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身份證是3205開頭的
你一定對常熟各種美食念念不忘吧
從早點到夜宵
哪都有一條勾著你胃裡的饞蟲
各位老司機
320520 320581
吃遍這些美食才能證明你是土著啊
早點類
我們兒時的記憶裡早餐肯定少不了的就是蔥油蛋餅!現在吃起來還是感覺非常好吃……以前梅中門口的蛋餅阿姨,那是多少屆梅中學子心心念念忘不了的味道啊!蛋餅阿姨,你現在在哪裡賣蛋餅了啊?
餛飩之於常熟人,可謂餃子之於北方人。常熟人對於餛飩的愛估計都已經到了骨子裡,它通常被認為是主食而不是小吃。總的來說,常熟隨便哪一家餛飩店的餛飩做的都不錯。在我們梅李麼,東北人家旁邊的明晨飯店、梅東路上的聚香村,這兩碗餛飩,大家可以去嘗嘗哦!
鮮鮮嫩嫩的豆腐花應該每個人都愛吧!常熟人是在沿街叫賣的駱駝擔上買來吃的,加了蝦米就鮮到不行,以前老季家橋有個阿姨經常做了豆花出來叫賣的,現在好懷念她騎到家門口來賣的味道啊!今年上半年,七十哥還特地去明星日常那邊探訪了一位賣豆花的老人家,都是傳統的味道啊!
味美湯鮮的小籠包,皮薄肉厚,咬一口還有湯汁,梅李賣小籠的也有好幾家,都還不錯,蘇杭時代對面有一家蟹黃湯包,七十哥家閨女經常點名要吃,哥就只能屁顛屁顛去買嘍!
在常熟,粢飯糕可是很多人記憶裡的美味,現在也還是有很多人愛這個方方塊兒,粢飯糕米很糯,外邊又煎得脆脆的!再配上一杯豆漿簡直是完美!不過,七十哥懷念的,是以前我們塘橋老街上的那個油條店,每天上學路上,一張方片紙包一塊粢飯糕,紙上浸出油漬的那種記憶,同樣刻骨銘心。
一般的白米粥,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做,配上一點蘿蔔乾醬瓜菜做搭配。我家老娘年年夏天自己蒸醬黃、制大醬、醃醬瓜,冬天切蘿蔔、醃蘿蔔乾,這些小配菜是下粥的最佳搭檔,也十分搶手,每年都有很多親戚來覓一些走。
湯圓的餡料豐富多彩,鹹甜葷素變化多端。湯糰軟糯美味、營養豐富、製作簡單,正月十五有吃湯圓的習俗。現在吃個湯糰也比較方便,梅李直接去沈記好了。
常熟人的一碗湯麵,早已超出了一頓簡單的早飯的範疇,且早已深深融入了常熟人的生活。我們大梅李的麵店也很多啦,一家家吃過來,一個禮拜也都吃不完,基本上每個禮拜總要去照顧一家店的生意,不過吃多了炒澆面,倒有點想念沒有流行炒澆面那會,老梅中旁一家麵店的本幫面,現在的面到底忒鮮哉!
用蕈油作為面「澆頭」的蕈油麵,鮮美異常,非一般蘑菇可比。不過,七十哥肯定沒吃過正宗的蕈油麵,肯定沒吃過,肯定沒吃過……
粽子麼江南各地都有,常熟的粽子也是很有特色的,連我媽自己裹的小三角粽,我都覺得味道和隨便哪裡吃到的都不一樣,還有枕頭粽、無繩粽,這些我媽就不來三哉!市裡有一家媽媽粽,七十哥給大夥推薦過,大肉、赤豆、蛋黃,好吃。
剛出鍋的肉包咬一口湯汁很足,卻不嫌油膩。緊貼著肉餡兒的那一層浸滿肉汁的皮才是很多人的最愛,這一層既有濃濃的肉香,又有發麵淡淡的甜味,融合在一起,咬一口才叫真正的享受。綜合來說,方塔園的豪客來最受大家歡迎。
雖然現在有很多種類的粢飯糰了,裡面夾肉鬆放裡脊肉,可是裡面白糖配油條才是最最傳統的!梅李現在還有這夥計的身影嗎?
小吃類經常能在攤頭上找到,麵皮裹著蘿蔔絲然後下鍋煎炸後,味道香的不行,攤子前總是站滿了人,想一嘗美味。梅李商業街上有時候能看到賣蘿蔔絲餅的,七十哥見到必買,還有九裡街上,小學邊上有一家早點鋪子,上半年我天天買這裡的煎團和蘿蔔絲餅,真的幾乎是天天啊,老闆娘都認得我了,在吃膩之前,常滸路九裡段封了一半,只好再會哉!
以前,西門外山前兩條橋一帶,開著許多豆腐作坊。所制豆腐乾特別有名,不僅花色繁多,有葷有素。葷的有野雞配製,加火腿、蝦米,而且味道特別鮮美。
扯蓬豆腐乾用竹籤沿對角串起呈扯蓬狀,溫油中炸至金黃,再放入桂皮、八角、小茴香、黃酒、醬油等,文火燜至滷味鮮香,吃時再加些面醬、辣油……那叫一個酥嫩!
臭豆腐吃起來就是讓人慾罷不能的節奏,別看個不大,外皮炸的酥脆,一口下去,臭豆腐的酥脆和嫩滑都有了。第一人民醫院後邊有條小弄堂,那裡有一個老人家經常在那裡賣臭豆腐,是網紅哦,七十哥去買過幾次,真的很不錯!
常熟人小時候的零食記憶,脆脆的,一次能吃好多。
爊雞爪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成為常熟的代表小吃了。選用的都是草雞的雞爪,雖然肉不是很多,但很有嚼勁,特別的鮮美。最有名的當然是沙家浜的小雞腳了,10塊錢一包,大概有12個吧,骨頭都要咬出汁來,鮮得不得了!
吃起來有點澀澀的感覺,清爽的口感,紅菱想吃還要看季節呢,還可以作為一道炒菜上桌。最近菱角上市,脆甜脆甜的。
冰糖蓮藕從字面就基本上知道是什麼了,洗乾淨的蓮藕塞進糯米澆上冰糖水,現在也是酒店宴席的一道涼菜了。味道很贊,不會特別的膩,而且清甜爽口。梅李商業街有一家賣燒好的冰糖蓮藕也有好幾年了,還是比較贊的!
鴨血糯米八寶飯,配上慄子、蓮子、金絲小棗、果脯等。相間中點綴著星星點點的五顏六色,很是美觀,吃起來糯糯的,又香又甜。這其實是一道傳統小吃,不過現在倒不是很常見,酒席上也少了,大概鴨血糯種得人不多了,不知道以前我媽種的鴨血糯都派了什麼用場,我壓根就沒印象吃過她做的八寶飯啊!
常熟的桂花慄子個頭不是非常大,但是口感相當不錯。不但非常好剝,而且口感香甜軟糯。
酒釀圓子,做法簡單,圓子軟糯,酒釀味醇,桂花清香,甜酸適口。多年來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近來還經常做作為宴席上的甜點出現在酒店飯館的餐桌上。
酥餅糕點
酒釀餅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吃,甜而不膩,一口咬下去,豆沙的餡料感覺就要溢出來了,實在是美味。梅李也是酒釀餅之鄉,一到酒釀餅的季節,市裡人都得巴巴地開車到梅李來買!
青團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吃,爽口不黏牙,還有淡淡的清香。一般以紅豆餡居多。
現做現賣的鮮肉月餅,樸實的酥皮裡包著新鮮豬肉,咬一口便有溫熱的湯汁溢出,熱騰騰的最愛啊!每臨近中秋市面上基本上都有的賣。
它的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香酥,現在的還可以選擇很多喜歡的口味,令人百吃不厭。
比梅花糕略小,花朵的形狀,琥珀色的糖漿,也是豆沙餡心,7個模孔拼成一朵7個花瓣的美麗海棠花,上面還要加上果絲、瓜仁、芝麻等五色點綴。
每逢喜慶,常熟人要蒸定勝糕討吉利,關於定勝糕,大家可以參考:有人問大梅李還有哪些傳統小吃?請親手蒸定勝糕、做蘇式月餅給他們吃
此糕呈金黃色,形如梅花,鬆軟可口,老少皆宜。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這些吃食,到方橋頭去,樂不思蜀啊!
軟軟糯糯的糯米糕,裹著甜絲絲的紅豆沙,表面灑滿了蜜棗瓜仁紅綠絲,放涼吃又粘又Q。
用粗糯米粉和粗粳米粉夯出來,加上紅糖著色著味。喜歡那一顆顆粗粒的米粉,在嘴裡咀嚼留下的餘香,不是很甜,溫暖而香軟!
十大特色名菜
叫花雞選用著名的鹿苑雞(即四黃雞),去內臟洗清,雞膛內加乾貝、香菇、蝦米、火腿片等輔料,以及蔥、姜、酒、糖等調料,用荷葉綑紮外裹黃呢,放烤爐中煨烤。煨雞皮色有光澤,異香撲鼻,雞肉酥爛,味透而嫩,原汁原味,上筷骨肉即離,腹藏配料,鮮美異常,具有獨特風味。
白汁西露筍用卷刀法削成長薄片,內卷蝦仁、魚肉、膘油泥,加調料上籠幹蒸成熟後,原汁回鍋投入火腿粒、筍粒及鮮菜梗,勾芡裝盆,淋麻油即成,形如春筍,鮮爽脆嫩。
刀魚產自本江,口味鮮且肥美,魚圓成小圓球形,色澤潔白,浮在湯麵,湯色澄清,鮮美清香。魚球非常細嫩,如水豆腐一般,入口即化。
響油鱔糊因鱔糊上桌後盤中油還在闢叭作響而得名。特點在於鱔肉鮮美、香味濃鬱、開胃健身。鱔魚的肉質鮮美,去掉了刺,特別的嫩。
此菜選本地產「三黃」母雞,經獨特的烹製方法製成,具有色澤金黃油亮,皮肥肉腴,香氣芬芳的特點。
清湯脫肺取取活青魚的肝,配之火腿、筍片、香菇等烹製成清湯,魚湯為淡白色,魚肝粉紅色,湯肥而糯,魚肝酥嫩,味鮮而香。
將鴨脫骨,取其內臟後,藏蓮芯、芡實、火腿、盹肝及糯米等填料,煨焐酥爛後,鴨腹飽滿,鴨頭蜷邊, 皮呈朱 玉色,不失原形,鴨肉香酥鮮嫩。
芙蓉蟹鬥選自把大閘蟹洗淨蒸熟,拆出蟹粉待用,取蛋清打成蛋泡糊待用。鍋燒熱,放入生油,慈薑末煽香後,放入蟹粉煽透,放入調料,炒透後取出。將炒好的蟹粉放入蟹殼內,用蛋泡糊封好,再放油鍋內過幾分鐘,撈出即可。
松樹蕈是生長在松樹根部的菌類,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溼潤天氣裡,菌種才能發育成長。松樹蕈鮮嫩清香,味道鮮潔,有「嘗過松樹蕈,三日不思肉味」的說法哦!
蒸三鮮可以選用不同的食材搭配,先用鹽醃製下;最好吃的是鋪底的肉皮,肉皮把高湯和其它食材蒸出來的汁水都「收入囊中」,吃起來更加鹹鮮美味。
其實常熟土著吃過的美食
真箇是海海外外、回回遠遠、交交乖乖
這裡只是一滴滴
歡迎大家推薦更多梅李街上的特色小吃
文末寫留言告訴七十哥唄
本篇內容來源於天下常熟
合作請加七十哥私人微信csdameili01
品牌商家
常熟大梅李微信公眾平臺「品牌商家」欄目歡迎入駐,服務大梅李及周邊鄉鎮商家及品牌推廣,為30萬周邊居民搭建溝通平臺。如果你也有推廣需求,請加七十哥私人微信:csdameili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