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又一部現象級電影,一部需要看影評才能看明白的電影

2021-02-06 奇聞娛樂天地

清明時節雨不勤,影院門口人紛紛,借問電影哪部好,眾人都說調音師。《調音師》是一部印度電影,改編自法國2010年的同名微電影短片(只有13分鐘)。它講述一個假裝盲人的鋼琴師意外地捲入一樁謀殺案,從而遭遇了各種離奇經歷的故事。

2018年10月5日,它已經在印度本土和北美院線同步上映。電影上映後,取得了讓電影團隊做夢都會笑醒的成績,不僅票房逆天,而且口碑炸裂。據傳,《調音師》的製作成本只有450萬美元,但僅印度國內的票房就超過了1000萬美元,在北美也狂收了600萬美元。

它在爛番茄的新鮮度竟然一直是100%,也位居IMDb印度電影TOP250的第三位,評分8.6。自打《調音師》在國內上映以來,豆瓣評分也飆到了8.4,足以說明了這部電影的可看性。目前影片已經於4月3日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雖然在宣傳力度上跟同期上映的幾部國內電影相比遜色了很多。

但無可否認,這將又是一部因為觀影感受良好,口碑持續傳播而起飛的電影。因為大多數觀眾觀影后的感受是這樣的:「我在整部電影中竟然喊了一百多次臥槽」「看電影前不要憋尿」「太燒腦了,可以二刷三刷的電影」「印度電影又走向了新高度。」

不是在反轉,就是在去反轉的路上

截止目前,這部電影被觀眾最為津津樂道的還是精彩絕妙的劇情設計。在兩個多小時的故事中,絕就絕在幾乎每五分鐘都會有一次劇情的反轉,大大小小,不下幾十個,也有傳聞說有一百多個。(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拿著小本本,去電影院統計一下。)這也是觀眾看電影前不能憋尿,觀影中無法克制不停驚嘆的主要原因。

反轉我們都見過,但令人目不暇接的反轉加反轉,還真沒有見過。隨便舉幾個例子,一開始以為男主是盲人,反轉一下,其實是假扮盲人。男主無意間目睹了一場謀殺案,本想去衛生間冷靜一下,反轉一下,發現兇手就躲在衛生間裡。男主被女兇手投毒,反轉一下,從假扮盲人變成了真瞎。

男主被追殺,在山窮水盡之時終於被人救起,反轉一下,進了倒賣器官的黑心診所。這樣先讓人心情稍微放鬆一下,然後又突然揪心不已的反轉橋段,簡直數不勝數。(就不做更多劇透了。)密集的反轉,會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深陷劇情之中,緊跟故事環環相扣的發展節奏。

如果必須要中途去一下廁所,就有可能錯過好幾個反轉,那還真的是很遺憾呢。可是,如果你以為整部電影裡存在的如此多的反轉,已經到頭了,那麼你就想錯了。導演對於反轉的喜歡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甚至連電影本身都沒有落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部電影是一部懸疑驚悚片。

但這個結論,竟然是在電影進行了四十分鐘之後才反應過來。在這之前,觀眾會一直以為自己在看一部傳統寶萊塢的青春勵志歌舞愛情喜劇片。男主阿卡什是一位鋼琴家,天資過人,英俊瀟灑。為了追求藝術上更高的成就,他故意隱藏視力,欺騙所有的人,以盲人的身份生活。這源自於阿卡什的突發奇想,如果眼睛看不見,或許會激發更多的靈感也說不定。

其實也可以理解,藝術家麼,總是要有一些和常人不同的想法。但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沒有辦法停下來了。因為假扮盲人,鋼琴師某天在馬路上被單純可愛的餐廳富二代蘇菲撞到。就這樣因禍得福地成為了餐廳的鋼琴駐唱,不僅每天都能收穫不菲的小費,還很快俘獲了蘇菲的芳心。

賓客如雲的餐廳,帥氣的阿卡什面戴墨鏡,坐在鋼琴前,滿面春風地邊彈邊唱。在舞池中起舞的客人們被盲人鋼琴家高超的演奏技巧徵服,更被阿卡什優美的歌聲所傾倒。而在盲人鋼琴家的墨鏡後面,阿卡什的眼睛含情脈脈地注視著人群裡那位滿頭捲髮,笑靨如花的姑娘,蘇菲。

愛情永遠是藝術家靈感的源泉,而蘇菲正是阿卡什心愛的繆斯。左手是甜蜜的愛情,右手是醉心的音樂,完美的人生也不過如此。對於阿卡什來說,這就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對於觀眾來說,這個載歌載舞、熱鬧非凡的場景既是令人輕鬆愉悅的一個小高潮,也更符合印象中對於印度電影的傳統認知。

對對對,這還是那個演著演著就唱起來,說著說著就跳起來的印度電影。還是那個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然而,你想錯了。事業愛情都得意的阿卡什很快就因為假扮盲人,而捲入了一場兇殺案。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假扮盲人,意外地收穫了金錢和愛情,也因為假扮盲人,被迫地捲入了陰謀和追殺。

至此,劇情的走向出現了巨大的反轉,從輕鬆詼諧的傳統印度歌舞愛情片,畫風突變,轉入了情節刺激,驚悚恐怖的懸疑片。可是,這也是這部電影令人不得不喜歡的原因之一。你以為劇情會這樣,偏偏就那樣了。代表正義的警察,反而正是謀殺的真兇。賢妻良母的美人,竟是謀殺親夫的連環殺手。

你以為男主會死去,結果卻死裡逃生了。你以為男主否極泰來,沒有想到卻掉入了另一個狼窩。反轉,再反轉,一直反轉,出其不意的反轉,接近極限的反轉。而觀眾,除了欲罷不能的拍案叫絕,還能怎麼辦?

心疼我的腦細胞

這部電影劇情不僅充滿了反轉,而且還很費腦細胞,當然,也是這部電影另一個看點。電影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結局,導演還附贈一個攻擊力無敵的最後神反轉,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基本上都有點微醺的趕腳,有點暈。壞人是怎麼死的,到底誰不是壞人,人性之惡到底有多惡,等下,這裡到底有沒有好人?

電影開頭的兔子和結尾的兔子是一個兔子嗎?首尾呼應的意義何在?阿卡什到底瞎了沒?那個兔頭拐杖是怎麼回事?阿卡什一開始說自己沒有朋友和親人,但後來又是怎麼到歐洲的?他是在說謊嗎?艾瑪,看部電影時,感覺大腦沒有一刻停下來,腦細胞分分鐘被劇情成片地狙擊陣亡。如此燒腦的劇情讓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衝到網上去找影評。

結果發現,這部電影裡所包含的信息量竟然遠遠超過自己想像。沃特?竟然有一棵長的像肝臟的樹?我怎麼沒有發現?什麼?蘇菲最後說的這句話竟然有這麼深的含義?怪不得……哦,天啊,原來這裡的反轉是這個意思!誒?這部電影竟然有這麼多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難道我看了一個假電影?我能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不怕劇透的話,要不,咱們先看影評,然後再去看電影?

開放性結局毀所有

無論劇情如何反轉,故事如何燒腦,導演無非是想給你好好講個故事,然後看看你的反應如何。這部電影無疑是有趣的,因為它和一般懸疑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電影裡沒有明顯的善惡之分,也沒有正義和邪惡的對立,更沒有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設定。甚至沒有警察最終將兇手繩之以法的結局。

這部電影裡出現的主要人物,甚至包括小孩子,都是身帶邪惡的形象。假扮盲人,泯沒良知的鋼琴家;內心陰暗,表面單純的鋼琴家女友;蛇蠍美婦,毒殺親夫的連環殺手西米;頭腦簡單,奸詐莽夫的西米情夫;見錢眼開,愚蠢迷信的突突車夫婦;草菅人命,一心求財的黑市醫生;愛管閒事,貪婪勢利的鄰居小孩;

謀殺案發生之後,這些人為了金錢和利益,為了生存,輕易地就突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去坑蒙拐騙,去謀財性命。有的因為姦情暴露而謀殺親夫,毀屍滅跡,為了逃脫法律的制裁,不惜連環殺人。有的知法犯法,和情婦狼狽為奸,草菅人命。有的為了賺錢,不惜參與非法倒賣人體器官的罪行。有的可以做假口供以求自保,會為了活命去綁架、敲詐和傷害他人。

在一部全員皆惡的電影裡,人性本惡的特質被無限放大了。男主在捲入謀殺案之後,人性中的陰暗面在電影中展現地淋漓盡致。欲望和邪惡相伴,人與人之間再無信任和善意可言,背叛、欺騙、陰謀、敲詐則會無孔不入,如影隨形。男主也經歷了煉獄一般的心路歷程。

從假扮盲人到被毒瞎,從優雅的鋼琴師到犯罪同夥。從無傷大雅的欺騙到有計劃的綁架謀殺,從人性本善過渡到人性本惡。但即使如此,在男主內心深處,善與惡的鬥爭卻從未停止過。而且,在關鍵時刻,善的一面最終會勝出。無論邪惡有多強大,但人性本善,這也是男主阿卡什最終從謀殺案中能得以脫身的最終原因。

如果不是他冒著生命危險救了醫生一命,靠賣人體器官為生的醫生不會放過已經失明了的男主。如果不是他為蛇蠍美婦西米求情,西米不會一時心軟,讓男主活著離開汽車。阿卡什因為自身的惡而捲入了生死漩渦,也因為內心的善而最終存活了下來。電影裡弱化了警方的作用,但影片中的壞人們互相殘殺,最終都遭到了該有的報應,正應了那句話,惡人自有天來收。

本來呢,電影到這裡,似乎可以悟出兩點。一、 雖然人性本惡,雖然善良會遲到,卻永遠不會缺席。二、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道有輪迴,蒼天繞過誰。但偏偏電影還給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在這個開放性的結局裡,導演和編劇上了大招,最後的反轉使我上面的分析統統失靈。

兩年後的阿卡什依然是盲人的扮相,但卻可以精準踢飛面前的易拉罐,所以,阿卡什所謂的善是真善,還是偽善?電影在最後一分鐘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設定,人性到底是本惡,還是本善?全憑你的觀影體驗自己去判斷,自己去聯想。這個就厲害了,你以為你看了一部電影,其實你不自覺地就反思了一遍人性。艾瑪,真的是太費腦細胞了。我是不能再繼續分析了,不過,有興趣的童鞋,倒是可以自己去體驗一下。


相關焦點

  • 又一神劇《調音師》上線B站,一部需要看影評才能看明白的電影
    《調音師》是一部印度電影,改編自法國2010年的13分鐘的同名微電影短片。這部微電影短片就有著很高的口碑,還獲得了2011年盧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而這部改編的電影《調音師》也是一部佳作,影片講述了一個盲人鋼琴家,在一位商人的邀請去他家為他和他妻子慶祝結婚紀念日,而男主碰巧遇到了他妻子與她情夫殺害商人,之後警察局老大與辛西為了把事情掩蓋,進行一系列的行動。男主是一個裝作盲人卻又誤打誤撞被毒婦謀害成了真盲人而最終又重見光明的鋼琴藝術家,只聽這個介紹就能感覺到它戲劇性的扭轉。
  • 另一部神曲《調音師》在B站上線,這部電影需要影評才能觀看明白
    《調音師》是一部印度電影,一部改編自法國短片,13分鐘內同名。這部微電影短片享有很高的聲譽,並榮獲盧紋國際電影節短片獎最佳法國凱撒獎短片獎最佳2012。改編的電影《調音師》也是一部好電影,他講述了一個盲人鋼琴家,應一位商人的邀請,他去他家和妻子慶祝結婚周年,這個男人碰巧遇到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殺死了那個商人,然後警察局長和辛西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來掩蓋此事。男主人是一架鋼琴藝術家,他假裝失明,卻被一名毒婦誤傷致死,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盲人,最後又看到了光明,只有聽了這個介紹,才能感覺到他戲劇性的逆轉。
  • 餘飛做客《今日影評》評論《調音師》:短片改編電影或是捷徑
    餘飛做客《今日影評》評論《調音師》:短片改編電影或是捷徑 2019-04-12 16:09: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一秒鐘》一部懷舊的電影 趙彥彬影評
    電影《一秒鐘》 這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電影,也是一部讓人難以忘懷的電影。影片人趙彥彬近日發表了該電影的影評《一秒鐘》:鏡頭還原真實的年代感! 趙彥彬在影評中這樣評價這部電影:「我覺得《一秒鐘》在當今數字電影引領的時代,它的出現更具歷史價值和某種特殊的意義,這是一部尋夢電影,更是一部值得思考的電影。」
  • 《調音師》之後,又一部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強勢登陸內地
    不僅如此,在《調音師》的餘威都還在之時,又有另一部印度電影即將強勢登陸內地,它就是在母親節前兩天上映的、非常「應景」的《一個母親的復仇》。為什麼說「強勢」呢?據貓眼數據,在5月10日共有6部電影在內地上映,其中不僅有今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還有馬伊俐和王子文主演的《進京城》,和號稱「讓90%漂泊在外的人看哭的喜劇」《歡迎來北方2》。
  • 口碑好到爆的電影《調音師》,其實更像是一部醫學片
    這是一部印度電影!
  • 細節講解《調音師》,一部反轉高達五十五次的懸疑電影
    調音師(皇)2010年法國一部懸疑短片《調音師》榮獲兩項最佳短片獎,豆瓣評分高達9.2分,2018年它被印度翻拍成一部時長兩個小時的同名懸疑大片,評分高達8.3 。我是皇佳,今天就帶你們來看這部反轉高達55次、視覺聽覺都令人極其享受的影片——《調音師》。
  • 看一部電影 | 《海街日記》
    比如,最近幾個月我一直保持在每周五看一部日本電影,而上周我去看了《武漢日夜》,因此中間間隔了一周,而再等到這個周五(也就是今天),我居然明顯感覺到我的期待值上升了。我期待,除了說明這種觀影的習慣已經養成了之外,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因為我對於日本電影的喜歡。我喜歡他們那種安靜的表達方式,還有那種平淡而又讓人回味的魔力。
  • 《馬戲之王》一部需要補寫影評的電影!
    這可能是一部需要補寫影評的電影-馬戲之王銀行不會抵押快樂,報紙從不書寫藝術。嘲笑需要付費,歡笑永遠價廉,馬戲不需屋頂,愛情可以升空。最近一直在循環聽馬戲之王的歌,忍不住又來補寫了影評,一部在影院看了好幾遍都沒看夠的電影。狼叔唱跳俱佳沒的說,滿屏都是叔的大長腿電影裡超喜歡zac和贊達亞這對兒,顏值高唱的還好。zac從重返十九開始就沒再看過他演的電影了沒想到還是那麼帥,而且好像成熟了之後更帥了。贊達亞超美了,也是大長腿啊!舞蹈設計和歌曲的完美搭配,一場有關歌舞的視聽盛宴,反倒是劇情的框架局限了這部電影。
  • 《調音師》中隱藏的線索,你真的完全看明白了嗎
    最近印度電影《調音師》在國內上映,其幾度反轉的故事情節也讓觀眾叫絕,然而正因為幾次反轉,很多觀眾在看完之後結局最終大反轉的電影有不少,遠的有《看不見的客人》,近的前段時間剛剛創造出港片內地票房紀錄的《無雙》結局也經歷了兩次的大反轉。
  • 一部看了可能,會懷孕的電影
    去看《萬物生長》吧。頭昏眼花腿抽筋?去看《萬物生長》吧。想你的初戀了?去看《萬物生長》吧。想你大學的哥們了?去看《萬物生長》吧。最近身心不和諧?去看《萬物生長》吧。「一部看了會懷孕的電影。」「春」意十足,尺度不小哦。
  • 影評:《一屍到底》看一部超低成本的電影是如何拍成的
    影評:《一屍到底》看一部超低成本的電影是如何拍成的文 / 冬梅娛樂說怎麼編劇在電影裡很重要的,分鏡怎麼安排,那個時間點要做什麼事,更是麻煩的是對一鏡到底這種長鏡頭的拍攝手法,這對導演的場面調度更是壓力,電影裡我看了不少一鏡到底的方式,搶救雷恩大兵、鳥人還有神鬼獵人都用有這種方法拍攝
  • 印度電影調音師豆瓣評分8.4 調音師真實故事改編哪部電影
    印度電影調音師豆瓣評分8.4 調音師真實故事改編哪部電影  印度電影又殺出一匹黑馬,《調音師》上映之後被奉為神作,無限反轉劇情實在是太過癮了。被網友們推上神壇的《調音師》真有這麼好看麼,豆瓣評分是多少?  印度電影《調音師》4月3日在國內正式上映,豆瓣評分8.4,可見口碑有多硬了,能被奉為神作,果然是有實力的。
  • 影評亦是心評——讀《從心看電影》
    ,2014年5月一部電影宛若一段人生,欣賞一部經典電影如同經歷一次百轉千回的生命之旅,而閱讀影評人筆下的文字,則能從浮世光影中思悟人生,領悟人心,因為好的影評必先是心評。《從心看電影》是臺灣知名影評人曾偉禎從生活、心靈、修行三個層面,解讀二十餘部經典影片的評論文集,既有對故事情節抽絲剝繭般的細緻入微,也有游離於熒幕內外的意味深長,她的精闢見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由視覺通向內心的窗戶。曾偉禎看《斷背山》,她認為這是一部於天地間見證了人類情感流露與掙扎的影片,除了引人注目的與主流價值觀相牴觸的情感故事,更暗藏著關於「懲」與「戒」的多重寓意。
  • 懸疑電影《調音師》即將上映
    今年初,一部來自印度的懸疑神片引發關注,空降豆瓣懸疑類影片的榜首——評分高達8.7的《調音師》。憑藉一路反轉、腦洞大開的高能劇情,本片以450萬美元小成本的製作在印度本國及北美等海外市場收穫近16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2018年度IMDb評分最高的印度片。據悉,這部超高口碑的影片已經引進中國,並將於近期上映。
  • 一部隱喻甚多的精彩韓國電影《寄生蟲》,你看明白了嗎?
    前幾年有段時間,沉迷於韓國電影,陸續看了《共同警備區》、《太極旗飄揚》、《新世界》、《卑劣的街頭》、《殺人回憶》、《恐怖直播》、《辯護人》等等精彩影片。幾乎是看一部覺得甩我們國產電影一條街,看完以後,我們國產電影已經被甩在幾十條街以外了,而且幾乎看不到趕超的希望!
  • 《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一部電影,粉上一支樂隊
    當然了,事實證明是我小看了中國特色,國內版本慘遭閹割,皇后也怕剪刀手,被刪減了4分鐘之多,都夠一部微電影時長了。查看→ 狂刪12處。都9102年了,廣電總局這手真黑,剪完之後電影照放,票照賣,至於什麼劇情不連貫,莫名其妙等差評,那是觀眾對電影的點評,可就不關我的事了,嘖嘖。
  • 什麼樣的電影,才算是一部好電影
    如果你是衝著「密室殺人」的推理邏輯去看《唐人街探案3》,那還真不如在家裡打開電視機,看一集《柯南》更加物美價廉。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上指控《唐人街探案3》庸俗吸金,毫無藝術價值,明顯是別有用心,立場不公。說到底,這是一部披著懸疑外衣的喜劇片而已。
  • 再看誅仙:一部蒙塵的經典仙俠電影「爛片」
    周末空閒,在家裡又看了一遍誅仙。深夜十分,手裡捧著一杯熱茶,窩在沙發深處,電視大屏幕上鏡頭一開始,音樂一響起,雖然不是第一次看,我依舊沉浸了進去。二十年前,徐克導演拍了一部叫做《蜀山》的電影,取材於還珠樓主的名作《蜀山劍俠傳》。
  • 豆瓣8.4,一部至少看三遍的印度懸疑神劇,網友:憋尿也要看完
    如果說《海市蜃樓》這部西班牙燒腦懸疑大片,沒看過癮。那麼小編為你推薦一部今日首映的印度電影《鋼琴師》,豆瓣評分8.4,一部需要看上至少三遍的印度懸疑神劇。許多口碑不錯的懸疑片劇情就是反轉再反轉,比如《看不見的客人》,而這部《調音師》反轉次數堪比芭蕾32圈揮鞭轉,劇情反轉次數小編已經懶得去數了。總之就是好看,看電影時哪怕是路上的一隻兔子,一棵大樹,都是導演對劇情發展的一個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