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掃我?我掃你?」這句話給日本人整懵了

2021-02-17 遊戲研究社

隨著中國人的身影在世界上越來越活躍,偽裝身份這件事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了。即便操著一口地道的外語,穿著國際接軌的時髦裝扮,機智的外國人還是發現了一個能一眼辨別出中國人的好方法——

在日本電視劇《深夜食堂》最新一季的劇中,一個來店的「中國客人」結帳付款的時候,說了一句日常讓日本餐廳老闆慌亂的話:

看到這一幕的日本觀眾可能會覺得習以為常了,畢竟自然地擺出掃碼動作,在他們看來已經是中國人的標配。

但這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卻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意識到自己在國外小心翼翼隱藏的身份,都因為這一破綻全都暴露,大家紛紛直呼「真實」。

短暫的發酵後,很多媒體也跟進了報導。

由此一來,就讓幾家日本媒體嗅到了八卦的氣息,他們順勢跟進了這件事,標題:

「日本電視劇中登場的「中國人」超真實在中國成為話題。」

現在,事情又向層層套娃方向更進了一步,形成了這樣的奇怪狀況:

日本電視劇描寫中國人

中國媒體報導日本電視劇描寫中國人

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媒體報導日本電視劇描寫中國人

地球人研究報告報導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媒體報導日本電視劇描寫中國人。

遊研社轉載地球人研究報告報導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媒體報導日本電視劇描寫中國人。

套娃次數之多,可見這一現象在兩國的影響力。

追根溯源,造成這一戲劇性現象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中國人的行動支付已經太普及了,這在依然堅持傳統支付方式的日本,自然就會顯得特別突兀。

事實上,這次電視劇中的演繹只是其中之一,日本民眾早就在各個角度領略過「掃碼識中國人」的道理了。2015年的時候,一張烤地瓜支持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圖片曾在日本傳播很廣,行動支付普及到如此程度,讓日本人感到非常驚嘆:

與之對應的,同一時間,日本的百貨公司巨頭松坂屋才剛剛決定引入中國的微信支付:

「大丸松坂屋,導入微信結帳,中國遊客用手機支付。」

一來一回,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本來,這種差距僅僅是反映了兩個國家不同的支付方式,但2015年由於匯率波動,正是中國遊客開始爭相前往日本「爆買」的一年,因此兩國支付方式的碰撞從那個時候起開始被激化。

由於當時日本絕大多數的中小型商販及公共設施都不支持行動支付,一方面,很多不熟悉風俗的中國遊客都吃了沒帶現金的虧;另一方面,本應實現的商品交易未能促成,也讓商家少獲得大量經濟利益。

但是,錢花不出去不要緊,本該賺到的錢賺不著可讓日本商家們急壞了。媒體們率先行動起來,在那一年瘋狂科普引進「支付寶」「微信付款」的重要性。

「中國電子支付服務交易額為153萬億日元,約日本的30倍」

所以,曾經你經常可以聽到餐館的店長會驕傲的告訴你只收現金,日本的旅遊攻略裡也會貼心的提示遊客很多地方都不支持電子支付。

但面對中國遊客一次次的靈魂發問——「掃哪?」很多立場堅定的商家終於開始撐不住了。

開始是松坂屋、高島屋等大型百貨商場率先「投敵」,藉機得到了巨大的實惠。後來那些「堅持原則」的店家和政府機關也漸漸放棄抵抗。各類科普文章和自己的親身體會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中國人對「掃碼」的執著——

日本媒體2015年引用的中國人支付習慣數據

因此,如果你今年再去日本遊玩就會發現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圖片來自微博@TH3CHARLie

就在我翻資料的時候,還發現了一個普通日本人相關的小牢騷:

「連續幾年突入[東京拉麵激戰區]的松戸富田麵絆今天排的隊太長了,所以就去的[博多一幸舍]。吃到了樸素又美味的豚骨拉麵^^。

但是這個店的賣票機明明連西瓜卡等IC卡都不能用,卻能用支付寶和微信!這也太巴結中國遊客了!

小老妹,對於這種現象……看我表情:

即便是日本商家們已經深刻認識到「微信」「支付寶」的強大,但這種壓迫感從商業到普通民眾,下沉依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對它的態度更多的是「好奇」。當自己在拼命翻包找零錢的時候,看到中國人掏出手機「嗶」一下就結了帳,久而久之,也就不免產生了好奇,想弄清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大傢伙最先好奇的對象,是與支付寶、微信的二維碼圖案相伴相生的幾個漢字——

「掃一掃」。

「掃」屬於簡化字,日本人不認識,但是他們的假名裡卻有兩個字與這個字非常相似「キヨ」(這倆假名本身沒特別的意思)。於是有意思的事來了:

日本網友1號:

我中國的朋友:「這個在中文裡是讀取(掃碼)的意思哦。」

我:「キヨーキヨ(原來是這個意思!)」

日本網友2號:

「來中國之後給我整笑了的就是,我琢磨半天『キヨーキヨ』到底是什麼鬼玩意?原來是中文的SAO YI SAO(請掃描)的意思。」

日本著名音樂創作者Neru也曾對著三個字符若有所思:

普通的日本群眾對這些字懵逼,那些正在努力學中文的日本人也對這些中文字典上查不到的詞非常頭疼。

一家日本的外語學習網站上有個正在學中文的朋友發了這樣的帖子:

「關於中文(簡體字)的疑問:

『你掃我還是我掃你』到底是啥意思啊?

由於這句話在中國人之間使用頻率過高,日本的很多中文學習網站也搞出了對應的帖子,專門講解這個知識難點。

「數碼社會誕生的中國流行語:我掃你」

有趣的是,這個教程的撰寫者由於自己學藝不精,還把三聲的Sǎo,記成了Sào。不知道有多少日本友人學到這個錯誤的發音。

我還特意的去「學習」了一下,語音裡他確實發音發錯了

但是,有些學生即便是掌握了「掃一掃」的正確用法,也不一定都能夠參透掃碼支付的重點。

在一堂「你掃我還是我掃你」的中文網絡課堂中,老師在展示中國麥當勞掃碼支付的時候,正在學習的日本小哥露出了傻傻的幸福的微笑:

日本人並非不了解行動支付的好處。

日本網友3號:

「支付寶3日舉行了[日本KFC返現活動]。在東京的中國人用支付寶支付後,拿著小票發微博就能拿到200元(約3300円)返現。支付寶的推廣力度,有點牛逼啊。」

類似的行動支付活動,日本老百姓就算沒真正體驗過,見也見過很多了。但是至今阻礙他們薅中國商人羊毛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支付寶和微信都得綁定中國的銀行卡和身份證。

也就是說,沒有中國身份證的日本人,某種程度上在日本也沒法享受到100%的便捷(誤)。

當然,電子支付在日本難以普及的另一個現實原因,是因為當地發達的便利店支付系統。

在網絡購物剛剛興起的時候,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便利店都開通了便捷的網上支付服務。由於便利店在日本有著非常廣泛的覆蓋率,所以很多人從那個時候養成了用便利店付款機進行網絡付費的習慣。

因此在網購迅速發展的時期,日本的行動支付產業也由於便利店的普及巧妙地錯過了增長的紅利期。

東京便利店密度

再有,就是日本媒體對行動支付的妖魔化了。很多在科普中國人行動支付普及率的文章中,往往會在最後加入幾個相關的負面消息,以向人們證明不適用行動支付的正當理由。

這語境,像極了幾年前我們父母那輩的人對移動的謹慎態度。

但時代永遠是在向前發展的。儘管日本民眾有各種理由不去使用行動支付,當地的商人們在中國遊客的衝擊下還是做出了諸多迎合措施。而商業層面的策略變化,必然也會倒逼日本普通民眾開始學習行動支付。

與此同時,中國的各路服務商也逐漸鬆口,解除對外國人的種種限制。

所以縱使有各種各樣的原因阻止行動支付在日本的滲透,但現在看來,那些防線的壁壘已經越來越經不起衝擊。日本的行動支付習慣最終是不是也能像中國一樣實現普及暫不可知,但鑑於目前的發展趨勢,也只能簡單地送日本友人們一句話:

「時代變了。

說起來,日本的神社似乎永遠會是整個日本最與時俱進的機構:

他們已經學會用微信、支付寶收香火錢了。

相關焦點

  • 老奶奶對著公交司機的「頭」掃碼:我不懂「你掃我」是什麼意思
    "我老爸在家看電視的時候,電視機提示'垃圾太多,請及時清理',於是他老老實實的把放電視機臺面清理的乾乾淨淨,但電視沒反應,他又擦了一遍,邊擦邊說都清理這麼幹淨了怎麼還有提示!"雖然初讀這段文字我們都不厚道地笑了,但老人在科技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時代生活,也很無奈。因為沒有視覺上的存在,老人無法想像網絡世界裡的抽象"垃圾"到底是怎麼回事。
  • 掃我的碼!
    肚子空空,胃裡面好像有無數細胞在叫我快去吃飯。起身,穿越四個長長的車廂去買吃的。每次走過道的時候,我都想讓自己縮小一點,再瘦一點。因為不管我怎麼小心,還是會絆到某些人的腳,從座位裡懶懶的伸出來,毫無顧忌的。車廂開著冷氣,不管任何時候,都有人在說話。有打電話的,開著擴音,生怕別人聽不見。有看視頻的,聲音開得很大,就像坐我旁邊的那個乘客那樣。
  • 快掃這個福!我一次掃到兩張沾福氣一張敬業福!
    今天,可不是來跟大家談紅包這樣的凡塵俗事,而是想問問大家:你努力集來的五福,知道誰寫的麼? 小編特意按照「馬雲體」畫了個福字 希望對你有用 掃不出來的話 可以多掃幾次
  • 雅各的聲音、以掃的手
    文、鏡天【以撒對雅各說,我兒,你近前來,我摸摸你,知道你真是我的兒子以掃不是。雅各就挨近他父親以撒。以撒摸著他,說,聲音是雅各的聲音,手卻是以掃的手。】(創世紀二十七章21-22)傳揚福音,歡迎轉載分享!
  • 開心一刻:這個掃「馬」,你可能會輸
    開心一刻:這個掃「馬」,你可能會輸1:現在大街小巷都是掃碼的。小夥:大媽,多少錢。大媽:五塊一,你給五塊就行了。小夥:不用大媽,我掃一下。大媽:你掃啥。小夥:碼啊。大媽:你這個小夥啥意思,我人在這,你找馬,你啥意思。小夥:不是,大媽,我說掃碼。
  • 趙露思現身《我喜歡你》見面會,鏡頭掃過她,真人長相一目了然
    另外,《我喜歡你》劇中,林雨申和趙露思同框互動的場面實在是太甜蜜了,小編我恨不得一天就要看到大結局!,《我喜歡你》導演很有原則,雖說這部劇十分精彩上頭,但導演卻沒有安排了超前點播,大家這回可是有些無奈了吧。
  • 科普 每天都在用手機掃碼,但你可能不知道這是怎麼實現的
    如果我問你每天會掃碼多少次,你能準確的回答出來嗎?
  • 俗語:「臘月二十四、七掃金,八掃銀」,你家有這個講究嗎?
    導語:俗語:「臘月二十四、七掃金,八掃銀」,你家有這個講究嗎?所以這句諺語的意思就是:當官的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普通老百姓要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水上人家因為長年在水上生活,不事農耕,在相當長時期曾被稱為是「賤民」,所以他們過小年的就會比普通來百姓再推遲一天。後來又因為古代的時候,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北方人就跟著當官的一起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地處偏僻,距離京城較遠,所以還保留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
  • 神也祝福以掃嗎?
    今天是《雅各生平》第八十一講,我們分享的經文是【創32:6-8】所打發的人回到雅各那裡說:「我們到了你哥哥以掃那裡,他帶著四百人,正迎著你來。」雅各就甚懼怕,而且愁煩,便把那與他同在的人口和羊群、牛群、駱駝分作兩隊,說:「以掃若來擊殺這一隊,剩下的那一隊還可以逃避。」
  • 敬業福怎麼掃?我好像真的找到了規律!有圖有證據!
    就在今天中午九點三十三分,我掃到了敬業福!簡直人品大爆發!那些輕易掃到敬業福的你們可以盡情的嘲笑我了!就在前兩天,我還是一直被「富強」詛咒的"艱難掃福人"。看著同事們一個個掃到敬業福,心裡那叫個難受。可是今天,我也是有敬業福的人了!不瞞大家,我今天真的很敬業!然後在空閒之餘敬業福就找上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二十四要掃房子,今年你掃了沒?
    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這一風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寄寓了人們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
  • 王家衛,你有多愛這本《醉古堂劍掃》?
    昨日下午,王家衛參加微訪談,接受網友提問。沒想到,「墨鏡王」其實是「金句王」,回答引經據典,出口成章。有網友表示,看完這次「史上最有文化微訪談」,最大的感受就是「趕緊回家讀書」。章子怡也來湊熱鬧問了一個問題,你猜王家衛是怎麼回答的?【關於「宗師」,慢慢品】zoe殷2014:《一代宗師3D》值得去看嗎?求指教!
  • 洪卓立 無需給我掃墳 和骨灰去旅行
    這心肺哪一秒壞掉平日我離家去 都先吻你若回不去了 感激你的照料年月算短 不過全部也美妙別話我悲觀了 情願你早知曉無需給我掃墳和骨灰去旅行重新數數鐵塔上 每一格閃燈蒼天縱太絕不肯放過人但至少 曾共你 好得很臺北小吃誘人倫敦天氣惱人重溫怎跟我 企在銅像前擁吻還望你慶幸 旅程多開心
  • 系列廣播 | 雅各與以掃
    有一天,雅各正在家裡預備食物,以掃打獵回來,累得發昏了,就向他要東西吃;雅各心中最先想到的總是那一件事,他就利用這個機會,應許給他哥哥食物充飢,而以他長子的名分為代價。當時,這個放蕩無羈,縱情任性的獵人說:「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什麼益處呢?」(創25:32) 他為了一碗紅豆湯就出賣了長子的名分,並起誓確定這一次的交易。
  • 我來吃個飯你卻要查戶口?掃碼點餐不能如此「霸道」
    1月6日,南京市消協發布的一則「消費者可以拒絕掃碼點餐」的微博,獲得了大量好評。「終於有人能說說這事兒了」,發出這樣感慨的,除了不擅長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還有厭倦了「掃碼-關注-點餐」一條龍的年輕人。
  • 我在龍泉寺掃廁所
    一個義工撥開人群擠進來,抱起賢二說:「各位師兄,抱歉啊,每天來看賢二的人太多了,他該去充電了。」賢二被重新放回桌上。雙手比「耶」,頭靠一塊兒,抱在懷裡,躲在身後,舉到頭頂,都無法表達人群對它的好奇和迷戀。在我短暫的印象裡,寺院清淨寂寥,處處以「止語」為行事準則,剛剛在動漫組見到的,是這幾天裡最熱鬧的場面了。
  • 日本一姐:我再也不用掃"廁所"了
    後來成為日本國家隊的隊長,宮間綾經常對隊友說:「把後背交給你的隊友,她們都是你最可靠的人。」「如果你體諒別人,那份體諒也會回到自己身上……」足球場上,除了隊友就是對手。比賽中我們確實會被分為隊友和對手,但是比賽結束後就是重要的『足球夥伴』了,我從來沒有想過對每支球隊都是競爭對手。」2011年,日本對美國的世界盃決賽,雙方必須通過點球大戰一決高下。當熊谷紗希把最後一個點球送入美國隊的大門時,日本國內的萬千觀眾爆發吶喊聲,很多人早已經熱淚盈眶。日本隊場上11人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場比賽踢得有多艱難、多壓抑。
  • 掃廁所40年,是日本最窮外婆,卻把生活過成了神級劇情,萌翻了!
    人家什麼也沒做就這麼一日三餐只求溫飽地貧窮生活著沒事掃掃廁所什麼的但就這就已經震撼了無數人!而且啊,我們跟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好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擔心摔一跤。光從這一點來看,窮人習慣穿著髒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無所謂。啊,貧窮真好!」▼
  • 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看這個時代的4種人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人逐漸把這句話演變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更看重「掃一屋」。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句話呢?是掃好一屋,還是應該掃盡天下?其實,我們可以把掃一屋和掃天下歸為四類人。1.既掃一屋,又掃天下。這類人屬於全才。全才不僅擅長於自己的專業領域,對於其他知識和技能也能迅速掌握。
  • 一進了臘月人們便要掃房子了,哪天「掃房子」最好?好多人不懂
    好多人不懂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過年前人們都會將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進入臘月開始忙乎,畢竟有句老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人們就開始著手準備過年了,比如置辦年貨,掃房子等等,可是你知道掃房子哪天最好嗎?看到這肯定有人就是抬扛了,掃個房子還要看日子,的確是要看的,這不是封建迷信,這是一種風俗習慣而已!那麼,今天小編就告訴哪天才是「掃房子」最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