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赤壁賦》
人一到了老年,心裡也知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對世界的眷戀越來越深,老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健健康康,長命百歲,最好能看著兒女繞膝,子孫滿堂,這一輩子也就知足了。長壽是每個人的追求,隨著社會發展,醫療技術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人長了不少,而且現在的人們在滿足物質條件的情況下,還追求著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也讓世界上的長壽老人越來越多,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長壽村「的現象。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戶人家裡要是有位百歲老人,人們往往都說這位老人有福氣,與此同時也會覺得這家的兒孫孝順,有他們的精心照顧老人才能這麼長壽。的確,老人的長壽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也離不開家人的關係,說實話要是家裡子女都是白眼狼,為了養老的事情整天吵鬧不休,老人心裡看著煩躁,反而覺得還不如早點入土算了。
雖然人人都追求長壽,但畢竟人的壽命只有那麼長,活個一百來歲已經接近極限了,經常有節目採訪一些長壽老人,試圖發現這些老人在生活上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結果有的老人自己都說不上來自己為什麼能活這麼久。就好比印度尼西亞的一位名叫馬巴高索的老人,令人吃驚的是,這位老人活了146歲,最後還是自己堅持不下去了絕食身亡。
一、打破吉尼斯紀錄
馬巴高索出生於1870年,這一年中國的皇帝還是同治帝,連光緒帝都還沒出生,算起來光緒帝還比馬巴高索小一歲,然而光緒帝已經化為一坡黃土,馬巴高索卻活了三個世紀,一直到2017年,可謂是打破了吉尼斯記錄,成為世界最長壽記錄的保持者。其實要不是這位老人一心求死,很難說他到底能活到多少歲,畢竟那時候他的身體雖然偶有疾病,但整體狀態還算不錯。
眾所周知,吸菸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要想健康長壽那必定要遠離吸菸,然而馬巴高索恰恰相反,他就喜歡抽菸,他的壽命長,煙齡也不短,怎麼也有個100年了。普通人活都不一定能活這麼久,想想心裡還有點不平衡,何況吸菸確實會引起肺部疾病,這一點是經過科學研究確定的,但馬巴高索這個老菸民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到老都沒發現肺部有什麼問題。
很多人不免懷疑,難道馬巴高索抽的煙有什麼特殊之處,然而老人抽的就是普通的煙,當地人很多都在抽,因此他的長壽肯定和抽菸沒什麼關係了。倒是每次人們想方設法打聽老人長壽的秘籍時,馬巴高索卻說著多虧了那些愛他的親人,有他們細心的照顧,他才能安心地享受晚年的生活,無論是他的父母兄弟,還是妻子兒女,都愛護他幫助他,和他一起度過生命中的種種困境。
二、看著親人離世
在馬巴高索青年時,父母先後離世,那時他雖然痛苦,但他知道這是每個人生命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好在馬巴高索的兄弟姐妹眾多,他們娶妻生子,家族成員越來越多,大家熱熱鬧鬧的生活在一起,那段日子馬巴高索畢生難忘,愛的人都在自己身邊,別提多滿足了。可是馬巴高索的兄弟姐妹們都沒有和他一樣的壽命,他眼睜睜地看著兄弟姐妹離開自己。
每次親人離世都對馬巴高索是個不小的打擊,馬巴高索的一生有四次婚姻,最後一任妻子也在他118歲的時候先一步離他而去。死神似乎忘記了他,卻從沒忘記他身邊的人,那時候他還安慰自己,還有兒孫,兒孫都那麼孝順,有他們在馬巴高索對世間還有一絲留戀,可是萬萬沒想到,他的孩子都先一步離去。
親手送走自己的孩子,這對馬巴高索來說太殘忍了,雖然還有孫子陪伴他,但他們只能在生活上給予老人幫助,和他完全交流不到一起,他的身邊甚至找不到一個可以和他說說話的同齡人,重複著日復一日的孤獨生活,馬巴高索開始覺得長壽對於自己而言是一種折磨。
三、絕食離世
這個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輕的馬巴高索或許能夠儘快適應這種變化,可是隨著他年齡越來越大,他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變慢,這個世界對他而言有種陌生感,因此122對的馬巴高索生病的時候,他的心裡其實是高興的,他覺得自己可以下去和親人團圓了,甚至打起精神安排起自己的後事。然而馬巴高索把棺材都買好了,就等著死神的召喚,結果死神和他擦邊而去,他的病一點點痊癒,馬巴高索只好把棺材收了起來。
馬巴高索求死的願望沒能實現,痊癒之後就開始折騰自己的身體,他抽菸酗酒,只想儘快把自己送走,奈何兒孫太愛他,每次身體出現什麼問題,都趕緊把他送去醫院,每次都能轉危為安,就這樣馬巴高索又活了24年,這期間他的一個玄孫因為車禍不幸離世,更加刺激了他的求死心理。
2007年馬巴高索再次因病住院,這一次他強烈要求醫生不要救自己,讓他回家養老,在他的堅持下醫生答應下來。結果到了家裡之後馬巴高索就開始絕食,不吃任何東西,誰勸都不吃,雖然老人長壽,可也經不住這麼折騰,絕食10天後就如他所願的和親人團聚了。
或許老人曾經也為自己的長壽感到高興,可是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開自己,長壽對於他而言反而成了一種痛苦,死亡反而成了他的心願,對於他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痛苦的結束,他所有才下定決心選擇這種方式與世界告別吧。對於普通人來說,老人的這種孤獨和痛苦我們無法理解,但他的經歷也正好告訴世人,漫長的生命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天獲得有意義,等到晚年時回想自己的一生沒有留下什麼遺憾,那便足夠了。
參考文獻
《赤壁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