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製造業市場紛紛停工停產之後, 全球製造產業鏈面臨著嚴峻的壓力。這幾年,整個東南亞製造業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尤其是他們的橡膠產業,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最近,根據海外媒體報導,由於封鎖迫使生產停滯,全球市場的保險套短缺正在迫近。
由於受疫情影響,保險套製造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被迫停產一周多,全球安全套供應很快將進入告急狀態。全球範圍內每5隻保險套,就有1隻是康樂生產的。康樂去年的年產量有40億隻。但由於當地政府因新冠肺炎疫情實施「封鎖」,他們在馬來西亞的三個工廠全部停產。
康樂的保險套通常由杜蕾斯等知名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並供應給英國NHS等國家醫療保健系統,或者由聯合國人口基金等援助計劃分發。雖然康樂公司在周五獲得了恢復生產的許可,但只有50%的員工受到關鍵行業的特殊豁免。
公司的執行長Goh Miah Kiat表示:「啟動工廠需要時間,而我們將難以滿足一半產能的需求。」
他說:「我們將看到全球各地的保險套短缺,這將令人恐懼。」 「我擔心的是,對於許多人道主義計劃……在非洲,短缺將不僅是兩個星期或一個月。這種短缺可能長達數月之久。」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國家,目前一共有2161例冠狀病毒感染和26例死亡。「封鎖」將至少保持到4月14日。據報導,近期其它重要物品(例如醫用手套)的製造商在馬來西亞的運營中也遇到了麻煩。
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橡膠製成品生產國,不僅生產全球五分之一的安全套,同時還供應全球65%的橡膠手套。停工停產不僅影響到安全套的生產供應,橡膠手套的供應也面臨問題。馬來西亞當地的橡膠手套製造商協會正要求政府允許他們恢復100%的正常生產。
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由本地的五大公司生產,分別是高產尼品、速柏瑪、賀特佳、頂級手套以及康扶手套。其中,頂級手套是全球最大拋棄式橡膠手套製造商。疫情發展初期,為了對抗疫情,頂級手套曾聯合當地的其他手套廠商,向武漢捐贈了1800萬副醫用橡膠手套。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的主要出口國為我國。今年1月,由於我國對醫用橡膠手套的需求激增,向中國出口的天然橡膠佔到當月總量的44.3%。在需求拉動下,頂級手套曾預估今年手套銷售將提高25%。但是隨著馬來西亞疫情越發嚴重後,這些手套工廠也紛紛受到了產能影響。頂級手套在馬來西亞擁有的43家工廠,都遇到了產能問題。
在工人短缺的情況下,多家橡膠手套商預計,與安全套一樣,他們的產量將有超過50%的縮減。這意味著,緊隨安全套的腳步,全球橡膠手套供應也將進入短缺狀態。
不僅是橡膠行業,馬來西亞的半導體行業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據媒體報導,馬來西亞近幾年最大的外資投資方來自製造業,2018年與2017年相比較,增長了37.2%。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的封裝測試環節。馬來西亞擁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AMD、恩智浦、ASE、英飛凌和英特爾均在當地設有工廠。有關數據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光馬來西亞一地就貢獻了其中13%。
但是由於政府限制復工節奏的政策,這些半導體公司基本處於停工歇業狀態,頂多恢復了部分產能。當地涉及的封測業務包括,汽車電子、集成電路晶片封裝與測試、晶圓封裝與測試。專業人士表示,如果疫情在短期內無法得到控制,全球半導體的供應產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