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營銷為何成「團寵」?

2021-02-08 李子說

提示:戳上方藍字「李子說」關注 

從2010年凱迪拉克拍攝出第一支品牌微電影《一觸即發》後,後續有了益達的《益達酸甜苦辣》、七喜的《聖誕許願》、大自然家居的《我的山》,慕思寢具的賀歲片《床上關係》,再到今年中秋的集中"上演",如:蒙牛的《背後》,伊利的《不多》,金典的《淑貞》,瀘州老窖的《停不下來的"我們"》……


從2010年—2020年,微電影營銷已經發展了十年。如今的微電影營銷我們已經是見怪不怪,《一觸即發》這支微電影可謂是將品牌營銷拉入到了一個新時代,是廣告與電影的跨界聯姻,讓品牌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傳達品牌的主張和理念,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接收廣告信息,也從另一個角度論證了品牌故事:最省錢的營銷

來源:凱迪拉克—吳彥祖微電影《一觸即發》


如今的我們已經習慣了碎片化的閱讀模式,很多人對長文章的閱讀早已失去了耐心;很多人會"提筆忘字",是因為用輸入法打字讓我們產生了"書寫障礙";當人們習慣了數位化存儲信息,對於過去能輕易記住的信息諸如朋友的電話號碼、生日,就會產生記憶困難……而微電影營銷的產生,則是媒介發展的產物。因為"媒介即訊息",相對於我們通常所說的"內容",媒介本身就是更重要的"訊息",媒介的特性在更大程度上改寫著我們認知世界和改變世界的方式,而與此相比,媒介所承載的"內容"對人的影響更甚於單一的一次內容。微電影是媒介,也是內容!

來源:金典—陳凱歌微電影《淑貞》


微電影,它自帶故事性,可以激發消費者看下去的欲望;電影的藝術性,又可以提升品牌的整體形象;將品牌文化、產品信息等訴求點巧妙地融入劇情中,可以讓廣告信息的傳達更加潛移默化;立足於消費者情感共鳴的主題表達,還可以促進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增強大眾對品牌的信任感。在過去,品牌的視頻投放大多是商業性質濃厚的廣告片,需要通過不斷地重複洗腦才能將品牌的核心訴求點烙印在消費者記憶深處,甚至還會因為廣告太"硬"遭遇消費者牴觸情緒。而微電影營銷的出現,讓許多和消費者"有壁壘"的行業和品牌(比如汽車圈、數碼圈、金融圈等等)也變得親近、柔軟了起來。尤其是汽車圈,可以說在微電影營銷上一直堅持不懈。

來源:金典—陳凱歌微電影《淑貞》


近年來,微電影營銷開始成為許多品牌的常規操作,許多品牌甚至因此擁有了自己的名號。比如華為的"華為影業",五芳齋的"五芳影業",中國銀聯的"銀聯影業",歐派家居的"歐派影業"。這些品牌在拍攝微電影時,已經不僅僅的局限於故事了,而是更多融入了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態度,24格,記錄愛!每一幀每一個畫面都給人"大片"的感覺。這些"品牌影業"的加入,讓整個微電影營銷提升了一個水準,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元化的"觀影"體驗。自然就贏得了消費者頗高的評價,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依賴度也隨之逐漸增強!

來源:五芳齋微電影《走進科學,走進月餅》

 

就拿五芳齋為例來說,它是在每個傳統節日都不缺席的,然而其微電影卻很少重複自己,總是用驚喜不斷的創意故事,來彰顯品牌鮮活的生命力,從而構建著大眾對品牌的形象認知。2019年端午節的《招待所》,是王家衛式的科幻風;2019年中秋節的《過橋記》,將微電影和剪紙藝術巧妙結合;2020年中秋節的《走近科學,走近月餅》,則是用歷史紀錄片一樣的趣味方式,傳達品牌價值理念。


每一個堅持著微電影創作的品牌,都在用一個個故事,一步步拉近和消費者的對話距離,增強著消費者的品牌黏度和忠誠度,並提升著品牌的內在附加值,樹立起品牌在行業內的絕對影響力。



微電影讓策劃人、營銷人、廣告人有了無限的發揮空間和可能性,其自身就蘊藏著無限的創意源泉。正如李奧貝納曾說"一個真正的創意,擁有它自己的力量與生命"。這也許就是微電影營銷在十年曆程中一直受到品牌和消費者歡迎的原因。


推薦點讀☞  "新"營銷該怎麼做?

李家灣

混在桐城

虛靜若動|舞桐城

致青春│那時花開

錢家橋邊生腐香

故鄉的橋:錢家橋

『錢家橋記』故鄉的河:麻溪河

品牌故事:最省錢的營銷

《戰狼2》之營銷啟示

一言難盡的文案

尋找「新」媒體價值

內容營銷不止於故事

【奇正思維】奇正相生,因勢而謀—「守正出奇」!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微電影營銷的十大優勢
    從草根們自娛自樂的小工具,到各明星大腕紛紛加入,這其中讓微電影的影響力一躍成為當今新媒體時代最為熱火的名詞。這現象也間接影響了電影創作專業人員的職業出入,提供了更多的就業空間。與此同時,伴隨微電影的興盛,微電影營銷這種全新的營銷方式也逐漸被人關注和研究,尤其是始終走在營銷前列、追求新的營銷模式的企業們認同和追求。
  • 如何玩轉微電影營銷?
    近年來,微電影營銷風生水起,各種資本紛紛介入,然而,如何真正玩轉微電影營銷?如何將微電影短小精悍、易於傳播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如何造勢造話題營造新鮮感?這就要看各大江湖門派各出奇招了,快來看看,關乎微電影營銷,你的段位是多少?
  • 微電影營銷成功的五大法則
    微電影已然不再是企業靈光乍現的偶然性營銷嘗試,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加大了微電影營銷的投入。
  • 2010-2020,微電影營銷為什麼依然這麼火?
    來源:金典x陳凱歌微電影《淑貞》誠然,如今的微電影營銷我們已經見怪不怪,很多微電影的故事也有些老生常談,但是如果回顧追溯微電影的發展歷程,會猛然發現,從2010年凱迪拉克拍攝出第一支品牌微電影《一觸即發》,微電影營銷已經發展了十年。
  • 微電影營銷為什麼這麼火
  • 阿爾卑斯來「發糖」,春節營銷首推微電影!
    春節營銷一直以來被各大快消品牌視為年度重頭戲的環節,當下,微電影營銷正在快消圈流行著!
  • 品牌為什麼一定要做微電影營銷?
    微電影的出現,給品牌營銷提供了新的思路。微電影之所以火,主要是由於中國廣告業發達,受眾傳播越來越依靠網絡渠道。同時,廣告主對廣告效應的追求,尤其在投入與效益比上,更加對微電影情有獨鍾。微電影營銷具有以下明顯優勢:每個人都可能僅僅因為對微電影內容的好奇而欣賞並傳播分享,而普通的企業廣告宣傳片卻無法吸引不相關觀眾的目光。
  • 慕思微電影《豔遇》獲娛樂營銷獎
    慕思微電影《豔遇》獲娛樂營銷獎 2014-02-18 09:26:39 來源:網上輕紡城   11月24日,2013中國娛樂營銷高峰論壇暨中國娛樂營銷實效大獎頒獎禮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
  • 團寵
    書名:小作精拿了團寵劇本後[娛樂圈]  作者:梔梔仔  文案:  新人男團的宋聞星是個小作精,不能唱不能跳不能唱跳,除了美貌一無是處。  隊友排擠他,團粉開除他,營銷號天天拿死對頭一線流量陸之丞拉踩他。  小作精他不幹了!他扔下雙倍違約金宣布退隊,扭頭參加了選秀節目404,重新出道。
  • 以微電影為切入點,《夢幻誅仙手遊》打破了哪些營銷套路?
    正當業內將這部微電影定義為騰訊一個普通的影遊聯動時,《夢幻誅仙手遊》卻相繼祭出連環大招:推出遊戲內同名玩法,聯動大眾點評布局線下實體店,和世紀佳緣合作玩家活動……以微電影為切入口,《夢幻誅仙手遊》打通遊戲內外、線上線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營銷閉環,在強化遊戲品牌之外,也為產品擴展了新的用戶渠道。
  • 五本團寵言情小說第八彈,重生後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愛了愛了!
    鑑於團寵類廣大書友姐妹很想小喵再推幾本,小喵又給大家整理了幾本團寵的言情小說,劇情蘇爽,歡迎收藏和關注小喵喲!團寵第八彈書單匯總:1. 《重生後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千涼子2.《女配才是真團寵》糖醋錦鯉3. 《穿成世家的團寵女兒》金嵌4. 《大佬們的團寵又嬌氣了》欲笑復低言5.
  • EXO團寵,百分九的團寵,防彈的團寵,看到TFBOYS:夠獨特!
    現在有很多人都應該都特別的喜歡偶像團體,不知道你們感覺偶像團體裡面人是否有人特別受寵呢,還是有的,而且這一些人就是大家稱為團寵,看看每個團的團寵到底都是誰,直到看到了tfboys,果然夠獨特。首先這個圖片裡看到的就是nine percent,也就是從偶像練習生裡面成功出道的團隊,其實他們的團隊非常成功,粉絲數量特別高,只不過因為並不是同一個公司的,而且都是選秀就出道的,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能也並不是非常熟悉,雖然這個團隊活動了一年半的時間,當然是其實合體的次數還是挺少的,要說團寵的話確實看不怎麼出來,但是有個男生因為年紀比較小,而且平常看起來歡樂還有一點愛撒嬌,所以很多人都感覺他就是團隊那個團寵
  • 高能少年團寵,天天兄弟團寵,王牌家族團寵,看到「三位真火」團寵...
    最近這幾年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而且很多綜藝節目都會有固定的明星組合,而每個組合裡面都會有一個團寵,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們都知道哪些明星曾經是團寵呢?
  • EXO團寵,UNIQ團寵,RISE團寵,看到百分九團寵:終究是錯付了
    EXO團寵,UNIQ團寵,RISE團寵,看到百分九團寵:終究是錯付了 大家都知道一個團隊都會有團寵和團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以下各個團隊的團寵吧!
  • 看完百事6部微電影,營銷套路原來都是這麼玩的
    歲粉絲,但這部微電影引起共鳴的主要還是中青年人群。值得一提的是,百事16年新年微電影中的六小齡童、美猴王等也被一起高頻提及,這或許就是內容見長的微電影相比於其他營銷手段的魅力之處,題材選的好,影響力可以延續1年甚至更久。
  • 六一快樂營銷,美贊臣微電影卻讓人溼了眼眶
    這部微電影無疑將我們從節日的迷霧中喚醒,告訴我們遠處還有另外一群更需要被關注的孩子。美贊臣這匹六一殺出的營銷黑馬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微電影上映的同時獲得了新浪公益、公益時報、公益慈善論壇等多個權威公益帳號轉發。感人的故事擊中了無數網友的心,更有觀眾稱其為「兒童節最好的一支廣告」。
  • 德雲社「大小姐」太萌了,走哪都能成團寵,他為何能如此受歡迎
    他是德雲社的團寵,稱之為德雲社第一「大小姐」。為何郭麒麟會有如此稱號?也許跟他愛撒嬌賣萌有關。團寵「大小姐」郭麒麟出生於1996年,他靠自己的性格和努力,使觀眾越來越喜歡,也成為了大家的團寵。也許他在相聲上無法超越自己的父親,但是他可能會發掘出一條更適合他的道路。
  • 美贊臣微電影《弟弟》出圈引熱議 奶粉品牌公益營銷新姿勢
    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美贊臣微電影《弟弟》成功出圈,在賺足大家眼淚的同時,貧困山區兒童發展遲緩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比起傳統的自賣自誇式廣告營銷,美贊臣微電影《弟弟》在兒童節溫暖上映,以別具一格的內容向用戶傳遞溫情拉進距離,並引發大眾再次關注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缺乏問題,掀起品牌傳播新高度,也生動傳遞出美贊臣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品牌態度。
  • 凡科10周年勵志微電影,看見中小企業的閃光點
    正如凡科十周年微電影,用三個平凡而勵志的故事,去發現中小企業的閃光點,去講述關於小的力量,去激勵更多人「始於小」卻「不止於小」。想找到識貨的客戶,如同大海撈針,你不懂營銷,那客戶也不懂你。沒有大企背景,中小企業該何去何從?王總甚至聽取了年輕員工的建議,效仿抖音的毛毛姐,豁出去扮上了女裝。即使美顏濾鏡已經開到了最大,大家還是表示不忍直視,更有甚者直接批評他是喧譁取寵。
  • 從團寵到團欺,鄭希怡直言太失望,李斯丹妮做了啥惹姐姐們不快?
    從一開始的團寵到現在的「團欺」,姐姐們對李斯丹妮的看法與剛見面時也大相逕庭,這取決於她的個人特點,這其中的緣由也能從節目中窺探一二。01 不起眼的她為何成為了團寵?參加《浪姐》之前,李斯丹妮在2011年的《快樂女生》止步於六強,後續也是很少再屏幕見到她,原本事業更是平平,沒有什麼起色的她,《浪姐》的舞臺給了她一次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