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log有點灰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流媒體(直播就是流媒體)蓬勃發展,人們也逐漸喜歡在社交媒體以及平臺上展示自己的傑作或特長,而視頻正是一種完美的載體。人們便花很多精力在製作視頻上,人們在學習拍攝視頻時會發現有的人拍的時候視頻時發灰的,但是經過後期的調色會變得很有電影感!!!那種拍出來發灰的視頻就是相機的Log模式,提到Log就得說一下拍攝數字電影時的Raw和Log。
02 RAW是RAW log是log
RAW在大家拍照時經常用RAW又被稱為數字底片,擁有jpg等普通圖像文件所不具備的特性。jpg文件只是一張圖像而Raw文件是純數據他記錄了你按下快門那一瞬間CMOS所記錄的所有的光信息(將光信號轉換成了電信號記錄在儲存卡上)可以保證在最大限度內修改數據沒有損失。在後期的時候調整Raw格式會比jpg格式的照片更好一點。視頻中的Raw和照片中的Raw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但是視頻又是多張照片經過編碼組成,那麼多的Raw的數據對於儲存卡來說極其不友好,而且那個碼率得飆上天去所以只有極少數的攝像機與照相機支持(數字電影機除外,那種東西太貴了而且不適合單兵作戰,買那種東西的有一個團隊)相機因為無法解決拍攝Raw視頻時的所帶來的巨大數據流和熱量(數字電影機都是有風扇的),所以人們為了讓所有人都能玩視頻(增加自家相機在視頻方面的競爭力)各家廠商將另一種技術加到了相機裡面來,就是Log!
03 log 本非凡間物
Log和Raw以前是拍攝數字電影時經常使用的技術但現在Log下放到民用也算是一大突破,在大家拍視頻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對Log這個詞感到迷惑,有人可能會想到高中數學中的log對數。但是在視頻中的Log和對數的關係其實不是很大。Log是 (quasi) logarithm的縮寫,(類似)對數的意思;Gamma曲線可以以冪函數的方式表達,而Log曲線則可以用對數函數進行表達。Log原本是用於電影膠片進行數位化的一項技術,是一種可用於數字電影拍攝並儘可能的記錄更多信息的Gamma曲線,但Log可不僅僅是曲線一些Log還跟色彩空間和色深有關係。和用Rec.709拍攝視頻相比用Log拍攝視頻可以獲得更多的細節和更高的寬容度,甚至有時候能把一些高光過曝的細節給拉回來,Log擁有更多的細節但是數據體積、碼率、散熱等方面卻比Raw友好,所以相機廠商們把這個技術加入了相機裡面。
04 這裡來個LUT
在拍完Log之後很多人會用LUT進行Rec.709的還原,但是LUT並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會顯得畫面很不自然,所以在後期處理視頻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調色員進行調色,讓畫面顯得更加自然且具有電影感。我在學校的工作室就是擔任這個工作的,為畫面進行調色。但是因為S-Log(索尼的Log)的拍攝時色域也會比Rec.709大所以我會選擇 S-Gamut3.cine進行拍攝,因為這個色域與Rec.709的色域差不多相似(就是數學裡的相似三角形)。
現在Log這項技術有時候是一個相機的賣點(圈錢的理由),我是學校記錄者電影社的一員所以想寫關於這一部分的文章,我本來就是一個技術迷喜歡研究各種產品和技術,這裡寫的就是我對Log的一部分理解和認識。
本人為攝影影視愛好者若有不準確或者錯誤的地方歡迎指出。
因為王子文中涉及很多專業詞彙,現在我給大家以做菜為例子,翻譯一下。這種翻譯和實際的解釋有出入,但是基本上可以這麼理解。哈哈
RAW ,log ,jpg 就是分別是視頻和圖片的格式。
RAW相當於買了一堆做菜的生原料,比如一棵白菜帶土的白菜,剛從地裡拔出來的蔥,以及活蹦亂跳的活豬。你要想做一道菜你有很大的空間選擇怎麼做,做什麼。
log相當於,洗乾淨已經備好的白菜,切好的蔥花,以及豬排骨。你還有可以烹飪的空間。
JPG就相當於已經做好的一盤菜,如果覺得不好吃,你能再調整的空間就比較小了。只能加點鹽,雞精,。
上文他提到了RC709的還原,RC709就是一種我們可以看的視頻模式,比如做菜時候 ,菜在大勺上你是不能吃的,不管怎麼樣最終都要給你裝盤才能吃。RC709模式,說白了 就是給你裝了盤的菜。別的色域的視頻只支持製作不支持播放。
LUT 就是預設,我們日常手機裡常用的濾鏡就是LUT。如果也拿做菜比,那就是固定的做菜套路,比如先和面,然後發酵粉,發酵,揉面,蒸饅頭你不用動腦子,直接有個固定的流程。並且這個流程是自動的。
在生命這場大戲裡
人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人人都是別人的配角
人人也都是群眾演員
大仙就是劇組裡面那個拍劇照的人
把你的點點滴滴,都收錄進照片,編輯成記憶,以最真實的方式和角度,記錄你成長的路。
約拍:請加微信:W371676309
或者加 QQ:37167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