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2020-12-22 叮咚收藏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 · 貨殖列傳》

古往今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及金錢的支撐。在中國過去的貨幣歷史中,其中古銅幣幣面的三種名稱一直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重寶、元寶、通寶。那麼,這三者究竟區別何在呢?

一、面值不同:

通寶一般為小面值錢幣,中等面值的是重寶,元寶為大面值錢。有些以寄重形式存在的。

二、材質不同:

一般來說,通寶和重寶是銅製的,而元寶也有銅製的,錠類為黃金或銀制的,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少。

三、起源不同:

1、通寶:

起源於唐初。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

「開元」意為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2、元寶:

「元寶」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 」。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在元代開始。

大曆年間曾鑄有大曆元寶,製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後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聖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

古錢幣中元寶一詞在《宋史·食貨志下二·錢幣》提到:「初, 太宗 改元 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淳化改鑄,又親書『淳化元寶』,作真、行、草三體。後改元更鑄,皆曰『元寶』,而冠以年號。」

3、重寶:

「重寶」 也是銅幣的一種名稱,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乾元元年鑄的「乾元重寶」 。

朝鮮曾鑄造乾元重寶,背面有「東國」二字,這是朝鮮最早的錢幣。其後有南漢「錢亨重寶」,北宋「慶曆重寶」,「崇寧重寶」,清「鹹豐重寶」、「光緒重寶」等等。

四、特點不同:

1、通寶:

「通寶」名稱為後世沿用,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號(國號)。

2、元寶:

明代朱元璋避諱元字,所以在明代沒有元寶的記值錢幣。常被後人用作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職稱,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型「銀艇」。

3、重寶:

錢幣幣面多在「重寶」二字前鑄有年號。

延伸資料:

自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了,而改稱寶。如「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太平通寶」、「永樂通寶」、「康熙通寶」等等。有藏友總結了歷代錢幣中錢文稱為通寶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 、治平、熙寧、元豐、元佑、元符、建國、聖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除了「通寶」以外,歷代古幣上還有「重寶」「元寶」等(明朝只有通寶)。以清朝鹹豐年間的鑄幣分類最為複雜,制錢稱通寶,當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直至民國早期還有「民國通寶」和「福建通寶」等。貫穿了從初唐到晚清的各個時代。

宣統年間,全國各省幾乎都已停鑄制錢,僅寶泉局鑄過一種重一錢的「宣統通寶」小平錢,數量也不多,分為大小兩種,新疆地區有「宣統通寶」紅錢,以及寶廣、寶福兩局出過機制幣。

註:本文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長假結束了,感受挺多。
  • |重寶|通寶|宋元寶|鐵母|折二_網易訂閱
    折二    開禧通寶是南宋寧宗開禧年間(公元1205~1207年)鑄造,銅、鐵均有,多為小平、折二,另有折十型背「利」大錢,罕見。開禧元寶折三鐵錢目前市場價格在60元左右。  折十型背「利」大錢
  • 同治通寶寶雲局鑄錢淺談
    ▌同治通寶大樣平錢 小樣的直徑23毫米左右,厚1毫米,重3克左右。 寶雲局所鑄同治錢除了平錢外,還有當十的同治重寶大錢,此版式《歷代古錢圖說》中有載,且與部版式大相逕庭,屬於地方式。寶雲局當十錢直徑大多在38毫米左右,厚2毫米左右,重16克左右。從銅質來看,一種偏白,一種偏紅。
  • 雍正通寶號稱清錢最貴,但也有區別,為您詳細講一講
    清代雍正通寶始鑄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代五帝錢中的一枚,均為小平錢,不存在大錢,這也側面印證雍正年間經濟狀況不錯。雍正通寶以黃銅鑄造,每文重一錢四分,古代的「一錢」約合現在的3.73克,因此雍正通寶約重5.22克。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出自司馬遷史記,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看你小超市有錢賺,你競爭對手也眼紅。它不是你第一個競爭對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競爭對手為了賺錢。顧客也是為了自己利益而來。
  • 「開元通寶」是年號錢嗎?為什麼說是它開啟了我國古代的十進位?
    這種年號加「通寶」或者是「元寶」的銅錢,一直到清朝末年被機器鑄造的銅元取代,延續使用了1200多年,在我國貨幣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開元通寶錢(正面)下面就給大家說說有關開元通寶錢幣背後鮮為人知的四個小故事。
  • 「開元通寶」簡介。開元通寶都有哪些版別?
    五帝錢之大五帝錢:秦半兩、漢五銖、開元通寶、宋元通寶、永樂通寶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五位皇帝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幣!也叫「中華五帝錢」在上面寫到這個「秦半兩」和「漢五銖」。本次就來說一說「開元通寶」在最初說古錢幣的時候就提到過,從唐朝開始就開始用文錢,而這個開元通寶就是文錢。以「銖」為錢幣計重單位變成了以「錢」為錢幣計重。每一文就是一錢,十文為一兩。而一文就是二銖四絲,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四克。這也是度量衡的改變。自此,這個五銖錢才真正被取代。最初的開元通寶是由書法家「歐陽詢」寫的。
  • ​鹹豐通寶古董鑑定_古幣現在值多少錢_圖片及價格_錢幣價格
    鹹豐通寶是在清文宗鹹豐年間所鑄造而成的錢幣,它的出現是因為當時政治腐敗、經濟困難,又在元寶大錢的衝擊之下,使得鹹豐通寶面值嚴重貶值,製作簡陋,形制混雜
  • 順治通寶寶福局的價值,值得收藏嗎?
    題主的這枚銅錢是一枚假幣,其實寶福或者清代銅錢帶福字最多的應該是康熙通寶,像順治通寶大家常見的應該是福一釐或者單福字,像這種寶福是非常少的,當然我們看錢幣不能憑猜測,題主的這枚錢幣整體的字體還是偏軟,沒有力度,所以整體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好,再加上內郭也不是很規整,所以這枚幣看起來就非常的不舒服,
  • 嘉慶通寶古錢銅錢什麼樣的值錢什麼又是十幾元的通貨
    ②嘉慶通寶,這一枚 評分82分,硃砂美鏽 硃砂有驅災闢邪之意所以價值在市場上能開到8百以上③嘉慶通寶,背寶晉,直徑約26.09~26.29*1.23~1.30,重4.6克,背緣小鑄坑,市價6百加④嘉慶通寶,阿克蘇局25+,新疆紅錢,公博80分阿克蘇嘉慶有這個品相難得,市價6百露頭
  • 泰昌通寶名譽版精要
    ▌泰昌通寶大字心泰版(正、背)該版面文書法含蓄可人,在具備所有「南版」風格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其面文中「通」「寶」二字書法風格與萬曆通寶「南京版」面文一脈相承,甚至日本泉界還將南京所鑄萬曆通寶中的「勾廠版
  • 清代嘉慶通寶十八局鑑賞
    圖二嘉慶通寶寶武早期部頒式大吉好版美品嘉慶通寶寶武局,圖二大吉嘉慶通寶寶浙局大吉嘉慶通寶寶浙局,圖二嘉慶通寶寶浙局羊角嘉好版1嘉慶通寶寶浙局羊角嘉好版,生坑嘉慶通寶寶陝部頒式大樣稀見嘉慶通寶寶陝部頒式大樣稀見,水坑,水裱金嘉慶通寶寶福局角頭長滿文嘉慶通寶寶福局角頭長滿文
  • 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附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欣賞
    宋朝錢幣成為古錢幣收藏市場上的一大門類,其中太平通寶市場行情趨勢走好。那麼你對太平通寶收藏有過了解嗎?你知道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嗎?你見過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嗎?接下來,民間鑑定收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太平通寶收藏簡介,一起來看看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和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
  • 雍正通寶2020年市場行情及成交價
    雍正通寶雍正通寶是清代用黃銅鑄成的錢幣,工藝精良,雍正通寶現已成為五帝錢的一部分,五行屬土,具有闢邪的功效。雍正元年(1723年)開始鑄造,是繼順治、康熙之後的第三代清錢。雍正通寶錢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清代以後一百八十多年的錢幣文字奠定了基礎。清人制幣是清人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陋的一種,但因其標準、精巧、直徑大、工藝精湛、字形整齊統一,深受收藏人士的喜愛。
  • 宋太平通寶鑄錢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8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