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簡介。開元通寶都有哪些版別?

2021-02-08 藝術傳播者阿魁

五帝錢之大五帝錢:

秦半兩、漢五銖、開元通寶、宋元通寶、永樂通寶

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五位皇帝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幣!也叫「中華五帝錢」

在上面寫到這個「秦半兩」和「漢五銖」。

本次就來說一說「開元通寶」

在最初說古錢幣的時候就提到過,從唐朝開始就開始用文錢,而這個開元通寶就是文錢。以「銖」為錢幣計重單位變成了以「錢」為錢幣計重。

每一文就是一錢,十文為一兩。而一文就是二銖四絲,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四克。這也是度量衡的改變。

自此,這個五銖錢才真正被取代。

最初的開元通寶是由書法家「歐陽詢」寫的。做工和字跡都比較精美。

開元通寶鑄造背景:隋朝滅亡,唐朝初始,由於隋末戰爭,貨幣貶值,百姓生活不如意。

開元通寶影響:「通寶」二字沿用至近代,文字重量形製成為後世鑄錢的楷模。

開元通寶的材質:普遍流通的就是銅幣,也有金幣和銀幣等材質。

開元通寶的意義:「開元」意指開闢新紀元,「通寶」意指流通之寶。

開元通寶鑑別:

擲地有脆響。

鏽跡氣味不是迅速化學反應那種,有土香。

質量體積密度對比。質量大體積小密度大。

開元通寶種類:

初唐開元:初唐開元所用材料為青銅和白銅,直徑24mm左右,質量4克左右。

盛唐開元:盛唐開元所用材料主要是青銅和紫銅,直徑25mm—27mm,質量4.7克左右。

中唐開元:中唐開元所用材料主要是青銅和紫銅,直徑23mm—26mm,質量3.2克—4.5克。

會昌開元:中唐開元所用材料主要是青銅和紫銅,質量3.2克—4.2克.

普通晚唐開元:材料雜,含鐵較多,直徑23mm—24mm,質量低於4克。

私鑄小徑開元:民間私造,直徑23mm,質量低於3克。

五代十國開元:五代十國時期,還有一些國家沿用開元通寶,不過形制有別。

開元通寶版別:小字,低頭通,平頭通,小通,小通小寶,遒勁,直元,大字,大字狹元,容弱,短頭元,尨字。

開元通寶發行量很大,沿用時間較長,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價值除了幾個特別版本的,其他普通的價值都不算太高。

相關焦點

  • 「開元通寶」是年號錢嗎?為什麼說是它開啟了我國古代的十進位?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它就是年號錢,因為唐朝有「開元」這個年號,為唐玄宗李隆基所用,號稱開元盛世,因此會以為開元通寶錢幣,就是唐玄宗在開元年間鑄造的年號錢。 第一個是有關開元通寶錢幣上面文字的另一種讀法有一點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因為「開元通寶」四個字分別鑄在錢幣穿孔的上下右左,按照對讀可以讀作「開元通寶」。
  • 盤點大五帝錢都包含哪些古錢?
    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古錢品類眾多版別眾多分辨眾多古錢中收藏的價值如何還是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大五帝錢都包含哪些古錢?
  • 「30秒懂幣」盤點嘉靖通寶和隆慶通寶的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嘉靖通寶和隆慶通寶的主要版別:具體如下:嘉靖通寶小平、小平母錢、二錢、三錢、五錢、十一兩大字、十一兩小字、開爐錢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直徑一般為2.5cm左右,嘉靖通寶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鑄嘉靖通寶存在銅色偏白現象,即所謂"白銅錢"。嘉靖通寶楷書小平光背明世宗嘉靖七年鑄。仿洪武錢制,分為五等,小平徑2.5毫米,重3--4.5克,折二徑2.8毫米,折三徑3.3毫米,折五徑3.9毫米,當十徑4.5毫米,重24克以下。錢文楷書直讀,除光背者記重有:二錢,三錢,五錢。記值有:十一兩。存世平錢較豐。
  • 「30秒懂幣」盤點中華五帝錢都包含哪些古錢?
    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古錢品類眾多版別眾多分辨眾多古錢中收藏的價值如何還是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大五帝錢都包含哪些古錢?中華五帝錢收藏圈指的主要是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通寶、宋宋元通寶和明永樂通寶五個鼎盛朝代各取一枚組合的大五帝錢。
  • 乾隆通寶「寶泉局大樣」版別,只看這一篇就夠了!新手必讀
    上一期分享了乾隆通寶「寶泉大樣」的五個版別,分別是:「小平大樣」、「角頭雙點通-真書大樣」、「角頭單點通-真書大樣」、「短足寶大樣」和「山底隆大樣」,錯過的泉友可以點擊文末的連結閱讀學習。如果您讀過之前分享的「乾隆通寶-寶泉局」版別分類的文章,您應該記得中晚期鑄造的「乾隆通寶」以「方頭通」居多,且尺寸普遍較小,多為22mm、23mm、24mm,有些版別的「方頭通」尺寸超過25mm的都很少見。所以,「方頭通大樣」略小一些也就不難理解了。沒讀過《乾隆通寶「寶泉局」分類》這篇文章,可以點擊文末連結閱讀學習。
  • 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開元」意為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 宋元通寶它現在的市場價格好嗎、什麼平臺好出手
    後宋太祖傳位於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於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鑄「太平通寶」錢,錢式同「宋元通寶」。當時四川及福建出鐵錢。福建所出鐵錢,背郭清晰,鑄工頗精,大受歡迎,於是又推出一種直徑4.2釐米的當十大錢,書法鑄工均不錯,背穿上有一個圓點,可能是一種紀念錢,現存世不多。這兩種「太平通寶」都為五代風格,而鑄工精整,深厚淳樸可比開元錢。.
  • 楊子炫富翻車,他曬出的傳世古幣「大觀通寶」,到底值多少錢
    大觀通寶面文為徽宗御書瘦金體,其中以折十大錢最為精美,傳世亦多;小平錢可以分為40多種版式,均較雅致,其中不乏珍稀版別。尤以小平行書錢及樣錢、母錢為珍貴。還有宮廷賞賜專用的金銀大觀錢,存世尤罕。另有大小鐵錢;亦有後鑄各種花錢。可以說大觀通寶就是一部中國錢幣史的縮影。
  • 泰昌通寶名譽版精要
    由於此幣為補鑄性質,當時所開鑄錢監不多,鑄造時間短,導致泰昌通寶存世量較少。目前公認的四大鑄地中,就有三個是藏家耳熟能詳的大名譽版,現擇其精要加以說明。▌南直隸版與浙江版泰昌通寶「南京版」,昔在泉界一直埋沒於「南版」中而名聲不顯,直到近年來方受關注,大有後來居上之趨勢。此版的關注度似乎已趕上了「大字心泰版」與「大泰隸昌」。
  • 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附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欣賞
    如今股市的不景氣間接促進了古錢幣收藏投資的發展,大家都在尋找有收藏價值的古錢幣進行收藏投資。宋朝錢幣成為古錢幣收藏市場上的一大門類,其中太平通寶市場行情趨勢走好。那麼你對太平通寶收藏有過了解嗎?你知道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嗎?你見過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嗎?接下來,民間鑑定收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太平通寶收藏簡介,一起來看看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錢和太平通寶最貴的圖片。
  • 【雍正通寶】一枚小銅錢也價值天價,一枚就能發財.
    雍正通寶單以其小平制錢而言,由於雍正在位僅僅13年,不僅比起康熙在位61年差得太多,而且比起順治在位的19年也不及,況且順治作為清朝開國皇帝,其鑄錢受著社會變化的影響,不斷變換面孔,形成了多種格局的錢幣,而雍正通寶作為盛世之後的王朝自然無此多慮,也就省去了許許多多的變化。
  • 康熙通寶名版如此值錢,以前不懂,感覺錯過了一個億(附最新報價)
    套子錢康熙二字有「康寧熙盛」的吉祥意義。民間傳說,集齊鑄有康熙二十個局名的錢幣並佩戴在身上,便可以吉祥如意,除惡避邪保平安。外出經商的人如果佩戴這組套子錢出門去做生意可馬到功成、萬事亨通,並且具有「走夜路不招鬼」的神奇功效。所以,康熙通寶雖然存世量極大,仍一直都是清錢愛好者競相收藏的熱點。
  • 雍正通寶號稱清錢最貴,但也有區別,為您詳細講一講
    清代雍正通寶始鑄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代五帝錢中的一枚,均為小平錢,不存在大錢,這也側面印證雍正年間經濟狀況不錯。雍正通寶以黃銅鑄造,每文重一錢四分,古代的「一錢」約合現在的3.73克,因此雍正通寶約重5.22克。
  • 康熙通寶「滿漢福」中不可錯過的好版別
    康熙通寶是清錢收藏的熱門品類,無論是康熙羅漢錢,手類錢、版別錢還是五帝錢、十帝錢等等,都深受泉友喜愛,中國的文化裡,「福」字的美好是千古不變的,所以說康熙滿漢福的收藏也是一直穩步上升,今天我們聊聊康熙滿漢福的版別與收藏大福中福與小福
  • 集齊這些版別的雍正通寶 ,你就可以召喚神龍了
    雍正通寶之簡介雍正通寶為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的鑄幣。康熙61年末康熙帝駕崩。胤禛繼位,次年改元雍正鑄造雍正通寶。寶南局:雍正通寶裡的龍頭品種,雍正七年(1729)開局於湖南長沙府。十年(1732)停鑄。寶南局因其稀少,價高,所以細分版別的人不多,多以品相論價,品差的幾百都不好出,極品的上萬都有人要。南局鑄造不怎麼好,所見多字口有缺陷,因其是雍正各局中存世最少的,所以好品難得,深受廣大泉友的追捧。
  • 宣統通寶大樣,長0.24釐米,寬度0.24釐米,拍出價格是12萬
    宣統通寶大樣多大尺寸 根據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想要被納入到宣統通寶大樣的範疇內,那它的直徑至少應該在2.4釐米以上,其實大多數宣統通寶它們的直徑都是在
  • 玩版必備,康熙寶福局版別大全!
    那麼本期,咱們就來詳細聊聊康熙寶福局~ 寶福局,指的是福建省局,原錢局位於今福州市都司巷
  • 太平通寶背星月版
    太平通寶方孔錢幣,中國歷代王朝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
  • 宋太平通寶鑄錢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為宋代第一種年號錢,有銅、鐵兩種,銅錢僅見小平錢。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8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
  • 太平通寶.鑑賞解析
    鑄幣重量:1.隸書太平通寶重量一般在4g左右;2.篆書太平通寶重量一般在4.3g左右。(其它版式錢暫不說明,敬請諒解) 鑄幣特徵:太平通寶是宋代第一種年號錢,也是其錢文為隸書與篆書相對而制的第一種對錢;樣式為方孔錢幣,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今天主要講解行用錢,此錢幣銅質精美,肉郭周正,錢文順讀,字體端正醇謹,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真書兼八分,光背或有星月紋,以銅質小平錢為主,另有鐵錢和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