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100萬套房!最大「囤房族」現身,原來他們才是「幕後老闆」

2020-11-18 網易新聞

4月,央行發布了一份名為「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情況」的報告。報告選取了全國30個省市、3萬多戶家庭為抽樣代表,是目前國內能夠反映城鎮居民資產、負債情況最實效的一份報告。其中提到這樣幾組數據。1、居民家庭70%的財富是房產;2、財富最高的前10%家庭佔有全部抽樣家庭總資產的47.5%,前20%的家庭佔有63%。3、家庭總資產平均值約318萬,中位數則是163萬。這三組數據聯合起來看,可以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前20%的家庭佔有全民63%的資產,其中70%則是房子,且房子市場價值遠遠高於普通居民家庭。

這充分證明,雖然房子總量上看似飽和了,但超過40%的房子掌握在20%的富人手裡。如此眾多房子,顯然並非出於自住目的,而是帶有投資或炒房的成分在其中。尤其是限購尚未出臺那會,不乏「炒房團」們整棟、整單元的購買。新聞裡也經常出現某地「房哥」、「房姐」等消息,一人擁有房子十幾套、數十套等。那麼,是不是房價就是這樣被「炒高」的呢?個人認為,這個因素肯定存在。譬如以前不少樓盤以「某某炒房團」到場為榮,以「歡迎某某炒房團蒞臨」進行炒作,營造供不應求、房子白菜價的局面,這對於房價必然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股力量畢竟有限,也許可以對局部區域、個別樓盤起到「煽風點火」的作用,但影響力還不足以改變整個房價的走向。還有一類群體,旗下擁有大量房產,那就是企業、公司。

持有房產超13500億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企業歷年持有房產的總量是持續上升的。2017年,上市企業共擁有房屋產值9900多億,2018年底時變成12100多億,2019年第一季度增加到12600億,到了第三季度再次變成13340億,到目前保守估計超過13500億。按照100萬1套折算成房子數量,已然超過100萬套。至於持有房產的企業數量,根據A股披露有近2000家上市公司、佔整個上市企業一半的比例。其中,不少企業與房產沒有任何關係,例如機械設備行業有140家上市企業擁有房產,生物醫藥行業有138家、化工行業有114家、計算機行業有105家。以上數據還僅僅只是上市公司持有的房產數量,因為財報公開的關係被人知曉。而無數其他的非上市企業持有的房產更難以估量。如此龐大的企業涉房規模,看來才是最大的「炒房團」所在。

為什麼企業熱衷於「囤房」?與個人買房可以按揭、首付30%不同的是,企業買房必須全款,且契稅一律實行3%,沒有任何減免。此外,企業持有的房產,每年都是要交房產稅的。沒錯,就是喊了十多年還未出臺的房產稅,但企業名下的房子,每年都要實打實地交房產稅,每年稅率為房價的0.84%。如果企業名下房子用於出租,還要繳納年租金12%的所得稅;如果企業名下房子用於交易,還要繳納增值稅、土增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總之是一筆不低的費用。那企業買房的成本如此之高,為何還有大量企業熱衷於「囤房」呢?去年,某帶帽「ST」字樣、面臨退市可能的上市房企一口氣賣了400多套房一度成為新聞熱點。因為這400多套房的出售,該企業業績扭虧為盈,成功保住了上市公司的殼子。而深究之下發現,許多傳統業上市公司淨利潤偏低,辛苦忙碌一年之後,利潤還不及賣一套房的收穫。業內還曾有過一句玩笑話「辛辛苦苦幹一年,不如年底賣套房」。雖然看似荒誕,但現實如此。每到年尾,上市公司拋房變現、保殼的現象堪稱一道風景線。而這一切從根本上來看,企業囤房的目的還是追求利益。當自身業務盈利能力不足、淨利潤低下時,買房、炒房成了這些企業的選擇。

任正非直言有差距當製造、電子、計算機、醫藥這些高科技行業都在把「炒房」看作贏利點時,不難想像企業會全力以赴地去鑽研技術、提升行業水平、縮短國際差距嗎?任正非19年在一次媒體採訪時談到「我們的科技深度、廣度與美國有較大差距,我們應該在教育、研發、人才上加大投入」。正因此,華為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一直是遙遙領先,近十年投入了超4000億,連續多年專利全球第一。任先生更是放言,未來要達到每年200億美元的研發預算。同樣為實業家的曹德旺也多次建議削減房地產虛假泡沫投資,他認為所有錢都流進了房地產,實業發展受阻,而大家的辛苦錢又都沉澱在了房子上,那經濟怎麼會好呢?

所幸,這些現象從明年起會迎來改變。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下一個五年裡,要繼續貫徹房住不炒長效機制,推動房地產、金融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脫虛向實,以實體經濟為重中之重。房價會進一步溫和、失去炒作空間,使實體企業們丟掉炒房的想法,回歸主業做大、做強。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2021起,「囤房族」或全面消失?新規下,房價或將迎來轉折點
    很多人都希望未來房價大跌,房價下跌後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房子。但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一旦房價處於持續下跌的階段,根據樓市「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來看,還有人敢買房子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此外,房價下跌過快對於已經買了房子的人來說,也是極為不公平的,部分購房者發現自己剩餘的房貸完全可以買一套新房子的時候,會選擇棄房斷供,那麼留給銀行的就是一筆壞帳了。
  • 有兩套房以上的「囤房客」注意,在新規下,或將「高位接盤」
    過去這些年以來,「囤房者」是個飽受爭議的群體,他們享受了房改22年以來的樓市繁榮,並趁著2008、2012、2015、2016年這幾次房價大漲的關鍵「節點」,財富一步步膨脹為中產階層。
  • 《使徒行者3》真相大白了,原來背後最大的幕後老闆是他!
    目前已經到了白熱化,臥底、黑警、幕後大老闆慢慢浮出水面,誰是臥底?誰是黑警?忠or奸?誰是幕後大老闆在操控一切?。從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經驗來看,基本上一開始看上去的壞人和可能是臥底,而最後的大boss始終讓人意想不到。這就是整個使徒行者劇情最吸引人的地方。
  • 《使徒行者3》真相大白了,原來背後最大的幕後老闆是他!
    目前已經到了白熱化,臥底、黑警、幕後大老闆慢慢浮出水面,誰是臥底?誰是黑警?忠or奸?誰是幕後大老闆在操控一切?。目前已經更新到十八集了,整個劇情已經發展過半了,對於其他電視劇來說大boss已經露面了,但是作為一個資深的使徒迷來說,越來越看不透,到底誰才是真正的boss?
  • 老爹光環下的張默:消失娛樂圈5年,原來他已轉型成幕後老闆?
    那一年,他們的兒子張默只有六歲。那一年,張默將當時的女友童瑤一頓拳打腳踢,打到意識模糊才罷手。當時童瑤受傷的照片曝光後,不禁讓一眾網友感到驚訝。原來比普通人受著更好教育的「星二代」,如此暴戾野蠻。據說,當時張默之所以惱羞成怒,是懷疑女友和系主任有染,也有張默恨其想借位出道才動手的說法。
  • 《重生》:大BOSS現身?竟是烤串店老闆,結局驚天反轉
    《重生》從開播到現在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目前該劇更新已過大半,隨著神秘人的現身,714槍案也有了重大進展,真相也即將浮出水面。認真看劇的人都知道,該劇主要圍繞714槍案展開,在這場火拼中造成9死一傷,而作為現場唯一倖存者的秦馳,則成為眾人懷疑的真兇。因為頭部中彈,秦馳失去記憶,幕後黑手也更顯神秘。
  • 熊出沒:4個幕後的老闆,他們都很有錢,只有一位改邪歸正
    而我們也都知道,一般電影中都會有最終的boss,他們都是些大壞人,總是和主角作對。而在熊出沒中就有四個大boss,他們一開始全部都是非常壞的一個人,最後全部都被光頭強熊大熊二打敗,最後卻只有一個人改邪歸正了。第一個,m集團的老闆。它是出現在熊出沒系列《奪寶熊兵》電影中的一個幕後的大boss,也是一個非常壞的壞人。
  • 囤酒VS炒股 茅臺的世紀難題
    在很多人看來,買貴州茅臺(600519)(600519.SH)的都是「有錢人」,若按照1700元/股計算,持有一手股票的成本達17萬元。  也有觀點認為,可棄股買酒,酒雖單價很高,不過沒有數量限制。收藏價值以外,茅臺酒成為投資者炒作的標的。
  • 囤酒VS炒股,茅臺的世紀難題
    來源:華夏時報在很多人看來,買貴州茅臺(600519.SH)的都是「有錢人」,若按照1700元/股計算,持有一手股票的成本達17萬元。也有觀點認為,可棄股買酒,酒雖單價很高,不過沒有數量限制。收藏價值以外,茅臺酒成為投資者炒作的標的。
  • 美國人囤水囤衛生紙,超市被他們搬空,顧客:世界末日來了
    疫情令美國市民開始搶購物資,包括加州、紐約,甚至是夏威夷都有搶購潮,連鎖大賣場Costco(開市客)的紙巾、水、溼紙巾和食物都被大掃特掃,有員工透露,他們午後放出48個貨板的瓶裝水出來,結果10分鐘被搶光,分店經理形容,市民在店內恐懼性搶購得非常可怕,他們覺得世界末日快來了。
  • 爆紅男團的幕後老闆,卻製造了超大龐氏騙局
    經過一番自我美化後,帕爾曼成功說服朱利安入股飛艇國際,並通過朱利安提供的100萬美元,貸款購買了一架新飛艇。在此過程中,帕爾曼一直強調伍倫肯伯是與其合作的大股東,並向朱利安提供了跨大陸航空公司的利潤報表。這也是讓朱利安心裡有底、決定加入的重要因素。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假的,伍倫肯伯並不持有股份,利潤表也是偽造的。
  • 618購物車 | 老闆員工都在囤什麼
    艾格吃飽了在天貓、微信、京東、小紅書線上店全部爽快打折怎麼買才最划算?內部員工的薅羊毛購物清單拿走不謝。聞佳老師默默加購10包,囤了2斤。蜜餞類產品一買就是一堆:梅餅是刮油解膩好幫手,越吃越開胃,經常吃吃吃的研究員都會無限回購,囤囤囤!
  • 隨手買張彩票,竟刮中100萬大獎,男子嘚瑟:原來彩票這麼好中
    蔣先生外出辦事,沒找到車位,便將車停在某個福利投注站門口,可車擋住了門面,光顧的彩民也行走不方便,老闆打電話讓蔣先生前來挪車。蔣先生為表歉意,進店買了張刮刮卡,就當支持下老闆生意,竟然中超級大獎了,彩票這麼好中的嗎?
  • 在香港,月租160萬的酒店套房,真的不!算!貴!
    香港市面上的酒店式公寓價格跨度大,最便宜的1.3萬一個月,貴一點的3萬多,最貴的也就20多萬,當年黎姿在四季匯安胎時租的房子,一個月也才十幾萬!還記得本帥之前寫過的超級豪宅排名,香港豪宅NO.1的租值(假設物業出租每年租金),也就112.45萬港幣/月。就連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房子,每個月的租值也才80.25萬,是這家酒店的一半!
  • 原來和幕後的老闆有關!
    原來和幕後的老闆有關!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越來越好,想購買一些東西在手機上操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去實體店看,對於很多不喜歡出門的人來說,這是很便利的。要說購物的平臺,很多人都會想到淘寶和京東,它們的性質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經常使用這些平臺的人會發現,淘寶和京東使用的付款平臺是不一樣的,淘寶不支持微信,京東不支持支付寶,為什麼同樣都是購物平臺,有這樣的差別呢?
  • 「董小姐」承諾,給格力8萬員工每人一套房,如今實現了嗎?
    「董小姐」承諾,給格力8萬員工每人一套房,如今實現了嗎?中國的企業家有很多,但是說起女性企業家,就不得不提起董明珠了。在我們看來,董明珠是一個「鐵娘子」,做事情非常乾淨利落,在她的帶領下,格力發展的很好,這幾年一直都是世界500強企業。
  • 十坪裝潢70萬!網紅砸千萬買北市套房 網跪:才20幾歲
    全職Youtuber「愛莉莎莎」作品風格多元,雖時常惹出爭議,但仍擁有不少粉絲,日前正式成為百萬YouTuber的一員,22日她上傳一支影片,再度掀起話題,原來是因為年僅20多歲的她,花了千萬在臺北市買下一間10坪的套房,並再燒70萬邀請前室友幫忙裝潢,不少網友看完後,直說「太猛了
  • 中國「房價低」的3座城市,5萬買一套房,當地主「好容易」
    中國「房價低」的3座城市,5萬買一套房,當地主「好容易」,現在買房子是最重要的,特別是男性同胞在很多地方娶了妻子,套間有更好的優勢,但是,現在的房價那麼高,一般人一輩子也買不起,這些城市的房價比較便宜嗎?今天來談談中國「房價便宜」的三個城市,5萬日元買套房。
  • 黃老闆Ed Sheeran在倫敦又買5套房!他在倫敦的2套房都買在了哪?
    據統計,截至目前,加上新入手的5套,黃老闆在英國已經買了27套房了!2016年,在音樂中賺的盆滿缽滿的黃老闆再次回到家鄉,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從鄰居手中買下了一棟四居室別墅,這次他花費了大約92萬英鎊。時隔一年,黃老闆又入手了一套相鄰的房產,這套平房的價格是52.5萬英鎊。
  • 《戰毒》大結局:幕後老闆現身培養汪紫琪成為毒後,最終結局如何
    緝毒題材網劇《戰毒》,要說這種題材,內鬼啊、臥底啊、大boss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劇中的幕後大boss。整部劇是以香港為背景,在一開場就一頓飆車,然後順利抓住了一個馬仔,從而獲得一個重要的線索。隨後毒王身邊的紅人馬君即將過來交易,馬君也成為一切的焦點。不過著很明顯只是一個小嘍囉,都說了是幕後大佬,自然是不可能那麼快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