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點:嚴良的新家,因為好奇就點了進去看了看,後來發現是《淑貞》這部微電影,也去搜了搜,十幾分鐘的作品,但是讓人感動,布局也是質、樸、雅。
一、院景
古樸的四合院,沒有運用現在的高科技,甚至沒有晾衣架,只是簡單的扯個繩子,配合著光影綽綽,有限的院落也配了一顆有些年份的樹,不知道是建築為了綠植而建,還是綠樹為了建築而存在,但就是那麼相得益彰!
二、廚房
以前是從家裡的門檻看身份尊貴高低,也有的說是為了讓外人拜訪時,低頭進屋,表示對主人的尊重,這個不多討論。進門左手邊推測是廚房,看到女主人在切菜做飯,油煙問題是不用擔心了。
劇裡,每次父母吵架吵得很兇的時候,淑貞就會做一頓餃子。進到廚房,一扇木製邊框的窗足以用來散盡煙火氣,偶爾等著水燒開的時候,抬頭看看窗外的景,心裡又會是怎樣的安寧,想想都很愜意呢!只是追逐著更好生活的我們,好像也只能短暫的抽點時間去享受。
三、娛樂
左邊的概況說完了,咱們來看看院落的右手邊,是男主,也就是劇中淑貞的孫子經常打球的地方,透過臥室的窗子就可以看到。看到這些布景有沒有覺得眼熟呢?之前園林也有介紹到過哦,這個空間就運用到了障景,用綠植遮住前往下一個空間的視線,引發人的好奇心,但是沉迷劇情的時候又只覺得很美,好像就忘記了。
四、客廳
這是兩夫妻吵架的場景,中式的落地燈,即使是在白天,也能想像到晚上淑貞或者誰在這裡就著燈看書查字的場景,白天便做了陽光的陪襯。
窗子用的是清明時期的感覺,格子窗加上玻璃,既有了裝飾作用,又很好的採了光。看上去像是棉麻質地的灰色沙發,水墨般的現代掛畫,和牆面搭配的單椅,這些組合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一種時代的過渡。
幾代同堂的景,被一抹陽光柔化,處處是歲月的關照。轉角處養的魚,增添了些許生活趣味。
五、餐廳
設置在堂屋正中,以魚缸定位,進門左手邊是客廳,右手邊就是書房了,不大不小的空間,吃完就收起來,也不佔地方,看看這一家其樂融融的,應該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吧。
六、書房
讓人動容的一個片段,淑貞梳著自己的頭髮,頭油的香氣總是會讓她想起另一個淑珍,她也只讓淑貞給她梳頭。
鏡頭從門前切入,原本單看並不好看的門,整體氛圍下卻顯得十分協調,陽光仿佛自動上了濾鏡一般溫柔,古樸的桌案,擺著整齊的書,還有小編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綠植。
整體深沉卻又不失情感的基調,原本淑貞家一定是個書香門第。
七、臥室
淑貞在給被芯縫製被套,看到這一幕,小時候的記憶不覺湧入眼前;淑貞的丈夫留給她的信件已經老舊,奶奶生怕以後壞了,想讓孫子教他打字。平常的對話,但在這樣質樸、簡潔的房間裡,不禁讓人眼圈泛紅。
八、細節
這家子也是個愛萌寵的,一黑一白的貓咪,白貓養出了一股不問世事的感覺;奶奶在開冰箱時,還差點被黑貓嚇到,畢竟是想偷偷喝冰的牛奶怕被發現。
這裡似乎也是吃飯的地方,一些調料就近放,也是很貼心了,這個小推車,如果家裡需要的話,也是一個思路哦。只不過貓咪蹲的這地,是專門為它留的嗎?表示好奇啊。
冰牛奶不能經常喝,畢竟年紀大了。不過幸好淑貞還愛好喝點小茶,坐在過道上,盤著腿,也是妥妥的霸氣十足了,不過看著怎麼就有點俏皮呢。
從剛剛打球的地方,到這個走道,就是感覺淑貞家的院落還很大,綠色的窗子、紅色的木,一點也不覺得突兀,大面積各式綠植,鎖了。
古時不像現代有那麼些掛畫可以裝飾,所以富貴人家多採用漏景,不至於牆面單調,有種嵌入式景點的感覺。
屋簷下的綠色木雕,流水式的花紋樣式,體現主人的高尚情懷以及美好願望,另一說是「建築必有圖、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可能這也是為什麼這一幕總有說不出的美好的感覺吧。
這是很經典的一幕了,淑貞冒著雨收衣服,卻陷入了回憶,她和另一個淑貞因為被叫名字,同時回頭。
原本要傳達的主旨就是有機生活,透過這十幾分鐘的微電影情節,有機生活我感受到了,美我也看到了。生活,原本就是這樣平淡,柴米油鹽醬醋茶,酸甜苦辣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