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虎視眈眈的壯漢,正在靠近一個衣不蔽體的女人。
頭領想獨自佔有她,正當他還在說著葷話時,女人徒手掏了他的心。
原來她是能蠱惑人心的九霄美狐。
她扮成可憐的弱女子,王生和將士們殺到這裡,救下了她。
吃心的妖狐,也在此刻動了心。
陳坤周迅在一起沒少演虐戀,而現實中他們卻是20年的朋友,關係好到家都是住樓上樓下。
繼《畫皮》系列之後,坤迅cp在今年春節上映的《侍神令》裡再度合體。
三生三世算什麼,陳坤和周迅加起來,都輪迴個十來次了。
在《侍神令》裡,兩人又開始相愛相殺。
陳坤飾演晴明,周迅飾演百旎,兩人青梅竹馬,師出同門,是師兄妹關係。
晴明是半人半妖,他從小就甘願以妖的身份,和百旎締結侍神令,用桔梗手環作為信物,立下誓言,永不背叛。
長大後他們都在陰陽寮,替官府辦事。
陰陽師嘛,平時就是吃飯睡覺治妖怪,算卦佔卜談戀愛(誤)。
但由于晴明身份特殊,經常遭人議論。
後來因為一次衝突,晴明被迫流亡在外,徘徊於人間和妖界。
他找不到歸宿,便收了一群和他同病相憐的妖作為侍神,生活在自己的庭院裡。
然而沒有歲月靜好,被封印的八岐大蛇相柳蠢蠢欲動,兩界之間必將有一場惡戰,晴明正是一切的關鍵。
《侍神令》和《晴雅集》都是講陰陽師,很多人都在問,這倆到底哪個更好看?
一個女人誤食了人魚肉,從此長生不老。
可沒想到,永生的超能力,竟成了一種詛咒,愛的人和事都不再了,她只能獨活於世。
她在一個村裡拜高僧為師,學會了佔卜之術,可她永生的秘密又害死了全村人。
死亡成了她最大的奢求,一切都仿佛是天註定,她算到了自己接下來的命運:
成為八岐大蛇的傀儡,或是與陰陽師為伍。
這個女人就是八百比丘尼,身世來自《陰陽師》遊戲,放到電影《侍神令》中,對應的大概就是周迅飾演的百旎,情節和設定肯定會有改動。
再加上陰陽師晴明、貴族武士博雅,博雅的妹妹神樂,《陰陽師》遊戲裡的四大主角,在電影中齊聚。
雖然《晴雅集》和《侍神令》,一個改編自小說,一個改編自遊戲,
但相比之下,《侍神令》不僅贏在有陳坤周迅坐鎮,人設和故事也顯然更高明。
晴明或人或妖,亦正亦邪,還有暴走的時候。
同門好哥們慈沐,原本能力強大,卻走向黑化,外表也變得像遊戲裡茨木和酒吞的結合體。
你看,不僅是人與妖會紛爭對立,人心也都有兩面。
直面自己的內心,才能在弄人的造化中學會成長。
電影中說,妖只要有主人,就不會變成惡妖。
人也是一樣,情有所寄託,才不至於迷失自我。
《陰陽師》最核心的宿命因果,陰陽之理,盡在其中。
而《晴雅集》更像是青少年古裝偶像劇,借著這個IP,頂著同人文的片名,上演一出虐戀大戲。
觀眾一半時間看雙男主打情罵俏,一半時間看痴情男女死去活來。
畢竟在小四的世界裡,異性戀向來沒好果子吃。
作為頂尖的陰陽師,晴明一直不會守護咒。
一開始是因為母親死了,他學不會,後來師父為救他死了,他還是沒學會。
等到基友要死了,晴明才終於悟了,救了博雅,倆人來日方長。
如此的愛與守護,你服不服?
明明是人和妖共存的時代,《晴雅集》裡不僅搞得妖像稀有物種,皇宮之外裡連人影都少見。
而《侍神令》裡面,那是相當熱鬧。
大片去掉特效之後,能有多好笑?
《哈利·波特》的魔法大戰,變成尬舞現場。
再酷的超級英雄,也都成了沙雕。
《侍神令》前期拍攝時,各路式神妖魔也都是由一個個小藍人來出演。
有時甚至衝著一個玩偶,演員都得上去跟它飆戲。
看了預告,好些《陰陽師》遊戲粉笑了。
這是什麼非酋劇組啊!
一眼望去,式神基本都是N級到SR級的。
就一個茨木是SSR,結果還是反派。
所以有人戲稱,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非洲阿爸艱難收服一個SSR的故事。
不過看到那些熟悉的角色,活生生的出現在電影裡,還是蠻驚喜的。
比如鐮鼬三兄弟,形影不離的山兔山蛙,還有鬼赤、河童、黑無常、獨眼小僧等等。
平安京吳彥祖海坊主,更是由孫紅雷配音。
這些靠後期打造的數字角色,不光毛髮和皮膚的質感精細,神態也十分生動。
王麗坤飾演的桃花妖發動技能,也是賞心悅目。
這麼多式神集結,聯手作戰,感覺可以在影院燥起來了。
這場面,不比倆裸男打架燃多了?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