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類型 | 演繹與歸納

2021-02-20 炸口

論證類型 | 演繹與歸納

演繹與歸納是論證的兩大基礎類型,除了這兩個,還有1類論證的身份是特殊而有爭議的,叫溯因推理,或者叫最佳解釋推斷IBE=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溯因推理的爭議焦點是,究竟它是演繹與歸納成分並存的推理,還是只屬於歸納,還是演繹與歸納均不是。焦點就交給邏輯學家去判決吧。我們今天只介紹演繹與歸納。

演繹與歸納,都是論證的基本類型,是論證,而不是解釋,論證是涉及概念,判斷,推理,命題,前提,結論,斷言,陳述,信念這些術語的,論證處理的問題是:前提是在支持還是證明1個命題,以及論證類型屬於歸納還是演繹,以及論證本身是有效的,可靠的,還是強弱的。而解釋處理的問題是:1個觀點是否被解釋清楚了,完整了,充分了,和諧了(即與其它現存有效解釋的衝突最小)等的問題,簡單來看,論證的目標是支持和證明論點,而解釋的目標是說明觀點。

演繹

演繹,是最嚴謹的推理形式,也是論證的基本類型之一。它的條件性定義是:如果前提為真,那麼結論不可能為假。注意,這裡的用詞是「如果」,也就說,是假設前提為真,而不是實證前提為真。

演繹論證的這個條件又是確定一個論證的身份以及評估1個論證的質量的條件,使用有效性validity這個屬性指標來評估

此外,分享幾個關聯演繹論證質量的指標

effectiveness: effective reasoning - 狹義上就是演繹推理形式

soundness: sound argument - 前提為真+有效論證=可靠的論證

soundness升級版:

sound logic system - 指的是系統的規則構造的每個演繹論證都是有效的論證,也就是說,不存在1個演繹推理是輸入真的前提但卻出現假的結論。

completeness: complete logic system - 指的是系統中任一有效論證都可以通過該系統的規則從論證前提演繹出論證的結論,簡單來說(但非技術性地說),可靠系統保證了結果質量,完備系統保證了過程質量。

此外,還有1個指標是聯繫了修辭領域的,相當於 argument x persuasion

以上是演繹論證的判斷條件以及評估指標,以下說說演繹論證的類型
根據Critical Thinking Ver.10 by Richar Parker and Brooke Noel Moore的劃分
演繹論證的類型按推理形式大致上分三類:直言推理,真值函數推理,假說推理
個人認為這個分類雖然不是嚴謹的分類,但卻是非常實用的分類。
先說說,這個分類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直言推理,屬於範疇邏輯categorical logic,直言推理的英文對應版就叫categorical reasoning, 但實際上,範疇邏輯覆蓋的範圍比經典邏輯系統的直言三段論所代表的範圍更加廣,而且有學者認為,類比和範疇邏輯是同一個邏輯系統的,但是類比在邏輯學工具書(非理論型書籍)中是屬於歸納論證的子類,並不屬於演繹論證的子類—範疇邏輯。

假說推理,在本書中,假說推理屬於最佳解釋推理IBE的演繹部分,認為對1個現象進行最佳解釋,只能看作形成假說,不能看作驗證了假說,形成假說和假說檢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推理環節,在假說推理中,先解釋,然後再對解釋進行檢驗,不能解釋完就停止了整個推理過程。

到此,炸口認為都是非常合理的,可以接受的。

燃鵝,問題就是IBE還未在邏輯學上確定其分屬領域,而且IBE在本書中的一大部分被認為是更偏向歸納的,而不是演繹(但本書有兩個作者,可能兩位對IBE的歸屬看法並未達成一致)

說完,然後再說說,【假說推理】reasoning from hypothesis和【條件證明】conditional proof是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前者是對現象構建的解釋,後者是真值函數邏輯中的基本運算符號中的蘊涵和等值式所涉及的證明類型,蘊涵的表達方式,有前件if=充分條件,後件only if=必要條件,等值式的表達,也就是蘊涵式的互逆 if and only if=充分必要條件。順便1說,條件論證中,有兩種常見的無效論證形式,1個是否定前件,1個是肯定後件。

肯定後件式

前提(1) if P, then Q; 前提(2) Q; 結論 Therefore, P. 這個論證中,有可能前提1和2都真,但是結論卻為假。

舉個例子:

如果阿七中了Jordan 4元年白綠限量版,那麼阿七就吃屎。

阿七真的吃屎了。

所以,阿七中了Jordan 4元年白綠限量版。

問題就是,阿七吃屎有可能是因為其它原因,比如,有可能因為阿七另外也中了Jordan 6的限量版。

舉例完畢,回歸這個無效論證形式的說明,也就是,通過假言判段和其後件,不能有效推出前件為結論。

否定前件式

前提(1) if P, then Q; 前提(2) 非P; 結論 Therefore, 非Q. 這個論證中,也有可能前提1和2都真,但是結論卻為假。

舉個例子,如果文西努力複習了,這波考試一定會100分的。

文西沒努力複習,所以,文西肯定沒有100分。

這個論證的問題在於,文西雖然沒有努力複習,但有可能因別的原因得了100分,比如考試當天人品開掛,天賜神機,所有考題都是課上剛好講過,結果,狗屎運讓文西得了100分。

舉例完畢,然後,開始解密成功學,大家細心想一下,是不是成功學大師的推理都有異曲同工之坑呢?

前提1:如果你努力了,你肯定就能發財!
前提2:你發財了。
結論:你努力了。
肯定後件式無效論證,你發財也有可能是你不靠努力,靠的是坑人。

前提1:如果你努力了,你肯定就能發財!
前提2:你根本沒有努力!
結論:那你肯定不發財啦。
否定前件式無效論證,即使你根本沒有努力,也能發財的,比如你靠的是坑人。

絕了,寫到這感覺要引發吐槽了,還有演繹子類論證的運算符未寫,歸納也還沒寫,以後再慢慢寫吧,收工啦,Good night~

相關焦點

  • 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演繹論證是從一般到個別,歸納論證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論證得出的是必然性結論,歸納論證得出的是可能性結論。演繹論證從一個大前提開始,這個大前提通常是全稱命題,並且為真,通過小前提得到結論,該結論是原始命題背後隱含的規律,典型的就是三段論。
  • 論證探討創作中的各種問題,運用判斷歸納比較概括演繹等方法創作
    2.我們討論論證,社會問題,創作問題,情感問題。a·需要獲取和解讀社會中的各種信息,獲取文本提供的信息。3.我們學會對各種有效的內容和價值的信息,並進行對其分析與整合。4·我們要學會調動應用創作知識與形式和創作內容建立正確的關係。5·我們理解有關文本說明問題,描述闡釋正確表述事物與情景。
  • Essay寫作中常見的幾種論證方式
    在論文寫作中,有些地方需要我們展開論證,就需要應用到各類型的論證方法,從而來證明我們觀點的正確性。那麼有哪些常見的論證方法呢?例證法顧名思義,例證法就是用過舉例子的方式來對論點進行證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應該是歷史事例和現實事例了吧。
  • 交易中的歸納與演繹
    歸納就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則是從一般到個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一切科學研究都必須運用到歸納和演繹的邏輯思維方法。  歸納與演繹的邏輯思維方式,初聽起來,逼格很高,但實際上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思維方式,是指導人類生產實踐活動最重要的方法論。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而提到邏輯推理,就不得不提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個經典的推理方法。這篇文章來源於Farnam Street,原標題是Deductive vs Inductive Reasoning: Make Smarter Arguments, Better Decisions, and Stronger Conclusions。文章主要對比講述了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種推理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邏輯思維語言~論證
    思維導圖一、什麼是論證論證是邏輯學的核心內容,是邏輯思維的具體表現形式。二、正確論證的形式為了使論證正確有力,除了前提正確、符合事實、與結論密切相關外,我們還要關注論證結構的有效性,才能使結論有說服力;簡單地說,就是要內容(正確)真實、結構(形式)合理。論證形式最著名的是三段論,反映了人類思維的習慣性運作。三段論用符號表示就是:每一個M都是P。
  • 什麼是「演繹論證」? 邏輯學
    標準的邏輯教科書強調兩種主要的邏輯論證形式:演繹論證當一個演繹論證正確地遵守演繹規則時,它就是有效的,此時若前提為真,結論就不可能為假。在這個意義上,前提保證了結論的真。以下就是最熟悉規則的一些例子:1. 要麼是菲莉斯,要麼是佛瑞德。(菲莉斯或佛瑞德。)
  • 自媒體寫作與論文寫作,論證過程的區別
    自媒體寫作中,尤其是議論文寫作,我們需要對自己闡述的觀點進行論證。論文寫作中,我們也需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推出自己的論點。那麼自媒體寫作有哪些論證方法?論文寫作有哪些推理方法?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呢?
  • 數學,一個充滿演繹論證的學科,也需要觀察和實驗嗎?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個充滿推理演繹的學科,雖然通過演繹方法可以建立數學系統和結構,但它卻不是發現和創新的主要手段。對於數學新問題的探索,更多的是依賴於實驗、觀察、歸納、類比和聯想等思想方法。尤其實驗和觀察,也是數學獲取第一手經驗知識的主要途徑。
  • 《推理論證》詳細解讀
    【推理·論證】推理,是人們的思維活動過程,是根據幾個已知的判斷,確定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過程一、分類:(1)合情推理,是由幾個現有的已知判斷,根據個人經驗和認知範圍,確定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方法;合情推理又分類為歸納推理(歸納推理又分類為,完全歸納推理與不完全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2)演繹推理,是由幾個現有的已知判斷,
  • 演繹邏輯 有效的論證形式
    演繹邏輯 有效的論證形式
  • 演繹推理vs歸納推理:領導者如何做出更明智 更有力的決策
    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這兩者都屬於基於證據的推理。如果歸納論證非常有力,結論更可能為真;相反,假設和實際結論之間的邏輯可能就不正確。歸納推理主要有以下六種推理方法:概括推理:通過概括得到的結論。例如,「我見過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所有的天鵝都可能是白色的。」
  • 歸納演繹思維的強與弱
    方法論很大程度體現在歸納和演繹中,用歸納法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再用演繹法去邏輯推導,就能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制定應對策略提供保證。用正反向思維雙向驗證,對可行性的分析就能基本清晰。歸納是對感性經驗的歸納,演繹是理性思維的邏輯形式。
  • 議論文的「五步法」推理和論證過程,漲知識了
    議論文主體段推理指皮爾斯認為,在任何推理過程中,都涉及三個不同的實體:規則(關於世界組成方式的看法)情況(世界上存在的已知的事實)結果(如果把規則運用於該情況,預期將發生的事情),這理論也適合議論文寫作,議論文的論證說理過程就是推理過程。
  • 學點心理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的相關定義讓我們假定你已經到了飯店的外面,這時候才想起看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現金。你再次發現你可能需要用到你的信用卡,但是飯店外面沒有相關的標示,你通過飯店的窗戶向裡面望了一眼、 看到穿著考究的顧客。你也看到菜單上昂貴的價格。你判斷附近居住的是高消費階層人士。
  • 議論文論證10大結構,搞定你的作文!
    本文詳細梳理了議論文論證的10大結構,並給出了較為詳細的例子和解釋。全文乾貨,內容較多,建議收藏。論證結構1 單例舉例論證分論點+例子(詳細描寫)+例子與分論點之間的關係+結論。論證結構2 多例舉例論證分論點+例1(概寫)+例2(概寫)+總結例子+結論。
  • Reduction:還原,Deduction:演繹,Induction:歸納-整明白了?
    這就是力學上常說的「演繹」,即"draw a conclusion from something already known",或曰「公理化體系」。 在公理化體系方法中,reduce過程是去找基本概念和公理,而deduce過程是由基本概念和公理演繹整個學科。 Deduct與deduce同源(沒有reduct這個詞)。
  • 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
    在歷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中,有一類較為特殊的演繹論證題型。所謂演繹論證就是具有演繹推理模式的論證,它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在此中公教育專家總結出演繹論證的加強、削弱兩類題型的一般性解法(本文重點介紹加強型):加強型題幹論據是A,結論是B。想要得到結論B,只需要在A、B間搭橋,即遵循肯前必肯後原則(A—>B)。例題:我雖然不認識你,但第一眼就知道你是個軍醫。
  • 2015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比較論證型題目講解(3)
    三、結構比較型解題要點   1.單純結構比較型   這類題目是類比思維的一個重要應用,要求考生能夠確認三段論的結構、復言命題推理的結構以及二難推理在內的演繹推理,還有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等各種主要邏輯推理的具體形式,即便根據錯誤的推理形式也能夠提煉出結構來。
  •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都有什麼 這九種常見方法快get起來
    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說服,以表明自己的見解、主張、態度的表達方式,通常由論點 、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議論文題目分為論題型,論點型,寓意型。九個常見的論證方法①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②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③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④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