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孫學元 ‖ ​檔案...

2020-11-18 澎湃新聞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孫學元 ‖ ​檔案見證小康路

2020-11-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孫學元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徵文啟事:見《》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

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檔案見證小康路

孫學元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檢查、驗收和考核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最關鍵的一年。檢查、驗收和考核脫貧攻堅工作成效,不僅要用建卡貧困戶的「兩不愁三保障」等深刻變化的事實說話,也要用各類完整、規範的檔案說話,靠各種生動感人的故事支撐。因此,必須切實加強脫貧攻堅工作檔案建設、管理和運用,確保相關檔案在脫貧攻堅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無關

前些日子,筆者在下鄉調研中發現,有個別地方、單位和幫扶幹部,檔案意識不強,對脫貧攻堅工作檔案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已有的紙質檔案填寫不完整、不規範;檔案分類不恰當、不科學;影像檔案少之又少;各類檔案歸檔不及時、堆放亂七八糟,管理混亂無序;也沒有充分發揮檔案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應有作用。再者,絕大多數建卡貧困戶更是缺乏檔案意識,也沒有建立一套自己的完整的規範的檔案。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我們有些領導和幫扶幹部檔案意識不強,認為這是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可大做可小做的東西;認為脫貧攻堅工作只要幹得好就行了,「一肥遮百醜」嘛,檔案那東西是形式主義;認為脫貧攻堅工作檢查、驗收和考核完了,這些檔案也就再也沒有用了;甚至有人還認為這是檔案管理部門的業務工作、檔案員的事情。

二是沒有做過檔案工作,缺乏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檔案的基本方法,不會做檔案工作。

三是更不會善於有效地利用檔案為脫貧攻堅工作服務。

再者,絕大多數建卡貧困戶也存在不會識漢字、不會寫漢字、不會採集影像資料、不會做檔案工作「四不會」情況,也缺乏檔案意識。

事實表明,這些情況,在認識上是大錯特錯的,在實踐上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因而對進一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鞏固和深化脫貧攻堅工作成果,充分發揮脫貧攻堅工作檔案在記錄脫貧攻堅工作歷程和業績,在檢查、驗收、考核、宣傳、教育、研究和資政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極為不利的。這必須引起各級領導和幫扶幹部的高度重視,檔案部門也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檔案作為過去和現在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以及人民群眾各方面情況的真實記錄,是促進我國各項事業科學發展、維護黨和國家及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依據。很明顯,脫貧攻堅工作檔案,不僅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以「釘釘子的精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真實記錄,而且是各級各類幫扶力量下足「繡花功夫」,組織、帶領、鼓勵和引導建卡貧困戶,「擼起袖子加油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真實記錄,也是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後,貧困地區一日千裡、欣欣向榮,「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真實記錄,更是各位建卡貧困戶通過脫貧攻堅工作後生產、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天淵之變,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真實記錄。實踐表明,檔案的背後,是艱辛異彩的「小康路」,是生動感人的「扶貧歌」。真是「檔案見證小康路,件件檔案故事多」啊。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無關

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脫貧攻堅工作檔案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堅持一手抓脫貧攻堅工作,一手抓脫貧攻堅工作檔案的建設、管理和應用。

要認真學習新修訂的《檔案法》,學習檔案業務知識,使自己由「門外漢」變成檔案業務能手。對於還沒有建好的檔案,要按照相關要求,儘快組織力量,加強檔案建設;對於已經建好的檔案,要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相關工作,確保檔案完整、規範、有序。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儘可能地採集影像檔案。

要落實專人,加強檔案管理,堅決克服檔案隨意堆放、隨便拿閱等現象。

要進一步發揮脫貧攻堅工作檔案「四兩撥千斤」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教育、鼓勵和引導貧困戶自己或他們的家人建立相應的檔案資料,用各種「見證小康路」的檔案資料真情地銘記脫貧攻堅工作,幸福地講好脫貧攻堅工作故事,感恩偉大的黨,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偉大的新時代。

檔案部門也要加強檢查、監督和指導,為建設、管理和運用好脫貧攻堅工作檔案發揮技術支撐,提供優質服務。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孫學元(美姑縣黨史與地方志辦公室)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孫學元 ‖ ​檔案見證小康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脫貧從裡走到外 攻堅緻富穩步邁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姜維彬​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姜維彬​ ‖ 扶貧手記(組詩) 2020-12-16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錢俊樺 ‖...
    紮實開展「清卡行動」、2018、2019年全村村民經濟收入調查、社情民意大走訪、「三落實」檔案資料整理等重點工作。因部署周密、成效出色,2018年「清卡行動」、2019年「三落實」檔案資料整理,被涼山州新聞臺專題報導。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舒仕明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舒仕明 ‖ 神奇的轉變 2020-12-3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陳星華 ‖ 脫貧...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投稿郵箱: tpgjzw@163.com脫貧攻堅顯政治擔當萬畝茶園揚國儲精神陳星華 萬源是紅色革命老區,因特殊的地理、歷史等原因,萬源被戴上了「國貧縣」這頂「窮帽子」,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原創 陳昭敏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吳星霈 ‖ 阿里木...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投稿郵箱: tpgjzw@163.com截稿時間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阿達色軌 ‖...
    他是一個錚錚鐵骨,他的故事讓人敬佩,又讓人感動,是一例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 我們不妨走進去看看他的故事。 與其他兒童不同,阿達俄來11歲時,父親因病死亡,欠下3600元治病留下的借款,他的童年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年,奶奶、叔叔也相繼去世,留下11歲的他和9歲的弟弟,每年田地裡出產的糧食也只夠支付高利貸的利息。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木子 ‖ 走在...
    他強烈地意識到,若這樣認慫,以後就難以幹好第一書記的工作,就難以盡到第一書記的職責,就難以做好富民村脫貧攻堅的「領頭羊」。雖然尷尬,但他仍一鋤接著一鋤地挖。即使十分吃力,即使弄得滿身是泥,也未曾歇停。全村群眾深受鼓舞,沒有一個覺得是局外人,都踴躍投身到精準脫貧攻堅戰中,發揮各自的聰明才幹,為富民村的精準脫貧貢獻出自己的熱和光。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董勇 ‖ 桃花盛開...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董勇 ‖ 桃花盛開的地方 2020-07-1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李竹梅 ‖ 射洪市九聖...
    原創 李竹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2020年6月19日,我們帶著了解脫貧致富的任務走進復興鎮九聖村。這扶貧攻堅真是鬥硬落實呀!通過同老人一番詢問交流,了解到老人名叫李思學,年逾60。獨生兒子叫李雄,在成都一家電子廠工作。為照顧老人,兒子想辭職回家,老人不答應,希望兒子在外面有所作為。走進老人的新居,裡面的裝修、家具、水電氣設備,沒有哪點比城裡人住的樓房差,環境卻比城裡優越得多。李思學以前一直在新疆等地打工,落下了病痛,只好回家養病。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楊奎昌 ‖ 天鼓...
    徵文啟事:見《 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金雪 ‖ 回望遠山
    車盛寅老人為孩子們講紅軍故事(圖片來源:直播瀘州)利用珍貴的紅色資源,小鎮還建起了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我想,曾經紅軍的那種無畏與堅韌,如今車老的這種付出與堅守,正是當前脫貧攻堅戰場最需要的精神和品質吧!的確,「脫貧摘帽」對於古藺縣這樣一個從1984年起就帶上「貧困縣」帽子、積貧積弱的革命老區來說,一定和當初的「四渡赤水」一樣,需要做出超常的付出和無私的犧牲。就在這片紅色熱土之上,我也曾親眼所見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金雪‖回望遠山
    我想,曾經紅軍的那種無畏與堅韌,如今車老的這種付出與堅守,正是當前脫貧攻堅戰場最需要的精神和品質吧! 的確,「脫貧摘帽」對於古藺縣這樣一個從1984年起就帶上「貧困縣」帽子、積貧積弱的革命老區來說,一定和當初的「四渡赤水」一樣,需要做出超常的付出和無私的犧牲。
  • ...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王敬 ‖ ​「一家人」與彝家人的教育情結
    援彝支教兩年來,張楊帶領妻子和孩子,義務反顧深入涼山彝區,堅守如磐初心,堅定地奮戰在教育一線,為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奉獻著自己全部的力量,在三尺講臺書寫著「一家人」與彝家人的教育情結……浩浩東風 毅然決然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國家深度貧困地區,全國決戰脫貧攻堅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 ...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曾憲丹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做好高校...
    ;中央要求,在脫貧攻堅全面決戰決勝階段,務必做到盡銳出戰。加上時不時要召開會議、要下鄉、既要調研又要督促,工作很辛苦,按他自己發的朋友圈來說「自從管了脫貧攻堅,沒有午休和周末」。付出終有回報。省脫貧攻堅視頻會登臺亮相後,2019年稻城「旅遊+扶貧」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大會交流材料,「光伏+扶貧」作為國務院扶貧辦選錄經典案例。稻城縣2019年脫貧摘帽也是受到主流媒體報導肯定為高質量摘帽。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共分五集,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構建大扶貧格局,怒江州強化主體責任,做到黨政主責、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群眾主體,各方力量參與,合力攻堅。一仗接著一仗打,一個難點接著一個難點攻。
  • 山南市舉行「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脫貧攻堅百姓故事匯
    山南市舉行「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脫貧攻堅百姓故事匯 2020-10-17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黃肖 ‖ 扶貧一日
    【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黃肖 ‖ 扶貧一日 2020-04-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蓮花鎮召開脫貧攻堅檔案資料整理裝訂工作培訓會
    為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村、戶檔案資料規範整理裝訂工作,12月22日,蓮花鎮召開脫貧攻堅檔案資料整理裝訂工作培訓會。       會議要求,各位駐村幹部務必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領會好培訓精神,按照縣檔案局歸檔整理分類的要求,通力協作,圓滿完成脫貧攻堅檔案歸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