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節目中,演員溫崢嶸重新演繹了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鏡頭裡的「福芝芳」最後贏了「孟小冬」。
陳凱歌導演當年也把「福芝芳」的角色,給了自己後來的妻子陳紅,因為最後的贏家是「福芝芳」,而不是「孟小冬」。
現實中,為何福芝芳最後能贏,陪伴梅蘭芳共同生活四十載,而孟小冬只能將梅蘭芳的照片放在自己的閨房?
福芝芳的勝算如下:
首先,那句「梅蘭芳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他是座兒的」,她就把梅蘭芳的事業放在了首位。
其次,她為梅蘭芳生下9個兒女,為梅家開枝散葉。
最重要的是,福芝芳還有堅強的後盾——母親福氏。
福芝芳的外祖父是一名滿旗軍官,只有一個女兒,長大成人後便嫁給了一名小商人。
懷有身孕後,福芝芳母親發覺和丈夫三觀不合,於是跑回了娘家,誓死不回夫家。
福家也開明,留下了福芝芳母女,所以福芝芳是隨了母親的姓氏。
福氏長得人高馬大,嗓門特別大,為人性格十分豪爽,鄰裡之間有難必幫。
她還常常把髮捲盤在頭頂上,穿著旗袍坎肩馬褂,於是被鄰居起了個綽號「福中堂」。
父母去世後,「福中堂」沒有改嫁,獨自一人帶著福芝芳,靠做些小手工拉扯女兒長大。
湊巧的是,福家的鄰居是京劇青衣演員吳菱仙,他與梅蘭芳的父親梅巧玲共事多年,是梅蘭芳的啟蒙老師。
福芝芳與母親性格相反,常常安靜地在家繡花,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喜歡上了京劇。
當然,福芝芳比梅蘭芳小11歲,吳菱仙教梅蘭芳的時候,福芝芳還沒出生。
等她喜歡上京劇,求吳菱仙教導時,梅蘭芳已經嶄露頭角,成為京劇界的一顆新星。
「福中堂」看見自己的女兒喜歡唱戲,便帶她拜師學藝;等福芝芳學會唱戲後,又陪她四處演出。
福芝芳初露頭角,是在當時北平新世界的劇班唱旦角,十四五歲的她長得亭亭玉立,唱功也不差,很快站住了腳跟。
「福中堂」常常和臺下聽戲的記者朋友套近乎,說盡女兒的好話,所以當時的報紙上天天可以看見關於「新星之秀」福芝芳的文章。
福芝芳紅了後,她又時刻為女兒保駕護航,那些小混混總是礙於她的狠勁,不敢造次。
窺探福芝芳美貌的青年不敢招惹「福中堂」,於是寫了一些情書,等福芝芳演出完坐上馬車後,便用力往裡面扔。
他們不知道的是,除了登臺那刻,「福中堂」一直陪伴女兒左右。
當她看見一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和照片後,立馬就火了,鑽出車來,搶過馬夫手裡的鞭子,再有人扔東西就伸手一抽,抽得那人直叫媽。
從此,再也沒人敢打福芝芳的主意,「福中堂」的名聲更是和女兒一樣響亮。
為梅蘭芳和福芝芳做媒的正是吳菱仙,兩人也是通過吳菱仙認識的。
梅蘭芳成名後,不忘師恩,時不時去看望啟蒙先生。
近水樓臺先得月,福芝芳聽聞梅蘭芳的大名,自然嚮往之,於是便有了機會向梅蘭芳請教幾句。
一來二去,兩人便有了好感,而此時梅家正有意為梅蘭芳再娶一房。
梅蘭芳17歲時,已經娶了原配王明華,也是一名出身京劇之家的女子。
王明華秀外慧中,為梅蘭芳生下一雙兒女後,為了全心全意輔助丈夫的事業,不顧家人反對做了絕育手術。
可是命運不公,一雙兒女因為一場蕁麻疹不幸早逝了,王明華從此心如死灰,更染上了肺結核,一蹶不振。
梅家豈能無後?於是,梅家四處為梅蘭芳物色第二個夫人。
當得知福芝芳的名字時,梅家便找來馮耿光商量。
馮耿光是何人?
他是當時中國銀行的總裁,也是梅蘭芳專屬團隊「梅黨」的領頭人。
梅蘭芳的事業,全靠「梅黨」,特別是馮耿光資金的支持,才能發展到國外。
馮耿光自然對梅蘭芳的所有事事關心,他派人去打聽福芝芳,然後很開心地告訴梅家人:
長得好、唱得好,關鍵是名字好——「扶植芳」,老天派來扶植梅蘭芳的女人。
梅家人一聽,樂得開了花,馬上就準備派人去提親。
但馮耿光說:「且慢,她母親可是個狠角色,可能不會輕易答應。」
怎麼辦?
幾番商量後,梅家決定請出吳菱仙這個媒人。
但真如馮耿光所說,「福中堂」沒有輕易答應。
「福中堂」自然知道女兒和梅蘭芳走得近,但她也得知,梅蘭芳的妻子王明華不能再生育了,一雙兒女又早逝。
福芝芳已經16歲了,戲是不能唱一輩子的,找一門好人家才是大事。
梅家自然是好人家,梅蘭芳聲名在外,人好、事業好、家底好,不失為一個好人選。
可是,畢竟是二婚,而且原配還在世,自己女兒嫁過去就是個妾了。
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福中堂」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主意。
她退回了梅家的聘禮,提出兩個條件,如果答應,就讓女兒嫁過去。
一是,自己女兒不是妾,和王明華平起平坐;這條之前馮耿光已經偷偷向她說明,梅蘭芳身負「兼祧兩頭」的責任,是可以有兩個平房夫人的。
二是,自己要隨女兒一起嫁入梅家,梅蘭芳以後要侍奉自己的終老。
梅家為了梅蘭芳趕緊開枝散葉,又看到福芝芳的好名字,於是爽快答應了這兩個條件,開開心心迎娶福芝芳了。
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
27歲的新郎官和16歲的新娘子,在梅家度過了新婚之夜。
第二天,「福中堂」就命自己的女兒去向梅家人請安,尤其是王明華。
出嫁前,「福中堂」對福芝芳說:「你去了梅家,千萬不可囂張,即使生了孩子,也不可母憑子貴,如果是個長子,就把他送給王明華。」
福芝芳不解,自己的親生骨肉,怎麼可以送與他人?
「福中堂」教她:「自古血濃於水,這只是討好梅家,讓他們知道你識大體,你以後的日子才好過。」
果然,第二年,福芝芳生下了兒子,第二天就讓人抱去給了王明華,沒有絲毫不舍。
王明華萬分感激,梅家終於有後了,可是,她又想起自己死去的兒女,悲從心來,等這個孩子滿月後,讓人抱回給福芝芳。
她說:「妹妹有心,姐姐無比感激,但姐姐身體抱恙,未免傳給你們,我已準備前往天津長住治病。以後,梅家就由你打理了。記住,照顧好梅家的苗兒。」
福芝芳和梅蘭芳勸阻不了,只好隨王明華獨自去了天津。
從此,福芝芳便是梅家的女主人了。
福芝芳對王明華十分敬重,因為她知道先來後到,對於後來的孟小冬,她是堅決不接納的。
梅蘭芳要娶孟小冬,福芝芳拼命反對,「福中堂」也勸自己的女兒:
「男人走腎還好,那只是玩玩;如果走心就完了,那是真愛上了。」
但孟小冬獲得王明華和「梅黨」等人的大力支持,並在福芝芳的眼皮底下玩起了「金屋藏嬌」。
「福中堂」只能勸女兒,來日方長,慢慢鬥。
福芝芳想像王明華一樣時刻呆在梅蘭芳身邊,昭顯自己女主人的身份,但她沒有王明華那樣的手藝,做不出漂亮的頭飾和衣服。
為此,她請來老師,教自己讀書認字,補回兒時因為唱戲錯過的教育。
但「福中堂」又勸她,多子才是多福,雖然已經有兩個兒子了,但這亂世中,今日不知明日事啊,看看那王明華的命運就知道了。
於是,很快,福芝芳又懷上了,並因此得到了梅蘭芳的痛惜,首次帶她出去遊玩了一番,還被小報登了出來,氣壞了藏在「金屋」的孟小冬。
等到梅蘭芳準備赴美演出時,孟小冬便要求他帶上自己,梅蘭芳也正有此意。
一來孟小冬可以偶爾客串個老生的角色,二來到了國外,兩人可以少點忌諱,多點浪漫。
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被「福中堂」知道了,與福芝芳商量對策:
「千萬不能讓孟小冬去,去了她的地位就超越你了,那可是美國。」
福芝芳咬牙切齒地說:「當然,我寧願不要這個孩子,也要和她爭到底。」
於是,梅蘭芳只得作罷,孟小冬從此義憤難平。
登船那天,「福中堂」愣是讓身懷六甲的福芝芳送梅蘭芳,直到郵輪遠去,福芝芳才離開,讓孟小冬連送行的機會也沒有。
平時的小打小鬧,終於迎來了暴風雨的降臨。
等梅蘭芳回國後,他的大伯母去世了。
因為梅蘭芳從小過繼給了伯父伯母,感情非常深厚,所以梅蘭芳把伯母的葬禮看得很重。
孟小冬得知消息後,特意剪了短髮,頭戴白花,身穿素衣,來到梅宅前,她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家門。
但是,福芝芳早已吩咐其他人:孟小冬不得入內!
於是,孟小冬被拒之門外,梅蘭芳求情也沒有用,福芝芳用孩子威脅:「你讓孟小冬進門,我就一屍兩命,加上那兩個孩子。」
梅蘭芳只得躲了起來,讓人勸孟小冬先回去。
孟小冬氣憤地走了,從此不再理梅蘭芳,兩人雖然情深,奈何緣淺,很快就分手了。
趕走孟小冬後,王明華很快就去世了,福芝芳陪同梅蘭芳一同尋找了墓地,並留下兩個空位,留著百年後三人同穴。
後來,福芝芳又給梅蘭芳生下6個孩子,一共五男四女,但如「福中堂」所說,戰亂年代,只有四個長大成人,其他五個都夭折了。
但新中國後,梅蘭芳和福芝芳的生活十分幸福,子女孝順。
福芝芳的人生,可以說是十分幸運的,她有一個強悍的母親,時刻為自己保駕護航;在婚姻危機時,又能高瞻遠矚為自己分憂,這是福芝芳的福分,也是她最大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