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四川瀘縣發生一幕悲劇,一名15歲女生從25樓跳下,父親在樓下試圖接住女兒被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同日,警方也發布通報證實了此事。
孩子母親:
她有抑鬱症,主動提出想學鋼琴
事發後,小曾跳樓的原因在當地朋友圈廣泛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女孩牴觸補習鋼琴,另外一種說法是女孩因為成績差與家人發生矛盾。
小曾母親表示,小曾患有抑鬱症,在事發前曾住院治療。「查出孩子有病(抑鬱症)後,孩子主動提出想學鋼琴,這才報的班,還買了鋼琴。」小曾的母親說。
今年上半年,家人在小曾胳膊上發現劃割的傷痕,但怎麼問孩子也不說。「曾經說過『不想活』,也不願意與家裡長輩溝通。」小曾的哥哥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父母本來在外地打工,今年發現妹妹患有抑鬱症後,從外地回家照顧妹妹。
不可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
近年來,「青少年抑鬱症」成為頻頻見諸媒體的字眼,這些處於花季雨季的青少年,在燦爛的年齡,原本有著無限的可能。是什麼讓他們崩潰到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青少年自殺事件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在關注青少年學習和健康的同時,呵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樣刻不容緩。
濟南神康醫院院長、精神科主任醫師張淑芹介紹,自殺是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日常所聽說的學生跳樓事件,一般都是抑鬱症引起的。據調查,中國約有20%的青少年(0~18歲)有心理行為問題,1%~7%是抑鬱症患者。
如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而孩子也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受傳統觀念影響,中國的父母更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卻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當孩子有抑鬱表現時,父母極少會選擇就醫進行治療。
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面對著父母的期許和全部包辦的生活,加上缺少獨立鍛鍊的機會,心理變得更加脆弱,不具備應對突如其來的挫折,導致更易出現抑鬱問題,甚至自殺。
家長朋友們要重視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如何更有效的識別和幹預青少年抑鬱症
青少年的抑鬱問題隱匿性很強,但如果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在學校或家庭的日常行為中判斷是否存在抑鬱症狀的。
有徵兆:言談舉止有異常
和成年人抑鬱症一樣,青少年抑鬱症也有一系列的症狀。「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時,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身體和行為症狀。它們的數量和程度因人而異。」濟南神康醫院張淑芹院長表示,青少年抑鬱症的症狀主要包括:
1、青少年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能力尚未發育成熟,故往往以模糊的軀體症狀、悲傷的表情、不願意接觸人為抑鬱情緒的主要表現,還可能會伴有煩躁、憤怒、敵對等情緒,悲傷或絕望,經常哭泣或流淚。
2、失去對以前喜愛的活動的興趣。覺得孤獨,退出家人和朋友的交際圈。
3、不安或疲勞。
4、學習成績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
5、無緣無故的內疚感。
6、自我傷害,如割脈、燙傷自己。
7、失眠或嗜睡。
8、厭食或暴飲暴食。
此外,還可能伴有一些軀體症狀,比如說不明原因的疼痛。
大部分的自殺者在實施自殺前都有一些徵兆,比如說「我不想活了、我再也不能照顧你了」等,突然對身邊的人交代後事、衣著風格突然變化、將自己珍貴的東西送給別人等,或出現情緒異常。
如何勸:強迫說服不可取
當對方談及要自殺時不要輕視也不要與其賭氣,甚至說「你要死就去死吧」之類刺激對方的話。
要讓當事人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不要對他們的話進行任何評判,也不要試圖說服他們改變想法。可以適當地詢問一下他們是否想自殺,詢問有可能起到防範的作用。
如果認為他自殺的危險性很高,不要讓其獨處,立即陪他去心理服務機構或醫院接受評估和治療。
濟南神康醫院張淑芹院長建議,應該將有自殺傾向的人送到醫院進行幹預治療,尤其對於那些重度抑鬱患者,往往需要藥物治療或住院治療,普通的心理幹預發揮的作用有限。
防抑鬱:自殺源頭要截住
重度抑鬱症是導致青少年自殺的源頭,要嚴加防範。青春初期為抑鬱的易發階段。以初一、初二(13~16歲)最為常見,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發病早1~2年。
如果是男孩,我們從小學五六年級就應該關注其情緒的變化是否抑鬱,而女孩,我們尤其要關注她們生理髮育變化階段的心理健康。
治抑鬱:藥物、心理幹預不可少
目前針對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具體採用哪種方式,或多種方式配合治療,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整體來看,藥物治療最為普遍。」張院長表示,抑鬱症治療堅持很重要,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根據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在治療過程中,有的孩子服藥一段時間,病情有所改善或者緩解,甚至出現情緒高漲、亢奮等表現,「這時候有的家長會誤認為孩子好了。我們建議患有青少年抑鬱的孩子在治療中,要定期到醫院複診,防止出現轉向雙向情感障礙的可能。」
濟南神康醫院張淑芹院長再次提醒大家,當發現孩子心理問題確實很嚴重時,不要諱疾忌醫,帶孩子及時治療,畢竟我們家長這方面的知識能力有限,讓專業的醫生打開孩子的心結,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引導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不要等失去孩子時再追悔莫及,痛不欲生。及早預防、及早幹預、及早治療,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讓我們每個青少年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壹點號濟南神康醫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