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巡禮13:法護創新,建最嚴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2020-12-28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通訊員 王凱 塗世琳 文/ 圖

智慧財產權保護離不開法治護航。12月14日,深圳出臺智慧財產權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裁判的指導意見,為深圳打造保護智慧財產權標杆城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再添司法保障。據悉,近年來深圳以法治呵護創新發展,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加大執法力度,從立法、執法、司法各環節構建多元聯合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立法築基,完善智慧財產權制度

作為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深圳近年來把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作為創新發展和營商環境改革的重中之重,並堅持運用法治思維,通過完善智慧財產權政策體系、實施最嚴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創新智慧財產權服務、嚴格執法等舉措,推進智慧財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為助力深圳在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發揮先行示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圍繞「建立最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目標,深圳搭建起智慧財產權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於2019年3月出臺全國首部涵蓋智慧財產權全類別、以保護為主題的《深圳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並於2020年6月對該條例予以修訂完善。深圳不僅創新建立合規性承諾制度、設立行政執法技術調查官等重大制度,還從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機制、行政執法、司法保護、公共服務、自律管理、信用監管等方面進行升級,構築更加堅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防線。

針對維權周期長、舉證難、賠償低等維權路上的「攔路虎」,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破解之道,並首創地方性立法關於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規定,明確六種故意侵犯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情形,可以在國家法律規定的懲罰性賠償幅度內從重確定賠償數額。

除加強立法保護外,深圳還修訂智慧財產權領域資助政策,加大高價值智慧財產權培育和資助獎勵力度。為推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和證券化,《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規定市、區人民政府可以建立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等。此外,深圳還引進了香港籍陪審員制度,推動智慧財產權訴訟案件賠償額大幅提高,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深圳市智慧財產權聯席會議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智慧財產權指標迎檢工作會

嚴格執法,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質效

有效落實智慧財產權保護,離不開嚴格執法和司法保障。深圳加強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強化電子商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執法,辦理一批大要案,加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力度,強化「兩法銜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

聚焦智慧財產權侵權糾紛新特點、新趨勢,深圳市堅持深化改革綜合配套,加大侵權懲罰力度,以典型案例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開展「護航」「劍網」等專項行動成效顯著。2019年,深圳查辦智慧財產權行政案件1834件,比2018年增長47%。同時,深圳打造「雲上稽查」智慧財產權網絡監測和固證平臺,查辦了「《流浪地球》電影作品著作權被侵權案」等一批新領域、新業態智慧財產權案件。「有為行動」在全國範圍內跨區域跨部門聯合打擊侵犯華為公司等創新企業核心智慧財產權的違法行為,累計涉案金額已達4.5億。

深圳對國內外創新主體智慧財產權予以「同保護」,市場監管、公安、海關等破獲一批跨境製售假智慧財產權重大案件,贏得境內外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尊重和稱讚,展現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良好國際形象。

◊「深圳市公證協會智慧財產權法律服務工作站」揭牌成立

先行示範,打造保護智慧財產權標杆城市

智慧財產權保護看深圳。《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明確要求深圳要打造保護智慧財產權標杆城市。

有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才有持續爆發的智慧財產權創造活力。通過立法、執法、司法等法律手段,強化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制度約束,深圳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激發了創新創業活力,提升了創新主體的獲得感。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創新主體逆勢增長,全市專利申請量達21.9萬件、專利授權量16.4萬件、商標申請量43.6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1.4萬件,四項指標居全國大城市首位;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3項、外觀設計金獎2項,佔全國12.5%,智慧財產權工作再創佳績。

通過實施最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行動,深圳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深圳智慧財產權指標居全國41個城市第二名。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結果中,深圳在全國參與考核的156個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中排名第一。深圳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工作在國內外媒體得以廣泛報導,為智慧財產權改革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深圳樣板」。以建設一流智慧財產權強市為「星辰大海」,深圳將繼續創新進取,在全國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踐行先行示範使命。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七五」普法巡禮之十大法治創新案例和十大普法...
    文/市說新語今年12月4日,正值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七五」普法巡禮之十大法治創新案例和十大普法故事視頻大賽活動入選名單正式揭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之年,是「七五」普法總結驗收之年。為宣傳展示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生動鮮活的法治創新案例和普法故事,集中反映市場監管法治建設成就和「七五」普法工作成效,今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下發通知,組織開展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七五」普法巡禮之十大法治創新案例和十大普法故事視頻大賽活動。
  • 周悅麗:法治是創新驅動發展的保障
    創新驅動發展的前提是要樹立依法創新的理念 依法創新是法治國家建設戰略部署中關於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 前海法院創新跨境商事爭議多元解紛體系,打造前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原標題:前海法院創新跨境商事爭議多元解紛體系,打造前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名片」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4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培貴 何龍)「前海的改革,要相信法治的力量」。
  • 用最嚴密的法治體系保護生態環境
    完善生態立法最重要的是把「以生態文明為方向,以環境法治為靈魂」的生態法治觀融入憲法,從國家根本法的高度將生態法治理念滲透於各部門法,使可持續發展觀在各級各類立法中融會貫通。生態思維應與法治理念相輔相成、相互交融,摒棄生態思維來談立法工作,生態立法猶如「無根之木」;片面強調生態思維的價值而忽略法治理念,生態治理就難以上升到法治保障層面。
  • 完善政府職能體系機構體系法治體系運行體系
    本文從完善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機構、健全政府法治、創新政府運行等方面對完善國家行政體系、不斷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行深入分析。筆者認為,國家行政體系,是指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要求,履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社會治理、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政府治理職能的組織架構、制度、規範等的總和,主要包括政府職能體系、政府機構體系、政府法治體系、政府運行體系以及幹部隊伍體系等方面。
  • 記錄中國國際法治建設歷史進程
    40年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依法治國寫入憲法,成為治國方略,法治中國日益深入人心。
  • 通法青年學習說(4)丨李益飛:學思踐悟 盡責履職——做智慧財產權保護...
    通法青年學習說(4)丨李益飛:學思踐悟 盡責履職——做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踐行者 2020-12-31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
    牢牢把握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確方向。  ──堅持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總結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鮮活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來了!
    牢牢把握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確方向。 ——堅持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總結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鮮活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重磅】《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來了!
    牢牢把握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確方向。 ——堅持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總結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鮮活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法治天元丨學思踐行 尚德崇法
    堅持區委中心組和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的經常化、制度化,不斷增強領導幹部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發展意識,以依法執政、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將法治建設轉化為推動高新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時代力量。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把黨規黨紀納入國家法治體系建設之中,勾勒了法治中國的新藍圖。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_國內_時事新聞...
    牢牢把握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確方向。——堅持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總結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鮮活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政法巡禮展播丨法治成果:沂源縣人民法院糾紛風險「...
    政法巡禮展播丨法治成果:沂源縣人民法院糾紛風險「...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政法巡禮展播丨法治成果
  • 深圳文交所2020深圳文化金融創新獎項目推介(一)
    項目首期基礎資產質押的智慧財產權共計20項,其中版權13項,發明專利7項。羅湖區政府補貼貸款企業融資總成本的50%,最終15家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僅為2.98%/年。資本打造為資金"硬"實力,逐步形成了"銀行+文創企業+評估公司+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政府"五位一體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 保護創新「火種」,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十二年前,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正式將智慧財產權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 心中無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是法治建設的大敵
    心中無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是法治建設的大敵 2020-11-16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二是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法規體系,全面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依法嚴肅查處各類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三是落實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產權權能,創新農村集體經濟有效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 琅琊街道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街道成立法治政府領導小組,黨政主要負責人主持法治政府領導小組的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制定,對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重大問題第一時間召開會議進行研究。並多次在領導班子會議、全體機關幹部會議、社區幹部大會上,明確法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相關要求,將法治創建考核內容納入社區綜合考核測評體系。2、落實制度。
  • 從「科技荒漠」到「創新綠洲」!深圳專利年申請量實現1.64萬倍跨越...
    作為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深圳堅持以智慧財產權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在「科技荒漠」上建成了一片「創新綠洲」,實現了從「邊陲小鎮」向「中國矽谷」的蝶變。智慧財產權事業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與科技創新同向聚合、相融並進,實現諸多全國「首創」。數據顯示,從中國專利法實施元年至2019年,除國內專利年申請量外,深圳國內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速高達37.04%,約為全國年均增速的4倍。
  • 人大代表黃亞英:深圳要繼續「特」下去 法治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
    )2020年,是深圳立法濃墨重彩的一年:6月30日,《深圳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修正案》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規定六種侵權情形從重確定懲罰性賠償數額;8月26日下午,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