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小肥羊、火鍋.
韓國媒體曾經笑中餐太「重口味」,
油煙味太重,
大魚大肉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中餐急需改良。
作為擁有上下千年歷史的傳統美食,
中餐遍布世界各地,
在餐飲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居然被韓國媒體如此評價,
簡直不能忍!!!
中國素食廚師辜耀義第一個表示不服,報名參加了在韓國舉辦的2016年亞洲名廚美食競賽,僅用一道素三鮮奪得桂冠,成功讓那些曾經笑中餐需改良的韓國媒體刮目相看。
素食奪金!這也是美食比賽中為數不多的例子。
2016年亞洲名廚美食競賽於6月下旬在韓國首爾盛大開幕,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各地的400多名廚師精英一決廚藝高低。
評委團從食材運用的創意性、營養衛生、色香味、烹飪技巧及衛生操作規範等方面給每道菜餚評分,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和銅獎獲獎者。
來自臺灣嘉義市的辜耀義以豆腐腦、杏鮑菇、虎豆創作了一道素食「佳味拼三鮮」,從400多名亞洲名廚中脫穎而出,以唯一素食主廚摘下中餐組金牌。
為此,嘉義市市長還特意贈禮表揚辜耀義為國家爭光,讚揚他做的素食增進人們身體健康,也有益地球環保。
金牌獲獎者辜耀義是一名有20多年茹素經歷的素食名廚,早在20多年前,他受母親辜謝惠美的影響,成為了一名素食者,並在當地開了一家素食自助店。
每天清晨,辜耀義去集市買最新鮮的素食食材,簡單的早餐能吸引來大量的食客,但到了中午,自助店裡就基本沒有什麼食客,沒有賣完的素菜只能送給鄰居或忍痛扔掉。
為此,辜耀義曾想到放棄,畢竟房租、水電的開銷成本太大,如果改成葷食自助,肯定能緩解經濟壓力。母親見他心有動搖,於是問他:「你自己也在吃素,吃素後,既然能感覺到身體健康了,為什麼不堅持推廣呢?」
母親的一句話讓辜耀義醍醐灌頂,他開始重新思考,不能一昧的只說素食健康,改從素食的味道下手,會不會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呢?
他去世界各地學習素食食譜,不斷參加素食創意課程,不斷創新研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辜耀義的素食自助餐店開始門庭若市,排隊等位是常有的事情,甚至經常有人從其他遠地方趕過來,只為了一品佳餚。
當得知亞洲美食競賽時,辜耀義喜不自禁,能不能把素食搬上國際大舞臺呢?同時,也要向世界證明,拋開外國人對中餐是蒸炸炒煮、大魚大肉的認知,傳統的中華餐飲也可以多元化、多變化。
正是有了這一認知和目標,辜耀義在亞洲美食競賽上脫穎而出,一舉奪冠,以一道看似普通的素三鮮,聚集了色香味、健康、淡雅等特色,讓評委團嘖嘖稱讚,齊齊豎起了大拇指。
辜耀義說,傳統中華8大菜系都可以用烹調成素食,以豆製品增加形狀、口感是烹調的創意與技巧,但真正吃素應多吃蔬果,促進健康養生,而不是吃加工食品。
連當初笑中餐太「重口味」的韓國媒體,都改口「當傳統與創新碰撞,一道道饕餮盛宴打造非凡的精彩,向世界傳遞亞洲美食文化。」
而素食走向國際化、大眾化,也邁開了很重要的一大步!近年來有專家預言,未來的五年時間裡,餐飲界將會迎來50萬素廚。
隨著中國素食主義者的逐年增多,許多廚師也紛紛轉向了素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汶萊皇室的御用中餐總廚林恭平,後辭去御廚當素廚,為謝娜張杰的素食婚禮掌廚,在廚藝界創下了一段佳話。
近兩年,還有專業的素食培訓學校誕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素食廚房中去,人們對素廚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而素食餐廳的急劇增多,甚至出現了素廚供不應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