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2020-12-23 封躍平律師

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此後王某威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但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卻稱,其弟弟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這讓王某威的家人不能接受,並提出申請覆核。那麼聚會飲酒後救助溺水同伴到底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先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濮陽市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認定王某威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應當屬於法定義務。飲酒人過度飲酒發生意外的,一般應由自身承擔責任。但是,飲酒者在飲酒之後,辨認和控制能力大為減弱,人身安全風險隨之增大,故而在同桌飲酒人之間,產生了特定的權利義務關係,主要是互相承擔安全保障義務,包括把他們安全護送回家等。若因為沒有盡到此義務而導致醉酒者出現意外的,共同飲酒者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該案中,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因此他們二者之間產生了特定的權利義務關係,王某威作為共同飲酒人,對於同伴是有安全保障義務的,同伴溺水,其行為屬於具有法定義務的救助行為。

例如之前的一個案例,男子酒後自殺,同伴將醉酒者送至其住處附近,但沒有送至家中,就不能屬於完全盡到了安全護送的義務,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因此最終被判賠7萬餘元。由此可以見得,王某威下水救人,是屬於他作為同飲者的法定義務。反之,若途中同伴發生了什麼意外,他因為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還有可能承擔相應的責任。

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人會覺得法律有些太過苛刻和冷漠了?雖然王某威作為共同飲酒人,的確有著保障同伴安全的義務。但救溺水者是有極大的危險性的,王某威不顧自身安危,下水救人,是不是應當算作見義勇為呢?見義勇為是指個人不顧自身安危通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等方式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的一種行為。根據《民法通則》,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然而,根據2018年1月1日實施的《河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所稱見義勇為,是指非因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制止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救人、搶險、救災的合法行為。其中強調了「非因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因此,評定委員會才認為王某威下水救人,雖值得高度讚揚和敬佩,卻屬於承擔他的法定義務,因此無法定為見義勇為。

有人認為,委員會是否過於機械的適用了同桌飲酒人的義務。確實,法律本就不會強人所難,難道真的需要「以命換命」嗎?見義勇為有的時候是人的天性,這種高度的道德應該被稱讚,而不只是苛刻的卡標準。

相關焦點

  • 飲酒後男生救同伴溺亡,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文|劉昌松飲酒後男生救同伴溺亡,算見義勇為嗎?據紅星新聞報導,一年前,河南清豐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另四名同伴一起飲酒,酒後其中一人下河抓魚遇險,王某威當即連衣服也未脫即下水施救,但不幸雙雙遇難。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
  • 同樣是為勇救同伴而遇難 為何一個是見義勇為一個卻是法定義務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奔波後,河南濮陽的王亞超終於拿到了一紙來自官方的書面認定書。然而,這份認定書卻讓他充滿了迷惑和不安。2019年7月,王亞超的弟弟王亞威為救溺水同伴身亡後,他開始為弟弟申請見義勇為。一年半後的12月17日,王亞超從自己打工的北京,連夜趕回老家濮陽清豐縣,拿到了這份由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出具的認定書:不予確認王亞威的行為屬於見義勇為行為。事情還要從2019年夏天說起。當年7月10日,河南工業科技學校學生王亞威和四名同伴飯後相約去濮陽市清豐縣馬村鄉的河邊抓魚。一名同伴率先下水,期間王亞威在岸邊與朋友視頻通話,拍下其溺水一幕。
  • 共飲人救人身亡是在履行「法定義務」而非見義勇為? | 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於立生  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之後他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為他的救人行為申報見義勇為,12月14日,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他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
  • 見義勇為的認定不該那麼難
    作者:與 歸  兩起關於見義勇為的事件,看得人五味雜陳。  一起在四川廣安,黃某17歲時救人溺亡,由於唯一目擊者前後說法有出入,未獲見義勇為表彰。其父為此奔波7年,當地政府最終認定黃某屬見義勇為。
  • 海南3歲小孩溺水,「飛鷹大隊」便衣隊員見義勇為
    5月22日下午5時左右,海南一個公園忽然有一個玩耍的兒童掉進了河裡,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然一位男子快步跑來,飛身到河裡,將孩子救上來,據了解,原來這個見義勇為的男子,正是飛鷹大隊的隊員鄭經露。鄭經露說,飛鷹大隊先後湧現出全國見義勇為司機、海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海口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30名先進典型,2013年被評為省見義勇為先進群體、2014年感動海南平民英雄團隊,2019年被評為海口市見義勇為英雄群體,鄭經露說:「我只是這個團隊的一員。」
  • 案例:未成年人飲酒,如何界定共同飲酒者的謹慎注意義務?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裁判要旨】聚會飲酒系社會生活中情誼行為,屬社交自由空間,法律幹預應適當謹慎在共同飲酒中有人飲酒過量或醉酒,其他組織、參與者負有保障醉酒者免於發生危險的謹慎注意義務。如果未盡到應有的謹慎注意義務,則組織者、參與者存在過錯。一旦發生損害,聚會變成悲劇,在痛首惋惜之際,也應當正確維護權利。
  • 濮陽一未成年人應邀在朋友家飲酒後死亡.未成年人飲酒的10大危害,家長要讓酒精遠離孩子
    法院審理後認為,受害人人身受到侵害死亡,其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提起賠償請求,二原告系受害人的父母符合本案的主體資格。有確鑿證據證明被告邀請未成年人飲酒,且被告在飲酒過程中有勸酒的行為,過錯明顯,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受害人王某未成年人,其監護人也應承擔相應的監護責任。結合本案受害人系未成年人、糾紛參與人的過錯和危害程度,本院酌定由被告承擔80%的責任。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 見義勇為男生遭退學,網友惡意揣測:酒吧門口算哪門子的見義勇為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河南焦作見義勇為男孩遭拘留」的案件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半個月前,河南當地新聞報導的一篇標題為「焦作17歲男生出手解救被猥褻少女受傷,還手後被批捕羈押」的文章迅速傳遍了網絡。事情經過據媒體報導,當事人王勇(化名)在2019年12月30日凌晨2點30分左右,收到兩位女同學的電話邀請,約王勇到某酒吧聚會。
  • 女子醉酒溺亡 同伴酒友被判賠8萬元
    「酒朋友」相約喝酒,其中一人醉酒後落水溺亡,死者家屬將其餘喝酒的同伴告上了法庭,同伴酒友對此到底需不需要擔責?  近日,連山一起因醉酒溺亡引起的生命權糾紛案件經兩審判決,5名同伴酒友被判承擔8%的民事責任,共同賠償死者家屬8萬餘元。
  • 勇救溺水青年 ——內江兩廚師被授予「見義勇為公民」稱號
    12月15日下午,當付兵和王偉被內江經開區授予「見義勇為公民」稱號時,二人感慨地說道:「如果能夠再救一個人,那就圓滿了。」表彰:及時救人 兩廚師被授予「見義勇為公民」付兵和王偉是內江經開區壕子口路錦和酒樓的廚師。
  • 同伴溺水身亡,相約網魚者擔責
    同伴溺水身亡,相約網魚者擔責 2020-12-17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春市:首頒見義勇為榮譽證書
    一個人的見義勇為,一座城的文明風採。2020年12月30日,陽春市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首次頒發見義勇為榮譽證書,曾在漠陽江五橋勇救墜橋女子的輔警林榮吟獲此殊榮。林榮吟是陽春市輔警大隊巡邏中隊的一名普通輔警。
  • 男子在同學聚會後身亡,聚餐的27人被判擔責賠償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中國普法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觥籌交錯間、美酒暢飲後若同伴已喝醉,你選擇送TA回家,還是放任不管?注意啦!應盡共飲人義務,否則發生事故可能要擔責!男子酒後車禍身亡 27人全被判擔責2018年2月20日晚,浙江省紹興市一名男子張某參加初中同學聚會時因氣氛熱鬧多喝了些酒。酒後,張某獨自駕車回家時發生車禍,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公安交警部門調查張某系醉酒後駕駛,負事故全部責任。
  • 未成年聚會飲酒後,出租屋頂樓墜亡,誰擔責
    未成年人聚會也是十分常見,甚至有些未成年人經常性聚會喝酒,更別說生日時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聚會談天。那麼,未成年人聚會後從出租屋的陽臺墜亡,這由誰擔責呢?近日,桂林市七星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經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判決的生命權糾紛案,並判決維持原判。據悉,受害人小劉以18歲生日為由,邀請朋友小雯等人到KTV喝酒唱歌。
  • 飲酒多誤事!酒後墜樓誰之過?普陀法院這麼說……
    半小時後,二人到達蘇先生居住小區,又在小區門口的燒烤店小酌,期間蘇先生又飲用了一瓶多啤酒。晚上10點20分左右,小姚把蘇先生送出燒烤店後,返回燒烤店,蘇先生自行離開……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9點,有人發現蘇先生在自己居住樓宇的3樓平臺身亡。根據法醫檢測,蘇先生血液中酒精含量高達2.58mg/ml,為醉酒狀態,死亡原因為高墜身亡。
  • 因「反擊猥褻少女者」17歲男生被逮捕 是見義勇為還是違法犯罪?
    17歲的王勇因「反擊猥褻少女者」被逮捕,他的行為是見義勇為,還是違法犯罪?1月5日被取保候審後,王勇對媒體說:「對爸媽非常愧疚」。事發一年多,王先生一直在為兒子的事想辦法。他說:「我這個孩子為救一個女孩還被打,還要刑拘,不刑拘不能結束這個案件,我都有些想不通。」時間倒回至2019年12月10日凌晨,時年16歲的王勇接到佳佳等兩位女同學的電話,約好一起去焦作一家酒吧聚會。
  • 「同桌飲酒出事」誰擔責?8個典型案例給出答案
    本案王華友生前在秦進家中飲酒,酒後騎電動車回家途中墜入水溝溺水死亡。結合本案證據和案情,可以認定王華友過量飲酒,秦進應對王華友的過量飲酒及酒後駕車的行為負有提醒注意義務,即秦進對王華友的酒後駕車溺水死亡存在一定過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東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慰問石龍5名見義勇為者
    ■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慰問石龍5名見義勇為者 石龍供圖看到別人有難,你會選擇袖手旁觀還是出手救援?昨日上午,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在石龍公安分局慰問了5名見義勇為的市民。在頒獎現場,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張繼雄表示,當看到報導時,就被他們的英勇行為深深感動,提出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到石龍慰問感謝這些英雄們。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別人,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救人,非常難能可貴。他們也是見義「智」為,人也救上來了,也保障了自身安全。
  • 泉州:七旬老伯堅守水上救援 捐3000元見義勇為獎金
    ,身為泉州市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援志願服務隊的一員,肖金勇已參與義務救生值班6年,多次下水救人。 自鯉城區浮橋見義勇為工作站成立以來,帶動組建見義勇為志願團隊,像肖金勇這樣的志願者已發展了203人。工作站以「人若溺水,我必赴湯,爭分奪秒,助人平安」為理念,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見義勇為的積極性,弘揚社會正氣,今年被評為「泉州市見義勇為先進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