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挺期待溫崢嶸的表演的。
一是早年的演技挺讓人印象深刻,但後來不知為什麼消失在大眾視線裡。二是她在第一場雖然排位靠後,被製片人分在B級,但一身紅衣,坐在B級箱子上卻氣場極為強大,相當耀眼。連爾冬陞導演都在問趙薇,那個女演員是誰?
正如爾冬陞導演對當時扮演素素的女演員王楚然說,你外型雖然不錯,上鏡也漂漂亮亮的,但你應該有性格,你自己知道,像你這種外形的演員,全中國有多少?
溫崢嶸顯然是屬於那種有性格、有特色、有沉澱的演員,所以後來爾冬陞導演把S卡給了她,一點都不意外,實至名歸。
但看完她演的電影《梅蘭芳》中的片段之後,引發了一場爭議,溫崢嶸演得好是無可非議的,大家爭論的點在於,她有沒有用力過猛,演得有些過了?
對於這種表演經驗已經相當豐富的演員來說,大家的期待和要求自然是更高一些的。最有爭議的,就是她演的福芝芳自扇耳光的動作,這個在電影《梅蘭芳》中是沒有的。陳紅演的福芝芳更內斂一些。
有沒有過火,我們不妨來看看《梅蘭芳》是怎樣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上映於2008年,豆瓣評分是6.9分。在上映之前,當時眾多影迷都相當期待,在經歷過05年《無極》引發的口水滔天的惡戰之後,大家都在期待凱歌導演能夠重現當年《霸王別姬》的高光時刻。
電影的前半部分非常飽滿,因為選角得當,餘少群扮演的少年梅蘭芳當真是神彩光華,熠熠生輝。和十三燕的搭戲也相當出彩。甚至有人說,如果這部電影名為《少年梅蘭芳》就好了。
只不過前半部也有個意外和遺憾,原本是阿嬌扮演少年福芝芳,所有的戲份都已經拍完了。但因為當年震動了整個娛樂圈的照片事件,不得不將阿嬌的戲份和鏡頭全部刪掉。
看著餘少群的少年梅蘭芳,我在想當年阿嬌的少年福芝芳一定也是不差的。
問題出在後半段,成年的梅蘭芳是由黎明扮演的。黎明為接這個戲也特地去學了京劇的手眼身法步,扮相也是美的,該用替身的地方也用了替身,挑不出什麼錯。
但總欠了些打動人的味道。欠了什麼呢?
黎明可以是《半生緣》裡的沈世鈞,可以是《甜蜜蜜》中的黎小軍,他溫柔、敦厚,有些懦弱,但演不出一代宗師的靈魂。
梅蘭芳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人,他背負的是一個時代的沒落,京劇從舊到新的變化和革新,還有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社會主流對這個行當的蔑視與不屑,他要爭,要讓所謂的「下九流」行當成為一個新的有身份的人,一面是主流的不認可,一面是同行的質疑與嫌棄,同行都希望守舊,但他知道,那個舊時代不能回,也回不去,所以他只能向前走,孤身一人,並且,輸不起。
如果不是一個決絕的人,一個有著對抗全世界決心和力量的人,演不出那種決絕、一絲瘋魔和孤單。
尤其是當一個人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重壓的時候。
《霸王別姬》裡,張國榮是有過以一人之力對抗全世界的經歷的,所以,世間再無程蝶衣。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嚴歌苓老師,她說梅蘭芳是一個溫柔的抵抗者,可在我看來,若真的是溫柔的,那便無法做一個時代抵抗者。
如果他不是,那麼就不要在電影裡試圖將他塑造為「神」,請還原他作為一個凡人的本真。
如果設定他本就是一個凡人,只是被身邊的福芝芳、梅黨等人架著走向了神壇。那黎明倒是演出了這種感覺,他是孤單的,被不情願地架上了神壇,成為一代宗師。
可即使是隱忍和顧全大局,能成為一代宗師的人,背後又會有多少堅硬和殘忍呢?影片直至最後半段,在刻畫梅蘭芳與孟小冬這段情時,梅蘭芳作為一個凡人的一面才有了那麼一點點的流露。
整部電影看下來,前半段飽滿,後半段有點洩了,前後結構接不上氣。感覺好像說了點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點到。後來,嚴歌苓老師說整個劇本她在美國完成了第一版,但交到陳導手裡的時候,被重新推翻,重新大改過。其實我們明白的,梅家後人還在,拍近代名人傳記,總是有諸多禁忌,很多方面無法展開。
所以最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已經是在能夠表達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做到工整了。也只是工整而已。
所以,影片後半段,他與孟小冬的這段情,彰顯了神也有想要逃離,那是他為數不多想要反抗的時候,想要自己安排生活的時候吧。
幼年時只有大伯懂他內心的苦,大伯去世之後,能懂得他內心恐懼與孤獨的,是孟小冬。
孟小冬的出現,使得他有了可以擁有凡人幸福的可能。
但邱如白說了:誰毀了梅蘭芳的孤單,誰就毀了梅蘭芳。
福芝芳說: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兒的。
只有孟小冬說:畹華,不怕。
在福芝芳與孟小冬這兩個女人的交戰中,福芝芳贏了。
因為,她要的只是人。福芝芳自是精明厲害的,誰不知道梅府裡有一位能幹精明的夫人。
她找上門來,除了正室的身份,其實心裡是怯的。
那可是冬皇啊,在那個時代,沒有哪個女人唱鬚生,成就高到那個份兒上。她有職業,有成就,有尊嚴。
雖然電影裡,將梅孟兩人的情感升華成了柏拉圖式的愛戀,但實際上兩人是夫妻,是梅一直沒能給她名份。
所以,福芝芳既要拿出正室的範來,氣勢上不能輸,又要在適當的時候示弱,不要真的惹惱了對方,最後還要佔據道德制高點:他是座兒的,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你就忍心毀了他嗎?
這場戲很難,想做的自然,最後還達成目的,換任何一個女人都不容易做到。
從這點來說,我覺得溫崢嶸某些地方甚至超越了電影中陳紅的表演,比如,剛進門時那浮誇的一聲乾笑,後面帶的」你敢?「兩字正透出虛張聲勢,強弩之末的味道。
而那句臺詞: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兒的。語氣的停頓,微微疑滯的眼睛帶淚,福芝芳是要強的,可在這段婚姻裡,她就不寂寞嗎?而到頭來,甚至這種感受卻只能說給情敵聽。話一出來,自己就先神傷了。
而臨別時那一回頭,笑中帶淚。有難過,也有驕傲,也有如釋重負。
她做到了,她贏了!
難怪凱歌導演贊這個回頭的動作設計,將福芝芳這個人物的內心立住了。
我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溫崢嶸自扇耳光的這個動作,這一點或許爆發力和表現力會更強,顯得衝突更激烈,但的確讓人很不舒服。因為福芝芳是驕傲的,她有梅蘭芳正妻的這個身份,在面對更年輕,更有成就,更吸引丈夫的情敵面前,她可以含淚的示弱梅蘭芳不是我的,但也不是你的。她會裝出來克制不住情緒的樣子,說我想的好好的,要好好的跟你說,這樣一個愛惜身份和體面的女人,是斷然不會在情敵面前自扇耳光的。
而同樣的,章子怡有一種好強而又野性的力量,面對陳紅的挑釁,目光也是逼人的。
畢竟是冬皇啊,舞臺上演男人的女人,所以是有霸氣在的。
但黃夢瑩畢竟還是個年輕演員,面對溫崢嶸強大的氣場,氣勢上還是稍遜了一籌。但在最後的那幾分鐘,我感覺她還是穩住了,眼神裡透著堅定和明了,接住了對方拋過來的眼神和壓力。
所以,搭檔還是相當的重要啊,這裡不得不心疼一下王智、曹駿和郭曉婷 ,一個碰上了張大大,一個碰上了唐一菲,還有一個碰上了不願意排練的楊志剛。
最後放一張圖片,章子怡學過舞蹈,拍《梅蘭芳》時也正當年,可陳紅不愧為頂級美人,一個背影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