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淡無奇來形容2020年版《秘密花園》再適合不過了。
若不是主演過《國王的演講》的撲克臉大叔科林·費爾斯,拿著英倫範兒故作悲傷的內斂戲份,《秘密花園》就是一部靠著CG撐起來的、人物各種神煩的、劇情沒頭沒尾的爛片。
表面上看,跳躍式的剪輯讓全片混亂、碎片化,這既影響了塑造人物,又讓節奏忽快忽慢,讓觀眾難以適應,實際上,還是主創在神秘感的營造上過於冒進,完全拋棄了原著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與天真浪漫的氣質。
新版《秘密花園》稱得上是目前為止2020年最失敗的改編劇本了。
視覺特效不等於神秘感
美國女作家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創作的原著小說,兩個最大的看點就是神秘感與甜蜜感。
這神秘感與甜蜜感之所以能夠在原著中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當然與兒童童話小說的題材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還是作者通過細膩的筆法、頗具想像力的描述,成功營造出一系列充滿神秘色彩的超自然現象,並將這些可以被形容為魔法的現象,合情合理的歸因為,全身心回歸自然的人們,撫平了心靈的掙扎和創傷。
2020年版《秘密花園》最大的問題,就是將原著中濃重的神秘主義與浪漫色彩,簡單粗暴的歸結為視覺特效與鏡頭濾鏡上頭。
顯然,主創們將全部的精力與資金,都任性的放在打造一個美輪美奐、鳥語花香的神秘花園,並通過這個原著中的符號化場景,串聯起整個故事、塑造出全部人物。
2018年上映的新版《滴答屋》票房口碑雙慘敗的結果,並沒有影響到好萊塢兒童奇幻片的主創們,對視覺特效無限推崇的熱情,哪怕,這意味著犧牲劇情的連貫性與人物的鮮活性。
平心而論,《秘密花園》中對神秘花園的鬼斧神工與驚豔瑰麗,進行了幾近完美的塑造,感謝如今的特效技術,這種真實景色與虛擬CG的完美結合,確實令人神往。
然而,光憑看著舒服的美景和宜人的氣候,就能立竿見影的治癒人們心靈的創傷,這顯然是一廂情願的。
《秘密花園》對視覺特效過猶不及的看中,不僅沒有實打實的還原原著的神秘色彩,反而直接打亂了整個故事的終點與節奏。
光靠視覺特效已經完全提不起觀影熱情的當下,還要在視覺特效與混搭元素上做足功夫,直眉瞪眼的放在觀眾面前,唯特效論的創作觀念,實際上束縛了主創的創造力,丟掉了原著的文學性。
丟西瓜撿芝麻,用於形容新版《秘密花園》再適合不過了。
人物與主線的全線崩潰
正因為《秘密花園》是一部典型的人物成長推動劇情演進的作品,負責推動主線的主人公瑪麗,就變得尤為重要。
入情入理、天真爛漫的講述她如何從一個孤僻執拗、任性自私的小女孩,逐漸學會了正確的對待別人、對待環境、對待世界的成長過程,才是電影《秘密花園》最主要的人物。
換句話說,如何通過視覺語言表現和挖掘出小女孩內心的善良與純真,才是把整個故事說得通的關鍵。
塑造人設是關鍵,推動劇情是主線。在這部作品問世之後,無數次的被改編為音樂劇、電影的過程中,改編作者們都竭盡全力忠實原著的精神內涵,重視人物轉變和氛圍營造,原因不言自明。
看新版《秘密花園》,最大的感受就是,片中的角色們個頂個的神煩。
片中,主角瑪麗的心路歷程,其實很好理解:
在印度出生、長大的她,因為突然發現母親對自己不理不睬,由此心生嫉妒與怨恨,進而形成了刻薄、冷酷的性格和不好相處的態度。
說到底,是缺乏母愛讓她長出了一幅厚厚的心靈鎧甲,希望藉助對外界的冷若冰霜,來掩飾內心的自卑與不滿。
父母去世後,她被迫回到英國姑父家,陰森詭異的大宅子,以及同樣冷酷的姑父、要求嚴苛的女管家,令她更加喘不過氣來。
然而,探索的好奇心戰勝了害怕的恐懼感,才讓她找到了生趣盎然的神秘花園,收穫了純真友善的夥伴迪肯、聽話懂事的野狗,學會了善待別人、和諧相處,進而用自己的善良純真與執著勇敢,感染了病魔纏身的柯林,讓他打破了心結,重新站起來並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其實,神秘花園更像是一個引子,而非真的有魔法。
是瑪麗自己打破了心結,終於認識到母親始終是愛自己的,只因姐姐去世的影響亂了心智,才對她如此冷漠,因此,瑪麗才有了從任性自私到樂於助人這一轉變的成長空間與爭當理由。
然而,由於強調神秘花園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對人物的塑造,《秘密花園》中幾乎所有人物的性格都是不完整的,動機是缺乏推敲的,因此,瑪麗的轉變如此突兀,與其密切相關的姑父及柯林等人物的身心轉變,也很難立得住。
動機都看不懂,人物都立不住,整個故事也如空中樓閣般岌岌可危,這是新版《秘密花園》之所以口碑不佳的主要原因。
主創的第三宗罪
唯特效論和人物塑造失當,帶來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原著中人物成長推動主線演進的故事主線,被毫不留情的分割、打斷,劇情也在神秘花園-詭異古堡之間來回切換,顯得毫無頭緒,凌亂不堪,直接影響的故事主線的可信性與融入感。
打算以老帶新、走兒童奇幻片路線的《秘密花園》,幾乎把同類型影片該犯的錯都犯了。
繼《時間的皺摺》、《滴答屋》、《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之後,《秘密花園》也難逃慘敗的命運,這讓人不由得想起一個問題:為何靠著視覺特效與個人英雄主義混搭的奇幻片,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特效的大量應用,固然極大的支撐了這類影片的氛圍營造,討喜的人物與搞笑的情節,固然讓影片輕鬆愉快,很有觀賞性和娛樂性。
但是,如果忽略了講故事這個本質,哪怕有再多光彩奪目的異域風情,天馬行空的奇山異景,都無法感染觀眾,讓觀眾融入其間、感同身受。
為何擁有成熟的流水線工廠和大量頂尖的創意人才,每年依然會產出像《秘密花園》這樣平庸的作品,除了好萊塢規模生產的刻板思維之外,缺乏創新精神、不敢冒風險,才是癥結所在。
是一成不變的類型片套路毀了《秘密花園》,是四平八穩的操作,讓這部作品平淡無奇、毫無亮點,費盡心思的翻拍,並不能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