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馬來西亞:橡膠大國的憂傷,不僅僅是生產不了安全套

2020-12-23 出行一客

馬來西亞之外,整個東南亞在全球製造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不僅橡膠行業,它們涉及的多個產業環節已有不可替代的趨勢。

文 |《財經》記者 陳瀟瀟

編輯 | 謝麗容

自疫情席捲橡膠大國馬來西亞後,全球安全套大本營受到了威脅。由於疫情泛濫,全球最大的保險套製造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Karex Bhd)被迫停產一周多,全球安全套供應很快將進入告急狀態。

全球每5個安全套,就有一個由康樂生產。康樂每年向140個國家出口安全套,年產量超過50億個。康樂除了為全球最大安全套品牌杜蕾的代工,還為世界衛生組織及英國國民保健署生產安全套,其自主品牌Carex和One銷量也很大。

康樂公司總裁Goh Miah Kiat日前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公司的三家工廠停產了10天,已經造成了1億個安全套缺口。

然而,這僅僅是馬來西亞製造業危機的冰山一角。

馬來西亞不僅是全球最大橡膠製成品出口國,近兩年也在逐步承接全球電子製造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尤其是半導體行業,馬來西亞在封裝測試環節扮演重要角色。

疫情的不斷發酵已導致這些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馬來西亞已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馬來西亞衛生部27日通報,該國新增13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161例,累計治癒259例,死亡26例。

多位國內零部件製造商對《財經》記者表示,他們在馬來西亞的客戶自3月18日起,均已相繼停止工廠運行。

過去幾年,整個東南亞在全球製造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其涉及的多個產業環節已有不可替代的趨勢。疫情的持續影響下,連鎖反應可能將會顯現。

橡膠大國的憂傷

3月16日,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實施行動管制令,要求3 月 18 日至 3 月 31 日全國封城 14 天。期間,除了提供必須基本服務的機構,其他政府及私人機構將關閉,包括境內企業、工廠也必須全面停工。

雖然此後政府對一些企業開了復產綠燈,但企業依然需遵守一定規則。比如,獲準運營的工廠必須減少員工數量至最低限度。康樂公司已於27日獲準提前復產,但按照復工規定,目前到崗率僅有50%,產能大幅受限。

公司方面表示,工廠庫存僅能滿足未來兩個月的量,後續來看,至少50%的安全套供應將成問題。

在疫情的持續襲擊下,安全套所在的橡膠產業鏈受影響最為直接也最快。

橡膠和棕油歷來都是馬來西亞的優勢產業,20世紀上半葉,全球一半的橡膠生產自馬來西亞。目前,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油生產國,也是全球第三大橡膠原產國。

由於背靠原材料優勢,馬來西亞也是全球最大的橡膠製成品生產國,不僅生產全球五分之一的安全套,同時還供應全球65%的橡膠手套,是全球最大的橡膠手套出口國。

停工停產除了影響到安全套的生產供應,橡膠手套的供應也面臨問題。馬來西亞當地的橡膠手套製造商協會正要求政府允許他們恢復100%的正常生產。

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由本地的五大公司生產,分別是高產尼品、速柏瑪、賀特佳、頂級手套以及康扶手套。其中,頂級手套是全球最大拋棄式橡膠手套製造商。疫情發展初期,為了對抗疫情,頂級手套曾聯合當地的其他手套廠商,向武漢捐贈了1800萬副醫用橡膠手套。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的主要出口國為中國。今年1月,由於中國對醫用橡膠手套的需求激增,向中國出口的天然橡膠佔到當月總量的44.3%。在需求拉動下,頂級手套曾預估今年手套銷售將提高25%。

但隨著馬來西亞疫情越發嚴重後,這些手套工廠也紛紛受到了產能影響。頂級手套在馬來西亞擁有的43家工廠,都遇到了產能問題。

在工人短缺的情況下,多家橡膠手套商預計,與安全套一樣,他們的產量將有超過50%的縮減。這意味著,緊隨安全套的腳步,全球橡膠手套供應也將進入短缺狀態。

半導體也受阻

天然橡膠以及服務業本來是馬來西亞的支柱型產業。但過去幾年隨著全球產業轉移的加劇,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逐漸成為製造業的重要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馬來西亞最近兩年最大的外資投資來自製造業,2018年與2017年比較,增長了37.2%。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的封裝測試環節。

馬來西亞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AMD、恩智浦、ASE、英飛凌和英特爾均在當地設有工廠。相關數據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單單馬來西亞就貢獻了其中13%。

但目前,由於政府限制復工節奏的政策,這些半導體公司要麼停工歇業,要麼只能恢復部分產能。當地涉及的封測業務包括,汽車電子、集成電路晶片封裝與測試、晶圓封裝與測試。

多位行業人士對《財經》記者記者表示,如果疫情還將繼續持續,可能將對全球半導體的供應產生影響。

德國英飛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3月17號,英飛凌曾發布聲明稱已關閉在馬來西亞的工廠。

此外,英特爾在馬來西亞居林市、檳城都有封裝工廠。這些工廠的產能佔總CPU後段產能的50%。為了避免產能減少造成供應短缺,英特爾正在增加越南封測工廠的產能,以滿足處理器封裝及測試的需求。

馬來西亞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出口市場之一,僅次於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地區。部分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疫情,2020年一季度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銷售額可能將比2019年同期下跌10%。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保險套廠商疫情下竟然停產了!連安全套都缺一億個...
    該公司執行長Goh Miah Kiat表示,「我們將在全球各地都看到安全套短缺的情況,這將是可怕的,我擔心的是,對於非洲內陸的許多人道主義項目來說,短缺將不僅僅持續兩周或一個月,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不過Goh說:「好消息是,安全套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因為不管你喜不喜歡,安全套仍然是必需品。」「考慮到目前的情況,人們可能不打算要孩子。
  • 受新冠疫情影響,連安全套都缺1億個……
    該公司執行長Goh Miah Kiat表示,「我們將在全球各地都看到安全套短缺的情況,這將是可怕的,我擔心的是,對於非洲內陸的許多人道主義項目來說,短缺將不僅僅持續兩周或一個月,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 不過Goh說:「好消息是,安全套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因為不管你喜不喜歡,安全套仍然是必需品。」「考慮到目前的情況,人們可能不打算要孩子。
  • 疫情期間安全套大賣,國產廠商如何逆襲杜蕾斯、岡本?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疫情對全球安全套(保險套)產業鏈的影響成為熱門話題。日前,據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全球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康樂公司(Karex Bhd)警告,疫情因素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而康樂公司庫存只足以應付兩個月需求。
  • 專訪傑士邦總經理張文耀:疫情對安全套市場影響有限 產能已向中國...
    3月底,據路透社報導,全球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康樂公司發出警告,受疫情影響,其馬來西亞3個工廠已停工一個多星期。按照正常時期的產量,馬來西亞本土三個工廠1個星期能生產1億個保險套,這也就意味著,停工已造成了1億個保險套的缺口。康樂公司號稱「保險套之王」,全世界1/5的產量都是由它供應,如杜蕾斯(Durex)、ONE等品牌均由康樂公司代工。
  • 席捲而「套」:馬來西亞各產業壓力劇增
    這幾年,整個東南亞製造業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尤其是他們的橡膠產業,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最近,根據海外媒體報導,由於封鎖迫使生產停滯,全球市場的保險套短缺正在迫近。 由於受疫情影響,保險套製造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被迫停產一周多,全球安全套供應很快將進入告急狀態。全球範圍內每5隻保險套,就有1隻是康樂生產的。
  • 安全套全球短缺1億 國內廠商銷量暴漲
    來源:時代周報疫情期間,安全套屢屢登上各大電商銷量榜單前列。但熱銷背後,安全套供應鏈也正遭受因疫情引發的不穩定因素的考驗,甚至出現了全球短缺1億隻安全套的說法。「馬來西亞的康樂是我們最大的供應商,馬來西亞方面要求康樂停產半個月,我們知道康樂的情況之後,立即進行密切溝通,雖然康樂的貨比較緊張,但因為我們是重點客戶,對我們的供應還算比較穩定。」
  • 橡膠手套概念股有哪些?橡膠手套概念股一覽表
    11月24日訊,據媒體報導,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馬來西亞橡膠手套製造商Top Glove工廠確診病例激增,馬來西亞官員周一表示,將逐步關閉Top Glove30個工廠中的28個。
  • 安全套產品進化論:3.0時代,高階愉悅度成為品牌支點
    安全套1.0時代(1998年以前):計劃生育時代的避孕工具  安全套做為產品化生產的避孕工具其實在1919年在國外就出現了,天然乳膠保險套的文明歷史就此展開。在我國,第一條引進自日本的天然膠乳保險套自動生產線於1965年開始在天津投產,拉開了保險套機械化生產的序幕。1972年,我國實行了避孕藥具向育齡夫婦免費供應。
  • 下半年天然橡膠進口量或將逐步走高
    3-5月,天然橡膠進口呈現逐月遞減趨勢。一方面,因3-5月為東南亞天然橡膠產區低產季,且今年受天氣、疫情等因素影響,海外主產區開割延期,膠水供應偏緊,割膠進程推動緩慢;其二,疫情影響,3-4月馬來檳城港封港,印尼封國,泰國多地封城,均影響天然橡膠運輸效率;其三,疫情衝擊橡膠下遊市場,3月國內輪胎企業生產恢復緩慢,部分工廠生產負荷僅在五成,對原料採買意向不高。
  • 不必害羞——用這些日本安全套,放心愛!
    去年開始國人去日本旅遊除了買爆了日本的電飯鍋、馬桶蓋順道還拯救了日本的橡膠廠,因為安全套也成了國人去日本爆買的熱門單品之一。很多人不理解,安全套我們國家沒有麼?為什麼要去日本買?你們簡直是崇洋媚外!質量什麼的我們先不說,我們先說價格,作為一個無上限無下限的剛需產品,差價相當大~大大!
  • 凌晨2點還在補貨的安全套創業者:以前一批貨賣3年,最近2個月已補貨...
    1億安全套缺口「昨天去超市,發現安全套竟然都漲價了,而且牌子也不是很全了。」一位用戶表示。誰也沒想到,疫情的蝴蝶效應竟讓安全套成為緊缺物資。位於馬來西亞的康樂公司生產了全球五分之一的安全套,在銷量上是世界第一。然而最近,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這家公司的3家工廠已經有一周多沒開工了。該公司估算,全球安全套缺口已達到1億隻。
  • 安全套過期了還能用嗎
    正常情況下,保險套的保質期都在三年左右。在保質期內使用保險套,不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任何影響。但如果保險套已經過期,它的橡膠組織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而且還會滋生大量細菌,盲目的使用很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現象出現。比較常見的現象就是男性的龜頭出現紅腫搔癢,女性的陰部發生瘙癢、灼熱、甚至會白帶增多,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婦科疾病。所以過期的保險套千萬不要使用。
  • 啪啪啪用安全套,還是感染了愛滋?
    上面某網友所散播的「病毒粒子可以穿過保險套橡膠間隙」的說法是謠言。在國家標準的要求中,天然膠乳橡膠保險套的生產必須符合這一條——「完好無損的膠乳膜有隔離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性傳播疾病(STIs)以及精子的作用」。
  • 安全套的未來:據說「六邊形」的更舒服!「私密用品行業裡的蘋果」如是說
    為了防止這種不舒服、不安全的情況再次發生,瑞典頂級私密生活產品設計品牌LELO決定進軍安全套製造行業。這家公司成立已經有20年時間了,通過重新發明橡膠材質,他們被人們稱作是「私密用品行業裡的蘋果」。這種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吸引眼球,事實上,它能增加保險套的強度,不容易撕裂。而且,使用起來也比傳統保險套更加舒適。
  • 進口安全套抽檢不合格率超三成 岡本、第六感上榜
    2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官網通報2016年進口安全套監督抽查情況,共計抽查進口安全套133批,檢出不合格43批,不合格檢出率32.3%。  此次抽查共涉及全國20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抽查環節覆蓋了國內市場、進口口岸、跨境電商等商品主要流通領域。
  • 生意社:十年至低 天然橡膠經歷了怎樣的三月?
    馬來西亞:3月16日馬來西亞總理宣布,將從3月18日起在全國範圍內採取為期兩周的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加強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3月18日馬來西亞檳城港宣布封閉,不再接受泰國貨物過境。「封城」措施下馬來西亞國內高庫存壓力巨大。
  • 全球最大橡膠手套製造商停產在即 國內這三家公司迎替代機會
    財聯社11月24日訊,據媒體報導,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馬來西亞橡膠手套製造商Top Glove工廠確診病例激增,馬來西亞官員周一表示,將逐步關閉Top Glove30個工廠中的28個。Top Glove為全球最大橡膠手套製造商,手套產量佔全球五分之一。因疫情對乳膠手套相關產品的需求激增,該公司在今年創下了史無前例的利潤增幅。據了解,醫用手套分為天然橡膠手套、丁腈手套(醫療級手套)與PVC手套。
  • 生意社:多重打壓 3月天然橡膠市場價格下行10%
    國內乾旱和白粉病影響,產量預期減少;東南亞產膠國受疫情影響明顯。3月18日馬來西亞檳城港宣布封閉,不再接受泰國貨物過境。「封城」措施下馬來西亞國內高庫存壓力巨大。馬來西亞「封城」將可能直接造成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量縮減3-3.5萬噸左右。且「封城」使馬來西亞國內橡膠加工廠基本處於停產狀態,將對泰國濃縮乳膠及非洲膠原料進口需求大幅減少,影響泰國出口量將在4萬噸左右。
  • 抽檢三成不合格,岡本傑士邦上榜 進口安全套,真的安全嗎?
    幾天前,一則關於安全套廠商收購奶粉廠商的消息,被段子手們調侃為赤裸裸地顯示了什麼是「對衝風險」——你要麼今天買他們的安全套,要麼十個月後買他們的奶粉。然而,安全套極有可能不安全,十個月後,你依然有可能要買奶粉。
  • 亳州橡膠止水條生產廠家技術性的優勢
    亳州橡膠止水條生產廠家技術性的優勢   亳州橡膠止水條生產廠家技術性的優勢    可以更具客戶的不同使用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對於已完工的工程,如果縫細滲漏水,可用該止水條重新堵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