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6:芸娘跟李玄的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2021-02-11 楊角風發作

上一期講到,面對胡宗憲的步步緊逼,鄭泌昌和何茂才終於同意連同太監李玄一同治罪,並且願意以此去說服楊金水。

於是全劇中最香豔的一幕發生了……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6:大明王朝中詭異的一晚,芸娘到底怎麼伺候的李玄讓他情願去死?

一、

鄭泌昌和何茂才怎麼說服的楊金水除掉自己的乾兒子,劇中並沒有提,但這個結局,其實也在楊金水的預料之中。

果然,李玄被楊金水叫到了身邊,可是面對楊金水的一改反常,讓李玄一頭霧水:

「乾爹,您老知道兒子膽子小,就別嚇我了!」

如果是平常的請喝酒,李玄倒不至於這樣,關鍵是這次,芸娘也從紗簾後走到了前面。而且到處都是紅色的,透漏出一絲曖昧之情,這讓有賊心沒賊膽的李玄一動都不敢動。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實這時候楊金水心中是沒底的,他跟胡宗憲在這裡不同,胡宗憲有十足的把握讓馬寧遠赴死,所以才會幹淨利索的說出你活不成的話。而楊金水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讓李玄赴死,所以才會擺出這個架勢。

這裡楊金水巧妙地利用了李玄好色的特點,其實在前面李玄過來請罪的時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芸娘時,楊金水就已經知道怎麼對付他了。

等芸娘在他身邊坐下,他一下子就彈起來跪下了:

「乾爹,您老叫兒子今天晚上,到底要幹什麼呀?」

楊金水顧左右而言他,讓芸娘給他河豚湯喝,只要李玄毫無防備地喝了,那麼這事能成,如果不喝,那麼情況就有點危險。

等時機成熟,楊金水說了三句話:

第一件事是重複李玄的話「哪天要是跟芸娘睡上一晚,就是死了也值!」確認李玄是否說過這句話。

二、

楊金水說的第二句話就是:

「乾爹平時待你如何?」

這句話熟悉不熟悉,陌生不陌生?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只要出現這句臺詞,基本上被問話的人,也就死到臨頭了……

有了前面芸娘勾引著他,此時的他已經知道楊金水的第三句話是什麼了,反而釋然了:

「乾爹待兒子,有天覆地載的恩情……兒子就是死也報答不了……」

這裡我們要好好思考一番,假如李玄不願意赴死,他還能怎麼做?

馬寧遠和李玄的赴死都是心甘情願的,一個認為是替胡宗憲去死,一個認為是替楊金水去死。但是兩人也是有區別的,前者的赴死如果一開始還以為是替胡宗憲的話,等到後來,也就明白了並不僅僅替胡宗憲,是明明白白的去死。而李玄的赴死,卻是糊裡糊塗,更重要的是馬寧遠是死有餘辜,而李玄顯然是冤枉的!

一晚之後,李玄從容赴死,他是笑著去的,反觀另外兩個縣令張知良和常伯熙,就更加悲慘了,因為他們兩個的死是心不甘情不願。

作為最小的縣令,從他們一開始答應毀堤淹田開始,他們倆就註定是個死了,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常伯熙和張知良還一直喊冤枉,可惜李玄都要被殺了,於是倆人又絕望了,竟嗚嗚地哭了起來。

李玄見他們哭,自己倒笑了,突然唱起了崑曲: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由此可知,這個李玄平時的生活也是比較愜意的,最起碼還能聽聽昆區,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他就是一個可憐蟲,全劇中第一個可憐蟲!

三、

說了那麼多,我們回到題目上,李玄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去赴死?

明朝的太監不同於其他朝代的太監,但是他們也有共同點,那就是只有一個服務對象,那就是皇帝。

他們所有的上升之路,都離不開皇帝,不同於其他官員,這一派沒指望了,還能依附於另一派。比如明朝末期大太監魏忠賢權勢高,其他官員可以依附魏忠賢,當東林黨權勢大了之後,他們又可以依附東林黨,等到了崇禎帝即位後,他們又可以轉而依附皇帝……

但是,對於太監來講,他們只能服務於自己這條線,甚至於楊金水也是同樣,如果沒有呂芳的信任和支持,他也只能一個死。這也是為什麼楊金水不能跟裕王他們太近,也不能跟嚴嵩他們太近,只能走呂芳這條線。

所以,對於李玄來講,只要楊金水打算犧牲他了,即使他不願意,即使他想討個公道,也是毫無辦法。

官員們越級上報也是犯了大忌,對於等級森嚴的太監來講更是如此,還記得一開始馮保越級報祥瑞差點凍死在開年第一場雪中不?所以,李玄越過楊金水向呂芳匯報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李玄已經知道,自己必死無疑,那麼怎麼死,才是自己考慮的問題。

不難看出,芸娘在楊金水心目中的地位,連他身邊的太監們都不敢多看芸娘幾眼,但是他能讓芸娘陪李玄一晚,只要有這句話,就夠了。

就已經讓李玄心甘情願去死了,這一點跟馬寧遠的愚忠是有相同的地方。

既然怎麼著都是死,那麼李玄接受了楊金水的安排,也就合情合理了,如果拒絕反而讓楊金水起疑心!

四、

那麼這一晚到底發生什麼了呢?

關於這個劇情,在後來的沈一石跟芸娘的對話中有提到。

雖然沈一石把芸娘買下來,送給了楊金水,但是他卻一直很介意芸娘跟李玄的那一晚。這也說明,那一晚楊金水讓芸娘伺候李玄的事,不僅他們三個人知道,最起碼沈一石就知道了。

「你得將那天晚上如何伺候李玄,做一遍給我看!」

芸娘直接告訴他做不了,結果沈一石說了一句:

「太賤了,是嗎?」

當時的芸娘是含著淚的,也承認自己是賤,並說著你沈一石學不來李玄:

「李玄,把我當成天人,你,把我當成賤人!」

劇中並沒有解釋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什麼,書中有說,說的是李玄喝了半宿酒,哭了半宿,最後躺地上睡了,是芸娘抱著他的頭睡了一晚,沒到天亮,李玄就被叫醒赴死去了……

由此可見,芸娘其實也是一個可憐蟲,命運也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李玄同樣是一個可憐蟲,雖然在書中他是對芸娘大吼:

「端杯,伺候老子喝!」

也說明,他這樣做,更可能就是做給楊金水看的,其實從後面他哭了半宿,也看出,他並不想死!

估計芸娘回憶起劇情一開始李玄要握她手被推開的畫面,也是滿臉的愧意吧!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前情回顧:大明王朝中胡宗憲得知毀堤淹田的始作俑者,為什麼不敢如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芸娘跟過4個男人,最後嫁給高翰文,對她最好的卻是李玄
    《大明王朝1566》中,芸娘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了,她的一生裡,跟過四個男人。先被沈一石從揚州高價買來,然後又當做禮物送給楊金水楊公公,陪了楊公公好幾年,末了,楊公公又把她賜給自己的乾兒子李玄,陪侍了李玄一晚上。到末了,又跟著高翰文去了京城,並最終嫁給了高翰文,成為高翰文的妻子。
  • 大明王朝:稀裡糊塗赴死的可憐蟲,臨死,芸娘為什麼要陪他睡覺?
    如果沒有毀堤淹田這件事,作為楊金水接班人的李玄,其仕途必然會一片光明,但事與願違,那麼深受信賴的李玄,為什麼成為第一批冤死鬼呢?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2期——人物篇第5期:大明王朝:陪芸娘睡一晚,卻搭上性命,李玄為什麼心甘情願赴死?
  • 大明王朝:你我皆凡人,詳解芸娘是如何對高翰文施展「仙人跳」?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7期——改稻為桑深度解析篇3: 前情回顧: 浙江毀堤淹田之後,朝廷派出了高翰文、海瑞、王用汲到浙江地方任職,以便實行高翰文的「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方略。
  • 《大明王朝1566》一曲廣林散,再奏待芸娘
    大明王朝1566也著力刻畫士的忠義,上為天子分憂,下為黎民解難,但他們與貪官汙吏的鬥爭、追查總是有限度,他們所有的努力只為清君側,始終迴避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大明積弊在君權,誰來限制君權,這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皇室佔了天下半數耕地,百姓還要將一半的勞作所得上貢皇室,大小貪官之所以難以禁絕,也是因為上面有人更貪。
  • 大明王朝:呂芳得知楊金水變瘋消息,為什麼不報皇上卻去見芸娘?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07篇文章)楊金水變瘋的消息傳到京城,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陳洪興奮不已,作為司禮監二把手,當然明白這是一次衝擊一把手的機遇,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07期:大明王朝:楊金水變瘋,呂芳不急著報嘉靖帝,為何先去見了芸娘?一、黃錦到了精舍門口,看門的兩個小太監馬上下跪:「孫子們叩見黃公公!」
  • 盤點:《大明王朝1566》中出現的經典詩詞
    最近二刷了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順便又把劇本小說看了一遍,心中諸多感慨,就盤一下劇中出現的詩句。河道太監李玄死前所唱。崑曲在這時候已然成型,芸娘又是藝伎,想來應會唱崑曲,李玄與芸娘「春宵一度」,然後無怨無悔地去赴死,這時候唱起《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段來,也莫名有了幾分悲壯感。他把自己想成了張生,而芸娘則成了他的崔鶯鶯,所以芸娘說,李玄把自己當成了「天人」。張生長亭別崔鶯鶯,只是對愛人的依依不捨,而在李玄這裡,除了眷戀芸娘,更多是對活下去的渴望。
  • 大明王朝1566劇情概況
    [cp]大明王朝1566:2007年張黎導演歷史題材電視劇,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王勁松,張志堅,趙立新,閆妮,張子健等主演。明嘉靖四十年,欽天監監正周雲逸因一冬無雪諫言朝廷開支無度,官府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被東廠提刑太監馮保打死於午門之外,二十年不上朝的朱厚熜違心下罪己詔,齋戒求雪。
  • 大明王朝:張三丰血經一出,為什麼就代表著清流勝出,嚴黨倒臺?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6篇文章)很多人認為齊大柱這個人設是多餘的,是暴露狂,這條支線對主題沒啥作用,其實不然。嚴黨為什麼非要置齊大柱於死地,主要原因並不是真的恨齊大柱,而是要維持震懾力。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6期:大明王朝:清流派的絕地反擊,為什麼張三丰血經一出,嚴黨必倒?一、劇情走到現在這個程度,其實一直都在講一件事,那就是——倒嚴!嚴嵩把持朝政二十年,一味地逢迎嘉靖帝,而嘉靖帝作為回報,也適當給嚴黨分紅。
  • 大明王朝:為什麼高翰文請罪被押赴進京後「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9期:大明王朝:高翰文向錦衣衛請罪,海瑞為何一再強調沉默才能出獄?一、在《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一出場就是以替罪羊的方式出現,只是他自己並不知道罷了。四、那麼高翰文此次自動請罪,到底是請的什麼罪?他能請的罪只有一個,那就是查抄沈一石家時,沒有抄出有價值的東西,沈一石家財已經不知去向了,頂多給扣一個辦事不力的罪名,這個罪名並不致死。
  • 大明王朝32:面對高翰文的妥協,王用汲發飆,海瑞落淚!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32期:上一期講了高翰文被芸娘「仙人跳」的整個過程,可以看出,沈一石從內心並不想做這麼骯髒的事情,芸娘同樣如此
  • 《大明王朝1566》到底講的是什麼?
    興還是衰,還不就是後世史官筆下的幾行字,只要不做亡國之君,那就混得過去就行。我看大明王朝的時候,最驚心動魄的一句是海瑞說的,他說要「致君父為堯舜,免百姓於饑寒」,你看,做堯舜很簡單的,只要不餓死人就行了。中國古代的治國之道就在於,要讓百姓吃得飽飯,但是又不能太飽——吃不飽又造反,吃得太飽,就要生事,為什麼要重農抑商,因為農民每天忙著一畝三分地,沒空想別的,最本分。
  •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是一部聰明的劇?
    可是機會說來就來,幸運的女神擋都擋不住,剛當親王兩年,遊龍戲鳳的堂哥正德皇帝30歲突然得肺病死了,14歲的堂弟朱厚熜「天上掉皇位」、成為唯一的合法接班人:你喜歡不喜歡?意外不意外? 不要拿「繡春刀:修羅戰場」來說事,掉水裡得肺病的是正德皇帝明武宗,繼位皇帝是嘉靖、不是崇禎。
  • 《大明王朝1566》女演員現狀,閆妮獲大發展,胡靈靈徹底沉寂
    不過,《大明王朝1566》中畢竟還是老戲骨比較吸睛,這部劇並未讓閆妮大火。在《大明王朝1566》中,王雅捷飾演身份卑微的風塵女子芸娘。關於《大明王朝1566》中的女性角色,或許有人會覺得閆妮不合適,但是幾乎沒有人質疑過王雅捷,她扮演的芸娘,無論從氣質上還是演技層面
  • 大明王朝:沈一石留下的帳冊,揭開明朝嘉靖帝統治下的陰暗!
    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他的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對其他的人來講,反而成了負擔……《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1期:大明王朝:沈一石自焚後留下的帳冊,揭開嘉靖朝鮮為人知的秘密!一、杭州知府高翰文並沒有阻止沈一石的死,一方面他無法阻攔,另一方面,他從內心還是認可沈一石這個知音的。
  • 靜水深流的《大明王朝1566》
    八月,我再看《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即有針鋒相對的庭辯,直入主題,劍拔弩張。之後,這樣的文戲比比皆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不僅僅是劇情的段落,還有大明嘉靖年間波橘雲詭的朝局,不見硝煙的黨爭,捉襟見肘的財政,沿海四起的倭寇,民生疾苦的百姓。這一切,又使得劇情環環相扣,變化多端,往往箭在弦上,常常意料之外。怎一個精彩了得。
  • 雲在青天水在瓶‖《大明王朝1566》,好懷念這部用情至深的好劇!
    我敢這麼說,自然是有底氣的,這底氣不是說我能拍一部比《琅琊榜》更「悅目」的(或許將來我可以。悅目,又賞心),而是說我看過不少比它更好的。今天要談的這部「比它更好的」的便是:《大明王朝1566》二、《大明王朝1566》一共46集。
  • 大明王朝: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浙江毀堤淹田後的官場現形記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系列文章170 昨天寫了一篇大明王朝毀堤淹田之眾生相,大家反響還不錯,直通車:大明王朝:泯滅人性的毀堤淹田背後,揭示已經爛到根子的大明官場 今天,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毀堤淹田後的賑災現場,又是怎麼一出官場現形記?
  • 大明王朝1566:一流的劇情,三流的服飾
    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觀眾,都對其中有一個兩極分化的評價,那就是有著一流的劇情水平,卻有著三流的服飾水平。大明王朝是由著名導演張黎執導,中央電視臺量身打造的電視劇。作品用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好戲,揭示了中國傳統政治中儒道互補的運作規律。
  • 《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的結局早已經註定
    在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7分的《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首富沈一石用鼓敲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後,當著高翰文的面轉身走進了火海,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沈一石表面上是江南首富,為織造局幹活,實際上他已經被榨乾了,所以他總是粗茶淡飯的過著他的日子。
  • 在今天,為什麼人們仍懷念《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聚焦的矛盾,首先是「銀子不夠」。縱觀張黎、劉和平參與的歷史劇,國庫虧空往往都是事件發生的引子。家國關係是《大明王朝1566》的一個核心點,家有大家小家,小家即普天之下芸芸眾生各自的家庭,而大家,在皇權社會的背景下,即中央政權。皇權社會服膺於父權社會,因此在「家」這個共同體裡,父是掌握最高權威的那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