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在即,A股市場在猶豫中前行,偏股型基金倉位則止跌回升,上周小幅加倉基礎化工、紡織服裝和建材板塊。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數據,12月14日至18日該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小幅加倉0.45%,至67.83%。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降0.23%,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0.54%,最新倉位分別為85.84%和65.43%。
而在上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倉位出現了大幅減倉4.32%。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基金倉位有所下滑或許和基金大面積分紅有關。
此外,上述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年末的臨近,基金會在鎖定盈利的基礎上,小幅對來年的持倉進行布局,因此可以加大對其調倉換股的關注。
好買基金表示,整體來看,公募偏股型基金上周小幅加倉,名義調倉與主動調倉方向一致,且主動調倉幅度大於名義調倉。目前,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於歷史高位水平。
圖1:整體倉位情況行業配置方面,基礎化工、紡織服裝和建材三個板塊被公募基金主動相對大幅加倉,幅度分別為2.62%、2.47%和2.08%;而綜合、計算機和電力設備逐漸主動減持,減倉幅度分別為2.31%、1.85%和1.34%,與名義調倉基本一致。
圖2:行業變動情況整體來看,截至2020年12月11日,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建材、基礎化工和食品飲料,配置倉位分別為4.85%、4.73%和4.72%;基金配置比例居後的三個行業是煤炭、有色金屬和綜合,配置倉位分別為0.43%、0.55%和0.69%。
圖3:行業配置情況展望後市走勢,機構的觀點相對謹慎樂觀。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中央定調2021年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投資者對2021年信用過度緊縮的擔憂有所減弱,建議按兵不動,等待歲末年初春季躁動的機會。
魏鳳春建議,春季躁動前期,在保持順周期核心配置的前提下,適當儲備一些日曆效應帶來的科技成長超跌反彈機會。
中歐基金認為,市場大概率震蕩上行。在疫苗帶動的經濟復甦預期,與短期仍維持的刺激政策之下,海外市場風險偏好正持續提升,並預計將有望帶動增量資金加碼新興市場。
「年末市場交易熱情較為冷淡,一定程度上導致了A股近期的持續震蕩。」中歐基金認為,結合領先指標給出的中國短期經濟復甦動能仍然偏強的基本面,2021年一季度末之前,A股市場整體有望維持震蕩上行的趨勢。
因此,中歐基金認為,投資者應在近期國內交易情緒仍偏平淡時加大對A股市場的配置,並及時把握一季度末之前的行情。
具體到行業板塊的配置上,中歐基金建議加大對周期和低估值板塊的關注度。
中國經濟的後續復甦可能將主要受到來自可選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復甦的驅動,其中可選消費中地產鏈消費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建議關注調整到位的汽車和家電行業的機會。服務業消費復甦有望在疫情嚴控之下持續復甦,可提前關注院線、電影、航空和旅遊等服務消費領域。
此外,具備金融屬性的全球定價商品仍有表現空間,關注銅鋁等有色金屬,以及可能出現供需錯配的資源品行業。
在低估值板塊中,中歐基金建議加大對金融地產行業的關注,尤其是金融行業中的銀行股,和有能力消化三道紅線影響、短期銷售情況較為良好的地產龍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