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梅蘭芳:男扮女裝好戲連臺(上)

2021-02-09 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梅蘭芳是北京人,是演京劇而聞名於海內外,但他和上海特別有緣,這有緣不僅僅體現為他是在上海演出而聲譽鵲起的,還有他在上海定居將近20年。要完整地敘述梅蘭芳其人其事,一個是不能離開北京,另外就是不能離開上海。

 

在上海丹桂戲院一鳴驚人

1913年秋天,上海丹桂第一臺戲院老闆許少卿專程趕到北京,邀請名角王鳳卿以及梅蘭芳到上海來演出。

許少卿老闆在談到包銀也就是報酬的時候,給出的條件是:王鳳卿是馳名全國的鬚生,到上海掛頭牌,每月包銀3200元;梅蘭芳在北京雖說有點小名氣,但在上海無人知曉,到上海掛二牌,每月包銀只有1400元。

王鳳卿說梅蘭芳表演功夫深厚,應該加到1800元:「你如果捨不得這個價,那就在我的包銀裡勻給他400元。」

「那就照你的意見辦吧。」許少卿老闆不無勉強地答應了。

王鳳卿

初到上海時19歲

  梅蘭芳跟著王鳳卿坐火車到達上海北火車站,乘坐馬車到達望平街平安裡許少卿的家,王鳳卿住樓上,梅蘭芳住在樓下廂房。

  梅蘭芳跟著王鳳卿拜訪主持《時報》的狄平子、《申報》的史量才和《新聞報》的汪漢溪,跟著認識了一些文藝界的朋友,如吳昌碩、況夔笙、朱古微、趙竹君等,還有崑曲前輩,如俞粟廬、徐凌雲等。

梅蘭芳和王鳳卿還沒有正式開演,金融界的實力人物楊蔭蓀託人找到王鳳卿,希望在他的結婚堂會上唱一出《武家坡》助興。王鳳卿和梅蘭芳見來邀請的是老朋友,就答應了。

   許少卿老闆知道後堅決反對,最後楊家託人來表示:如果唱堂會影響到正式演出的售票,楊蔭蓀就聯絡工商界朋友包上一個星期的場子。許少卿這才表示同意。

梅蘭芳跟隨王鳳卿來到張家花園,走進園中安塏第大樓的大廳。臺簾掀開,儘管是助興演出,可梅蘭芳的身段和唱功獲得臺下滿堂喝彩。

正式演出開始了。

1913年11月4日,位於鬧市四馬路(今福州路)大新街口的丹桂戲院人流如潮,坐滿了戲迷。

                  丹桂戲院海報

丹桂戲院

丹桂戲院的樂器班

那時,演員新到一個地方演出,最初3天演出的劇目被稱為「打泡戲」,又稱「打炮戲」,這打泡戲非常重要,關係到演員的未來藝術前途。梅蘭芳在上海頭3天的「打泡戲」分別是《彩樓配》《玉堂春》和《武家坡》。梅蘭芳那天的戲碼是《彩樓配》,排在倒數第二個節目,約在晚上10點上演。梅蘭芳8點半就到化妝間開始扮戲,同時豎著耳朵仔細聽前臺上演的戲。

梅蘭芳內心是緊張的。他出生於一個梨園世家,8歲開始跟隨伯父梅雨田學戲,9歲拜在京劇演員吳菱仙門下學習青衣,後來又學花旦。多年的功夫,就看今天的演出效果了。在上海成功,那就意味著能夠走向全國。上海觀眾能否接受他這個新人?上海這一臺戲決定了他的藝術前景啊!

      輪到梅蘭芳上場,他優雅地走上舞臺。他事後回憶道:

    」我打完引子,坐下來念定場詩、道白,接著唱完八句慢板。等上了彩樓,唱到二六裡面的『也有那士農工商站立在兩旁』的垛句,這在當時的唱腔裡面算是比較新穎的一句。觀眾叫完了好,都在靜聽,似乎很能接受我在臺上的藝術……」

上圖均為梅蘭芳舞臺劇照

三天的戲賣座很好,3天「打泡戲」結束的晚上,許少卿老闆設宴款待王鳳卿和梅蘭芳。許少卿老闆忙不迭地為他倆添酒加菜,連聲說:「臺上辛苦了,今晚應該舒舒服服地吃頓宵夜了。」

晚宴要結束時,許少卿老闆激動地舉著一小杯白蘭地對梅蘭芳說:「外面都傳這位新來的角兒,能唱能做,有扮相,有嗓子,沒有挑剔。」

梅蘭芳笑笑,沒有說話。

「我的運氣來了,要靠你們的福,過一個舒服年。」許少卿老闆說。

「許老闆,上海灘上的角兒都講究壓臺,我們都是初到上海的,你何妨讓我這位老弟也壓一次臺。」王鳳卿推薦說。

「只要您王老闆肯讓戲碼,我一定遵命。」許少卿老闆忙接著說。

梅蘭芳19歲時和王鳳卿合影

梅蘭芳很感激王鳳卿的提攜,經過仔細考慮,決定排演《穆柯寨》。

梅蘭芳趕著排練了好幾天,11月16日,梅蘭芳第一次在上海演出壓臺戲,主演《穆柯寨》。他扮演的穆桂英上場了,先是一個灑脫的亮相,然後登上高臺,開始了他的精彩演出。

       那晚,觀眾彩聲不斷。

王鳳卿和梅蘭芳在滬演出原定一個月,最後實在是觀眾踴躍購票,續演了半個月。

梅蘭芳第一次來上海演出,滬上報刊紛紛讚美不絕,有的報紙稱譽梅蘭芳為「環球第一青衣」。著名戲曲評論家孫玉聲認為:「梅先生的扮相、嗓子和出臺的那種氣度,過去我們是沒有見到過的。」

演出期間,梅蘭芳到各個戲館觀摩新戲。他到「新舞臺」和「新舞臺」等新式劇場,觀看了時事新戲《新茶花》《黑籍冤魂》等,梅蘭芳看到了純用對白的話劇、新編京劇和西裝旗袍戲,看到了聲光電運用,看到了這些新戲的生活化化妝,注重實景擺設,甚至連真的黃包車也搬上了舞臺。梅蘭芳感到眼界大開,回到北京就編演了時事新戲《孽海波瀾》《鄧霞姑》《一縷麻》等,這些戲都引起了轟動,當然此是後話。

第二年年底,梅蘭芳和王鳳卿再度來上海演出。第一次他來的時候是新人,第二次已經是名角了。談到在上海的兩次演出,梅蘭芳認為第一次五十多天在上海的逗留,對他後來的舞臺生活起了極大的作用;第二次上海演出回到北京,他更深切地了解到戲劇的前途取決於是否跟得上觀眾的需要和時代的變化。

「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尋求發展。」梅蘭芳說。

 

與四個女人的戀情

 

      梅蘭芳的婚戀也是豐富多彩的。

      1910年即清宣統二年,16歲的梅蘭芳由伯父作主,娶了出自京劇世家的王明華。婚後第二年和第四年,王明華先後生下一兒一女。

王明華侍奉公婆,養育兒女,還承擔了梅蘭芳演出的化妝梳頭,從扮相、髮型設計到妝容的改進和服飾的搭配等,全部到位。她還負責梅蘭芳演出的安排等具體事務。梅蘭芳應酬活動,王明華總是陪伴在側。

   梅蘭芳每次唱完戲回家,和王明華聊著戲臺上的事,還逗著兩個孩子玩,歡聲笑語,闔家歡樂。

梅蘭芳第一任太太王明華

梅蘭芳和第一任太太王明華

王明華為了更好地照顧梅蘭芳,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做了絕育手術。然而,災難不期而來,一雙兒女因為麻疹失去了生命。王明華悲痛欲絕,以淚洗面,梅蘭芳強壓悲傷,安慰王明華。

對王明華來說新的問題來了:梅蘭芳是獨生子,不能絕後,而她失去了生育能力。王明華的娘家建議他們收養侄子王少樓做兒子,遭到梅蘭芳拒絕。他認為自己不到30歲,完全應該有自己親生的孩子。梅蘭芳表態要再娶,王明華只好同意。

  1920年,16歲的福芝芳和26歲的梅蘭芳在一場堂會上相遇,梅蘭芳對她一見鍾情。他向師傅吳菱仙表達了心願,他和福芝芳都是吳菱仙的徒弟。福芝芳的母親聽說梅蘭芳還有一個老婆,提出兩個條件:第一,她的女兒不能做小,要和王明華地位一樣;第二,自己要跟著女兒到梅家生活,將來梅蘭芳要為她送終。

梅蘭芳和和王明華都表示同意,於是梅蘭芳和福芝芳結婚了。結婚當晚,梅蘭芳怕王明華心裡委屈,先到她的房間裡聊天說話,後來王明華說不要讓人家守空房,他才離開前往新房。

  福芝芳一年後生下了孩子,孩子出生第三天,福芝芳就讓奶媽把孩子送到王明華那裡,說是給她做兒子。王明華很感動,在孩子滿月後把孩子還給福芝芳。

梅蘭芳和福芝芳帶著孩子住在前院,王明華一個人住在後院,心情愈加憂鬱,身體每況愈下,後來竟染上了肺結核。王明華害怕傳染給梅蘭芳,獨自前往天津養病,最後在1929年客死他鄉,年僅37歲。

梅蘭芳和福芝芳

福芝芳和兒女們

福芝芳嫁給梅蘭芳後,自知所受教育有限,就請來家庭教師居住家中,為她補習功課,從《三字經》《百家姓》開始到學習《古文觀止》《左傳》等,僅僅4年,就能和丈夫梅蘭芳一起討論和改編戲文。

梅蘭芳在娶了王明華和福芝芳後,再度有了新戀情,他愛上了名角孟小冬。

1926年,梅蘭芳認識了孟小冬。他們合作演出《四郎探母》《遊龍戲鳳》等,轟動京城。說來有趣,梅蘭芳以男性扮女人名聞天下,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名重一時。

兩人交往最初,孟小冬比較猶豫,梅蘭芳家中已有兩房太太,她算什麼名分呢?

梅蘭芳告訴孟小冬,他的大太太王明華重病在身,可能不久於人世。如果孟小冬嫁到梅家後,可以和二太太福芝芳平起平坐。孟小冬答應了他的求婚。

梅蘭芳和孟小冬

1927年2月,他們結婚了。婚後,孟小冬一直被梅蘭芳安排在外面居住,也沒有得到正式的名分。她婚後不再演出,每天在家等待梅蘭芳。梅蘭芳夜戲結束回到福芝芳那兒過夜,第二天下午過來看她,然後睡午覺、吊嗓和出外演戲。孟小冬實在寂寞,要求外出演戲,梅蘭芳總是回答,「你出外演戲,人家笑話我太太都養不活呢。」

      1930年8月,梅蘭芳視同母親的伯母逝世,前來弔喪的人絡繹不絕,他們都被引領到靈堂燒香磕頭。孟小冬頭插小白花趕到梅家門口,卻被人攔下不讓進去。梅蘭芳聞訊出來,面露難色地對孟小冬,「你就先回去吧。」

  「一般人都能給老夫人磕個頭,你把我看作是什麼人?」孟小冬十分憤怒。

      梅蘭芳讓她等一等,進屋去對夫人福芝芳說,「小冬已經來了,讓她磕個頭吧。」

  「這個門她就是不能進。否則,我拿兩個孩子,肚裡還有一個,和她拼了!」六甲在身的福芝芳威脅道。

       梅蘭芳沒有再出來,讓人出來勸說孟小冬離開,孟小冬流著淚跑了……

       1931年7月,孟小冬找到梅蘭芳攤牌,宣布離婚。梅蘭芳堅決不同意,孟小冬不容商量,執意要離婚。她最後說,「我今後要麼不唱戲,再唱戲不會比你差;今後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不會比你差!」

      上兩圖均為孟小冬和杜月笙

1931年,孟小冬和梅蘭芳結束了婚姻關係。1933年,孟小冬登報宣布與梅蘭芳徹底劃清界限。孟小冬後來嫁給杜月笙,先是前往香港,後來移居臺灣。1961年8月梅蘭芳逝世,孟小冬聞訊後在臥室裡擺放了梅蘭芳的靈牌,每晚焚香禱告。據說,孟小冬的晚年,房間內只放著兩張照片,一張是恩師餘叔巖,一張是前夫梅蘭芳。

梅蘭芳在結婚前還有一段戀情,他愛上了名伶劉喜奎。

     1915年,梅蘭芳和劉喜奎同臺演出。當時,追求劉喜奎的人不少,袁世凱三公子說:「我不結婚,我等著劉喜奎,我要等劉喜奎結了婚我才結婚。」可是,她未予理睬。

梅蘭芳愛上了劉喜奎,劉喜奎也愛上了梅蘭芳,最終,劉喜奎「拋棄」了梅蘭芳。

「在我的一生中,從來沒有愛過一個男人,可是我愛上了你,我想我同你在一起生活,一定是很幸福的……我預感到我身後邊會有許多惡魔將伸出手來抓我。如果你娶了我,他們必定會遷怒於你,甚至於毀掉你的前程。」劉喜奎態度果決地對梅蘭芳說。

「我不娶你,他們就不加害於你了嗎?」梅蘭芳問。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劉喜奎回答。

梅蘭芳沉默了片刻,說:「我決定尊重您的意見。」

於是,兩人分手了。

許多年以後,劉喜奎說:「我拒絕了梅先生對我的追求,並不是我不愛梅蘭芳先生,相反,正是因為我十分熱愛梅蘭芳先生的藝術,我知道他將來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所以我忍著極大的痛苦拒絕了和他的婚姻。」

沒有婚姻的幸福美滿,梅蘭芳的藝術成就就會打折扣;當然,婚姻的曲折,也給他帶來了煩惱。平衡得失,梅蘭芳在婚姻中始終是大贏家。

以上三圖均為劉喜奎(最後一張為其晚年演出照)

相關焦點

  • 梅蘭芳,一生孤獨,梨園風雨也痴狂,為京劇而生,為京劇而活!
    當一身旦角裝扮的黎明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時,世人驚嘆,他們又再次見到了他,那個男扮女裝惟妙惟肖的男人。他是梅蘭芳,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是中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轉眼間,到了1911年,就在這一年北京各界舉行的京劇演員評選活動中,認真好學的梅蘭芳取得了第三名探花的好成績。兩年之後,梅蘭芳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在上海的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臺演出了《彩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劇,梅蘭芳一出演就風靡了整個上海灘。甚至當時還有句俗話說:「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
  • 分析伊能靜兒子「男扮女裝」的美與醜
    如此「男扮女裝」確實讓大眾有點辣眼,消化不了,因為這種畫風叫人倒胃。當然,「男扮女裝」與中國傳統戲曲舞臺上的「反串」不同,舞臺上的「反串」,是角色的需要,是劇本的安排,不是演員現實的映照,不是本我的展現。像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李玉剛舞臺上的反串,「男扮女裝」是服務於舞臺藝術。可以說,哈利 「男扮女裝」雖妖嬈,但很膩歪,沒有演員張國榮「男扮女裝」的唯美。
  • 【人物】民國大家之梅蘭芳: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臺。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 除了這位民國美少年,連姜子牙都是女裝大佬?
    值得一提的是,胡文閣也是一位擅長反串演出的京劇演員,在八十年代以反串躥紅後,他拜了梅蘭芳兒子梅葆玖為師,成為梅派第三代傳人。根據胡文閣本人所說,中國反串第一人第一次登臺演出是在1986年的四川達縣,這個時間點也成為了國內許多人認為的「反串藝術」起源點。
  • 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精湛書法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梅蘭芳是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藝術創始人。梅蘭芳有愛好畫國畫,並且受業多師,在繪畫圈交際甚廣,這對「梅迷」而言大概已是耳熟能詳了。
  • 梅蘭芳女弟子、京劇大師杜近芳,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女兒?謠言!
    1933年9月5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的頭條上發布了和梅蘭芳離婚的公告,她說道:「經人介紹,與梅蘭芳結婚。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冬皇孟小冬和京劇大師梅蘭芳這段為期七年的婚姻,至此,就正式宣告分手。
  • 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5周年:四大名旦之一 曾蓄鬚明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今年,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5周年。在中國,「梅蘭芳」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位居「四大名旦」之首,通過不懈努力將京劇藝術發揚光大。梅蘭芳於1961年辭世。他的一生,也如同一出餘韻悠長的戲曲,值得後人品味、懷念。八歲學戲,十一歲登臺1894年,梅蘭芳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
  • 他是他……那些京劇舞臺之外的「梅蘭芳」
    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以嗓音圓潤、唱腔柔婉、身段優美、表演細膩位列「四大名旦」之首,是國粹京劇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對京劇的傳承與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 原以為李玉剛反串女角惟妙惟肖,王祖藍穿上女裝也驚豔,又圈粉了
    娛樂圈的明星女扮男裝拍戲很常見,男扮女裝就是反串,最出名的要數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她是知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就連外國人都很喜歡他的男扮女裝造型
  • 京劇名旦梅蘭芳、上海灘大亨杜月笙,梨園冬皇孟小冬更愛誰
    中年梅蘭芳,事業順利、家庭美滿,是別人眼裡的完美男人。平靜的外表,掩飾不了男人內心的騷動。電影《梅蘭芳》劇照一場應酬,梅蘭芳認識了戲劇新秀孟小冬。舞臺上的梅蘭芳,男扮女裝,氣質高貴,是當時最紅的旦角;舞臺上的孟小冬,女扮男裝,楚楚動人,是當時最紅的生角。
  • 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精彩繼續!名家薈萃、好戲連臺,就等你來!
    這一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于魁智、李勝素領銜 紅色經典曲目,經典京劇演出 好戲連臺! 經典好戲連臺 福田傳承和弘揚京劇藝術
  • 戲曲巨匠 |梅蘭芳與京劇之美
    梅蘭芳八歲開始在朱霞芬的「雲和堂」學藝,九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同時向伯父梅雨田學戲,十一歲登臺演出。1908年在喜連成借臺練戲,又向秦稚芬、胡二庚、路玉珊、陳德霖、丁蘭蓀、王瑤卿、錢金福、李壽山、喬蕙蘭、謝昆泉等京昆名家學藝,廣採博收,使梅蘭芳在這一期間學習了京劇的青衣、花旦、刀馬旦和崑曲的正旦、閨門旦、貼旦等各行當的劇目,進而,又通過舞臺實踐,在唱、念、做、打等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央視首檔真人秀強勢來襲,2015好戲連臺!
    該節目由中韓頂級明星聯袂出演,10位明星分成三組,分別奔赴北京、嵊州、重慶,拜師學藝,學習京劇、越劇、川劇,最後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融入現代風格、時尚元素的新派戲曲節目。為什麼叫好戲連臺?因為這檔節目確實跟戲有關。
  • 觀《梅蘭芳·蓄鬚記》:京劇照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10月2日下午,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廣受好評的京劇原創劇目《梅蘭芳·蓄鬚記》在荔枝大劇院再度上演。然而「一回回粉墨琳琅痴望定,一番番唏噓無限妝不成」,神情恍惚的他,就連照鏡子也仿佛聽見趙豔榮、楊玉環、程雪娥等戲中的角色在那頭深情地呼喚他,而他呢,「卻是掩口不敢應一聲」,只能忍忍忍,又問問問,長夜漫漫幾時明,漫漫長夜終得明。對於47歲的梅蘭芳來說,放棄登臺的苦,是絕代風華在罐頭之中活活憋殺的苦。但是別忘了,他是京劇大師啊!
  • "碰瓷"梅蘭芳,挑釁梅派傳人,梅葆玖怒懟:不是穿上女裝就叫藝術
    也不知只是為了前後押韻,還是真的想和梅蘭芳試比高。,他對京劇藝術作出的貢獻幾乎無人可比,創建了梅派,是京劇男旦的代表人物,很多不看戲的人也聽說過他的名號。男旦是京劇的一種很純粹的藝術,但是節目中卻成為取悅觀眾的小丑。要知道不是穿上女裝、戴上胸罩就叫藝術。」
  • 「碰瓷」梅蘭芳挑釁梅派傳人,梅葆玖怒懟:不是穿上女裝就叫藝術
    也不知只是為了前後押韻,還是真的想和梅蘭芳試比高。,他對京劇藝術作出的貢獻幾乎無人可比,創建了梅派,是京劇男旦的代表人物,很多不看戲的人也聽說過他的名號。男旦是京劇的一種很純粹的藝術,但是節目中卻成為取悅觀眾的小丑。要知道不是穿上女裝、戴上胸罩就叫藝術。」
  • 看,泰州好戲連臺!好劇、好戲、好有看頭……
    為擴大梅藝節國內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泰州城市對外形象,從9月中旬開始,將打磨加工後的京劇《梅蘭芳•蓄鬚記》分別在北京、南京、上海等12個城市開展巡演,助推泰州文旅事業產業融合發展。活動內容:考慮疫情影響,本次大賽以網絡比賽和線上展播為主、現場展示為輔,在泰州、蘇州、無錫等城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分別開展網絡海選賽、城市擂臺賽、雲展播活動。
  • 自稱「當代梅蘭芳」,卻被梅派傳人諷刺,不是穿上女裝就叫藝術
    ,很多人也知道,他對於京劇藝術的貢獻是不可計量的,一手創建了梅派,是京劇男旦的祖師爺級別的人物,就算是不看戲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梅蘭芳。然而就是當時剛剛出道沒多久,表演風格還不被認可的李玉剛,就打著「碰瓷老藝術家」的旗號,登月碰瓷梅蘭芳先生。
  • 小學四年級《梅蘭芳蓄鬚》,讀老師課文筆記,認識著名京劇大師!
    同學們好,好久不見啦,因為個人原因,停更了十來天,今天更新啦,我們今天要講解的是四年級上冊第23課,一篇略讀文章《梅蘭芳蓄鬚》。文章中一共講了好幾個故事,這是需要我們一起來探尋答案的哦,包括梅蘭芳是什麼樣的人也是我們要了解的!
  • 李玉剛:「男扮女裝」演出,人稱當代梅蘭芳,如今看破紅塵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娛樂圈內有那麼多明星,像歌手王菲、演員林青霞等眾多大咖都選擇名義上的出家。而此前有一則疑似歌手李玉剛出家的新聞也在娛樂圈引起軒然大波。李玉剛在20歲時就開始嘗試男扮女裝登臺演出,為此他付出了七年的光陰去學習男女反串的歌聲,但對於他的反串卻引發了一些大眾的爭議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