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為轉載文章,作者幾年前寫的,所以價格比較老,現在肯定貴不少,請自行在各大平臺查詢最新價格,本文主要是了解雍正版別。
湖南寶南局,湖南局的鑄錢局,雍正七年開鑄,局址在長沙小吳門內,雍正八年至十年底計出錢15310串,有爐5座,十年停鑄。寶南局鑄造了3年餘。現今雍正以寶南局為龍頭品種。因其存世最少,不易得,加上價高品多差,所以都沒有去集版別,一般都是選一個做品種配套之用。筆者也只過手不到10枚而已。因南局不因版別分價格而是以品相,這裡就不介紹版別了,只介紹品相價格等信息。寶南局品相好的超極品能賣1萬左右,品差的只值幾百。一般3000以上就能買一個品相過的去的好品了。南局直徑一般在27mm到28mm是正樣,超過28mm的為大樣。還有超29mm的初鑄超大個頭。但大多品都不好。寶武局單點角頭通,此版比方頭通要少的多,但是所見大多品不好,字口糊,所以價格賣不上來了,不過極品的也上價喲,要1000多了。
寶武局雙點角頭通,武局裡面最少見的版別,品相好的可是好貨色吶。
雍正武局本人見過最大的直徑達到了28.8mm左右了,應該也是初鑄超大個。價格不菲。
寶昌局小字面文明顯和正樣不同,背滿文也有異。小字鑄造工藝也不好,還不及正樣。但只按存世量來分析的話,還是少於正樣的。
河南寶河局,河南省的鑄錢局。雍正七年開鑄雍正通寶錢,背滿文「寶河」二字。雍正九年停鑄。鑄期不到3年。寶和局的雍正錢,鑄造精整,銅質黃亮。個頭適中,加上量不是太大,所以在市面上很受歡迎。寶河局版別變化不大,在這裡小介紹幾個。
大字版特點滿文細長,寶河二字都依郭。填的滿滿的。看上去大氣實足,存世量少於正樣,價格也要高些。
正樣,河局裡的長見版,特點是滿文河字依郭而寶字不依郭。
滿文隔輪,這版要少於正樣,但是多於大字。特點是滿文寶河二字隔輪不依郭,看上去較小。
山東寶濟局,山東省的鑄錢局,局址在今濟南。雍正年間改為寶濟局,鑄造雍正通寶背滿文寶濟二字。雍正七年開始鑄錢,存世量和寶河局相接近。鑄工沒有寶河局好,不是字口粘連就是邊郭有問題,反正難得如意好品相。寶濟局銅質一般,多有顯得青白青白的銅質,也有很黃的小黃魚。寶濟局版別還是相對多一點的,在這裡我就介紹幾個自己知道的吧。
寶濟局正樣這是寶濟局裡最長見的版別,特點是雍字省略了裡面的那一豎,看似來那四橫有點空虛了。
寶濟局樣2特點和上圖相差不大,最大區別是雍正裡面那一豎明顯,看起來更踏實。
寶濟局直穿版,今天看見有人在問,為什麼雍正寶濟局穿上總有波浪,這問題問的好,細心。這是因為版別嘛。一般雍正局多在穿口上方雍字中間那裡就會向上拱,而直穿版卻是平直的,沒有波浪。你細心一點就會發現,直穿版其實比拱穿版要少很多。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所以不會影響到其價格。兩者價格相差無異。
寶濟局大樣錢。有很多人問濟局直徑多少是大樣,呵呵。寶濟局一般直徑都在27mm一下,超過27mm就是大樣了,要少一些。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弄清楚寶濟局拱穿與直穿的區別,我特地的把穿口的區別之處用圖片標註了下,以便大家掌握,請看下圖所標註。
山西寶晉局,山西省的鑄錢局,局址在今太原。雍正七年開鑄,雍正通寶背滿文寶晉制錢。九年停,十一年又復開,旋停。由於鑄期短、存世量不多。晉局用的銅質還是比較好的,深受各位泉友喜愛。寶晉局版別還是蠻多的,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大版別吧。
一般我們見到的寶晉局,都是闊緣正樣,此版別特點是緣寬,通字走之部呈三個點狀。此版別因為鑄造原因,字口筆畫特別容易犯糊,沾在一起,筆畫清楚的少見了,它又細分3個版。小樣,直徑一般在25.5mm左右,看著嬌小一點。正樣,直徑26.5mm左右,這是我們一般見到的直徑。大樣,直徑27mm+,晉局大樣比較少見,也屬於難得之品了。
雍正晉局幾乎除了闊緣正樣以外,其他的版別都屬於稀見品。以下介紹的都是晉局常見的稀少版別。
降晉,晉局之名版,存世稀少。降晉特點是雙點方頭通,背滿文寶晉二字,也相比之下明顯有下降的感覺,一對比就出來了。
寬晉,此版容易和降晉混淆,都是雙點方頭通,但是兩版最大的區別是,背滿文寶晉二字沒有下降,在穿的正規位置。而且滿文顯得規整寬大,寬晉也是難得品種。
方晉,毫無疑問方晉,就是通之頭為方頭通,字體和闊緣正樣也有明顯區別,方晉字體方正,規規矩矩的。
狹晉,此版也容易和方晉互相混淆。兩個都是單點方頭通,但是你仔細看看狹晉的那個通字頭,相比之下顯得有些嬌小,小氣了,很是吝嗇。雍正通寶四字也是擠在一起,背滿文寶晉也是緊湊連連,給它取個狹晉,真是名副其實呀。
大寶晉,這個就比較好認了,其他晉局都是闊緣,字相對顯得小一些,而大寶晉確實狹緣,字體就顯得相對闊氣實足。而且大寶晉鑄工在晉局裡面最為精美,和乾隆大寶晉很相似,所以也是受到熱力追捧。那時候記得晉局才賣30一個的時候,大寶晉就要賣400了。
以上所述,都是晉局的常見大版,當然大版之下,還可以細分出許多小版,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晉局版式複雜,有遺漏和不足之處,還望高手見諒。
寶鞏局,甘肅省的鑄錢局,背滿文鑄寶鞏二字。雍正四年八月二十日,甘肅巡撫石文焯請奏鑄錢。
雍正五年四月二十日,甘肅獲準用寶鞏局名在蘭州設局,局址設在普照寺東側。由按察司經鑄,河橋同知監鑄。開始鑄造背文為寶鞏局的雍正錢。至雍正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甘肅新任巡撫張廷棟奏:「甘肅收鑄事宜,經理不善,弊多利少,請暫停鼓鑄。雍正七年三月,寶鞏局奉文撤局罷鑄。從雍正五四月,到雍正七年三月止。鞏局雍正鑄造時間不到兩年。
雍正鞏局今所見,鑄造精良,穿口寬大,型制規整。可以說是雍正裡面當之無愧的小帥哥,一洗西南西北地區鑄錢不工的傳統。
寶鞏局最常見的為正樣錢,特點通字頭第一筆有輕微上提。此錢鑄造精美,直徑一般都在27mm以下,過27mm的為大樣。在網上見過一枚直徑過28mm的超大個頭,不知道是什麼性質。一般我們見到的鞏局十有七八都是這個正樣版。但是大多筆畫也會有粘連,筆畫清晰者黃亮者,現在也是熱門。
細字版,此版乍一看和正樣差不多,但是細看就會發現其筆畫纖細,寶字下的第二點要短一些。所見鞏局裡面它鑄工最為精美,實在讓人喜愛。存世量要比正樣少,極品的價格和正樣差不多,也在300左右。
平頭通,它的特點顧名思義,通字的第一次沒有上提而是平直的,滿文也是有自己的特色,顯得開放寬大一些。平頭通也算鞏局名版了,喜歡的人不少,極品價格略高於正樣。
關刀鞏,鞏局裡面的大名譽品。歷來為人所追捧。此版首先看通字的第一筆,提法誇張,似關老爺的偃月刀鋒,故而得名。可是這關刀鞏,大多字口不好,工藝一般。字口清晰而黃亮者甚難得。這也增加了其收藏難度。
寬鞏,也是雍正鞏局名版。特點是邊緣寬大,看起來霸氣。可是鑄工太差,十有八九都是字口糊在一起,字口清晰的太少見了。本來見過一枚字口清晰的小黃魚,出價到1200賣沒買到,唉。
寬鞏書體還有好些變化,但是可以分為兩大類,單點通:通字只有一點,所見大多數寬鞏都是單點通。
雙點通:雙點通寬鞏相對單點就少多了,好品更為難得。
鞏局當然還有其他版,但這裡就介紹這幾個大版了,不足之處還請各位看客見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