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巴(富書主編)
這兩天,一齣悲劇引發了許多人的注意。
8月22日,四川瀘縣一名15歲女生從25樓跳下,而女孩的父親在樓下試圖用手接住女兒。
結果衝擊力太大,兩人雙雙身亡。
現場視頻真的令人心碎,女孩跳的決絕,而父母最後時刻絕望地伸手更是讓人肝腸寸斷。
多好的女孩就這樣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而更讓人心痛的是父親。
當他衝上去的時候,想到的是以命換命,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女兒死亡的腳步。可惜,最後的結果仍是如此慘烈。
事發後,小曾跳樓的原因在當地朋友圈廣泛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女孩牴觸補習鋼琴,另外一種說法是女孩因為成績差與家人發生矛盾。據小曾母親稱,小曾患有抑鬱症,在事發前曾住院治療。「查出孩子有病(抑鬱症)後,孩子主動提出想學鋼琴,這才報的班,還買了鋼琴。」小曾的母親說。今年上半年,家人在小曾胳膊上發現劃割的傷痕,但怎麼問孩子也不說。「曾經說過『不想活』,也不願意與家裡長輩溝通。」小曾的哥哥稱父母本來在外地打工,今年發現妹妹患有抑鬱症後,從外地回家照顧妹。我們身邊很多人對這個疾病諱莫如深,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抑鬱症患者,他們可能也會笑,也會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可是事實上,他們只是用微笑去應對生活,也保護那些關心自己的人。他們努力笑著,故作堅強,只是為了不給別人造成痛苦。-02-
抑鬱症,真的很可怕!
曾經我在懸崖邊上掙扎著,突然眼前閃過一道光,我縱身一躍以為能抓住,可是卻失足跌落漆黑的深淵。我的內心遍體鱗傷,那種痛苦就像藏著深不見底的山谷裡的惡鬼撕咬著我的靈魂。我依然嚮往光明,但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會活在光明底下,也許深淵才是我最終的歸宿。我知道自己還活著,可是意義是什麼?每天睜開眼,都會流淚,無數次地覺得自己已經死了。明明沒有遇到什麼事,會突然在大街上失控,特別想結束自己。從16年開始持續至今,真的很難熬。擔子太重了。本人抑鬱過,具體症狀就是覺的一切都沒有意義,生存沒有任何意義,金錢沒有意義,肉體沒有意義。整晚整晚失眠,感覺疲勞,但卻怎麼也睡不著。後來開始不再說話,拒絕和任何人交流。我曾經一個月沒有說過一句話。魯豫《偶遇》中說:「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生活就是這樣,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歲月都不曾放過你。日子揉碎了,你會發現都帶著一絲悲涼。在微博上,關於雪莉的消息閱讀量一度達到3000萬,導致微博癱瘓。還有,前段時間,上海職業圍棋等級分第一人、2017年農心杯三國擂臺賽中國隊奪冠英雄範蘊若八段在家中意外墜樓去世,年僅24歲。據說,範蘊若常年受抑鬱症困擾,今年疫情期間病情突然加重,撐了半年,最後還是出事了。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輕生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其中超過1/4為中國人。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而目前我國抑鬱症識別率僅為30%,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千萬不要覺得抑鬱症都是想太多,都是矯情。他們經歷的,你沒經歷過,你不懂。-03-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後餘生
這些年有一句話很流行:成年人的世界,早已戒掉了情緒。在單位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遇到難題誰也不會為你買單;有了孩子以後,累到想吐可半夜還得起來換尿布,只為讓另一半可以多睡一小會;你永遠想不到,成年人一次情緒的爆發,背後是多少無言的心酸。在當年的重工業基地鐵西,有一戶家庭,夫妻都在工廠上班, 40歲又雙雙下崗,孩子還在念初中。就這麼挨了幾年。一天,孩子放學回家,跟爸爸媽媽說,學校要開運動會了,老師要求,大家都穿運動鞋。可那時候,他們連肉都買不起了,還欠了不少外債,實在沒錢買鞋。吃飯時,妻子數落了丈夫幾句,怪他沒本事,找不到工作,現在鞋都買不起,娘倆跟著他,只能受苦。丈夫埋頭,一言不發,吃完飯,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陽臺,一躍而下。世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挑,就是日子不能挑。世上所有的事情都經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著委屈。你追趕著父母的腳步漸漸老去,而孩子卻在一天天長大。你整日穿梭在家庭與工作中,可是一看銀行卡,卻沒有多少存款,城市再大,你還是要蝸居。更有甚者,生活有時晴天霹靂,一次失業,一場大病,就擊潰你苦心經營的所有體面。這時候,適當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發洩心中的怨氣,真的很重要。請記住,家是你最後的港灣,哭泣是你的權利,而你自己可以變得更強大。-04-
世界太苦,你需要崩潰的權利
這些年有一個詞叫:「懂事崩」,指的是明明內心已經極度受傷,卻只能在確保沒有後果的情況下,悄悄崩潰。我們這個社會鼓吹成功,鼓吹絕對的理性,鼓吹戒掉情緒的超人。仿佛那些成功的人,從來沒有痛苦過,失落過一樣。就是因為這樣,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抑鬱症的概率越來越高。人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過分壓抑自己的結果,一定更加慘烈。所以,想哭就哭吧,別忍著,儘管不是一切的解藥,但有時也是新生的開始。別去做那個永遠保持情緒穩定的人,別去讓強顏歡笑給你帶來二次傷害。在平時你不釋放自己,真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心理負擔。還有請記得,每一位抑鬱症患者內心都渴望被理解,被關愛。而我們每一次善意的幫助,都可能挽救破碎的心靈。作者簡介:喬巴,富書主編,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書(ID:kolfrc),轉載聯繫授權fushujr。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