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開始實景聯排

2020-12-24 金臺資訊

12月11晚,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開始實景聯排,將於12月25日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正式開業時進行全球公演。

「演出以客家母親為情感線,依照梅州客家文化歷史為主線,通過客家歷史名人黃遵憲、張弼士、林風眠、李惠堂、姚子青等傑出代表來體現梅州崇文重教、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鮮活生動地展示客家人愛國思鄉、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偉大情懷。」《原鄉》劇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原鄉》由「中國創意產業領軍人物」梅洪導演率國內一線團隊傾力打造,是「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的核心業態之一,也是全球首臺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實景演出。《原鄉》劇場是一個客家圍龍屋造型,觀眾席採用全球首創的360度可旋轉、可推進式技術,可同時容納1500多席。觀眾席前則是500多平方米的LED屏幕,配以巨型移動機械大門,在整個演出過程中,景隨席動、情隨景動,能為觀眾呈現一場融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於一體的視聽盛宴。(記者 吳麗伶)

相關焦點

  • 【關注】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昨晚成功試演
    【關注】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昨晚成功試演 2020-12-2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昨晚成功試演
    昨晚,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以下簡稱「客都人家」)舉行《原鄉》試演觀演活動。市委書記陳敏、市長張愛軍、市政協主席陳建青、市委副書記王慶利觀看了演出。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現場。
  • 大型原創實景舞臺劇《原鄉》排演加速
    12月底將進行首場公演來源:南方日報近日,筆者探營大型原創實景舞臺劇《原鄉》排練現場,了解到該劇的分場排練已基本完成,11月將進入「客都人家原鄉劇場」實景排演,首場公演將在12月底進行。《原鄉》的演員們正在進行排練。受訪者供圖「準備,一二三四、噠!五六、噠!
  • 《原鄉》昨晚成功試演
    本報訊 (記者吳麗伶 賴運香)昨晚,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以下簡稱「客都人家」)舉行《原鄉》試演觀演活動。市委書記陳敏、市長張愛軍、市政協主席陳建青、市委副書記王慶利觀看了演出。演出現場,近200名演員在實景、燈光、音樂、水等配合下,以客家母親為情感線,依照梅州客家文化歷史為主線,通過黃遵憲、張弼士、林風眠、李惠堂、姚子青、謝晉元等客家歷史名人的光輝事跡,展現了客家人愛國思鄉、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偉大情懷,彰顯出梅州崇文重教、源遠流長的客家優秀傳統文化。試演收到預期效果、取得圓滿成功。
  • 世界長壽之都授牌暨客都人家開街、《原鄉》公演系列活動在梅州舉行
    老街以記憶梅州、饕餮梅州、風物梅州、樂活梅州為四大主題板塊,將百年古宅與客家非遺匠藝體驗、客家民俗沉浸式演藝、客家特色民宿、客家地方美食完美融合,致力打造國內最具客家特色的文化旅遊特色街區。  中共梅州市委書記陳敏用「一塊金牌,敘述長壽大奧秘。」「一條老街,點亮梅江花月夜。」「一臺新劇,演繹客家千古情。」「一個產業,耕耘希望和夢想。」四句話表達喜悅與祝賀。
  • ...全球首部皇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
    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是全球首部皇家文化主題,演繹康熙傳奇經歷的大型戶外實景演出。序·逐鹿△第一幕·天問△整場演出以承德獨特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為創作基礎,汲取康乾盛世時期的歷史脈絡與皇家文化元素,讓觀眾在高科技聲光電舞臺效果的感染下、在激動不已的情感中穿越百年歷史時空,真實體驗康熙從修建避暑山莊到確立華夏版圖的宏大歷史故事,感受康熙胸懷天下
  • 【1月10號】遊世界客都,尋夢裡原鄉——打卡網紅新地標「粵東最大古建築群」梅州客都人家一日遊
    出團日期:1月10號        價格:198元/人【原鄉】五大亮點:1、全球首臺彰顯客家文化主題的實景演出2、全球首臺圍屋場景結構大型情景體驗劇3、世界級高科技 360°可旋轉可推進觀眾席4、全球首個多面劇幕與客家民宿融合的多功能實景演藝劇場5、「中國創意產業領軍人物」梅洪親率國內一線主創團隊傾力打造
  • 原鄉、煙花秀、無人機、古典戲法……今年跨年這樣過!
    遊世界客都,尋夢裡原鄉。客家圍屋大型實景演出《原鄉》是以千年客家文化為主題創製的情景體驗劇,是以建築結構為支點的實景演出。《原鄉》以「穿越•溯源•回歸」三大演出線索,跨越時間維度,從「母親」到「家」,從「家」到「國」多層次多領域演繹客家歷史名人故事。「長歌當哭,遙望當歸」。不管走的多遠,總有一個「原鄉」在等你!
  • 實景旅遊演藝《如夢磧口》將首演 360度黃河實景秀
    9月25日晚,實景旅遊演藝《如夢磧口》在磧口麒麟山莊演出場地完成聯排,將於9月28日首演。這臺實景秀約一小時,高科技舞臺技術與歌舞藝術結合,觀眾在露天360度旋轉觀演臺上,聆聽星空下的黃河奔流,追憶晉商的傳奇故事,品味磧口的特色民俗,夢回「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美好。
  • 客都人家盛大迎客,《原鄉》震撼公演
    據了解,客都人家位於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三堡大橋東側,由上海翼天文旅集團投資建設,以客家建築和文化為基礎元素,以客鄉老街、大型實景演藝為引擎,以文化體驗與康養度假為主線,涵蓋客鄉老街、原鄉劇場、悅麓度假酒店、文創產業園、康體頤養區及會展中心6大板塊,致力打造集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地方美食、休閒度假、康體頤養社區功能於一體的華南文旅新標杆。
  • 知念父母恩,心燈耀金陵 首臺博物館實景演出《報恩盛典》感恩試演
    今天,2016年10月9日,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長輩的重要節日。晚上19:30,讓南京市民期待已久的《報恩盛典》(暫定名)終將掀開其神秘的面紗,首次試演。作為世界上首臺博物館劇場的實景演出,《報恩盛典》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亮相,如一盞溫暖的心燈,點亮溫情南京。
  • 《長城謠》歌誦會:讓傳統文化搭上實景演出的快車
    9月4日晚,在萬裡長城腳下,河北張家口舉行的大型實景演出《長城謠》,在實景場地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媒體平臺「央視頻」的直播中同時收穫超高人氣,現場觀眾感嘆道,巍峨長城的千年文化「活」了起來!當前背景下,實景演出遇到新機遇,而傳統文化傳承則是亙古不變、常談常新的話題,《長城謠》的演出對於表現長城文化的成功,或許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新的借鑑。
  • 大型侗寨山水實景演出《戊梁戀歌》首次帶妝採排,現場的燈光舞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金秋十月情定皇都2020全新打造的大型侗寨山水實景演出讓世界侗聽《戊梁戀歌》9月29日晚,在坪坦河畔舉行首次盛妝採排,整場演出以侗寨和風雨橋為背景絢麗的燈光布景高燃的民族音樂精美震撼的舞美效果...再華麗的語句都無法詮釋出演出的精彩來現場吧!
  • 《原鄉》劇場大探班 | 阿陳古帶你走進臺前幕後
    《原鄉》劇場大探班 | 阿陳古帶你走進臺前幕後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微信號 GDMXTV 功能介紹 觀眾可以在這裡參與節目、新聞報料,也可以在這裡收到節目信息內容。收錄於話題臨近《原鄉》首演之際為了向觀眾更好地呈現這部極具客家特色的舞臺劇劇組各部門的後勤保障以及演員的排練工作
  • 【惠生活 樂文化】酷炫!全國首個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劍門長歌...
    10月1日晚,全國首個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劍門長歌》在劍門關景區亮「劍」首演,為雙節假期中的遊客奉上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有趣全國首個行進式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劍門長歌》崖壁演藝燈光秀選址於景區南門至關樓區域
  • 一線調研 | 華誼實景娛樂假期意外火爆背後: 實景+IP持續盈利之路...
    為了迎接假期,蘇州電影世界根據不同的主題設置準備了遊行和演出,太極區身著傳統武術服的演職人員跳起了街舞,周圍擠滿了遊客。在通天帝國區,身穿唐朝服飾的演員引來了眾多遊客合影留念。實景娛樂項目也是被華誼寄予厚望的重要業務板塊。華誼從2011年便開始布局,2014年華誼首個實景娛樂項目——位於海口的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正式營業。據悉,2016年和2017年該項目的客流均超過200萬人次。影視公司開發實景娛樂業務曾受到業界質疑。
  • 北京鳥巢《馴龍高手》真人實景演出觀賞攻略
    【搜狐戶外消息】真人實景LIVE秀《馴龍高手》根據同名電影製作。2010年,該部由好萊塢夢工廠班底製作的電影,曾在北美票房超越《功夫熊貓》,全球席捲票房4.9億美元,同時也在全球掀起過飛龍熱。——"你對它好,它就是好龍;你對它不好,它就是壞龍……"這是我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馴龍高手》實景演出的現場,聽到最動人的一段父子對話——《馴龍高手》,一個曾由好萊塢夢工廠掀起的全球動漫神話,一個寓教於樂的故事,演變、升華為如今在北京鳥巢全面綻放的一場立體震撼視聽盛宴!
  • 省演藝集團周末將推園林主題實景秀,讓遊客體驗「沉浸式」遊園
    為了助力「四新」,江蘇省演藝集團、愚園將於7月18、19日晚推出「金陵幻夜意境愚園」原創園林主題實景秀,以「人在景中,景在劇中」的形式,為遊客帶來「沉浸式」的遊園新體驗。據悉,「金陵幻夜意境愚園」原創園林主題實景秀由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創排,由國家一級演員領銜,匯聚具有豐富藝術經驗的演員與專業舞臺技術人員組成精銳陣容。
  • 陽朔《印象劉三姐》大型實景演出居然這樣做...
    僅限8月12號 早上8點 興安銀杏廣場出發歷史最低價-張藝謀導演巨作-印象劉三姐大型山水實景演出晚會全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導演,梅帥元總策劃,四名主創合作完成;傳承自廣西歌仙劉三姐的傳說,將灕江沿岸的自然風景、漁民村民的生活勞作、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等,通過視覺效果和藝術編排進行融合與呈現。演員陣容強大,由600多名經過特殊訓練的演員構成;演出服裝多姿多彩,根據各不同的場景選用了壯族、瑤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數民族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