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每日農經》官網
>>>更多精彩致富案例
四川省崇州市:028-82380478
編導:郭冬雲 攝像:王增群
邢堡任:咦?停了?其實啊,這大夏天的下一場雨,在屋裡呆著挺舒服的,不過今天啊,我有上山拍雞的任務。
剛到四川崇州,記者小邢就遇到了一場雨,拍攝地點離城鎮雖然不到20公裡,但是呢,山高路滑,交通很不方便,不知道這山林裡的雞到底怎樣了呢?
邢堡任:哎呀,走了十幾公裡的山路啊,終於看到這山林裡面的雞了。這個雞叫什麼雞來著?
養殖戶:這叫改良黑康雞。
邢堡任:我能抓一隻看看嗎?
養殖戶:可以,不過我勸你不要抓了,這雞很兇猛,你看我手上的傷。
邢堡任:喲,這是雞啄的?算了吧,您這技術都被啄,像我這技術啊,咱別把雞傷著。要不這樣,勞駕您一下,幫我抓只雞看看。
兇悍,善於奔跑,還敢跟人較勁!記者小邢發現,這黑康雞啊,不抓它的時候呢,看起來特別溫順,等你到了跟前,它就會警惕起來,跑得飛快,想抓它們啊,並不容易,看來抓雞這事還得從長計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雞呢?
毛智敏:說來就有點遠了,引進了一個外國的血統,經過我們不斷的選育之後,比較適應當地的環境。
原來啊,記者小邢看到的並不是當地的土雞,而是以國外引進的黑雞為父本,以本地土雞為母本雜交出來的一種肉蛋兼用型雞。不過,大多數地方搞山地養殖,一般都會選本地的土雞,為什麼這裡要選黑康雞呢?
四川省崇州市農村發展局畜牧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黎炳輝:從生產性能來講的話,我們土雞適應能力比較強,但是它的產蛋數很低,我們引進了黑康雞,因為是良種品種,所以產蛋數要比當地土雞高得多。
據了解,黑康雞原本是一個優良的蛋雞品種,性情溫馴,適用於標準化養殖,經過改良以後呢,它的產蛋量和出肉率都比當地的土雞要高得多,所以啊,人們才選擇了它。那麼,它們到底能不能適應中國的山林生活呢?
邢堡任:終於抓到雞了,抓了我一下,說實在的,在這山林抓這黑康雞,確實不容易。看看啊,嘴——是黑的,爪子——是黑的,羽毛——烏黑髮亮,非常漂亮。經過這麼多年的山林散養啊,這黑康雞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咱們來做個試驗。
經過三四年的培育,人們發現,黑康雞不但具有天生的抵抗風雨的能力,而且還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非常適合進行山地散養,把它們放到山林裡以後啊,運動量增加了,脂肪消耗了不少,肉質也得到了很大改善。那麼,它們的味道到底怎樣呢?
邢堡任:來,吃飯了。我面前有六盤菜,其實只有三種,每一種兩盤,在每一盤菜的下面,還標了一個編號,一般來說啊,這些編號都是代表是哪位廚師做的,可是這個我告訴您,這些菜都是一位廚師做的,只不過是用了兩種不同的雞和雞蛋。我呀,請了五位評委,其實就是五位消費者,讓他們來評評到底哪盤菜更好吃。提示一下,號碼分別是1、4、6和2、3、5,有請。
消費者1:這個湯還比較香。
邢堡任:這個是幾號?6號?
消費者1:我都不知道,是。
邢堡任:你是只喝了這一種嗎?
消費者1:我兩個都喝了,它的湯比較鮮,有雞肉那種純香散發出來的,感覺特別好喝。
消費者2:4號,那個比較香,雞肉吃起來很緊,口感很舒服,很有嚼頭。3號的肉比較松,吃起來很膩。
消費者3:1號,它的雞蛋的口感很嫩,很好吃。這個2號就有一點雞蛋的腥味,而且沒有那麼嫩,比較老一點。
在消費者不知道編號規則的情況下,一致推選出1號、4號和6號這三道菜,而它們恰好就是黑康雞的雞肉和雞蛋做的菜。這還只是口感方面的比較。根據檢測呢,這山林黑康雞啊,已經通過了有機產品的認證,雞蛋維生素E的含量更是高出普通雞蛋的4倍。那麼,這好吃又有營養的黑康雞到底是怎麼養出來的呢?
邢堡任:要想養出好雞啊,必須得有好吃的。您要問了,這山上有什麼好吃的?告訴您,三步之內我至少能找到三四樣。您看,這是野絲瓜,雞愛吃。這個,車前草,雞特別愛吃。
為了讓雞獲得更好的營養,除了山裡的青草啊,人們還專門準備了麥麩、成粒的玉米和炒熟的黃豆,把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粉碎混合起來作為雞的主食,這些飼料不含任何添加劑,再加上它們長年生活在遠離工業汙染的山林裡,這黑康雞啊,不但能吃到精細的飼料,而且還獲得了接近於土雞的品質。
毛智敏:每隻雞的雞蛋能賺60元,雞能賺30元。
黑康雞的養殖周期大約是2年,這期間,每隻雞平均產蛋270枚,然後呢,就可以作為肉雞賣掉。除去飼料成本,雞蛋和雞肉加起來大約能賺90元左右。在養殖的時候,雞除了能在附近的山上吃草以外,人們還會有意從遠處採回牧草,搭配起來給雞吃,這樣一來,既保護了植被,黑康雞的養殖效益又提高了不少。
邢堡任:經過這幾天的體驗啊,我算是喜歡上這養雞了。沒想到,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品種,經過科學的林間散養,居然也能帶來這麼高的效益。不過啊,我倒有個提議,這雞畢竟是從國外來的啊,以後咱們養雞啊,咱們改說英語,Come on!
旁白:什麼亂七八糟的,走了。
邢堡任:哎,別走啊,開個玩笑嘛。
>>>進入《每日農經》官網
>>>更多精彩致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