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乘風破浪的姐姐》隔壁的《元氣滿滿的哥哥》嗎?沒想到這周都已經播到第四期了!
羊記得這檔節目沒播出前熱度還挺高的。
當時《乘風破浪的姐姐》火得一塌糊塗,而《元氣滿滿的哥哥》一聽就知道是《姐姐》的姊妹篇。
網上還傳出節目組為了防止粉絲太熱情,招群演的時候明文限制10-30歲的女性不在範圍內。
除此之外,這檔節目也是楊洋時隔五年的綜藝首秀。
五年前,楊洋參加了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2》,大家也都知道《花少2》的嘉賓個性都很強,還為此鬧出了不少矛盾和不愉快。
這檔節目之後楊洋就不太願意參加真人秀了,甚至2017年和劉亦菲合作電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時還勸劉亦菲不要參加。
而且節目播出前有人放出了楊洋的路透照,真滴好帥啊!
所以,大家都還挺期待《元氣滿滿的哥哥》。
可誰知,隨著節目的播出大家越來越失望,那麼這個節目到底怎麼了,竟然如此高開低走?
開播前,大家一直以為《哥哥》是姐姐的性轉版,期待著哥哥們為了男團出道披荊斬棘,各自帥氣。
但開播後才知道它跟《姐姐》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而是一檔類似《Running Man》的遊戲競技類節目。
節目名稱蹭《姐姐》的熱度就算了,節目中還要各種cue《姐姐》,炒話題。
比如第一期、第二期節目邀請了參加《姐姐》的吳昕做主持人,節目中楊洋問王耀慶《姐姐》中最喜歡誰,王耀慶說了萬茜。
對於這個環節,網友覺得王耀慶出於禮貌應該帶上吳昕吧,可吳昕後來又問了王耀慶一遍,王耀慶還是選擇萬茜,這明明就是想製造話題。
果不其然,第二天,王耀慶和吳昕的這段登上了熱搜。
蹭完浪姐的熱度,節目組也有意無意蹭嘉賓熱度。
比如《哥哥》嘉賓維嘉的戀情一直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點,於是節目組特意安排維嘉和素人女生商場牽手的環節,接著網上就開始帶「維嘉戀情」的節奏。
除了蹭熱度,《哥哥》還被質疑和其他綜藝節目高度相似。
《哥哥》主打「在跨代際新老遊戲的對決下,凸顯兩代偶像的個性反差與思想碰撞,實現代際價值觀的輸出和相互影響」。
巧的是,韓國綜藝節目《最佳搭檔》也是「用現代方式詮釋懷舊遊戲,傳達8090年代的感情和千禧世代的共感」。
說白了,兩檔節目都是通過懷舊遊戲傳達代際溝通的主題。
除了節目主題,在節目規則和流程上也被質疑,比如《最佳搭檔》中有噗紙片遊戲,《哥哥》中也有噗紙片遊戲。
不過,對於這點,有網友認為老年代的遊戲無非就是跳皮筋、彈玻璃球、噗紙片......這麼幾樣,想不撞都難,所以說是抄襲有點冤了。
除了《最佳搭檔》,《哥哥》的變裝捉迷藏遊戲環節和日本TBS綜藝《HIDE & SEEK》也很像。
《HIDE & SEEK》是一檔結合捉迷藏和變裝兩大要素的戶外遊戲節目。參與嘉賓先是分成捉人的玩家和躲藏的變裝者,然後玩家和變裝者身後都有紅色的按鈕,被按到按鈕的一方淘汰出局。
《哥哥》變裝捉迷藏環節基本和《HIDE & SEEK》相似,只是在身後的按鈕設置等細節上有所差異。
對於有的網友質疑《哥哥》抄襲,也有網友認為節目中的遊戲都是大家小時候經常玩的,並不是什麼新遊戲,所以說抄襲有點苛刻了。
最後,明明是《元氣滿滿的哥哥》,怎麼顯得「爹味兒十足」。
隔壁《姐姐》組,不管什麼年紀年紀,人家可都特別注重儀容儀表。
但《哥哥》就不一樣了,說是哥哥,可男嘉賓往那一站,弟弟、哥哥、大爺,年齡輩分一目了然。
而且,節目中的中年男嘉賓對自己的儀容儀表並不在意,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摳腳丫子盤腿坐,嘴裡一口一個「江湖、道義」,就差拿個紫砂茶壺和鳥籠了,要不真的讓人以為是哪家的大爺呢。
除了爹味十足的外表和舉止,有些哥哥還倚老賣老,用資歷壓制年輕藝人。
比如,在變裝捉迷藏遊戲中,男嘉賓被分成哥哥組和弟弟組,本來兩組成員都要背按鈕裝置的,但哥哥組卻有人不背,導致弟弟組很難按到按鈕。
可弟弟組卻要全員背著,而且按鈕裝置十分巨大。
於是,網友紛紛建議《元氣滿滿的哥哥》應該改名叫《我老我說了算》。
總的來說,追完《元氣滿滿的哥哥》目前播出的四期,雖然其中也有一些搞笑的片段,但羊覺得節目真的沒有呈現出哥哥們的「元氣滿滿」。
反而是年紀大的男嘉賓利用前輩的身份壓制後輩,寬容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言行舉止,讓整個節目顯得爹味十足。
真的希望以後的綜藝節目能用心的做內容,而不是把重點放在怎麼蹭熱度、炒話題。
因為現在的綜藝節目實在太多了,如果不是真的在內容上出色,再有噱頭,到最後不過是高開低走的下場。
最後,羊發現騰訊要出一檔《說學逗唱的哥哥》,節目的嘉賓全都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
看節目名稱和嘉賓羊覺得《說學逗唱的哥哥》還挺靠譜的,羊準備等它播出了給大家鑑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