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成 晏耀斌 北京報導
失控真相,正在從多個層面被講述。
隨著「A股最誠實董事」龔倫勇4月初首次發聲,田中精機(300461.SZ)在回復監管層的「靈魂拷問」時隨即認錯,稱董事會決議程序存在瑕疵,並取消關聯交易。這也讓其與子公司遠洋翔瑞(深圳市遠洋翔瑞機械有限公司)的愛恨走向,再次出現不確定性。
2020年4月20日,田中精機就回復監管層再次公告。而原田中精機董事總經理龔倫勇,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從回復來看,應提防上市公司與會計師濫用不合併報表的做法。龔倫勇還透露,他將在4月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
近日,為深入了解內情,《中國經營報》記者輾轉與遠洋翔瑞14家合作方取得聯繫,其中13家企業做出回復。受訪企業均表示,過去與遠洋翔瑞合作愉快,但2019年後,合作出現問題,希望相關矛盾能夠儘快解決,恢復之前合作。且受訪企業多表示,這期間,其並未尋找替代方。
田中精機於2016年以3.9億元收購遠洋翔瑞55%股權,隨即邀請後者創始人龔倫勇出任田中精機董事、總經理,但2019年雙方出現矛盾,龔倫勇被免。2020年,田中精機公告稱,已失去對遠洋翔瑞控制權,因此導致矛盾公開化。本報曾於4月8日刊發《「A股最誠實董事」首次發聲:田中精機子公司被「綁架」移走9000萬業績》,報導全過程。
龔倫勇回應公告
2020年2月3日,疫情中,田中精機因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問是否生產口罩時稱「具有相關的研發儲備,目前暫無相關訂單」後,次日應聲漲停,隨即招致監管函過問。此後,又因公告稱對子公司失控。
而一年前,因為在年報中申明財務數據「已是虛假記載」,董事龔倫勇被網友稱為「A股最誠實董事」。多重戲劇點之下,田中精機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人們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監管層也在3月份發出「靈魂拷問」函,要求對審計、失控等問題作出回答。4月,隨著龔倫勇首次公開發聲,田中精機開始公告回答。但近日,龔倫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實際上我覺得田中這次回復體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果上市公司和會計師聯合起來,濫用不合併報表的做法,這種濫用可能導致上市公司可以隨意地調整報表範圍,掩蓋上市公司實際的財務情況。」
田中精機在公告中,已經取消以1252萬元將遠洋翔瑞55%的股權賣給田中精機的四大股東。而早前,遠洋翔瑞的創始人龔倫勇及少數股東表示,其未被告知及問詢是否行使優先認購權,並認為從買時3.9億元降至1252萬元,太過誇張,且相關審計中,存在大量質疑點,認為遠洋翔瑞的業績被刻意拉低。
「田中花3.9億元收購的遠洋公司,現在就以一個莫須有的失控把它從報表中剔除。這些錢都是市場上投資人的錢。現在用這麼一個理由就把它從報表中剔除掉了,這無形中給廣大投資者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對市場的規則如此進行濫用又會給整個金融秩序造成什麼樣的損害?」龔倫勇稱。
近日,龔倫勇再次強調此前交易問題:「如果這樣的話一旦有上市公司覺得自己的控股子公司財務出現,用同樣的方式把它出表,這個市場會失去起碼的監管,秩序混亂。審計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的作用又如何得到體現?」採訪中,龔倫勇認為,這些問題,尤其需要各方多思考。
龔倫勇表示,他將在4月24日(本周五)舉行新聞發布會。早前,其親友接受本報採訪,評價龔倫勇早前沉默原因時,認為整件事「就像親生孩子被拐騙綁架後,甚至不敢報警,因為害怕領不回孩子,孩子被撕票,現在遠洋翔瑞已經到了絕境,再不抗爭,只有死路一條」。
在田中精機4月以來的公告中,也逐漸披露其與龔倫勇等人的業績對賭協議訴訟進展情況。而這一信息,是龔倫勇率先披露,且認為審計單位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諸多疑點。此外,龔倫勇及遠洋翔瑞小股東質疑,田中精機在回復函中提及四名自然人股東(竹田享司、竹田周司、錢承林、藤野康成)擬減持一事,認為當前階段下,應予以充分說明,否則難免有賣殼嫌疑。
早前,小股東等曾提交相關資料指出,恰是在遠洋翔瑞公章、印鑑等被控制,工商資料被變更後,與合作方出現不暢,導致訴訟增多,業績暴跌。針對這一指責,相關公告中並未直接回應。「這是對實體經濟的直接打擊,我們希望能看到回應。」
13家合作企業發聲
為更全面還原事件內情,4月以來,《中國經營報》輾轉聯繫到14家與遠洋翔瑞有合作關係企業,其中13家企業作出回應。他們從另一個層面講述了田中精機子公司失控事件。
其中,涉及遠洋翔瑞客戶企業為佛山市南海區巨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博潤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華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欣盛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洋暉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江西日進光學玻璃有限公司。
涉及供應商為深圳市豐泰順科技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廣州昊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速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濟南一晟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四方電氣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新日升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寶騰機械有限公司。
其中除東莞市洋暉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外,13家企業均作出回復。其合作金額從百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合作時間則均較長,幾乎自遠洋翔瑞創立後既有合作。
其中,有合作方認為,自從與遠洋翔瑞合作後,「雙方便經常開展行業工藝交流會,在蓋板工藝上不斷創新,包括設備改進,量身定製,遠洋也在合作期間突飛猛進,成為精雕自動化設備行業一匹黑馬,自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後,初期更是如魚得水,每年的例行審計都很順利,直到2019年初,我司方知其和母公司田中出現糾紛,但具體原因不太知曉,但這以後,作為遠洋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我們明顯感受到遠洋內部工作受到影響,售後服務明顯不如從前,甚至重要的工藝技術改進溝通因其與母公司的矛盾導致其內部主要人員人心不穩,也給我們生產工作帶來直接的阻礙,影響了一定經濟效益,所以去年下半年我們也在尋找合適的新的供應商。」
但更多合作方則表示,願意等待遠洋翔瑞恢復過往合作。不過記者統計發現,幾乎所有合作方都認為,遠洋翔瑞原團隊,是保證合作順利開展的大前提。但對於遠洋翔瑞與田中精機的矛盾,幾乎所有合作商均知曉卻並不知道其中詳情。
「現在看公開信息,還是說起初合作很深度很信任,但後期猜忌了,鬧翻了,這麼看,應該是一個可以調和的矛盾,所以我們願意再等等,但希望雙方都恢復理性,製造業不容易,大家在一起是有過共同理念的,鬧翻也好聚好散,不要搞複雜,我們希望還是繼續和遠洋翔瑞合作下去,(所以我們)都一直沒找其他合作方,就這意思。」4月21日,其中一家合作企業董事長表示。
就此,龔倫勇表示:「衝突最初是經營理念不同,那麼我離開田中精機,回到遠洋翔瑞,各自幹好分內事,我做好我的小股東,就相安無事。或者,按照後期方案,好聚好散,按照雙方協議走審批程序我原價回購股權。這都是上市公司、小股東、投資者利益都可以得到保障的方案,為什麼一次次談不成,要走到兩敗俱傷?這裡面誰在耍手段,誰在最終獲益?」
(編輯:孟慶偉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