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院,研究過6種超級病毒和細菌武器

2020-11-19 騰訊網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的大爆發已經造成了一場全世界範圍內的"大災難"。其來源雖然仍然存疑,但是有一個地方需要大家關注一下,它就是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醫學院。

(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院)

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USAMRIID),是美國陸軍下轄的最主要的一家傳染病研究單位,雖然名為研究,但事實上一直都是從事的是生物武器的研發,總部設在美國馬裡蘭州。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也是美國軍方唯一一座具備四級生物安全防護標準的最高等級實驗室,能夠處理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

事實上,從1969年該醫學研究院成立以來,已經研究過多達6種超級病毒和細菌,並積極將其武器化,所以對於美國人自己而言,這座軍方傳染病實驗室也是一處談之色變的地方,下面介紹該實驗室曾經研究過的6種致命傳染病。

(美軍正在進行生化武器防禦演習)

【Q型流感】

Q型流感也被稱為Q熱,是一種由貝納氏立克次體引發的侵入性肺炎,從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的前身——美國陸軍醫療隊開始,就已經對人類的志願者展開活體測試,以確定Q型流感的病理。

美國製備了超過5000加侖量的Q型流感的病原體,因為它易於保存,甚至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60天。經過該傳染病研究院確認,Q型流感適宜作為生物武器使用,並將其武器化,人類對這種傳染病的抵抗力不強,Q型流感較大概率可能導致死亡。

(一名感染Q型流感患者的心臟瓣膜,貝納氏立克次體被染成紅色)

雖然美國於1972年籤署了《聯合國生物武器公約》,承諾銷毀所有的Q型流感樣本和生物武器,但具體情況仍不得而知,至今Q型流感病原體仍可能保存在USAMRIID裡。

【肉毒桿菌】

你可能聽過肉毒桿菌和肉毒素可以作為美容用途,的確肉毒桿菌中的A型和B型在低劑量的情況下可以消除皮膚痙攣並祛除皺紋,但除此之外的Cα、Cβ、D、E、F、G共6型病毒均十分危險,極少量就可殺死人類。

一直以來,肉毒毒素就是作為一種高效的生物化學武器而存在,它的殺傷力極強且穩定性高,並且適合大量生產和貯存,軍事潛力很大。如果在戰場上將其以氣溶膠的方式釋放,可以給敵軍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肉毒毒素也被美軍視作A級生物武器,確信在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有儲存。

(肉毒毒素)

美國一直聲稱薩達姆政權時期,伊拉克就生產了大量的肉毒毒素並作為生物化學武器來使用,而至今化武有無仍存爭議的薩達姆政權早已不再,反而美國幹起了這種邪惡的勾當,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漢坦病毒】

半島戰爭期間,3000名士兵因一種未知的出血熱病毒倒下,症狀包括腎衰竭、大出血和休克,死亡率更是高達10%,即使倖存者也大都存在治療後遺症,機體不可逆性受損。該病毒也以其最早被發現的地區命名,即韓國漢坦河地區(或者被譯為漢他)。

(在電子顯微鏡下的漢坦病毒)

漢坦病毒本質上是一種老鼠傳染給人類的致命傳染病,且被列為生物性危害最高的第四級病毒。經過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院研究後,漢坦病毒被證明適合作為生物武器病毒進行武器化,除了知曉這種病毒至今陸軍傳染病研究院仍然有研究外,並不知曉是否已經被打造成生物武器。

【炭疽】

炭疽桿菌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這是一種由皮膚接觸、消化道、呼吸道和直接上皮注射感染的超級細菌,除了皮膚接觸和消化道接觸的死亡率稍低之外,其他感染方式的死亡率均為80%左右,可謂恐怖無比。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就多次在中國發動細菌戰,其中更是多次放出致命的炭疽桿菌,至少殺死50萬無辜平民,其中以臭名昭著的731部隊為首更是直接進行人體實驗。而在日軍之前,美國和英國就以實驗的名義多次在蘇格蘭地區使用炭疽做實驗,並積極研發生物武器,可以說炭疽桿菌是武器化最為成功的一種微生物。

(這封信件攜帶有炭疽桿菌,曾殺死2名美國郵政人員)

並且,美國2001年就曾發生炭疽攻擊事件,毒株也正是從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所傳出,通過郵件將高品質的炭疽芽孢粉末送到美國各地,一時間震驚世界。

【馬爾堡病毒】

馬爾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屬於一個大家族,均屬於絲狀病毒科,值得注意的是,馬爾堡病毒在美軍內部屬於A級生物武器製劑,這意味著它很有可能已經從非洲果蝠體內被分離出來並製備成了武器。蘇聯就曾以氣溶膠的爆發形式製備了馬爾堡病毒武器,並指出死亡率可能高達90%。

(馬爾堡病毒)

馬爾堡病毒可通過體液傳播,並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數次間歇性的大爆發,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醫治的方法,如今在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內有貯存。

【伊波拉病毒】

人類至今最恐怖的一種傳染病毒,毒性比馬爾堡病毒更高,至今仍然沒有任何被證明可以在伊波拉病毒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而對人而言,唯一的對抗方法是注射NPC1L1阻礙劑,阻止伊波拉病毒通過NPC1進入細胞核完成自身複製。

(伊波拉病毒)

由於伊波拉病毒過於恐怖,且病死率極高,所以目前是美國軍方認定的最高等級生物恐怖襲擊武器,可能成為威脅公共安全和健康的潛在生物武器。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院曾經計劃通過將伊波拉病毒結合天花病毒,打造出史上殺傷力最強的"超級病毒",並作為生物武器存在,至今後續進展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院內部可能還存有各種奇怪而恐怖的病毒,它們一旦洩露都將是人類的巨大災難。2019年7月,美國就因為"未知原因"關閉了該研究院。然後在1個月以後,大流感開始在美國盛行,造成2800萬人感染,數萬人死亡,2個月以後的2019年10月,美軍更是進行了一次代號為"Event 201"的全球大規模流行病演習,接著就是今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的大爆發。

(美國去年因傳染病發生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

單看一個事件,你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如果串聯在一起,數個巧合的結合,可能就不再是巧合了,想必真正的真相,很快就會在各方的全力追查下,水落石出。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研究超級病毒 存在某種極危險可能
    然而,最近最讓人關注的,還是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兩棲教授河岡義裕率領的一個抗擊H1N1病毒的課題組。這個課題組不久前宣布在實驗室內培育出了一個據稱可以繞過人類免疫系統的超級流感病毒,在醫衛界與傳媒界引起軒然大波。
  • 德堡「病毒暗史」:與惡魔「731部隊」的交易
    在韓戰中,確診和疑似與細菌戰有關的傳染病患者384名,死亡126名,其中包括確診和疑似的鼠疫患者57名,死亡7名;疑似霍亂患者13名,死亡7名;確診天花患者6名。1952年,國際科學委員會經過調查,用8種文字將美軍這一罪行寫成《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報告及附件》,並公布於全世界。
  • 《血疫》:美國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危機
    《血疫》是美國二十一世紀電視公司製作一部迷你劇,目前只有第一季,共6集。豆瓣評分8.1,差強人意。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取材於1989年美國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危機。當年11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近郊的雷斯頓生物研究實驗室,進口的一批猴子中,一個接一個連續死亡。
  • 傳染病的流行和基因有沒有關係?群體易感性研究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已經有數個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研究小組與聯盟成員共享了相關GWAS研究結果。來源:https://www.covid19hg.org/與此同時,美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也宣布了將招募志願者收集數據,開展病毒感染後危重症程度的遺傳學關聯研究項目。
  • 梁浩:傳染病防控研究的攀登者
    指導研究生進行實驗研究近年來,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和人類肆意捕殺野生動物等行為的影響,微生物發生了複雜化的變異,幾十種新發傳染病不斷湧現,愛滋病、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就是其中的代表
  • P4實驗室:大自然魔鬼的「囚室」,病毒研究的「航母」
    「囚禁」致命病毒的實驗室在美國作家理察·普雷斯頓的紀實著作《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中,描寫了美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的生物安全實驗室。「4級區域的氣密室是個灰色區域,兩個世界在這裡相交。氣密室完全由不鏽鋼打造,有一排噴灑清水和消毒藥劑的噴頭。打開氣密室另一側的門,走進高危區域。高危區域仿佛迷宮。牆上掛著黃色通氣管。
  • 病毒從何而來?美國德特裡克堡!
    ,隸屬於美國陸軍醫療司令部。官方宣稱這是一個從事生物醫學研究與開發,醫療物資管理,全球醫學交流以及外國植物病原體研究的多政府社區提供支持。已知該實驗室研究伊波拉和天花等病原體。然而這裡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為了發動生物戰爭而準備的病毒研製基地。
  • 魔獸世界裡的傳染病研究:10年前,暴雪出過一個大bug……
    圖片來源:WIkipedia現實中,流行病學家對於傳染病的研究都只能局限在觀察和回顧性的水平上。由於倫理道德和經濟上的原因,以及風險的不可控,科學家們難以設計實驗在現實中對傳染病的傳播進行研究。然而,在虛擬世界中,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 一起P4級病毒實驗室的洩漏事故
    而對於USAMRIID,其擁有的美國軍方唯一的P4實驗室,肩負的使命主要是醫學防護。研究所負責開發各種手段,保護士兵不受生物武器和天然傳染病的侵害,專攻領域是藥物、疫苗和生物防護。 這個研究所總有許多項目在同時開展,例如研發針對炭疽或肉毒桿菌等各種細菌的疫苗,研究有可能以天然疾病或戰地武器方式,侵襲美軍士兵的各類病毒。
  • 揭秘P4實驗室:大自然魔鬼的「囚室」 病毒研究的「航母」
    1 走近P4實驗室 在美國作家理察·普雷斯頓的紀實著作《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中,描寫了美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的生物安全實驗室。
  • 用人心與病毒對抗!這些傳染病電影,濃縮疫情眾生相
    《傳染病》:冷靜描繪災難眾生相預告片索德伯格導演的抗疫電影《傳染病》近日重新攀升至各國流媒體點播榜的前列。影片受到了現實世界中非典、炭疽熱和超級細菌的啟發,講述一種新型的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的疾病,通過空氣傳播短短幾天內從香港擴散至全球,經過世全世界的合力抗爭最終被人類制服的故事。
  • 病毒源頭「曝光」,美國需開放德堡接受調查、給世界一個交待!
    特別是完全無視全世界的共識而把新冠病毒汙名化為「中國病毒」,造謠該病毒為中國製造。可是,事實上目前不僅僅是中國的研究,包括歐洲的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甚至於日本和美國本土的科學家的研究,均發現病毒早在去年7月之前就已經出現,而其源頭均指向美國。特別是,美國陸軍的生物武器研究所德克裡特堡嫌疑最大。
  • 塗曉豔:傳染病與安全研究的現狀與思考
    中國人口眾多、分布密集等特點為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條件,而中國的經濟、醫療等方面還處於發展階段,為傳染病的防治帶來一定的難度。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和傳染病病毒的變異,過去已經得到根除的傳染病正在復發,而新傳染病正在以每年一種的速度增加。顯然,作為正在崛起中的大國,給予傳染病與安全問題足夠的重視具有現實意義。循此思路,本文擬對國內外學界對傳染病與安全的研究作一番考察和思考。
  • 印度科學家冒死爆料,美國病毒基地的秘密藏不住了,外交部火力全開!
    演練結果表明,該病毒只消6個月就能傳遍全球,疫症引發停航,網上假消息盛行,同時還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通過新冠疫情在中國及全球傳播的時間線,結合美國隱瞞了這些蹊蹺又令人後背發涼的實情,新冠病毒的近親和來源,都指向了美國,指向了美軍這座可怖的實驗室。
  • 美國電影《傳染病》 推薦觀看!
    美國電影《傳染病》描寫了一隻蝙蝠如何引起一場席捲世界的傳染病。這部電影仿佛就是今年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劇本。所有在新聞中,在網上遇到的名詞,情節,故事,疫情發展,全部在本片中找到了縮影。《傳染病》是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的一部災難片,於2011年9月9日在北美上演。
  • 了解傳染病和病毒,還可以看這些紀實和科普作品
    《非典十年祭》告訴我們,人類可能始終都會面臨傳染病的危害,而我們永遠要做的就是,保持警惕。(HIV)和獲得性免疫症候群(AIDS)是如何在美國發現並擴散的。作者蘭迪·希爾茨是1980年代初第一批意識到愛滋病問題的美國記者之一,一直致力於愛滋病報導。本書以時間為脈絡呈現給大家一個個故事,運用事實和細節刻畫了影響愛滋病的各種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門、醫療及研究機構、同性戀組織和媒體。
  • 電影傳染病主演宣傳防疫:別輕視病毒 也無需多疑
    「虛擬重聚」:馬特·達蒙、凱特·溫斯萊特、勞倫斯·菲什伯恩、詹妮弗·艾莉錄製視頻,在新冠疫情下宣傳防疫,呼籲人們彼此保持距離、互相保護,不要輕視病毒和其傳染性,也無需無端多疑。電影傳染病主演宣傳防疫「電影中我對傳染病免疫,現實中我不可能相信自己對新冠免疫。」「電影中的傳染病是假的,而新冠病毒的危險是很真實的。」
  • 被傳染病改變的醫學與社會
    公共衛生的概念尚未確立,政府和個體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空白地帶。民眾習慣於求問中醫,而大夫們則試圖用傳統的術語去解釋那些症狀。「值得注意的是,大流感發生的時候,人們並沒有迅速認識到這場災難的教訓,也缺少國家之間的合作。直到1933年,我們才確認了導致大流感的病毒。」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急救護理研究辦公室負責人傑瑞米·布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 美國電影《傳染病》完整版 推薦觀看!
    新型病毒擴散,疫情蔓延全球,感染者突發症狀死亡。美國電影《傳染病》描寫了一隻蝙蝠如何引起一場席捲世界的傳染病。這部電影仿佛就是今年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劇本。所有在新聞中,在網上遇到的名詞,情節,故事,疫情發展,全部在本片中找到了縮影。《傳染病》是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的一部災難片,於2011年9月9日在北美上演。
  • 清華大學教授景軍:新型傳染病預警的社會構成
    新型傳染病(Emerging Epidemics)包括新冠病毒肺炎、SARS、伊波拉病毒、拉沙熱病毒、尼帕病毒、寨卡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還有裂谷熱病毒等。這些病毒和傳統的傳染病不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