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小成本製作的高智商犯罪娛樂片越來越火。
除了《騙中騙》、《貓鼠遊戲》、《驚天魔盜團》等歐美經典燒腦片之外,韓國也幾乎把這種局中局、騙中騙的反轉套路玩得爐火純青。
比如連續22天刷新韓國2017年票房紀錄的電影《騙子》。
《騙子》I 2017
豆瓣:7.1
君君鑑片
《騙子》
適用人群:笑看騙子年底衝業績的高智商人群
推薦理由:局中局,騙中騙,坐等第二部填完所有坑!
時 長:117min
推薦指數:★★★★
觀看地址:百度雲
影片以韓國最大詐騙案「曹喜八詐騙案」為背景藍本。
一開始就再現了這場3萬人受騙、涉案金額4萬億韓元(241億人民幣)、十幾人自殺的慘劇。
不同的是,「曹喜八」在影片中化名張鬥七,逃出韓國後,借詐死隱匿行蹤。
而天才騙子阿成的父親,正是在幫張鬥七偷渡出國之後,莫名「自殺」。
8年來,阿成專挑大騙子下手,用更高明的手段騙取他們的錢財和信任,伺機追蹤張鬥七為父報仇。
由於的目標一致,被抓獲的阿成,在威逼利誘下和樸檢察官握手言和。
兩人和高科技黑客阿健、火爆打手阿碩、胸大腿長的美女春子一起,組成以騙制惡的行動小組,按計劃合力誘捕張鬥七。
阿成搖身一變成為洗黑錢高手黃老闆,第一個目標——張鬥七曾經的手下李江石很快上鉤。
有李江石的引薦和郭先生牽線搭橋,加上樸檢察官從政府挪來的300億韓元,他們成功和張鬥七達成3000億的洗黑錢交易承諾。
一切都顯得天衣無縫,然而事情卻沒這麼簡單!
原來,樸檢察官才是阿成真正的殺父仇人!並且阿成早在計劃開始之前就知道這一點。
小人物組團打幕後大boss就足夠讓人腎上腺素飆升了,更何況還有窩裡反!
被行動小組發現撒謊後,阿成背著樸檢察官策反行動小組。
誰知,在最後關頭被出賣。
原來樸檢察官早已設下埋伏,要把張鬥七和阿成一起幹掉,私吞交易的3000億韓元。
結果,交易當晚,樸檢察官等來的「張鬥七」,反而是阿成喬裝的!
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局中局正式拉開帷幕。
作為韓國又一部高智商犯罪娛樂片,節奏緊湊、多重反轉、以騙制騙依然是這部《騙子》的最大亮點。
影片前半部分劇情連貫流暢,既要埋下各種伏筆,又不能給觀眾看出破綻。
後半部分節奏步步加快,信息量也隨之井噴式爆發,各種伏筆用快速的閃回鏡頭再現來龍去脈,把一個又一個反轉的包袱抖得乾淨利落。
這樣環環相扣、不斷打破重構的故事框架,讓君君看得腎上腺素飆升,全程酸爽+過癮!
回頭來看,一些預言似的臺詞都顯得回味無窮:
·第一次被騙是騙子的錯,但第二次被騙是受騙的人傻。(復仇的最好方式就是)我要騙他們三次、四次、一百次、一千次,讓他們活得像畜生。
·懷疑一旦被解除,就會變成確信。
除了題材劇情上的駕輕就熟,玄彬+NANA的顏,搭配劉志泰+裴晟佑的演技,讓影片在質感上也足以撐起整個故事!
看來,從《自助》之後,鞋拔子臉的玄彬終于帥回來了,連帶著《金三順》時的演技也恢復了。
當然,作為韓國賀歲檔商業電影,經不起深究的硬傷也不少:
為了賣座,把韓國政府黑了個底兒朝天的爛俗套路,能不能再明顯一點;
全程離不開關鍵性黑科技——攝像頭,看得君君尷尬癌復發了好幾次;
一個小小的樸檢察官,就幾乎可以為所欲為——
撞車、插手司法、協同詐騙、殺人滅口、黑白通吃,這外掛開得也太強大了吧;
還有一開始就揚言「騙子怎麼能信」的樸檢察官,關鍵時刻智商欠費,對阿成深信不疑,坑爹麼這是!
但整體上瑕不掩瑜,故事和演員都算是輕車熟路、頗有看點的。
而且結局給續集也挖了坑——騙子軍團齊赴泰國打大boss,還真有點兒小期待呢~
最後,溫馨提示,年底騙子衝業績,當心不要掉進看不見的陷阱哦~
▼一起電影,順便zan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