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人生|韓蘭成:詮釋漢畫 靜聽石「語」

2020-12-22 騰訊網

泱泱漢畫,美在何處?這是一種強悍的藝術,表現了統一民族形成時期的豪氣;這是一種生命的藝術,生死的輪迴在此得到了展示;這是一種壯闊的藝術,顯示了漢代人博大的胸襟;這是一種古拙的藝術,中國畫的技法在此起步。 ——朱存明(江蘇師範大學漢文化研究院院長、文學院教授,《漢學大系》主編)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標誌,也是一個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徐州作為漢文化之源,擁有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藉此成為古都彭城的文化符號。

相聲之宗漢代俳優

一「笑」成名後的韓蘭成歸隱故鄉,重拾骨子裡的最愛——詮釋漢畫靜聽石「語」。漢畫像代表的是徐州的文化底色,代表的是徐州的文化特質,是徐州有歷史深度、有文化寬度的標識。

如何正確深度解讀這千年遺世絕響,成為韓老師走下聚光螢屏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是一位走出桑梓回歸故裡文化名人的時代擔當,希望更多的人通過解讀漢畫像石了解漢文化,熟悉彭城。

成大事者必有非凡之磨礪,韓蘭成老師也不例外。

他曾是工廠職工,一個電氣焊崗位「窩」了25年;

他做過大腸切除手術,折斷了他馳騁籃球賽場的青春夢想;

他是上世紀中後期閃亮中國藝壇的風雲人物,擔任《曲苑雜壇》顧問和主持人期間,推陳出新策劃了《聰明的劇務》、《新疆妹買買提》、《放驢小子》等一大批餘笑繞梁的優秀作品。

若在時下,他是槓槓的「網紅」,可以直播帶貨熱銷的那種。彼時,他是我們螢屏的明星,笑容可掬傳遞快樂的「鄰家大叔」。

他人生的逆襲,來自個人的執著拼搏,更源於厚植身心的謙虛好學;總是和喜歡的事業「較勁」,精益中還要求精。

樂舞指揮瑞獸圖(韓蘭成先生館藏)

他自籌資金創建了全國最具收藏規模的漢畫像石館,潛心於石,執著解讀千年石畫像蘊藏的漢「語」。

徐州拉犁山北麓半山坡,一座不起眼的三層樓格外與不同。不是樓的豪華,而是期間絡繹不絕的文人學者。

拉犁山下的這座漢畫像石館就是韓蘭成老師傾盡積蓄苦心建立起的私人收藏館,陳列的都是他幾十年來收藏的漢畫像石原石和拓片,有很多是全國僅有。

如今,這座收藏館引起眾多文化名人的關注。韓老師的夢想亦如當初帶給民眾的快樂一樣,他想讓更多的人能看懂漢畫像石,讓漢畫像石裡的場景信息準確傳遞給大家,推廣普及漢文化之淵源,古城徐州之底蘊。

馬上封侯圖 (韓蘭成先生館藏)

收藏館為三層建築,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各種精美漢畫像石。每一塊漢畫像石上都刻有各種浮雕圖案,無聲講述兩千多年前大漢人的精彩生活場景。這裡有佐證了相聲起源的《漢代俳優》圖、有東王公和西王母的原石、有全國僅見的《秘術百戲圖》、《樂舞指揮圖》,也有足球起源說的《蹴鞠圖》,還有全國最長的《車馬出行圖》……

韓蘭成說,徐州有很多地方在展示漢畫像石,但都僅僅是告訴你這幅漢畫像石是幅什麼圖,對圖中的典故、所反映出的漢代的生活習俗、禮儀制度等等都不加表述。韓蘭成卻不然,每當他收到漢畫像石和漢畫像石拓片,他就會一頭鑽進資料書籍的汪洋大海之中,細緻地研究,挖掘其文化內涵或歷史典故。並發揮數十年書法功底特長,給每一幅拓片寫上釋文。

秘術百戲圖 (韓蘭成先生館藏)

他的書法根柢金文、篆書,浸淫漢隸,出入曹全、禮器、史晨之間,採摭眾家,成其博大,形成他簡約蕭散柔中含剛,筆勢開張,形神兼俱,古樸靈動的隸書風格;根據漢畫像拓片主題配以或跌宕,或嫻靜,或古樸的書姿,呈現更加易讀易懂的圖文效果,所配釋文引經據典考據嚴謹。

韓蘭成老師坦言:「漢畫像石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發展史上逾兩千年而不朽的藝術瑰寶,是漢代文明的佐證,內容涉獵神話傳說、典章制度、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在研究中我越來越有感觸,這不僅僅是我的個人愛好,更是很珍貴的歷史資料。」

每一塊出土的漢畫像石都帶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是無言的詩、是不朽的畫、是無聲的歌、是不歇的舞,需要我們去解讀詮釋、虔誠俯聽這千年的歷史遺音。(文/趙京林)

相關焦點

  • 【同題作業專輯~1】靜聽暗夜的微語
    >13、偉祺v 14、黃屬郎15、小青魚16、開心十月17、鴻森18、君子19、紅雨20、漆定春21、覓青22、靜韻23、漠子24、古明川25、嘉峪關流雲平臺創辦:王正平平臺主編:冰玉平臺編委:王正平 勝 九級旋風 平臺顧問:王正平 四毛 城北石翁
  • 石上風華:從新見漢畫像石拓片感受漢代的深沉雄大
    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辦的「石上風華 — 新見漢代畫像石拓片展」近日在華東師大中北校區圖書館舉辦,呈現了近40幅較為罕見的、且具有文獻和史料價值的珍貴漢畫像石拓片。據悉,這些拓片均出自《石上風華——徐州新見漢代畫像石拓片選》一書,展覽選取了近十幾年來蘇、魯、豫、皖交界處新發現的漢畫像石圖像,特別是一些在民間流傳過程中被拓印下來的經典拓片,對深入研究漢畫像石有著一定的意義。
  • 風物誌丨漢畫天趣 渾然如拙——漢畫藝術博物館
    這些或恢弘、或奔放、或浪漫的元素堆疊在一起,濃縮於一方漢畫裡,磚石之上漢風乍起,氣魄深沉又渾然如拙。 這樣的漢風古韻就藏在洛陽師範學院的漢畫藝術博物館中,不算寬敞的館內擺滿了漢畫像石、漢畫像磚與細細裝裱的拓片。
  • 【周末~書畫】魏 廣 | 石之語系列作品欣賞
    ╣ 畫 家 簡 介 ╠ 名     稱:石之語 • 窺園尺     寸:21x20cm   材     質:絹本設色  名     稱:石之語 • 泅尺     寸:21x20cm   材     質:絹本設色
  • 王闊海的新漢畫藝術
    他並不拘泥與傳統技法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是絞盡腦汁去創新去研究新漢畫這一藝術形態。把沒骨文人畫提升到另一個高度。《渭水徜徉圖》正如王闊海所說新漢畫的創新絕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玉源於石而為石。它源於傳統書畫藝術的繼承和基高臺厚,而探索創新達到一定高度後的結晶,乃石中之玉也。
  • 淡去浮華,靜聽禪茶人生♬
    一花一葉一菩提,一箋一墨一心語,於時光深處翻閱流年,總會驚醒淡淡的疼,經年的指尖滑過思想,於默默裡溫婉了痛並快樂著,思索並追尋著,彩虹總在風雨後,滄桑,何嘗不是人生一筆最珍貴的財富?給自己一份堅強,靜聽歲月低吟淺唱;給自己一份灑脫,笑看流年雲捲雲舒。取一份自信,泊一份沉著,優雅前行。
  • 靜聽鄉音 感受田園
    《水鄉新境》 紙本設色 葉其嘉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運成)12月16日,由廣東省中國畫學會、佛山市美協、黃連社區居委會共同主辦的「靜聽鄉音
  • 《點石齋畫報》編輯特色研究
    《點石齋畫報》不僅選取了大量啟蒙民智的圖片,而且在相應的文字解說上下功夫,以引導讀者認知,提升畫報的傳播效率。通過每幅圖的解釋說明,內容更加通俗易懂,啟蒙意義也更為直接。每幅圖的解說性文字一般包括題目、正文和尾章三個部分。題目多是四個字,或概括圖中故事,或表達某種觀點。正文夾敘夾議,文尾處印上一方刻有箴言或俗語的小章,雖然寥寥數語,卻有畫龍點睛之效。
  • 詞牌/漁歌子《人生八雅》
    【漁歌子 *人生八雅*】 【漁歌子 琴】一曲高山對月彈, 子期無語靜聽弦。 風瑟瑟,水潺潺, 任憑十指話前緣。四 【漁歌子 畫】 水舞丹青繪大千, 家禽飛鳥掌中翩。 描彩鳳,畫雕欄, 一年四季百花妍。 五 【漁歌子 詩】 酌句敲詞賦錦章, 唐風絲縷任飛揚。 星作伴,月臨窗, 平平仄仄巧梳妝。
  • 中國最美、最文藝的寺廟叫寂照庵,她在何方?
    寺廟周圍松柏成蔭環境幽靜,處處透著是清新淡雅的氣息,詮釋著真正的詩情畫意。許多人印象中,寺廟大多是瓊樓玉宇,香火旺盛。然而,寂照庵卻恰恰相反,這裡簡樸小巧,也不燒香,它之所以讓人喜愛,還因為種滿了各種花花草草。
  • 漢畫像石《駝像圖》見證絲綢之路,感受漢畫之美
    由濟寧市漢文化博物館收藏的漢畫像石《駝像圖》,距今已有兩千餘年,從其畫面主體的內容來看,可謂古老絲綢之路的又一有力見證。漢畫像石《駝象圖》,曾參加2018年11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漢畫大展。這次大展,是中國漢畫像石拓片精品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一次集大成的展覽,近六百件展品匯聚一堂,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洋洋大觀,充分展示了兩千年前漢代人創造的文化遺存,通過這些圖景,我們也得以領略漢人的生活場景,感受漢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 劉建丨中國古典舞的一片羽毛 ——漢畫仙界羽人舞
    這裡的漢畫仙界羽人舞,只是中國古典舞「古」之鳳鳥身上的一根羽毛,重新亮給「讓博物館活起來」的今天,算是一場小風暴,允許論其是非,可以選擇評委。中國古典舞「古」之有漢,漢之有漢畫舞蹈,漢畫舞蹈中有不起眼的羽人舞,羽人舞不僅置身世俗人界的樂舞百戲與日常生活中,而且還飛升到仙界和天界手舞足蹈。
  • 白瞎了,當年的千千靜聽
    曾經讓80後、90後雙耳深陷的千千靜聽仍然值得人去想念,只是在亂世紛爭的當下,真的能重返江湖麼?
  • 2020第三屆中國觀賞石網絡博覽會,奇石預展《聽石語》
    題名:《聽石語》 石種:水衝紋畫面石 產地:湖南長沙寧鄉 規格:115×120cm 收藏人:唐建良 詩賞: 獨坐奇石旁
  • 人生四境界:苦而不言,笑而不語,迷而不失,驚而不亂
    文 | 京博國學
  • 石韞玉而山暉 水懷珠而川媚
    石韞玉而山暉 水懷珠而川媚 ——讀朱丹楓的《心耘書香》   □向榮  《心耘書香》應當是朱丹楓的第六部文集了。在此書的《後記》中,他說:「這本書既有序和跋,也有研究與評論,我都將其歸類為書評」。
  •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忍不住想要翩翩起舞,吟誦辭章,恨不得來個曲水流觴方能應景……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清幽古琴,深遠虛靜如沐春風,空靈淡雅如入仙境。孤山白雲意,風月已無情。就這樣在清遠靜謐裡,聽松濤聲遠。原創作者&朗誦主播期待您的加入投稿郵箱:549531965@qq.com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說不完的畫裡畫外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 靜聽霓虹燈下的都市心聲
    不賣關子了,這張專輯就是: 《靜聽 — 精彩13首》 她的巔峰之作《靜聽》,我們真的不能錯過。《靜聽》不管編曲旋律作詞,還是歌手演繹,都堪稱完美。
  • 完美詮釋繁華與安寧,蘭溪這個村是漢高祖後裔聚居地
    周五播出的《大美蘭溪》欄目,為您講述《劉家村:漢高祖後裔聚居地 詮釋繁華與安寧》。 劉氏寶訓堂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呈三進三間二天井結構,磚雕門樓,中進明間五架月梁帶前後單步廊,後樓八角石礎,前廊設雁翅板。 敬承堂又名敬勝堂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有所思》【漢】 無名氏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白頭吟》【漢】卓文君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