅僅是過年時討個口彩,這八樣有葷有素,各有各的鮮氣,放在一起相得益彰,海鮮的鮮香、菌菇的鮮甜、豆腐的鮮嫩,這幾種超級「鮮」的食材匯成一鍋八珍海鮮豆腐煲,這道菜湯汁不多,因為勾過芡所以都掛在食材上,海鮮類是剛好的嫩度,炸過的豆腐吸飽了海鮮的鮮味,好吃得差點咬到舌頭
  • 補肝益腎 養血烏髮 首烏芝麻糕
    今年做芝麻糕用了熟首烏,是第一次加入藥材,調試了幾次比例,最後出來的成品還蠻好,藥味很淡,不影響口感。芝麻糕麼,首先就是黑芝麻,我們家用的是九蒸九曬的黑芝麻。每年秋天就會開始做九蒸九曬,做好足量的黑芝麻,之後拿來做各種吃的就很方便。黑芝麻補益肝腎,養血益精,潤腸通便。
  • 梅花糕—每個蘇州人回憶中抹不去的影子....
    再熟悉不過的街邊美食梅花糕這種形似梅花又像冰激凌的小吃在60、70年代尤為盛行那時物資匱乏人們生活簡單相信很多人的記憶裡都有梅花糕的影子裝粉糊的器皿梅花糕好吃的原因之一就是離不開裡面的餡料,一般豆沙餡的比較常見,後來隨著人們對梅花糕的發展創新,又創造出了鮮肉餡等,梅花糕可以說是由餡料迎來了一個新發展。
  • 八珍南瓜饅頭,養養脾胃吧
    材料:麵粉 600克 貝貝南瓜 300克 八珍粉 50克(可隨意,沒有也沒關係) 白糖 15克 安琪酵母 2克 溫水 適量 1、1、貝貝南瓜去皮,隔水蒸熟;2、2.用勺子碾壓成泥;3、3.中筋麵粉600克;
  • 助紂為虐(記八珍餃子)
    小店招牌的八珍餃子圓圓滾滾,一口咬開,種種餡料被咀嚼開來,慢慢破開,幸福感難以言說。配上特質的芝麻辣椒油和一點醋,兩口一個,不知不覺二十個就進了肚。雖然價格略為昂貴,但依舊是學習之間小憩時的最愛。今日讀文獻太過投入,不小心錯過了飯點,下午四點才匆匆來到小店開始午(晚)餐。
  • 入口即化的八珍豆腐了解一下!
    八珍豆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天津菜 。此菜盒豆腐入口即化,八珍鮮美可口。每個天津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盤八珍豆腐! 先把豆腐劃成塊下鍋煎成脆皮豆腐,外焦裡嫩,再將八種原料連同煎好的豆腐一鍋燴。「八珍」的說法不一,烹飪名師們選用鮑魚、刺參、乾貝等高檔原料,可由於不同地域的人們飲食習慣差別很大,原料也受到各地域的限制,基本上只要是家人愛吃的食材都可以做成"八珍",就地取材做成有各家特色的"八珍"。魷魚、蝦、老豆腐、香菇、木耳、胡蘿蔔、荷蘭豆、姜蒜末、蔥花、料酒、鹽、糖、生抽、耗油、白胡椒粉、清水、澱粉水。
  • 威記聊飲食:適口者珍,帶您認識烹飪裡的「八珍」,您認識多少
    烹飪裡的八珍說法,最早見於《周禮·天官冢宰》:「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這是古人對美食不斷地追求過程中,對烹飪原料和烹調技術的高度概括。林林總總總,彰顯了我國悠久燦爛的飲食文化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八珍」原料已經產生變化,或不合時宜,或消失,或被替代。
  • 宮廷宴遇之從海八珍到滿漢全席
    海八珍 燕窩、海參、魚翅、鮑魚、魚肚、乾貝、魚唇、魚子,被視為宴席上的上乘佳餚,俗稱「海八珍」。燕窩:燕窩是生活在南洋群島及我國南海諸島的金絲燕所吐的粘液腺壘築成的窩巢,其顏色潔白,呈半透明。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   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錯,搜尋山珍異獸。全席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餚饌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用餐環境古雅莊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