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傳統村落】楊奎昌‖米倉道上的農經村

2020-12-24 騰訊網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米倉道上的農經村

楊奎昌

地處米倉山南麓的廣元市旺蒼縣福慶鄉農經村,雖經無數年代,但仍存留許多歷史古蹟和傳統風俗習慣。2017年2月,農經村被國家住建部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入選名單。

鑲嵌在大山褶皺裡的農經村,整個村落呈一個巨大的撮箕形狀。在農經村南北走向的山脈之間,就是有名的伏溪河。伏溪河發源於福慶賀家山,從崇山峻岭中流出,沿途匯聚無數條小溪細流,一路奔騰向東,在國華花街匯入西河。伏溪河流域面積達0.2平方公裡,河水乾淨清澈,溪中多桃花魚、木葉魚。民間詩人何元成曾為村落題詩一首:「兩山流出一伏溪,桃紅柳綠映河提。仰天望見立禪寺,陰坡如坪對街立。」

古民居

沿南山石梯子古道,途徑遠近聞名的三禪寺,穿過萬畝林帶到達仰天窩;北山一條出鄉公路順山勢盤旋而上,可到達天星鎮。陽春時節,南北兩山青山湧翠、山花爛漫、鳥語花香。金秋來臨,群山紅遍,層林盡染,可以說是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近20多種野生動物在綠水青山中生息繁衍。

據《旺蒼縣誌》記載,伏溪堡是四川廣元至陝西漢中商貿流通的必經之地。公元1909,廣元縣建制團區,伏溪堡屬於廣元第三團區伏溪堡管轄。宣統二年(1910),農經村屬廣元全縣劃分1城、2鎮、7鄉,分轄57堡中的雙河堡,治龔家場;民國32年(1943年)改名福慶。

農經村就是現福慶鄉鄉政府所在地,它曾是古代利州通往陝西寧強縣(今毛壩河場鎮)的道路之一,是古代川陝南來北往物流的必經之地。

千百年來,農經村人,除了半山坡上零星地散居著一些村民外,大多數村民選擇在河谷較平坦的地帶依山傍水建房。整個村落吊腳樓、四合院、古墓碑、石拱橋、古柏樹等原生態傳統風情保存完整,處處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厚重。

石家大院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廣元縣成立設治局,伏溪堡改名為福慶鄉,年僅23歲的(聯堡主任何明光)馬夫隊隊長石銀玉成為福慶鄉「偽鄉長」。為修建鄉公所和私人住宅,時任鄉長石銀玉指定遠近有名的地仙胡廷明,在福慶鄉場鎮中心地段鋪盤定基,擇地造址,歷時3天,最後以「金鐘赴地」風水定基。民國三十四年九月,石銀玉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搜刮民財,搶奪民木,抓捕工匠,在福慶場鎮大興土木,建修了共16個門面、48間房屋、佔地48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的四合院,即石家大院。大院坐北朝南,西側樓廊為繡花樓,供太太、小姐刺繡用房,東側樓廊為文書樓,供手下保甲長辦公用房,南側為戲樓,供大小官員觀戲用房,北側為關押樓,供關押人群用房。石家大院設計大氣,構造堅固,工藝美觀,雕刻精湛,整體保存完好。

石家大院正廳

石家大院戲樓

2012年,石家大院被認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大院始建於民國初期。1909年,廣元縣第三團區團總馬良俊在伏溪堡(農經村一組)建造了一座封閉式四合院作為治所辦公用房,一樓一底,東西兩側為吊腳樓,南側設有雙開門出入,小青瓦,人字脊梁,至今保存完好。目前被列入傳統村落保護對象。

馬家大院

祝家大院始建於清朝嘉慶時期。時任地方文官祝老爺在祝園河壩建造了一座品字型四合院,其建築嘆為觀止,院門左右有兩個大桅杆用於栓馬,一進三幢樓門子,二龍搶寶在高尚,養了個二字木連尊,養了女兒皇閨秀。堂屋兩個石桑蹲全是描繪的石獅子及包公斷案圖案。道光末年,祝老爺母親何氏80高壽,眾親友贈送一張壽匾,刻有「壽永金萱」四個大字。祝老爺一生為人為善,在饑荒年時,同濟念民,深受百姓擁戴,廣元縣利州府聽到祝老爺的美名,便贈送了一塊遍,四個大子以「為人為善」。

古壽匾圖

早在民國時期,農經村就有6個家族,其中祝氏家族佔40%,盧氏家族佔20%,康氏家族佔10%,唐氏家族佔10%,何氏家族佔10%,馬氏家族佔10%。一直以來,村落傳承嚴謹的家訓,優良的家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文化,在村落世代流傳。笑不露齒,衣不露胸,吃不露聲,女不陪客,孩不入席,是每個家族不成文的普通家規。

建國前,男婚女嫁時,三回九轉,六禮周全,三里舖毯,五裡結彩,女兒哭嫁,敲鑼打鼓踩鬥,坐轎,拜堂成為村落不可缺少的婚禮習俗。特別在閨女出嫁,彰顯村落傳統禮儀,母女倆相互哭訴,話離別,話祝願。年長的姑母在新娘出門前哭訴囑託,教化侄女牢記家規,不忘家訓,聽教聽使,孝敬父母,團結鄰居,疼愛丈夫。新娘動步前,家兄弟背著新娘踩鬥,年長者,向人群中拋灑五穀,新娘叩拜高堂後上轎出閣。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楊奎昌【中共旺蒼縣委黨史研究室(旺蒼縣地方志編纂中心)】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散文】楊奎昌 ‖ 綻放在心中的那片梨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綻放在心中的那片梨花楊奎昌3月20日,汽車尋覓著淡淡的花香,沿著國道212線,向著我心儀已久的梨鄉——蒼溪,快速行駛。村落很安靜,滿眼的梨花似乎覆蓋了所有的生動,讓人無法知曉梨花下面到底藏納著怎樣的玄機與奧妙,一條條平坦而寬闊的步遊道,如蛛網般連接著千家萬戶的門扉,把疏離的農莊彼此擁抱成川北現代田園生活的最美風景。當我們用熱烈的目光掀開梨花的一角,你便會看到花下的天地竟如此絢麗,如此令人神往!祖輩們曾經苦難的低矮土屋已留在了夢裡,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嶄新的小洋樓。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楊奎昌 ‖ 天鼓...
    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方志四川•非遺】潘麗 王遠金 ‖ 四川傳統歷史文化瑰寶:梓潼...
    【方志四川•非遺】潘麗 王遠金 ‖ 四川傳統歷史文化瑰寶:梓潼被單戲 2020-10-05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影像】央視科教頻道今晚播出:中國影像方志 | 鄉城...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CCTV-102020.6.23 23:06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鄉城篇鄉城篇 預告片 鄉城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側,青藏高原的東南緣。 縣城以東這座名為「那拉崗」的地方海拔3810米。
  •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2020-09-13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趙立策 ‖ 蜀道,歷史興衰的一面鏡子
    原創 趙立策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 【方志四川•影像】央視10套今日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CCTV-102020.1.13 15:38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鄰水篇鄰水篇 預告片 古時,大洪河名為大鄰水,御臨河名為小鄰水。《輿地紀勝》記載:「鄰水有二,大鄰水出鄰山頂上,西南流經鄰水,入巴縣界。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阿達色軌 ‖...
    經調研後,阿達俄來認識到,只有充分利用小興場盛產珍珠米的現實,走特色農產品發展道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小興場珍珠米,才能達到老鄉的收益最大化。截至目前,通過電商平臺銷售3萬3千斤大米,銷售額達到19萬元。為突破傳統產業瓶頸,2020年引進中草藥種植280畝,村集體專業合作社流轉了村民的田地種植丹參、星油藤、紅果參、柴胡,預計創收280萬。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脫貧從裡走到外 攻堅緻富穩步邁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舒仕明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舒仕明 ‖ 神奇的轉變 2020-12-3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美食】鄭瑤‖ 餐桌上的貴族——雅安天全「土司宴」
    【方志四川•美食】鄭 瑤 ‖ 餐桌上的貴族——雅安天全「土司宴」 2020-12-19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邳州這3個村入選省級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上榜啦另外兩個分別是邳州市官湖鎮授賢村和邳州市佔城鎮山上村話題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著力改善人居環境,確保鹿寨村範莊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落環境逐步改善,歷史風貌得到保護和延續,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培育出一個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完好、特色產業發展成熟、人居環境良好的傳統村落。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木子 ‖ 走在...
    一天下來,李松長雖手掌上增添了幾個大血泡,有的還磨破透出了血水,有點隱隱作痛,但他與村民們一起完成了預定任務,轉變了村社幹部在村民心目中只看不幹的形象,也改變了村社幹部、黨員對機關幹部的偏見。事後,有的村社幹部私下裡說,那一天他們這些泥腿子都累得腰酸背痛,李書記一個省城來的人,一直幹在前頭,中途都沒有停歇,真的不容易,也真的感動了大家。
  • 「天人合一」的傳統自然觀,中國傳統村落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京西齋堂西北狹谷中部,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勢而就,高低錯落。以村的後龍頭為圓心,南北為軸線,整個村莊呈扇面形展於兩側。現存有清代民居74套、689間。村上、村下被一條長200米、最高處20米的弧形大牆分開,村前又被一條長170米的弓形牆圍繞,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條通道貫穿上下,還有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的建築格局,這些古民居建築是寶貴的歷史文物,對研究中國的民居建築史具有重要的作用。爨底下村位於天津關古道中,爨頭下方是一處天然關隘,裂谷長達100多米,是典型的斷層景觀,堪稱天險,其景觀奇特,俗稱「一線天」。
  • 【方志四川•詩詞】龔克華 ‖ 我在崇州等你,等一場詩與遠方的際遇
    【方志四川•詩詞】龔克華 ‖ 我在崇州等你,等一場詩與遠方的際遇 2020-12-23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錢俊樺 ‖...
    眼鏡書記的「老兵日誌」錢俊樺 2018年3月,轉業不到3個月,封濤受組織安排,到鹽源縣棉椏鄉綿埡村任第一書記,「雖然家裡有些困難,但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組織上需要我,我就上!」 沙小林今年考上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學費10500元,加上其他的,要12000元。助學貸只有8000元,還需要自己補上。沙小林比較懂事,暑假就去打工,賺些錢給自己上學用。 弟弟沙小峰,本來在外務工,但是我建議他去讀「9+3」,今年10月份去達州的四川電子商務學校讀書。 這樣兩個人都沒有什麼收入來源。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周安勇‖探秘滎經黑砂的前世今生(一)
    點擊上面藍字「方志四川」添加關注!編者按4月4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分期推出《探秘滎經黑砂的前世今生》,歡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郭朝林 ‖ 漢源地名趣談(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吹去歷史的浮塵,跨過漫長的時空,歷史的天空星漢燦爛,分外明朗。過去並不遙遠,過去仿佛就在眼前。前期回顧【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郭朝林 ‖ 漢源地名趣談(上)
  • 【方志四川•散文】鄒永忠 ‖ 貴旺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車間是流水線作業,幾條生產線上的成品箱匯聚在車間門口,讓貴旺奔忙得像個旋轉的陀螺,汗水浸溼了兩件衣服。貴旺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珠,又開始搬運起來。浸溼的衣服貼在肌膚上,纏綿而緊繃。初春的陽光慘白著臉,懸掛在天空,刺骨的冷風吹拂著臉龐,樹枝上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完,零星地滴著水滴,宛如貴旺額前流淌的汗珠。
  • 【方志四川•神話傳說】鄒永忠 ‖ 石樹村的由來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這些人似乎早已料到他會有如此態度,就說此樹不是你一家的,乃是村中所有村民的,怎能由你一人做了決定?而且他們會出很高的價格,這一大筆銀兩,足夠村裡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了,恐怕不會有幾個村民不願意的吧。主事聽後,沉思良久,便言,既然如此,就讓你們看看我們古樹村的村民對古樹的感情,豈是你們用幾個臭錢就可買斷的?然後便吩咐人去通知村民,讓所有人在古樹下面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