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笑點在哪裡?小編來解釋一下:
話說專業攝像機是有Log設置的;
設置開啟後拍出的畫面是灰濛濛的(就像有霧霾);
但經過調色後可以體現非常寬廣的動態範圍,效果類似於相機中的RAW格式;
因此攝像時通常都會將Log打開,以方便後期調整;
畫面越灰,調整的餘地越大!
簡單的講,Log就相當於Gamma曲線,對畫面的明暗表現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舉個慄子:
剛才三幅畫面示意的是不同曲線效果,可以看到,隨著曲線的形狀不同,同樣畫面內容的亮暗分布的比例不一樣,進而同樣的物體色彩表現也不一樣。諸位客官理解了?
但,有了Log又能怎麼樣呢?再來看兩張圖。
下面場景使用的是索尼電影攝影機PMW-F55拍攝,分別是從監視器上看的原始畫面和使用Log之後對畫面局部進行調整的畫面。
原始畫面
調教後畫面
怎麼樣?是不是過曝的區域細節全都出來了?
除了對過曝區域調節,在光線較弱的暗部區域,Log也同樣可以教體出更多細節,比如下圖:
這是使用索尼電影攝影機F65拍攝的「廢片」,曝光參數完全不對,什麼都看不見。
以下是經過後期補救回來的畫面效果。
原來是張人臉啊……再看下100%尺寸的截屏。
相信看過這兩組對比圖後,所有人和小編心中都是這樣一句話:
所以,Log的存在意義在於:
索尼的Log分為S-Log2和S-Log3,分別是兩種不同的調教模式:
如果用實拍圖來表示的話,分別對比背陰處的樹葉和天空的雲層,會發現S-Log3模式下,樹葉還是微微有一些色彩的,但云層的層次則是S-Log2模式表現的更好。
除了畫面亮度細節以外,S-Log還與色彩的表現息息相關,S-Log2對應的色彩模式是S-Gamut,而S-Log3對應的是S-Gamut3或S-Gamut3.Cine,設置的時候不要搞混,否則畫面會出現比較怪異的表現,在後期調教時會帶來不小的困擾。
這麼逆天的功能,是不是很貴啊?
過去在動輒幾十上百萬元的電影攝影機上才有的S-Log和S-Gamut功能,現在市價不到兩萬元的索尼全幅微單A7II,A7S,A7RII,A7SII上都擁有了,甚至在只有幾千元的黑卡RX100M4和RX10II上也具備,大家只需要在相機菜單裡設置好就可以~
不過還有一個不那麼讓人開心的消息,Log模式雖說極大地提升了視頻的寬容度,但是拍出的素材還是需要經過調色才能用!所以後期編輯工作必不可少的,具體如何操作小編有時間和你慢慢聊。為了視頻剪輯,現在你可以考慮是不是要升級下自己的電腦了……
元旦大聚「惠」 買綠蜘蛛校色儀送全年刊當你擁有高級相機,並且用軟體調整圖片的時候,如果你的顯示器不準,那技巧再高也是百搭!使用Spyder 5EXPRESS校色儀,能快速簡單校正所有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的色彩。
現購買還送攝影之友《Digital Camera》(原影像視覺)2016年全年刊12本。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是複製連結:http://dwz.cn/2ssrYt 可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