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載空艦飛彈

2021-01-21 兵器知識雜誌

法國AS-15TT飛彈

  AS-15TT飛彈是法國航空航天公司戰術飛彈分部在AS-12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全天候、亞音速、直升機載的輕型反艦飛彈。
  AS-12飛彈是法國於上世紀60年代研製成功的一種小型空艦/地飛彈,到70年代中後期已顯落後。

  ▲ 英國「黃蜂」直升機在馬島戰爭期間發射AS-12飛彈的美術作品。
  由於當時法國在小型空艦飛彈領域已研製成功了AS-10/11/12/20/30等系列飛彈,因此在AS-12基礎上研製AS-15TT,技術上容易實現。
  與此同時,原裝備有AS-12的沙特主動表示願意承擔大部分研製費用。因此,一種更先進的空艦/地飛彈被列入研製計劃。
  AS-15TT飛彈於1977年開始研製, 1981年進行首次飛行試驗,1985年開始裝備部隊。TT是Tous Temps的縮寫,即全天候的意思。

  ▲ 掛載4枚AS-15TT反艦飛彈的AS-565SA「黑豹」直升機,機頭下圓盤為「阿格裡昂」-15雷達。AS-15TT射程近,不屬於「發射後不管」,只能對付無防空武器的小型艦艇。
  AS-15TT裝備法國的「海豚」、「超美洲豹」等直升機,並出口到沙特、阿聯、伊拉克、巴林、印度、以色列等國。飛彈單價約為29.46萬美元。AS-15TT還發展出MM-15艦艦飛彈,裝備小艇用於近岸防禦作戰。
  AS-15TT彈體為圓柱形,頭部呈卵形,彈體中部和尾部具有呈X形分布的4個彈翼和4個可操縱尾翼。從內部看,AS-15TT 從頭至尾分別為戰鬥部艙、制導設備艙和動力裝置艙。
  因為飛彈為指令制導,因此不必將導引頭安裝於飛彈頭部。這樣的布局還可進一步提高戰鬥部的作戰威力。
  動力裝置艙安裝了一臺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和兩臺固體助推器。在作戰時兩枚飛彈可齊射攻擊同一個目標或攻擊兩個不同的目標。

  ▲ 「海豚」2直升機發射AST15TT反艦飛彈。
  AS-15TT的射程由AS-12的8千米增加到15千米,提高了載機的安全性。全彈質量僅為100千克,在同類飛彈中質量最小。
  飛彈上僅裝有垂直陀螺、操縱指令計算機等設備,其它凡是可以裝於彈外的設備都儘可能裝在載機上。
  AS-15TT飛彈的戰鬥部質量為30千克,佔全彈質量的30%,這在反艦飛彈中非常罕見。
  戰鬥部設計成鑽入目標內部爆炸,爆炸後可形成4 500塊3~30克的碳鋼碎片。戰鬥部前端還設計了防跳爪,使飛彈在以70°傾角撞在目標艦艇艦舷時不會彈跳,戰鬥部能穿透艦艇舷板。
  AS-15TT的巡航高度僅為10米,在低海情下可降低到5米。當飛到離目標300米時,飛彈進一步下降到3~5米的高度。
  其掠海飛行高度比「飛魚」、「魚叉」等飛彈都低,可增加飛彈的突防能力。
  飛彈採用三級保險裝置,可有效保證在儲運過程和作戰發射時的安全性。
  發射載機上採用湯姆森-CSF公司的「阿格裡昂」-15雷達來負責目標探測和跟蹤。

  ▲ 「海豚」直升機搭載AS-15TT反艦飛彈。
  該型雷達具有很強的抗電子幹擾和海浪幹擾的能力,可在360°範圍內搜索目標,在惡劣氣象條件下也具有很好的目標探測能力。該雷達在4級海情下,對潛艇通氣管探測距離達46千米,對小艇的探測距離可達80千米。
  1991年海灣戰爭中,沙特海軍用AS-15TT一舉擊傷、擊毀伊拉克5艘攻擊快艇,取得了可喜戰果。
  從出口情況和戰績方面看,AS-15TT要優於義大利的「火星」。但英國的「海鷗」、挪威的「企鵝」、美國的「幼畜」則因為裝備數量和制導方式等原因,戰績要好於AS-15TT。

「海鷗」空艦飛彈
  歐洲MBDA公司的「海鷗」(Sea Skua)飛彈是一種輕型直升機載空艦飛彈。它的外形有些像小魚雷,三角形的控制舵位於彈體前部,十字形彈翼位於彈體尾部。該飛彈由帶助推器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

  ▲ 英國「山貓」直升機掛載「海鷗」輕型反艦飛彈。
  「海鷗」是英國皇家海軍裝備使用的第一種直升機專用反艦飛彈,代號CL-843,主要用於攻擊飛彈快艇、巡邏艇、護衛艦、驅逐艦、地效飛行器和氣墊船等水面目標,為水面艦艇提供中、遠程全天候反艦自衛能力。
  該彈的研製工作始於1975年,1979年開始首次飛行試射,1982年在英阿馬島衝突中首次發射8枚「海鷗」飛彈,擊沉阿根廷1艘由拖輪改裝的巡邏艇,擊傷1艘護衛艦。1983年該彈正式進入英國皇家海軍服役。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由「山貓」直升機發射20枚「海鷗」飛彈,擊毀伊拉克11艘艦船。

  ▲ 英國「海鷗」輕型反艦飛彈。
  「海鷗」彈長2.5米,彈徑250毫米,翼展720毫米。發射重量145千克,速度M0.8,最大射程15千米。飛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4片全動式小三角形舵面位於彈體中部,4片固定式大切梢三角形彈翼位於彈體尾部,舵面與彈翼兩者配置角度相差45°。
  彈體由兩段直徑不同的圓柱形彈體組成,前段為主彈體,直徑較大,後段為助推彈體,直徑較小。動力裝置採用1臺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和1臺固體火箭助推器,兩者為串聯安裝。前者採用2個彎曲的亞聲速收斂擴散尾噴管。
  該彈採用程序控制+半主動雷達末制導體制,根據機載火控雷達照射目標的反射信號採用比例導引(以飛彈與目標連線的空間角速度為誤差量,自動修正彈道,使角速度儘可能趨於零)進行掠海飛行時的方位控制,根據彈載無線電高度表設定的4個位置數據進行掠海飛行時的俯仰控制。
  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為I波段雷達導引頭,與機載「海浪」火控雷達配合工作。「海鷗」採用半穿甲爆破戰鬥部,重30千克,內裝高爆炸藥,並採用觸發延時引信,可以穿入目標內部爆炸。

  ▲ 「海鷗」直升機載空艦飛彈是英國研製的第一種空艦飛彈,也存在射程近、制導方式落伍的缺點。圖為韓國海軍「超山貓」直升機每側掛載2枚「海鷗」反艦飛彈。
  MBDA英國公司目前正在對直升機發射型「海鷗」IR飛彈進行評估階段的研究。設計該飛彈的目的是滿足英國皇家空軍「未來反艦制導武器(重型)」計劃的需求,用來替換原有的「海鷗」反艦飛彈。該計劃是六個制導武器計劃中的一個,於2008年6月15日啟動。
  預計「海鷗」IR將於2015年開始裝備英國皇家海軍「山貓」艦載直升機,主要用來對付快艇和輕型護衛艦(最大排水量約1 000噸),以及對付岸上靜止及軟目標。

AGM-119A「企鵝」3
  「企鵝」3(Penguin3)是挪威軍事技術研究院與康斯伯格兵工廠在「企鵝」2飛彈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空艦飛彈。
  1973年開始設計,1980年開始全尺寸工程研製,1986年定型生產,1989年開始服役。主要用於抗兩棲登陸,特別用於封鎖海域和攻擊艦艇目標,也可作為空地飛彈使用。

  ▲ SH-60B「海鷹」直升機正在發射「企鵝」飛彈。
  「企鵝」3採用鴨式氣動外形布局,4片箭羽式控制舵面和穩定彈翼分別位於彈體前部和後部,前舵和彈翼均呈X形配置,處於同一水平面上。
  圓柱形彈體頭部呈卵形,彈體內部採用模塊化艙段結構,從前到後分為3個艙段:導引頭艙、戰鬥部艙和發動機艙。「企鵝」3彈長3.18米,彈徑280毫米,翼展1 000毫米,發射重量370千克,最大射程為55千米,巡航速度M0.8,巡航高度20米。能抗電子、紅外和假目標幹擾。動力裝置為1臺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系統採用慣導+被動紅外末制導。

  ▲ 直升機用 「企鵝」飛彈攻擊艦艇示意圖。
  戰鬥部為半穿甲爆破型,重130千克。導引頭為視場可變的熱成像被動紅外導引頭,有寬、窄兩種視場,寬視場在遠距搜索目標階段使用,當飛彈接近目標時轉入跟蹤鎖定目標階段,此時將導引頭的寬視場轉換為窄視場。
  該導引頭採用了凝視焦平面陣列技術,不是跟蹤目標熱點,而是由目標與背景的對比度產生的制導信號跟蹤目標,可以引導飛彈飛向對比度變化最明顯的水線附近攻擊,以產生最大的破壞殺傷效果。

  ▲ 正在發射MK2「企鵝」飛彈的美國海軍SH-60B「海鷹」反潛/反艦武裝直升機。
  「企鵝」3可在敵方防空火力範圍外發射。它的允許發射高度最低可到50米,載機發射飛彈時飛行速度M0.5~0.91之間(這是戰機在執行任務時通常採用的亞音速模式)。「企鵝」3空艦飛彈基本上可以做到發射後不管。

  ▲ 挪威「企鵝」Mk2 Mod7直升機載空艦飛彈有很多歐美國家裝備。
  飛彈很輕,價格只相當於「魚叉」飛彈的約1/4。在實戰中,「企鵝」3即使因為戰鬥部威力較小不能直接擊沉噸位較大的艦船,也能起到很好的騷擾和輔助攻擊的效果。
  而且由於飛彈體積小,目標小,攔截相對比較困難,如果攻擊方能同時在多個方向發射多枚飛彈,達到飽和攻擊的密度,就能對敵方艦隊構成很大威脅。

AGM-114「海爾法」飛彈
  AGM-114 型「海爾法」飛彈原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美國陸軍研製的一種雷射制導反裝甲飛彈。1998年,洛馬公司在該彈的基礎上開發出全新的AGM-114-2型「海爾法」空艦飛彈,用於裝備海軍SH-60B 「海鷹」反潛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

  ▲ 「海爾法」從直升機載反坦克飛彈成功發展出直升機載空艦飛彈,採用了較新的制導技術。
  AGM-114-2飛彈長1.55米,直徑178 毫米,翼展0.73米,重47.6千克,戰鬥部為殺傷爆破型,重12.5千克,射程8.5千米,動力裝置為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用於攻擊小型水面艦艇。

  ▲ 「海鷹」直升機發射「海爾法」飛彈。
  載機可以2秒的時間間隔連續發射多枚飛彈,彈載雷射制導系統可確保對攻擊目標的精確跟蹤,飛彈飛抵最大射程所需時間為39 秒。
  美國陸軍特種作戰航空兵團的直升機在兩次海灣戰爭中從美國軍艦起飛,在夜戰中用「海爾法」成功地命中了多艘小艇。最初計劃採購「企鵝」飛彈的土耳其海軍現轉而採用「海爾法」飛彈。

  ▲ 發射「海爾法」飛彈的 「海鷹」直升機。
  「海爾法」反艦飛彈配裝有延期型近炸引信,其鈍感型殺傷爆破戰鬥部首先靠動能穿過目標外殼,然後在目標內部爆炸。戰鬥部的鋼質外殼表面上制有刻槽,起爆後可破裂成100塊左右大小均勻的破片,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另外,戰鬥部中還裝有燃燒藥柱,可在目標內引發二次燃燒。據洛馬公司的官員宣稱,一枚「海爾法」反艦飛彈足以擊沉一艘500~700噸的快速攻擊艇、獵雷艇或登陸艇,或者至少使其喪失作戰能力。

  ▲ 「海爾法」反艦飛彈命中靶船。
  更現代化的「海爾法」反艦飛彈目前也在研製中,它將採用紅外成像導引頭或自動瞄準多模導引頭(紅外導引頭已進行過衝擊和載飛試驗),射程更遠,發射平臺更多(包括F-35戰鬥機、AV-8B「鷂」式攻擊機和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等),攻擊目標範圍更大(水面艦艇、沿岸設施和陸基硬目標),最終可能取代目前廣為服役的「幼畜」空艦飛彈。

義大利「火星」反艦飛彈
  「火星」Mk2型飛彈是阿萊尼亞·馬可尼公司在80年代中期為義大利海軍研製的一種直升機載反艦飛彈,曾大量裝備SH-3D反潛/反艦直升機。
  1997年後,考慮到發射平臺、作戰環境和威脅目標的變化,阿萊尼亞公司應義大利海軍的要求,採用最新技術對「火星」Mk2進行了改進,開發出全新的Mk2/S「發射後不管」型反艦飛彈。

  ▲ 靜態展示的「火星」MK2/S飛彈,這種飛彈頭部粗大,中間細長。
  這種新型「火星」彈體短小,體積輕巧,巡航速度270米/秒,射程25千米以上,不但適裝於大中型艦載直升機,也可裝備水面艦艇,可以攻擊比以往更難對付的目標。
  「火星」Mk2/S採用了捷聯慣性導航系統、數字式航空電子設備和改進型I波段雷達導引頭。高爆戰鬥部的質量為70千克,一枚飛彈可以擊沉600噸級的船隻,使600~1 500噸級的船隻喪失能力。 

  ▲ 掛載「火星」MK2S飛彈的NH-90直升機。
  「火星」Mk2/S飛彈是目前體積最小、造價最低廉的機載反艦飛彈,義大利海軍準備將其裝備未來的各種直升機,如NH-90、EH-101、「超山貓」、SH-2G「海妖」等,以及輕型攻擊機和海上巡邏機。

中國「天龍」10B飛彈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8年披露,中國已經成功研製出可裝備新型空艦飛彈的直-9D直升機。這是中國海軍的艦載直升機上第一次出現空艦飛彈,直-9的戰鬥力實現了一次新的飛躍。

  ▲ 直-9D直升機在實彈訓練中發射反艦飛彈。
  簡氏認為這種名為「天龍」10B(TL-10B)的空艦飛彈是一款現代輕型反艦飛彈系統。它裝備有30千克的穿甲彈頭和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0.85馬赫,空射型最大射程18千米,足以對水面艦隻實施致命打擊。

  ▲ 洪都展出的TL-6和TL-10兩種飛彈。
  這種飛彈可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的洪都集團負責研製,該集團是中國最早製造反艦飛彈的企業,曾仿製蘇聯「冥河」反艦飛彈,並在此基礎上研製了一些改進型號。


歡迎訂閱2020年《兵器知識》雜誌

相關焦點

  • 載56枚飛彈 14架直升機的直升機航母 500萬美元就打包賣掉兩艘
    冷戰初期,海空力量處於明顯劣勢的蘇聯自然非常願意宣揚這一軍事技術革命的成果,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赫魯雪夫也時刻強調飛彈核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該型艦也根據蘇聯部長會議第1429-636號決議要求,列入了1960——1965年軍艦建造計劃。按照次年1月31日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批准通過的戰役戰術任務書,1123型反潛巡洋艦的基本任務為:在遠洋反潛搜索突擊群的艦艇編成中,協同海軍其他艦艇和反潛飛機搜索和殲滅敵方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潛艇。
  • 海軍反潛第一艦退役,首創輕護搭載直升機,測試法國速射炮
    7反潛魚雷(仿製繳獲的MK46)以及黑豹艦載直升機等。為了驗證這些裝備的性能,海軍決定將正在建造中的544艦進行修改,將其前主炮更換為100毫米速射炮;取消後部的第二座反艦飛彈發射架和後主炮,在空出的後甲板上新建一層甲板,用於布置直升機起降平臺和機庫,並在機庫下方布置了3聯裝的324毫米魚雷發射管,也正因為該艦是海軍首艘擁有航空作業能力的軍艦,因此也被譽為「海軍反潛第一艦」。
  • 伊朗公布最新戰艦,搭載無人機、直升機和飛彈 銳評:展示國防工業...
    央廣網11月29日消息(記者宋鵬超)據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近日對外公布了一艘新型國產戰艦,該艦的長度約150米,能夠搭載無人機、直升機,並配備有對地飛彈、防空飛彈、高科技通信系統和反艦飛彈發射裝置。那麼,伊朗這艘戰艦技術性能如何?
  • 現代戰艦不用飛彈能不能打的過「依阿華」級戰列艦?
    隱身的艦載直升機夜襲 帶魚雷,我想,被魚雷擊中絕對比反艦飛彈擊中更有效。至於二戰期間的雷達對現代隱身直升機的發現距離我想應該很近,足以讓直升機利用夜幕接近到魚雷攻擊距離。 現在的驅逐艦的艦炮只是對岸攻擊防禦性。打在依阿華上誇張的說就是聽個響。就是氣槍打在防彈衣上。
  • 真男人的「艦」!「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三)來了,武庫艦!
    「基洛夫」級艦艦體豐滿,首部細長,並且上翹;艦體最寬處到艦尾末端寬度不變,寬敞的尾部呈方形, 設有飛行甲板,下方是可容納3架直升機的機庫:艦體結構為縱骨式,核動力裝置部位和核燃料艙部位都有重裝甲保護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赫魯雪夫的「飛彈萬能論」。
  • 「末日孤艦」駛向何方:美飛彈驅逐艦南海攪局
    「末日孤艦」駛向何方 ——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面面觀 一場全球性的「超級瘟疫」襲來,抹去地球上絕大多數人口後,充當人類救世主的「杜威」號的名頭不算響亮,但它卻屬於一個大名鼎鼎的家族——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宙斯盾」艦。 要說當今美國海軍最常露臉的艦艇是誰?大家可能覺得會是美軍的「看家大寶貝」航母,但其實仔細分析各大熱點地區的新聞就會發現,戲份最多的並不是到處耀武揚威的尼米茲級航母,而是被美軍稱為「多面手」和「急先鋒」的伯克級驅逐艦。那麼「伯克家族」因何而生,戰力如何,前途何在?
  • 涅瓦的赫爾松,「基輔」級兩棲攻擊艦,11780型直升機航母
    每當軍迷看到淪為景點的基輔號與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之後,總會產生一種叫做這麼大的船不改成航母可惜了的想法,比較高大上的是加裝攔阻索與滑躍甲板,比較正常的想法就是削平前甲板讓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成為基輔級兩棲攻擊艦或者基輔級直升機航母。俄羅斯人也是如此。
  • 身材嬌小戰力卻不弱 「卡拉庫特」飛彈艦靠科技制勝
    但由於目前常見的飛彈艦都不是小型艦,那麼拋開外界評價籠罩的光環,這款小型飛彈艦能否發揮飛彈的威力呢?  「卡拉庫特」由俄羅斯「金剛石」設計局負責研製,長約70米,寬約11米,標準排水量650噸,滿載排水量不足800噸,剛超過護衛艦「排水量500噸以上」的及格線,甚至標準排水量不到美國佩裡級護衛艦的四分之一。
  • 【萌說戰艦】義大利海軍維內託號直升機飛彈巡洋艦
    兩艘新艦瞬間成為了亞平寧半島的焦點。 同年,在安德烈亞·多利亞(C553)服役幾個月後,隔壁法國家的貞德小姐姐(聖女貞德號直升機巡洋艦,Jeanne d'Arc  R97)也進入了現役。這艘萬噸巨艦展示了法蘭西的國威,很快成為了其環球航行的主角之一。
  • 標準6飛彈上岸,美陸軍可同時獲得彈道飛彈,防空和對艦攻擊能力
    經過廣泛評估之後,美國陸軍選擇了「戰斧」巡航飛彈和「標準」-6艦載空飛彈改進型作為原型飛彈,用於中層的對地攻擊,標準-6防空飛彈正式登陸變身彈道飛彈。遠程精確射擊計劃標準-6飛彈(SM-6,RIM-174)是美軍一種大氣內防空飛彈,其使用了標準-2防空飛彈的彈體,標準-3飛彈的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改進自AIM-120的雷達導引頭,使用高爆破片戰鬥部攔截低空巡航飛彈、飛機和高空的彈道飛彈。
  • 標準-6飛彈上岸,美陸軍可能同時獲得彈道飛彈,以及防空和對艦攻擊...
    經過廣泛評估之後,美國陸軍選擇了「戰斧」巡航飛彈和「標準」-6艦載空飛彈改進型作為原型飛彈,用於中層的對地攻擊,標準-6防空飛彈正式登陸變身彈道飛彈。 」到「高超音速飛彈」等一系列遠程打擊武器。
  • 小船扛大炮的代表作:俄海軍轟鳴號護衛艦入列,鋯石飛彈將上艦
    根據俄羅斯當地媒體的最新報導,就在日前"轟鳴"號飛彈護衛艦正式入列俄羅斯海軍,這艘護衛艦升起了安德烈耶夫旗,其服役艦隊是太平洋艦隊。(轟鳴號護衛艦337)"轟鳴"號飛彈護衛艦是20385型輕型護衛艦的一號艦,該護衛艦是俄羅斯在20380型護衛艦基礎之上深度改進而來的型號,值得一提的是,20380型護衛艦在建造了僅一艘之後,因為防空能力實在是太差,就被迫開始大改,大改成的20381型護衛艦在2011年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不過其還是體格太小,並且火力太差,因此並不能滿足俄羅斯海軍的作戰需求。
  • 為什麼艦艇要搭載直升機
    20世紀50年代後期,艦艇開始搭載直升機。目前建造或正在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甚至一些大型的飛彈艇上,越來越多的搭載直升機。艦載直升機主要的作用是擔任遠距離反潛任務。使水面艦艇能以較小的兵力,較短的時間,有效地執行反潛任務,因此艦載直升機是艦艇反潛系統的組成部分,對艦艇提高反潛能力具有特殊作用。直升機除能完成反潛任務外,還可以擔負一些其它任務。如搜索海上目標,鎖定目標位置和目標運動軌跡,引導艦艇發射飛彈攻擊目標或對對飛彈進行中繼制導,為己方提供敵方飛彈預警,進行電子幹擾,營救落水人員,運送人員和物資等。
  • 美劇《末日孤艦》劇終,五季全方位展示了驅逐艦戰鬥方式!
    主角「內森-詹姆斯」,這艘以美軍現役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原型的海軍戰艦,遭俄攻擊直升機襲擊,戰俄基洛夫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戰英國潛艇,對抗我路基飛彈,清日本水雷,戰希臘艦艇編隊,戰哥倫比亞戰列艦....,全方位的展示了驅逐艦的戰鬥方式,讓人大呼過癮。第一季:打武裝直升機、與俄基洛夫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鬥智鬥勇
  • 掛載8枚空地飛彈,新型直20一次摧毀半個坦克連,化身武裝直升機
    照片中的新型直-20直升機至少掛載了8枚KD-10空地飛彈,該飛彈的射程為5.5公裡,外界通常認為其和美國A的GM-114「地獄火」飛彈屬於同一級別。如今的直-20顯現出來的性能已經如此優秀,在未來將更加厲害。有分析表示,從理論上來說,直-20出動一次就可直接摧毀半個坦克連。
  • 掛載8枚空地飛彈,新型直20一次摧毀半個坦克連,化身武裝直升機
    文唏兮 直升機是20世紀航空技術極具特色的創造之一,而直-20是我國10噸級中型直升機,其在高原運輸以及搶險救災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美國媒體披露的照片更是顯現了直-20化身為武裝直升機的一面,展現了「黑鷹」的高性能。
  • 遼寧艦與「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對比
    SA-N-9型=艦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兩座UDAV-Z型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和兩座十聯裝RBU-12000火箭深彈發射裝置。  而遼寧號航母裝備有:三座H/PJ-11型十一管30mm炮,三座十八單元HQ-10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兩座FQF-6000型十二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4座二十四管726-4型122mm多用途火箭發射裝置和兩座16管煙霧彈發射器
  • 美驅逐艦趁夜摸進南部海區,遭俄艦貼膏藥式跟蹤,飛彈時刻待命
    同時俄軍的岸艦飛彈系統也高度戒備,飛彈時刻待命。因為俄羅斯海軍和埃及海軍於11月21日在黑海進行名為「友誼之橋-2020」的聯合軍演。這次演習將持續到24日,計劃在黑海進行水面和空中目標射擊、備用物資補給、可疑船隻檢查以及對遇難船隻進行救援等演習活動。
  • 中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首艦-998號崑崙山艦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舷號:998),是中國海軍071型兩棲登陸艦首艦,是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之前中國海軍最大的作戰艦艇。由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是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船塢登陸艦,於2006年6月開工,2006年12月20日下水,2008年服役於南海艦隊。
  • 「蘭州」飛彈號驅逐艦
    武 器:反艦飛彈:2座4聯新型反艦飛彈發射架  艦空飛彈:2組「海紅-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1座100毫米單管隱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發射器  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直升機: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噸位:約8000噸以上 動力:GT-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