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冬天怎麼過?土著:少說話少喝酒少出門,多吃生肉

2020-12-23 行走在陌路

在西伯利亞過冬,一定要注意「少說話少喝酒少出門,多吃肉」

當雅庫特土著伊萬·巴布希金說出這句話時,我還有些不以為然,與大部分南方人一樣,我一直認為-30℃和-50℃並沒有太大區別,無非是多穿點而已。但事實證明,伊萬的勸告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親歷過這個溫差的人才知道,在-50℃的戶外別說做點什麼,就連說幾句話都有肺被凍住的感覺。

在雅庫特語種,西伯利亞又有「沉眠之地」的意思,而西伯利亞土著之一的通古斯人,又把烏拉爾山脈延伸至太平洋的中部位置稱為是「死亡禁區」,雅庫茨克就是這片「禁區」內的最大城市,坐落於西伯利亞東西交界處的勒拿河邊。

雅庫茨克是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首都,離北極圈僅450公裡,以122平方公裡面積和30多萬人口的規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永凍土城市,也是僅次於諾裡爾斯克的全球最冷城市之一,全年平均溫度為-8.8℃。

雅庫茨克始建於1632年,沙俄公爵彼得·別克託夫為阻止蒙古軍隊入侵,親自潛入西伯利亞腹地歷經三年才選定雅庫茨克設立城堡,20年後建成以運輸木材為主的河港城市,但彼時的沙俄將士卻紛紛抗拒,因為雅庫茨克常年風雪交加,物資供應十分潰泛且難以種植農作物。

為此,沙皇下令將方圓上千公裡內的土著盡數遷居雅庫茨克,但直至數百年後,這座城市在蘇聯手中才有幾十萬居民的規模,其中「居功至偉」的當屬古拉格囚犯,他們建造了超過90%的建築。

雅庫茨克在《柯本氣候學》中被歸類為「Dfd」,即「極端大陸性亞北極氣候」,極端到從未在11月-3月期間記錄過零度以上的溫度,目前記錄到的最低溫度是-65.7℃,而夏季最高溫度居然能達到38.4℃(僅2010年記錄一次),全年最大溫差達104.1℃,至今還沒有哪座城市能破得了這個記錄。

與貝加爾湖地區-30℃的氣溫相比,這個溫度在雅庫茨克十分常見,以至於戶外溫度計都經常被凍裂。

雅庫茨克的冬天不僅僅是溫度低,一覺醒來房門被半米深的雪凍住的現象也很常見,更恐怖的是,由於地處雅庫特盆地中心位置,雅庫茨克的風力還經常在4-7級之間。試想一下: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下著20米外就看不清人影的鵝毛大雪,還經常刮著大風,這樣的冬天該怎麼過?

所以,當伊萬得知我要從貝加爾湖坐火車去雅庫茨克時,他才鄭重的警告我:少說話少喝酒少出門,儘量多吃生肉。

俄羅斯嚮導妮薩琳告訴我:雅庫茨克是座很容易就讓人「迷失」的城市

第一個「迷失」是指當地人經常在暴風雪期間迷路,坐錯公車、認錯人、走錯路的事兒相當普遍,第二個「迷失」是指明明旅遊資源匱乏,每年卻有數萬遊客慕名而來,而且是專程選擇冬季最冷的時候來。

在勒拿河碼頭邊,我們遇到了一名加拿大來的女遊客,或許是從小就在苦寒之地成長,這個姑娘穿得不多卻「迷失」般地坐在雨棚下看河景,悠閒的對我們說:我從未見過這麼震撼人心的「凍河」,被凍成冰碴的河水一碰就裂,比薯片厚卻比薯片還脆。

一年接近10個月的冬季,給雅庫茨克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其中最困難的就是上街「買菜」。

雖然在很多年前我就見識過東北人買肉買菜的場面,但走訪過幾個雅庫茨克市場後,我才意識到當地人「買菜」必備小推車,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的,因為窮人買不起車、買得起車的也不敢開車,去一趟市場光往返走路就得累夠嗆,想多買點卻上不了公交車,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人們不得不推著小車去「買菜」。

為什麼不敢開車?在雅庫茨克低溫面前,任何品牌任何價位的車都會「趴窩」,熄火超過5分鐘,不管是機油還是柴油,統統變成「凍油」。

在雅庫茨克呆了7天,看到車主趴在車底「燒底盤」的場面不下20次,有大貨車、皮卡車也有小轎車,大多數貨車都會自備小液化氣瓶,以便隨時加溫啟動發動機,而私家車則被禁止使用明火,當地人就發明了特製的蓄電池加熱器,這也是伊萬勸我少出門的主要原因,因汽車拋錨出現意外的例子時有發生。

雅庫特民俗村一個阿姨告訴我:雅庫茨克停水停電五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要是停五天暖氣,市裡估計會死一半人。

為了驗證這句話,我嘗試著打開窗戶,結果看到窗沿部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結冰,室內溼氣好像被抽乾一樣,陶瓷杯很快就「凍死」在窗邊。奉勸後來者千萬別做這個實驗,因為開窗容易關窗難,更別把衣物鞋帽遺忘在室外,一旦凍上就輕輕拿到室內解凍,不小心磕碰到就直接扔了吧。

按照俄羅斯公布的資料顯示,雅庫茨克是西伯利亞第一個實現全城供暖的城市,其集中供暖的歷史比蘇聯還要悠久,曾經被蘇聯當成「供暖明星城市」,號召數百座城市效仿雅庫茨克的供暖模式。

實際上,早期的雅庫茨克供暖管道也是裸露在地表的,結果沒用幾年就出現大量洩露現象,於是又改成架設空中管道,十幾年實踐後再次宣告失敗,原因是低估了熱脹冷縮的威力。這才有了如今的地下供暖管設計,而早空中管道也沒有拆除,每年都要試運營幾次,以備地下管道故障時的不時之需。

在市區生活的雅庫茨克人最怕供暖故障,因為市區銷售的木材木炭十分有限,村鎮居民雖然沒有集中供暖卻有大量木材可用,只不過困擾也不少,比如暴風雪過後基本就被封鎖,出不去也進不來,只能等待政府的應急鏟雪車救援。除此之外的必備工作就是鏟雪,自家門前和屋頂上的雪幾天不鏟就會超過一米厚,再不鏟就等著「雪葬」吧,幾乎每年都有人被埋在雪下。

從遊客角度來說,雅庫茨克的飲食習慣大致分為雅庫特土著和斯拉夫人兩大類,土著抵禦寒冬的方式就是大量吃肉,尤其是生吃馬肉、鹿肉、魚肉等等,再輔以粗糧烘烤的麵包煎餅,這個多吃生肉的吃法不僅是科學的,也是雅庫特人數百年來的經驗之談,在交通不便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生火做飯都不容易,生肉不僅便於食用和儲藏,營養保留也更加的全面。

斯拉夫人的飲食習俗更加精細,與雅庫特土著融合後還加入了醃生菜的吃法,這裡的生菜是指所有帶維生素和纖維的蔬果,蘿蔔、黃瓜、辣椒、番茄、蘋果、香蕉等等都能醃著吃。

雅庫茨克人很少在冬季大量飲酒,大多數家庭只是在節日慶祝時淺嘗即止,平時除非招待貴賓,否則餐桌上不太可能出現一整瓶伏特加,要喝也基本都是低度果漿酒。

早在2009年,俄羅斯聯邦就要求西伯利亞部分城市頒布「禁酒令」,除了未成年人禁止飲酒買酒外,所有商鋪在晚上8點至第二天8點期間禁止售酒,否則將處以100倍到5000倍的罰款。2018年世界盃期間聊到當時的「禁酒令」,俄羅斯朋友笑著說:莫斯科禁酒是為了保護遊客,因為太多酒鬼騷擾遊客,而西伯利亞禁酒是為了保護當地人,爛醉如泥直接凍死在路邊的,每年都有幾百人。

當我以為雅庫茨克的低溫足以令我膽顫心驚的時候,接下來去奧伊米亞康的經歷又一次刷新了我對西伯利亞的認知,全程924公裡的自駕途中,我們7輛車20個人至少遭遇了5次危機,但凡有一次運氣不好就得永遠留在西伯利亞。

(紀實類旅遊長文不好寫,希望能得到您的關注與認可)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冬天,怎麼能夠少了泡溫泉?
    日本人的冬天,怎麼能夠少了泡溫泉?已進入冬天,天寒地凍的,就只想待著溫暖舒適的地方,酣睡養生,最好能夠是學著青蛙一樣,冬眠起來。在寒冷的冬天,萬物都有自己的保暖方式,而走進日本人的冬天,你會發現這裡的人們特別喜歡泡溫泉。
  • 人生低潮時:多做事,少說話
    明明拼盡全力,可結果卻是不盡人意;本來可以過得更好,卻陰差陽錯選擇了另一條路。可是這就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人生如海,沉浮無常。看過這樣一句話:低谷的日子,其實是我們的假期,也是我們的逆勢生長期。如果此時的你正經歷人生低谷期,建議你多做事、少說話。
  • 人們生活在零下70攝氏度的地方,吃生肉和魚生活,上廁所要靠拐杖
    位於俄羅斯極其寒冷的地方西伯利亞,據說在最冷的時候,最低溫度達到零下70攝氏度!西伯利亞以其超低的溫度出名,對於俄羅斯來說,西伯利亞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雖然天氣冷,但許多人都住在這裡,這讓我很好奇,當地人是怎麼生活的?
  • 今天小雪,這四樣東西要多吃!少吃「一味」,元氣滿滿過冬天
    過了小雪以後,有幾樣東西是大家一定要吃的,但同樣也需要少吃一個味道,今天就把該吃和不該吃的東西都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冬天去注意起來,這樣子就可以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提高了免疫力以後,在冬天併發症比較多的時候也不會輕易生病。首先第一個要吃的就是南瓜了,因為南瓜的口感十分的軟糯甘甜,而且它屬於粗糧,裡面的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都非常的豐富。
  • 夜讀|人生低潮時:多做事,少說話,早點睡
    夜讀 | 人生低潮時:多做事,少說話,早點睡 04:58 明明拼盡全力,可結果卻是不盡人意;本來可以過得更好,卻陰差陽錯選擇了另一條路。可是,這就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人生如海,沉浮無常。看到這樣一句話:低谷的日子,其實是我們的假期,也是我們的逆勢生長期。如果此時的你正經歷人生低谷期,建議你多做事、少說話、早點睡。
  • 少說話是品行,會說話是品德
    即使身處寒冷的冬天,也讓人感到溫暖如春。壞話傷人心,猶如一把利劍,刺傷人的心靈,即使是在炎熱的六月,也讓人感到寒意透骨。與人善言,暖如布帛。傷人之言,痛如刀割。最能暴露一個人內心的是語言,最傷人心的是語言,最深入人心的也是語言。
  • 農村酒席上喝酒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少?
    農村酒席上喝酒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少?現在在農村宴席上,大家對於喝酒這件事情確實是看得比較淡。有時候發現好幾個酒桌上的酒一瓶都不會開。而那些小孩子一般會喝一些飲料,大人有時候只喝白開水,他們確實不怎么喝酒。
  • 主持人孟非身穿病號服發文並曬圖,網友:少喝酒,少熬夜
    20日晚間,孟非發文:麻醉師問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時候,你一定要老老實實問答。你說少了,他麻藥給得少,疼死你!你吹牛逼說多了,他麻藥給多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前陣子還看孟非遊山玩水, 現在怎麼這樣了呢?
  • 老年人晚餐既要「吃少」,又要「少吃」,4種食物挑著吃,身體好
    晚餐是至關重要的一餐,晚餐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誘發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中,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吃好晚餐這件事,或許在大家心裡不值一提,但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眾所周知,老年人消化能力差,晚餐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還會影響睡眠質量,所以晚餐要吃少,也是大家公認的觀念。
  • 冬天多吃這道菜,5分鐘就上桌少油少鹽更健康,好吃解饞不長胖
    冬天多吃這道菜,5分鐘就上桌少油少鹽更健康,好吃解饞不長胖冬天的寒冷止住了我們運動的腳步,而寒冷卻讓我們的胃口大開,腰上的泳圈又多了一層,相信這是多數人的煩惱。其實,在寒冷的冬天我們也不能吃太多的脂防,這道小菜就應運而生,低脂低鹽,好吃解饞不長胖。我家孩子是女孩,所謂的家有小女初長成,長大的女孩子更加的愛漂亮,害怕長胖希望身材好。所以我家的飯菜就很多時候都是低脂的快手菜,低脂要數雞胸肉,對於想要增肌減脂的人而言,雞脯肉那也是實實在在的「終身伴侶」,雞肉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比牛肉,羊肉的脂肪含量都低。
  • 少說話多做事
    少說話,多做事。做一個聰明的人,從而實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飛躍。
  • 醫生提醒:痛風的人不僅要少喝酒,這3種水也儘量少喝
    一、醫生提醒:痛風的人不僅要少喝酒,這3種水也儘量少喝1、骨頭湯如果我們身體需要滋補或者比較虛弱時,老人們都會燉骨頭湯來給身體進補,尤其是我們國人會覺得以形補形,這也是我們老思想遺留下來的傳統,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 玉帶土著心中的「絕版」刁角美食,吃一次就少一次了
    但作為土著吃貨一枚,最引以為傲的便是這裡的「吃」。不光有玉帶街的刁角巷子可供品評,整條崇仁路都能吃遍。潘記熱乾麵是父親那一輩就開始吃起的過早店子,從前吃到現在,她家的老味道從來沒變過。細粉和熱乾麵輪換著來,再添杯蛋酒,這麼多年從沒吃膩過。
  • 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要多吃三白三紅三黑,少食三樣
    大家發現沒有冬天的蔬菜,其實現在許多地方也不多,而特別是某些地方,因為天氣的制約,更少蔬菜品種選擇,但是人體是需要蔬菜補充營養價值的,所以我們還聽過,冬吃蘿蔔夏吃薑,這是的俗語,其目的就是要多吃蔬菜,但是此時因為是冬天,在古代農業社會未必就能夠找到綠色蔬菜烹飪,那麼這類山藥,蘿蔔,蓮藕,白菜就非常適合冬天了,而這些也是打火鍋最好的材料之一。
  • 一日三餐,多吃「四類」,少吃「三味」,做好四件事,更能長壽!
    一日三餐,多吃「四類」,少吃「三味」,做好四件事,會更健康長壽! 多吃「四類」,飲食更均衡 一日三餐要怎麼吃,吃多少?其實「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已明確給出了答案—— 每日膳食多吃四類,即谷薯雜豆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豆堅果類。
  • 人到六十,少說話,少管人,你就活明白了
    所以,既然我們到了耳順之年的年齡,我們每個人就應該至少一個人生的大道理,那便是:人到六十,少說話,少管人,你就活明白了。其實我們到了六十歲,本該是好好頤養天年的年紀,畢竟我們的前半生一輩子都在為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奔波,這好不容易熬到了兒女成才,可以無憂無慮的年紀,也應該好好休息休息了。去喝喝茶,散散步,好好享受一番人生的清福,豈不樂哉?
  • 做甲狀腺手術後應該多說話還是少說話
    核心提示:做甲狀腺手術後應該多說話還是少說話?重慶國醫堂甲狀腺醫院倡導「用心傾聽,細心診斷,耐心解答,精心治療,熱心服務,衷心祝福」的服務理念。醫院薈萃了京、川、渝三地德高望重、學驗俱豐知名專家,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同時,院內引進各種先進儀器,採用先進治療技術,追求專業的理念,致力於甲狀腺疾病研究與治療。
  • 身份證3205開頭的大梅李土著,人生怎麼能少了這些美食?
    我們大梅李的麵店也很多啦,一家家吃過來,一個禮拜也都吃不完,基本上每個禮拜總要去照顧一家店的生意,不過吃多了炒澆面,倒有點想念沒有流行炒澆面那會,老梅中旁一家麵店的本幫面,現在的面到底忒鮮哉!不過,七十哥肯定沒吃過正宗的蕈油麵,肯定沒吃過,肯定沒吃過……
  • 為什麼俄羅斯女多男少?
    到此為止,我們都知女多男少是俄羅斯的一個國情, 但俄羅斯的男女比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再比如說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而且這些人口大多聚集在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上,而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幾乎人煙稀少,這就給俄羅斯的國防建設造成一定的困擾。
  • 這個冬天 摔傷的人少了
    「今年摔傷的老年人比較少,可能與大家的防範意識加強,家人儘量不讓老年人出門有關。」醫生說道,中年人是容易被忽視的易摔倒人群,中老年人往往因缺鈣、骨質疏鬆以及反應不快而摔得較重,易造成骨折。  「如果摔倒了,不要馬上起身,要先活動關節,查看腰椎臀部這些位置,如果感覺到有劇痛,甚至動不了的情況,那麼要馬上找物品進行固定,隨後撥打急救電話,在原地等待醫生的到來。」該醫生提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