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姜維彬
灣頭村,每朵桐花都是一枚勳章
在灣頭村,每朵桐花
一眼就能讀出它的溫度
桐花開得粲然,笑臉
任它們兀自成熟,紅綢子
都是嶄新喜慶的氣氛
從貧困村寫上的名字
到小康村,幾雙手
握成一個拳頭,他們愛或者恨
村支書溫顯明,彌留之際
村村通公路,在心裡放著光
這是桐花,剛剛暖徹
肺腑的紅,每個灣頭村人
返回命中的家園,晨曦
走在新房的前頭,一小撮陽光
照亮我們的入戶隨訪
復耕,老房子退出來
斟酌一個又一個落腳點
安頓新屋基,灣頭村
治療沉痾,信任良藥苦口
那兒的桐花,認出春天
每一朵,都是紅色的勳章
特困戶陳雲秀
養雞餵豬,也是政府補貼的
老房子搬出來,特困戶陳雲秀
一度打住眼睛裡盈眶的淚
現在踏實了,房舍多麼溫暖
沒有扶貧政策,恐怕我一輩子
也走不出這土坯房,陽光
穿門入戶,三間紅瓦房
朝南的屋子,朝北打開了窗
水、電、氣全通了
電器和寬帶也是免費的
陳雲秀的笑臉多了,兒子胡友成
病也少犯了,從康復醫院回來
看上去還有一絲憂慮的樣子
低保救助金,產業扶貧
也是按時到位的,這個五月天
眼神和黃橙橙的枇杷
小橘燈一樣,亮堂起來
特困戶,每戶都有幫扶對象
從縣到鎮,然後村裡落實
愛人去世了多年,特困戶陳雲秀
一個咳嗽,就把被子掀了起來
她說,人老了病痛多了
住院吃藥,一屋子都有光亮
金盆山的黃桅子
除了素潔,金盆山黃桅子
都是金子,怎麼看
怎麼看都像心上人的眼
「脫貧攻堅」,金點子
專治三焦之熱,還清心除煩
村支書,從田間地頭出來
不向左看齊,也不向右看齊
向前走在扶貧的山路上
花香,陪著風聲
為勞動加冕,土地種金
荒山,掐斷窮的病根
大姐田學梅,笑得最燦爛
扶貧隊長,會耍戲法
從一變到二,二變到四
千萬株桅子花,毗鄰而居
他說,百姓有了信心
幸福,每天都這麼遼闊
向一個紅薯致敬
過了驚蟄,它就急著
踩響土地的筋脈
委身農耕,一個紅薯
是家鄉最小的孩子
扎進泥土,母親念叨不停
雞下蛋,蛋又孵出小雞
她說出的那個想法已近韜略
一個紅薯,是單親的種子
把它插入花瓶,一棵草
也會乍開牆邊的春天
因為心生敬意,一個紅薯
豪無保留地抓住陽光
沒有不篷勃的理由
一個紅薯,就像一個人
從不放棄愛和美好
最後的瓦房人家
郭實會,常常是蹲著吃飯的
一條大黃狗和兩隻小花貓歡喜得
捨不得出聲,他愛人楊世芳
是想你的絲瓜花,肝硬化腹水
生活,一直磕磕絆絆地過
女兒大學畢業後,去了河南鄭州
一年,兩年,都很少回家
四間大瓦房,是觀音坡
最後的典藏,站得高
父親在貓山,每天看著它
從雞鳴中醒來,站得高
它還俯視著崖下所有
來不及說出的鄉愁,站得高
月亮比以前瘦小了幾圈
村長郭大金,三番幾次說
危房土牆改造,鎮上對貧困戶
有最大力度的補貼,攔也攔不住
勸也勸不停,郭實會不會
把村長的話當回事,四十年了
老房子是他命根子,衝著毒日頭
光肩膀,也要活出玉米釉色來
哪兒該去,哪兒該回
觀音坡,最後的瓦房人家
今天,被馬蜂窩蟄了
也許明天,消防隊就要來滅蜂
在蘇壩村
在蘇壩村,果子密密麻麻
紅心的綠心的,都粘著菜花
皮紋裡,還能摳出泥土來
大村的山很高,她種的獼猴桃
每一個都是細皮嫩肉的
兒子嬉嬉哈哈,愛得不得了
沿坡而上,清風、流水和白雲
碰了幾次壁,就安靜了
千棵不完整,萬株不熱烈
十裡獼猴桃長廊,穿過
三無村落,蘇壩村多麼好
這個地方,嘴一抿就甜開了
太陽成了閒人,一張一合
鳥鳴也說方言,滿樹的果香
胭脂和美人慾照還羞,在蘇壩村
起初是你不在,後來我也走了
王志芬離開麼,她在灣頭村
已長成故鄉的另一個名字
河嘴上,每棵荔枝都是很重的
黑黑的長髮披在肩上,妃子笑
朝北去了,貴妃的蛛絲馬跡
一點點碎了,帶綠和鉈提
年年成為錦江飯店燃燒的詞
前段日子,她就在穿孕裝
喜孕在身呢,玉蘭挺著大肚子
也毫不在意旁邊是不是有人
從一堆裡挑出來放到另一堆
玉蘭,在朋友圈曬荔枝
荔枝的紅,流動著火焰
說到虎頭,她頓了頓
河嘴上,每棵荔枝都是很重的
母親不老,父親走的時候
荔枝開的花,已經時過境遷
作者簡介
姜維彬,原名姜衛兵,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瀘縣作家協會副主席。業餘文學創作十餘載,先後在《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詩林》《綠風》《詩潮》《北京文學》《青年作家》《青海湖》《廣西文學》《天津文學》《上海詩人》《安徽文學》《四川文學》《西部》《北方文學》《飛天》《山花》等海內外500餘家文學刊物發表大量文學作品。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姜維彬
配圖:方志四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