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楊奎昌 ‖ 天鼓...

2020-12-28 澎湃新聞

徵文啟事:見《 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 》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

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徵文 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天鼓腳下的領航人(三)

楊奎昌

十一

米倉山鎮關口村地處北部山區,遠離縣城,每天進出山裡的班車只有一趟,作為扶貧第一書記,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隨時都可能下山進城開會、談項目、協調資金等。她雖然在2014年拿了駕照,但由於一直在局機關上班,出門很少開車,對開車這門技術並不熟悉。

為了不耽誤工作,她作為一個新手,不得不硬著頭皮勉強上路。2015年旺寧路破土動工,從旺蒼到雙匯一路,塌方、懸石、泥潭、灰塵,許多意想不到的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繞道、堵車經常發生,有時僅一步之遙,很可能就要耽擱幾個小時,作為一個女性特別不容易,尤其需要一種勇氣和膽量。

米倉山鎮鼓城山(圖片來自網絡)

她無法忘記一次次歷險,2018年4月的一天,由於村道路坡陡彎急,李書記與鎮上幹部查看完關口二組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建設情況,回到關口埡停車處,上車後隨手把車鑰匙插入鎖孔內,當時車並未發燃,隨著慣性車開始沿著一段下坡路滑行,公路一側就是懸崖絕壁,慌忙中拉手剎也無濟於事,當時她十分緊張,頭腦一片空白,只有緊緊抓住方向盤,車裡鎮上幹部被嚇得連聲驚叫,在滑行大約一公裡後,幸好前方有一個沙堆,在沙堆的阻擋下車停了下來,避免了一場不可預料的事故發生。

還有一次,接到縣裡通知,省市領導到關口調研扶貧工作,她很早就起床,開車上路取道關口,當開到鼓城蕎子酒廠時,由於前面在維修公路,迎面開來一輛滿載沙石的大貨車,並且佔道快速行駛,為避讓大貨車,輪胎壓在石頭上,失去重心,整個車身向一邊傾斜,劇烈的顛簸,車裡的飾品掉下來,砸壞了音箱,驚出一身冷汗,只得在路邊將車停下,休息了近十分鐘,讓怦怦直跳心平靜下來再走。

「親人的理解和支持,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讓我在扶貧路上越走越自信」李書記坦言。2016年,由於自己的邁騰牌小車排量小、底盤不高,不適合跑山路,弟弟看到她經常進出汽車修理廠,為了支持姐姐的工作,弟弟主動提出,用他的越野車和李書記的小轎車交換。無數次地來回顛簸,無數次損壞無數次修復,僅修車費就花了近3萬元。

十二

「三年來,她感到愧對家庭和孩子,尤其自己的兒子,在他最需要的時候,自己卻不能在身邊陪伴」。

2016年7月,在成都牛津國際公學讀書的兒子,正在緊張地學習考雅思,學校一對一輔導,全英文授課,作出國前的學習準備,正是最關鍵的時候。李書記已向縣委組織部、鎮黨委請了假,準備到成都陪伴孩子一段時間,照顧衣食起居,讓他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7月10日,她正風塵僕僕地趕往成都,當車行駛到新安服務區時,突然接到鎮上王書記的電話:「李書記,明天縣督導組蹲點督導關口村扶貧工作進展情況,情況緊急,最好不要耽擱」當時已是晚上10點;接到電話後,望著近在咫尺的成都,心裡難受之極,眼看就要見到離別很久的兒子,可是……,經過反覆思考,她一咬牙,斷然做出決定:扶貧事大,家裡事小,還是回去吧!當晚天空暴雨傾盆,電閃雷鳴,她調轉車頭冒著大雨,連夜向著旺蒼的方向再次出發,翌日八點,她帶著一臉的疲憊準時到達關口村,當時參加督導工作的畜牧局局長李潮,望著她感到格外驚奇:不是說昨晚到成都了嗎?得知她一夜未合眼,馬不停蹄連夜趕回村裡時,對她這種精神和抉擇感動不已。

最讓她難以釋懷的是兒子遠渡重洋出國讀書,自己沒能陪伴他,親自送他到學校,這是她一生中最讓她難以釋懷的心結。

2016年12月,孩子出國到加拿大多倫多讀書,當時由於孩子父親身體不好,原計劃李書記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前已向中介機構申請,辦好了中英文假條、護照等出國所有資料,買好了往返機票,出國送孩子讀書早在計劃之中。

但當時關口村扶貧正處在村退出、戶脫貧的關鍵時期,成天忙於開會、走訪、檢查、寫報告,事務繁多,抽不開身。考慮到自己身為關口第一書記,千斤重擔壓在身上,自己要有責任與擔當,一邊是即將遠離家鄉求學的兒子,一邊是千頭萬緒的扶貧工作。她沒有任何含糊、任何猶豫,再次做出艱難的抉擇,毅然選擇了不去送孩子出國讀書。她在作出這個艱難決定的時候,心情是多麼的痛苦與不舍。

為此事孩子爸在電話裡大發雷霆:「問她是工作重要還是孩子重要……」作為孩子的母親,她心底的那份無奈與痛苦又有誰知曉呢?

出發那天,孩子在機場一直在等待媽媽的突然出現,但等來的卻是失望,當年兒子只有十六歲,從未走過這麼遠的路,何況是到異國他鄉,遠離父母。他隨身還帶了30張一百元加幣,1加幣相當5至6元人民幣,也就是兩萬餘元現金。

兒子最終在等待無果的情況下,隻身一人一步三回頭地登上成都到香港的飛機,從香港到溫哥華,再從溫哥華到多倫多,當時到香港已是晚上一點多,整個行程十九個小時,可想而知,作為一個母親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心裡有多煎熬。期間她擔心、自責、痛苦,隨著兒子的離家越來越遠,她只有在電話裡千叮嚀萬囑咐,守著電話徹夜未眠。第二天,當電話裡傳來遠在大洋彼岸,兒子那熟悉的聲音時,她禁不住流下愧疚的眼淚。

最讓她感到特別欣慰的是,兒子也很爭氣,兩年高中讀完後被全球著名的多倫多大學錄取,如今他已是多倫多大學金融專業大一學生,並且學習也很努力,去年還獲得了1000加幣,相當人民幣5000元的獎勵,懂事的兒子也很理解母親的工作,從沒抱怨和責怪過母親。

對父母也一樣難盡孝道,她70多歲的老母親,2018年11月在成都查出肺癌晚期,她幾乎沒有時間陪伴照顧重病中的母親,每次從山裡回來不是開會就是談項目,來去匆匆,有時只得買些母親喜歡吃的東西盡一點孝心,以求得心靈的一點安慰。母親也很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每次總是故作輕鬆地對她說:「安心工作吧,我的病還沒那麼嚴重,不要太惦記我」,母親越是這樣說她越是感到愧疚與自責。

十三

三年來,李書記俯身這片土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關口村的扶貧,每天跋山涉水,走村串戶,奔忙于田間地頭,讓她身心疲憊;在關口的每一天與寂寞、煩惱、流嵐同行,困難、挫折、痛苦隨時都在考驗著她的耐心和勇氣。當項目資金遲遲未到,當貧困戶面臨諸多困難,當大雪封山道路結冰,當屋內停電窗外飄雨,當陌生的鄰居和鼾聲把黑夜摺疊起來……往往在這個時候,她會想起遠在國外的兒子,想起重病的母親……

看得出她瘦了很多,白皙的皮膚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得黑黢黢的,手上長滿了老繭。但當她看到關口的山、關口的水、關口人的生活、關口人的思維、民風民俗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她的內心充滿無盡的喜悅。

三年的扶貧之路,故事嶙峋,身後鮮花朵朵,掌聲嘹亮。2018年11月,李曉嵐被市扶貧移民局、市婦聯授予廣元市「巾幗扶貧之星」榮譽稱號;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被旺蒼縣委評為優秀第一書記。

關口村黨員幹部助農增收

十四

朝霞喚醒沉睡的關口,如今的關口今非昔比,竹林水田恬靜安適的田園鄉村,寬闊柔和的鄉村路、鬱鬱蔥蔥的產業園、清涼乾淨的自來水、覆蓋全村的4G寬帶網絡…… 「村美、業興、家富、人和」,關口鄉村風貌煥然一新,關口呈現出連綿的驚豔與奇崛,讓世人回眸與驚嘆。2016年關口村被國家旅遊局列入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2017年被評為四川省首批17個省級健康村(社區)之一。

十五

感恩的天空舉著白雲,舉著光陰和夢想,關口這片仿佛喝醉烈酒的土地在奔康路上,激情彭拜,綻放著流光溢彩。

至今她仍堅守在這片土地上,找門路、籌資金、興產業、促增收,繼續著她的扶貧事業,默默無聞地在大山深處讀山讀水讀民意,為了關口父老鄉親的富裕和幸福,在這片充滿原始與野性的土地上深耕細作,和關口貧困群眾一道攜手演繹著脫貧奔康的不朽壯歌。在關口這片蔚藍、深邃的天空下,用智慧和激情寫雲端上的歌,盡情綻放舞臺上的芳華。

(全文完)

前期回顧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楊奎昌

【中共旺蒼縣黨史研究室( 旺蒼縣地方志編纂中心)】

相關焦點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陳星華 ‖ 脫貧...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投稿郵箱: tpgjzw@163.com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孫學元 ‖ ​檔案...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孫學元 ‖ ​檔案見證小康路 2020-11-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吳星霈 ‖ 阿里木...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投稿郵箱: tpgjzw@163.com截稿時間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姜維彬​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姜維彬​ ‖ 扶貧手記(組詩) 2020-12-16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脫貧從裡走到外 攻堅緻富穩步邁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徵文啟事:見《》投稿郵箱:tpgjzw@163.com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舒仕明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舒仕明 ‖ 神奇的轉變 2020-12-3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董勇 ‖ 桃花盛開...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董勇 ‖ 桃花盛開的地方 2020-07-1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錢俊樺 ‖...
    封書記的老兵日誌「脫貧攻堅日誌是工作日誌,更是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 ……像這樣的日誌故事還有很多。通過封濤的工作日誌,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產業發展和致富方面的記錄。他在與老百姓接觸中,逐漸明晰了綿埡村脫貧的兩個突圍方向:種植花椒和進城務工。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阿達色軌 ‖...
    他是一個錚錚鐵骨,他的故事讓人敬佩,又讓人感動,是一例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 我們不妨走進去看看他的故事。 與其他兒童不同,阿達俄來11歲時,父親因病死亡,欠下3600元治病留下的借款,他的童年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年,奶奶、叔叔也相繼去世,留下11歲的他和9歲的弟弟,每年田地裡出產的糧食也只夠支付高利貸的利息。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木子 ‖ 走在...
    兩腿沾泥先士卒一身土氣顯精神 富民村是靠天吃飯的地方,農產品不能確保每年都豐收,且離縣城40多公裡,賣出農產品的運輸成本較高,在市場沒什麼競爭力。即使增產,也難保其增收。為了讓村民持續、穩定增收,李松長與團隊人員帶著村裡的實際情況,多次向縣鄉兩級反映,力爭更多支持。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李竹梅 ‖ 射洪市九聖...
    原創 李竹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2020年6月19日,我們帶著了解脫貧致富的任務走進復興鎮九聖村。它豎著耳朵,鼓著紅眼睛望著我們,似乎在問:「你們誰呀?好陌生。」「乖乖!快快長大,為主人創造財富。」看著這些財神寶貝,主人臉上樂開了花。九聖村的集體經濟發展也讓人開了眼界。在一處長滿野草、芭茅的荒山坡上,有一片佔地200餘畝的肉牛養殖場,有一座320平方米的養牛棚,總投資40餘萬元,2019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3.68萬元。志遠公司捐獻幼牛,政府投資修建牛棚。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金雪 ‖ 回望遠山
    車盛寅老人為孩子們講紅軍故事(圖片來源:直播瀘州)利用珍貴的紅色資源,小鎮還建起了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我想,曾經紅軍的那種無畏與堅韌,如今車老的這種付出與堅守,正是當前脫貧攻堅戰場最需要的精神和品質吧!的確,「脫貧摘帽」對於古藺縣這樣一個從1984年起就帶上「貧困縣」帽子、積貧積弱的革命老區來說,一定和當初的「四渡赤水」一樣,需要做出超常的付出和無私的犧牲。就在這片紅色熱土之上,我也曾親眼所見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金雪‖回望遠山
    我想,曾經紅軍的那種無畏與堅韌,如今車老的這種付出與堅守,正是當前脫貧攻堅戰場最需要的精神和品質吧! 的確,「脫貧摘帽」對於古藺縣這樣一個從1984年起就帶上「貧困縣」帽子、積貧積弱的革命老區來說,一定和當初的「四渡赤水」一樣,需要做出超常的付出和無私的犧牲。
  • ...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王敬 ‖ ​「一家人」與彝家人的教育情結
    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曾憲丹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做好高校...
    ;中央要求,在脫貧攻堅全面決戰決勝階段,務必做到盡銳出戰。加上時不時要召開會議、要下鄉、既要調研又要督促,工作很辛苦,按他自己發的朋友圈來說「自從管了脫貧攻堅,沒有午休和周末」。付出終有回報。省脫貧攻堅視頻會登臺亮相後,2019年稻城「旅遊+扶貧」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大會交流材料,「光伏+扶貧」作為國務院扶貧辦選錄經典案例。稻城縣2019年脫貧摘帽也是受到主流媒體報導肯定為高質量摘帽。
  • 【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黃肖 ‖ 扶貧一日
    【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黃肖 ‖ 扶貧一日 2020-04-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共分五集,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構建大扶貧格局,怒江州強化主體責任,做到黨政主責、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群眾主體,各方力量參與,合力攻堅。一仗接著一仗打,一個難點接著一個難點攻。
  • 山南市舉行「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脫貧攻堅百姓故事匯
    山南市舉行「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脫貧攻堅百姓故事匯 2020-10-17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4歲小駱強的表情→看四川脫貧攻堅的戰績
    2016年是脫貧攻堅首戰之年四川這一仗打得怎麼樣?是否取得了勝利?微觀君想讓涼山州冕山鎮小山村4歲小男孩駱強來告訴你答案請注意看他的表情和手勢↓↓↓這一仗到底是怎麼打的呢?說來話長昨天講了涼山州的脫貧攻堅故事還沒講完咱們繼續↓↓↓↓↓↓米色子達:衣服不乾淨要被村裡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