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通寶鑄錢

2020-12-23 幣海情緣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為宋代第一種年號錢,有銅、鐵兩種,銅錢僅見小平錢。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8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

錢幣詳情

太平通寶

歷史年代: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

錢面文字:

面文「太平通寶」隸書、篆書直讀,是背見有星、月紋等。

隸書太平通寶,存世量巨,錢文大氣磅礴,古拙雄強,雄渾而飄逸,傳為太宗御書,錢徑25mm,穿徑6mm,廓厚1mm,重4克左右。

篆書太平通寶,1995年5月出土於山東省濟南市小清河北部地區,古篆書體,直讀,光背,銅質,錢徑25mm,穿徑6mm,廓厚1mm,重4.3克。

從錢幣形制、錢文風格、鑄錢工藝以及錢幣的共通時代氣息判斷,篆書太平通寶,可以斷定是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行。與太平通寶隸書錢幣,形成宋代的第一種對錢。只是因為太平興國時期,為太宗的第一個年號,時間不足八年,其時太宗剛剛登基,政、戰事忙亂,內穩帝位,安撫人心,外迫吳越納土,平北漢、徵遼國,試圖統一交趾(今越南),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因此,鑄行的太平通寶錢幣,隸書錢幣推行開來,得以流通全國;篆書錢幣試鑄後,因為時機不成熟或某種意外變故,卻未能鑄行天下。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的發現和肯定,聊補宋代錢幣史缺,與隸書太平通寶一同,可以確定為中國貨幣史重要時期的綱要錢。開宋代以後中國鑄幣年號錢、對書錢和御書錢之先河,並形成傳統、制度,綿延三百餘年,是中國歷史貨幣發展的重要階段。

收藏價值:

太平通寶存世較多,普通版小平錢目前市場價格在5-10元,鐵母較為少見,市場價格在幾萬元左右。

相關焦點

  • 同治通寶寶雲局鑄錢淺談
    同治年間(1862~1874年)鑄錢數量銳減,全國鑄造流通錢幣的地方很少,只有戶部寶源局、工部寶泉局、江蘇寶蘇局、四川寶川局、福建寶福局、廣西寶桂局、江西寶昌局、雲南寶雲局、寶東局、寶州局等錢局有所鑄造,好多省份只有部頒樣錢存世。
  • 正德皇帝沒鑄過錢?那「正德通寶」是哪來的?
    看到正德通寶銅錢上的「正德」二字,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明朝有個正德皇帝,那鑄造的時間應該是明朝中期。但實際上據文瀚樂拍所知,真品的正德通寶最初鑄造於明末清初時期,後來民國年間也有鑄造,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那就要從正德皇帝的人品談起。
  • 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附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欣賞
    宋朝錢幣成為古錢幣收藏市場上的一大門類,其中太平通寶市場行情趨勢走好。那麼你對太平通寶收藏有過了解嗎?你知道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嗎?你見過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嗎?接下來,民間鑑定收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太平通寶收藏簡介,一起來看看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和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
  • 李朝早期貨幣形態之十錢通寶
    十錢通寶,李氏王朝唯一行用的折十錢,多方考證出處不得定論。《貨幣圖錄》提到這段時間內,為了減少攜帶大量硬幣的不便,允許民間私鑄錢,鑄造十錢通寶成為趨勢。雖然十錢通寶是一直使用小型錢幣的朝鮮時代初次鑄行高額錢幣,但私鑄錢盛行,別說官方允許民間私鑄,即使官方不允許,如此大的利潤空間,民間也一定會千方百計盜鑄,引發惡性循環,流通普及也失敗了
  • 「開元通寶」是年號錢嗎?為什麼說是它開啟了我國古代的十進位?
    實際上,開元通寶並不是年號錢,因為早在唐玄宗使用這一年號大約一百年之前,開元通寶錢幣就已經被鑄造使用了。開元通寶錢幣雖然不是年號錢,但是,卻是由它告別了五銖錢的稱量貨幣時代,開創了我國年號通寶錢的新時代。
  • 太平通寶背星月版
    太平通寶方孔錢幣,中國歷代王朝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
  • 太平通寶.鑑賞解析
    (鐵母錢、合背錢、背月星錢,金銀質錢暫不說明,敬請諒解),一類是隸書太平通寶,直徑在25mm左右,穿徑在6mm左右,厚度在1mm左右;另一類是篆書太平通寶,直徑在25mm左右,穿徑在6mm左右,厚度在1mm左右。
  • 「開元通寶」簡介。開元通寶都有哪些版別?
    五帝錢之大五帝錢:秦半兩、漢五銖、開元通寶、宋元通寶、永樂通寶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五位皇帝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幣!也叫「中華五帝錢」在上面寫到這個「秦半兩」和「漢五銖」。本次就來說一說「開元通寶」在最初說古錢幣的時候就提到過,從唐朝開始就開始用文錢,而這個開元通寶就是文錢。以「銖」為錢幣計重單位變成了以「錢」為錢幣計重。每一文就是一錢,十文為一兩。而一文就是二銖四絲,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四克。這也是度量衡的改變。自此,這個五銖錢才真正被取代。最初的開元通寶是由書法家「歐陽詢」寫的。
  • 楊子炫富翻車,他曬出的傳世古幣「大觀通寶」,到底值多少錢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鑄造的年號錢,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式。宋徽宗時期,鑄行的錢幣珍品、奇品迭出,其鑄造工藝和書法價值可謂是宋代之冠。尤其是宋徽宗將自己鐵鉤銀劃的瘦金體書法用於錢文,更是天才發明。
  • 泰昌通寶名譽版精要
    泰昌年號錢是由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補鑄。由於此幣為補鑄性質,當時所開鑄錢監不多,鑄造時間短,導致泰昌通寶存世量較少。目前公認的四大鑄地中,就有三個是藏家耳熟能詳的大名譽版,現擇其精要加以說明。▌南直隸版與浙江版泰昌通寶「南京版」,昔在泉界一直埋沒於「南版」中而名聲不顯,直到近年來方受關注,大有後來居上之趨勢。此版的關注度似乎已趕上了「大字心泰版」與「大泰隸昌」。
  • 「30秒懂幣」盤點嘉靖通寶和隆慶通寶的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嘉靖通寶和隆慶通寶的主要版別:具體如下:嘉靖通寶小平、小平母錢、二錢、三錢、五錢、十一兩大字、十一兩小字、開爐錢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直徑一般為2.5cm左右,嘉靖通寶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鑄嘉靖通寶存在銅色偏白現象,即所謂"白銅錢"。嘉靖通寶楷書小平光背明世宗嘉靖七年鑄。仿洪武錢制,分為五等,小平徑2.5毫米,重3--4.5克,折二徑2.8毫米,折三徑3.3毫米,折五徑3.9毫米,當十徑4.5毫米,重24克以下。錢文楷書直讀,除光背者記重有:二錢,三錢,五錢。記值有:十一兩。存世平錢較豐。
  • 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2、元寶:「元寶」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 」。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在元代開始。大曆年間曾鑄有大曆元寶,製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
  • 雍正通寶參考價!
    雍正通寶共十五個錢局,個別錢局還一度停鑄,故錢局不同,存世量也有所不同。 一:京師(北京)戶部寶泉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市場參考價300~700元,羅漢式稍貴 二:京師(北京)工部寶源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
  • 嘉慶通寶古錢銅錢什麼樣的值錢什麼又是十幾元的通貨
    ②嘉慶通寶,這一枚 評分82分,硃砂美鏽 硃砂有驅災闢邪之意所以價值在市場上能開到8百以上③嘉慶通寶,背寶晉,直徑約26.09~26.29*1.23~1.30,重4.6克,背緣小鑄坑,市價6百加④嘉慶通寶,阿克蘇局25+,新疆紅錢,公博80分阿克蘇嘉慶有這個品相難得,市價6百露頭
  • 宋元通寶它現在的市場價格好嗎、什麼平臺好出手
    宋元通寶是宋代的第一種鑄錢,鑄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錢式沿襲「周元通寶」成規,為小平錢。錢文對讀,是國號加寶文的國號錢。後宋太祖傳位於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於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鑄「太平通寶」錢,錢式同「宋元通寶」。當時四川及福建出鐵錢。福建所出鐵錢,背郭清晰,鑄工頗精,大受歡迎,於是又推出一種直徑4.2釐米的當十大錢,書法鑄工均不錯,背穿上有一個圓點,可能是一種紀念錢,現存世不多。這兩種「太平通寶」都為五代風格,而鑄工精整,深厚淳樸可比開元錢。.
  • 雍正通寶2020年市場行情及成交價
    雍正通寶雍正通寶是清代用黃銅鑄成的錢幣,工藝精良,雍正通寶現已成為五帝錢的一部分,五行屬土,具有闢邪的功效。雍正元年(1723年)開始鑄造,是繼順治、康熙之後的第三代清錢。雍正通寶錢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清代以後一百八十多年的錢幣文字奠定了基礎。清人制幣是清人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陋的一種,但因其標準、精巧、直徑大、工藝精湛、字形整齊統一,深受收藏人士的喜愛。
  • 吳三桂鑄造的「昭武通寶」
    ■安徽望江 宋康年 前些年,筆者去農村進行調查工作,偶然在一位農民家發現一枚「昭武通寶」銅錢(見圖)。因平日少見,有些好奇,但對其底細不甚知曉,甚是納悶。回家後,經查找書籍,才知道這枚「昭武通寶」錢,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吳三桂所鑄行的錢幣之一。
  • 財富溯源之貨幣之太平通寶
    太平通寶太宗年號年號是因為有「燭影斧聲」的傳說,而且太宗剛剛登基,政治、戰事忙亂,內穩帝位,安撫人心,外迫吳越納土,平北漢、徵遼國,試圖統一交趾(今越南),宋太宗希望自己即位後天下太平太平通寶《宋史·食貨志》載:「初,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行,宋代第一種年號錢。
  • 大順通寶,光背大約200000元一枚,背戶大約260000元一枚
    孫可望經營滇黔之初,亦曾補鑄有大順通寶,皆為背工。按照當時的慣例戶部鑄錢民用,工部鑄錢軍用,可以叫「軍餉」錢。因鑄造精良,人民亦愛用之。 明末清初蜀人沈荀蔚《蜀難敘略》還有載:「賊下令凡市鎮民家給大順錢綴於首可不免死」等等。
  • 永樂通寶到底值不值錢?一般走什麼價位最容易出手
    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出於外交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至九年又差官於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   珍稀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也是歷史長河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