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當初看《fate/zero》時到最後可能是一臉迷惑,多多少少有些不理解最後一幕中切嗣命令saber砍聖杯的舉動(無煩君當年第一次看時其實也不太懂),不過後來漸漸自己的審美有所提升,也把《fate/zero》翻來覆去看了不少遍,越是看得多,也越是能夠看出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其實說句實話,把整部作品看的差不多時,其實也就明白了切嗣最後的舉動,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就容我分析分析。
殺少取多首先我們可以看看切嗣其人,其實他一直貫徹的就是殺少取多的理念,我們暫且先不討論這個做法正確與否,在切嗣少年時,他其實並沒有這麼做,當死徒化的夏莉請求切嗣殺死自己時,切嗣逃避了,之後便是死徒遍布村落,他沒有做到,所以後悔,之後他便殺死了自己認為罪魁禍首的父親,自此便走上了「殺少取多」的道路。青年時,也有一項對於切嗣意義重大的事件,在執行一項任務時,被迫需要擊落承載著感染源的飛機,可是其中便有教育了自己的母親般的存在——娜塔莉亞,也是切嗣的恩人,但切嗣還是貫徹理念,擊落了那一架飛機,這次,他做到了,所以痛苦,這兩次悲劇其實是層層遞進的,也是切嗣更加堅定理念的剪影,若是說他弒父還有「父親是兇手,不是正義的」理由,那麼他殺死娜塔莉亞的那一刻只是單純的「殺少取多」理念的體現。
電車難題其實電車難題算是《fate/zero》後半部分對切嗣理念的體現,它使用意識流手法將聖杯製造出的幻影問答切嗣這一場景藝術化,抽象化了出來。這也是切嗣自身的捫心自問,切嗣可以說自始至終地貫徹著「殺少取多」這一理念,可是屏幕前的我們都看出了這種方法的扭曲,切嗣自身難道就沒有任何察覺嗎?在這場問答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切嗣自己的掙扎,他想要這種做法嗎?他不想,但他不得不做,即使過程很痛苦。他想有所改變嗎?他想,為此他參加了聖杯戰爭。乞求這奇蹟能夠降臨,能擺脫自己長久以來痛恨並且一直在做的做法,去拯救這個世界。
聖杯問答其實到這裡,答案已經漸漸浮現出來了。切嗣希望成為正義的夥伴,拯救這個世界,所以一直貫徹著殺少取多的做法,這樣能夠使更多人獲救,可是他也深知這種做法的扭曲,他痛恨這種理念,但是自己又沒有任何方法去改變,去尋找一種不這麼做也能夠拯救更多人的方法,為此,他只能委身於奇蹟,這世界上,恐怕只有聖杯才能夠實現他的願望了吧。但是,事與願違,在與聖杯的相互問答中,他得知了聖杯的扭曲,聖杯只能以自己已知的方式去實現願望,聖杯不過也只是擴大了規模,去完成個人的能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說到底,聖杯只能去成就一個奇蹟,而不能去創造一個奇蹟。於是,切嗣動搖了,自己正是要尋求「殺少取多」這以外的道路,沒想到即使能夠借用奇蹟的力量也還是終究回到了原點,於是切嗣果斷的以三劃令咒命令saber毀掉了聖杯。
最後一幕聖杯固然是被saber使用寶具毀掉了,可是災厄也才剛剛開始。聖杯溢出的黑泥燒毀了周圍很大範圍的建築,造成了無數居民的死亡,終於,切嗣這個不會倒下的男人被摧毀了。有兩個原因:一.聖杯被毀,是自己理想真正意義上的破滅,他所寄託的再也不會回應他,以後也只能繼續貫徹他一貫的做法。二.是切嗣破壞了聖杯,等於是衛宮切嗣間接造成的大火災以及眾多生命的逝去,但卻無人被拯救,即使說成是「殺少取多」這一貫的做法也不能再安慰自己,因為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單方面的滅亡。於是,理想與現實的雙重破滅,切嗣也再也無路可退了,終究,一切還是回到了原點zero.
好了,這一期到此為止,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收藏與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大家如果有所補充,也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我是無煩,萌新中的新人,新人中的萌新,什麼都說一點,請多關照。
(圖片源自網絡)
(該文章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