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州市反詐騙中心通過警情分析,發現詐騙分子通過利用理財APP實施詐騙的警情頻發。詐騙團夥通過開發沒有真正接入證券市場的APP,使得投資者在此平臺上打中的全是虛構新股,而騙子則趁機捲走資金。
教你「盈利300%」
近日,常州居民張某瀏覽網頁時,看見一條「盈利300%」的廣告,張某隨後點擊加入了一個名叫「人生贏家」社交群。裡面有老師直播股票課程、推薦優質股票,聲稱提高打新股的中籤率。張某通過群裡推薦的二維碼掃碼下載了一款理財APP,網銀轉帳7萬多元後發現被騙。
無獨有偶,常州市民程女士報案稱,在某社交軟體的訂閱號上看到有關炒股的文章,隨即加對方帳號後被拉入群學炒股。群裡的「老師」稱有專門的機構帳戶可以提高打新股的中籤率,程女士遂點連結下載APP。
一個月時間不到,程女士通過網銀陸續轉帳147萬元,現平臺無法打開。警方調查發現,不法分子通過聊天工具、交友平臺和休閒論壇大量投放廣告廣撒網,並打著掌握第一手行業內幕消息的旗號,藉助更好投資、輕鬆賺錢的噱頭,通過後臺虛假設定盈利,讓受害者誤以為有大回報,不斷誘騙受害者轉帳,待大量資金到帳後便捲走錢財。
常州市反詐中心民警應宏說:「就常州而言,我們接到了4起這樣的報警,涉案價值已經超過300萬元。」
股票詐騙幾種突出騙術
1、虛假平臺
詐騙團夥通過搭建一個虛假股票交易平臺,在騙取受害者信任之後,循循誘導受害者在虛假平臺上充值交易。
當受害者不能提現時,詐騙分子會用「帳戶凍結」、「平臺維護」等各種理由繼續欺騙、搪塞,甚至直接拉黑受害者。
2、繳納學費
網上「股神」通過語音講課等方式,群裡的「託兒」發布股票收益的虛假截圖,讓受害者充分相信薦股人是所謂的專家、大神。
「股神」在免費推薦幾隻股票後,便會要求「學生們」繳納高昂的學費才繼續薦股。受害者交了學費以後,才會慢慢發現,股市起起落落,靠的還是自己的運氣。
3、購買軟體
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推薦他們的「牛股」、「黑馬」等預測股票走勢軟體,把軟體的智能性、準確性吹得是天上有、地下無。
這軟體一開始會讓受害者免費試用,一旦有人使用後受到損失,就以軟體版本更新為由,讓受害者交納高額升級費。受害者更新後就會發現:「這不還是一樣的嗎?」所謂的智能軟體,不過是不法分子詐騙的工具而已。
4、售賣會員
騙子通過購買一些股票開戶人的信息,隨機分成若干組,並向這些人發送股票上漲信息。比如把1000人分成100組,每天選取100個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分別推送給這100組人。
如此這般,總有幾個組的人每天接到的都是股票上漲的信息,進而對騙子的「專業性」深信不疑,此後便被要求交錢開通高級會員。其實騙子都是瞎矇的,會員和非會員沒什麼差別。
5、建倉騙局
有的詐騙團夥會首先選擇一個流通盤較小的股票,然後提前進行倉位埋伏。第二天給手裡的客戶打電話、發簡訊。內容大致是:「明天這隻股票會大漲,我們機構今天收盤前已經提前布局。」
因為這是一個小盤股,不需要很大的資金量就能將它炒高。第二天,再集合競價,詐騙團夥通過高價申報的方式,將其開盤價拉高。然後就是忽悠頭一天接到電話的人,趕緊加入我們的會員跟我們一起建倉賺錢。
結果顯而易見,一旦你交了費,騙子一頓拉黑刪好友的操作,會讓你體會到什麼叫「高處不勝寒」了。
小蘇提醒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時應該選擇正規平臺。切忌有一夜暴富的幻想,更不要輕信網絡平臺推送的股市信息。在網絡平臺遇到陌生人介紹所謂的「炒股大神」、「內幕信息」等服務和渠道時,股票推薦群裡都是「託兒」和假的「老師」,不會有穩賺不賠的買賣,不要相信一夜暴富。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受騙。
來源:江蘇網警
編輯:網警小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