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州立大學曹智強:注射生物降解乳霜凝膠用於有效預防術後粘連

2021-01-09 Hydrogel

【科研摘要】

幾乎所有類型的腹部和骨盆手術,術後腹膜粘連都是常見的併發症。這導致許多醫療問題並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當前的抗粘連策略主要集中於物理屏障,包括薄膜和水凝膠。但是,它們只能將粘合力降低或降低到一定水平,並且其施用過程遠非理想。最近,韋恩州立大學曹智強教授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報告了Biodegradable Zwitterionic Cream Gel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Adhesion可生物降解的兩性離子乳霜凝膠的開發,該凝膠具有一系列理想抗粘連材料的特性,包括獨特的可注射但可延展和自支撐的特性,可立即進行局部應用,無需固化,等待或縫合,沒有止血要求,蛋白質/細胞抗性和生物降解性。乳霜凝膠通過完全可靠地防止在大鼠模型中出現主要的和更嚴重的復發性粘附,顯示出抗粘附功效的重大進步。

【科學背景】

腹膜粘連幾乎是任何類型的腹部和骨盆手術的必然結果,並且在多達90%的患者中被發現。它導致許多醫療問題,包括嚴重和慢性疼痛,女性不育症,腸梗阻等。臨床上,黏膜溶解術是第二種釋放粘連的手術,通常發生在與術後粘連相關的併發症的患者中。但是,考慮到存在原發性或復發性粘連,該手術似乎比原發手術更為複雜。即使在粘連溶解之後,由於由已建立的粘連的手術溶解引起的新的創傷,粘連再形成的機會仍然很高。由於術後粘連及其相關疾病的發病率高,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相關經濟負擔,臨床上迫切需要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粘連屏障,以有效防止粘連後的術後粘連和復發性粘連。

當前的抗粘連策略主要包括物理障礙。薄膜產品(例如Interceed和Seprafilm)已在美國FDA批准;但是,它們的應用過程不方便,也就是說,需要進行細緻的止血和有效的縫合才能將其定位在受傷的組織表面上,從而容易與包括外科手術醫生的手套在內的任何潮溼表面發生不希望的粘附,並且難以在不規則表面上形成保形屏障。

相對可注射的水凝膠,大多處於開發階段,可以直接使用:注射的預凝膠溶液通常呈流體狀,可以完全覆蓋受傷的表面。隨後進行原位聚合,麥可加成硫醇-烯反應或席夫鹼氨基-醛反應,形成化學交聯的水凝膠。儘管如此,在混合和擠出通過注射器之前,必須在適當位置使用雙閥塗抹器來分離反應性成分。所應用的預凝膠溶液還需要一到幾分鐘才能完全治癒,這給手術時間和感染風險帶來了負擔。某些化學水凝膠需要紫外線源進行固化,這對輻照安全性構成了進一步的關注。相比之下,諸如熱敏性的物理水凝膠在人體溫度下從液體形式轉變為凝膠形式,則無需體內進行化學反應或紫外線照射。但是仍然需要等待幾分鐘的時間,以使物理凝膠固化。由於上述問題與施塗過程有關,目前的物理屏障仍然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減少附著力。

【圖文解析】

作者報告了針對抗粘連應用的首款乳霜凝膠製劑的開發(圖1a),在完全可靠地防止術後粘連方面(圖1b,c)的功效有了重大飛躍,這在兩個方面得到了證明。不同但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大鼠模型(腹壁缺損-盲腸磨損粘連模型和反覆損傷粘連模型)。與目前依靠縫合或固化將抗黏膜或水凝膠固定在受創表面上的水凝膠不同,霜狀凝膠配方可通過方便的局部應用(無需等待)立即固定在任何不規則表面上,由於其具有可注射但具有延展性和自我支撐的特性(圖1a,d)

圖1 可生物降解的兩性離子PCBAA乳膠具有理想的抗粘連材料的特性。a)概述方案,顯示了用CBAA單體和可生物降解的BAC交聯劑製備兩性離子PCBAA乳霜凝膠。b)可注射的,可延展的和自支撐的乳膏凝膠可通過針頭應用,並通過方便的局部應用固定在任何不規則表面上。c)使用兩性離子乳膏凝膠預防術後粘連的示意圖。d)未經治療的兩個受創組織之間粘附形成的示意圖。

通過流變試驗研究了乳霜凝膠的粘彈性。在整個角頻率範圍內,線性粘彈性狀態(在1%應變下)隨頻率變化的振蕩掃描表明,儲能模量(G')優於損耗模量(G「)。(0.1–100 rad s-1;圖2a)。這表明具有不同交聯劑含量(0.1或1%BAC)的面霜凝膠在整個頻率範圍內保持類似固體的行為。在依賴於應變的振蕩流變學測量中,乳霜凝膠在低應變範圍(0.1–10%)時保持固體樣行為,G'高於G」,但在高應變區域(G'變為G')則表現出更高的粘性 低於G」(圖2b)。

圖2.乳霜凝膠的流變性,生物降解性,細胞毒性和蛋白質/細胞抵抗力。a,b)具有不同交聯劑含量(0.1或0.1的乳霜凝膠製劑)的頻率依賴性(a,在1%應變下,25°C)和應變依賴性(b,10 rad s-1頻率,25°C)振蕩掃描 1%BAC)。c)具有不同交聯劑含量(0.1或1%BAC)的面霜凝膠製劑的體外生物降解。d,e)將NIH / 3T3成纖維細胞與奶油凝膠提取物和降解產物(奶油凝膠在具有20 mm GSH的DMEM中於37°C降解48小時)一起孵育(交聯劑含量不同)(0.1或1%BAC) 持續24小時。f)使用BCA蛋白定量測定法將纖連蛋白吸附在圓盤凝膠或乳膏凝膠的表面上。g,h)附著在磁碟凝膠表面上的NIH/3T3成纖維細胞的定量和代表性螢光圖像。

在37°C下,在10 mL含20 m GSH(模擬血流和體液中的濃度)的PBS中檢查霜狀凝膠的生物降解能力。發現所有乳霜凝膠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解,這反映在重量減輕上(圖2c)。通過體外細胞生存力測試和活/死成像,進一步檢查了奶油凝膠提取物和降解產物(在含20 mm GSH的Dulbecco改良Eagle Eagle(DMEM)中降解的凝膠在37°C下48 h)的細胞毒性。無論BAC含量如何,提取物和降解產物都對3T3細胞沒有明顯的細胞毒性(圖2d),這也可以通過活/死染色證實(圖2e)。

作者首先評估了乳膏凝膠在大鼠側壁缺損盲腸磨損模型中的抗粘連功效。盲腸和腹壁上的缺陷分別是通過擦傷和切除造成的,然後在兩個受創傷的表面上都塗上2 mL乳霜凝膠(圖3a)。手術後第7天和第14天,打開腹膜並檢查粘連水平(如有)。未經任何抗粘連治療的模型組在第7天和第14天表現出嚴重的腹部粘連(圖3a,b)。與未經處理的組相比,使用商業Interceed膜(2×2 cm)進行的處理似乎降低了粘附力得分(減輕了粘附力),但仍表現出明顯的粘附力。相比之下,乳霜凝膠治療顯示出幾乎完全的保護作用:在第7天,第6天中有6個沒有觀察到粘連(得分0);在第14天,在6個觀察不到的粘連中有5個在6個輕微粘連中有1個(評分1)。在這些組中,手術後7天或14天的體重變化沒有顯著差異(圖3c)。從受傷部位收集組織用於第7天和第14天的組織學分析。蘇木精和曙紅的結果以及Masson三色染色支持觀察性評分:未處理和膜處理組的結締/黏附區域很容易識別(膠原沉積在黏附部位染成藍色,而在Masson三色染色中肌肉呈紅色),但是由於根本沒有黏附形成,因此幾乎不能位於乳膏凝膠處理組中(分別對受傷的腹壁和盲腸進行組織學檢查;圖3d)。

圖3在大鼠側壁缺損-盲腸磨蝕粘附模型中評估抗粘附功效。在大鼠側壁缺損-盲腸磨蝕粘附模型中評估抗粘附功效。a)建立大鼠側壁缺損-盲腸磨蝕粘連模型,並在受創部位上使用商業Interceed或乳膏凝膠(第0天)。在手術後的第7天和第14天,未治療的對照組和Interceed組均觀察到粘連,而使用霜凝膠治療的大鼠未觀察到粘連。b,c)術後第7天和第14天,不同組的粘附力得分(b)和體重減輕(c)的分布。d)分別在手術後第7天和第14天從不同組組織的代表性組織學圖像(H&E和Masson三色染色)。

作者進一步評估了乳霜凝膠在更嚴格的大鼠重複損傷粘附模型中的抗粘附功效。該模型模擬在進行黏膜溶解後形成復發性粘連的情況,這對於解決主要粘連是必不可少的,但會造成更嚴重的創傷和粘連。儘管復發粘連的頻率很高(> 55%),但針對其預防的商業障礙仍然有限。正在開發的抗粘連材料在主要粘連模型中顯示出功效,但在更嚴格的復發性或反覆損傷的粘連模型中則無效。為了建立反覆傷害的粘連模型,首先進行腹壁和盲腸損傷,而不進行任何抗粘連處理。7天後,形成了初次粘連,進行了粘著溶解,並造成了第二次損傷。隨後進行霜凝膠處理,薄膜處理或不進行任何處理(圖4a,b)。與主要的粘連模型相比(圖3),這種復發模型在不進行任何治療的情況下表現出更為嚴重的粘連(手術後第7天和第14天所有動物的評分為3;圖4c,d)。商業薄膜處理只能稍微緩解反覆粘連。但是,乳霜凝膠治療可顯著達到幾乎完全的預防效果:在第7天,6例中有5例未觀察到粘連(評分0),6例輕微粘連中有1例(評分1);在第14天,有6個中有6個沒有可觀察到的粘連。手術後7天或14天的體重變化在各組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圖4e)。第7天和第14天的組織學結果與評分結果一致,支持了乳霜凝膠可靠的抗粘連功效(圖4f)。

圖4 在大鼠重複損傷粘附模型中評估抗粘附功效。a)程序時間表的示意圖。b)建立大鼠重複損傷模型並將抗粘連材料應用於再損傷部位的程序。未經任何抗粘連治療(第7天),便造成了第一腹壁和盲腸損傷。一周後,發展的主要粘連通過粘著溶解分離,並造成第二次損傷(第0天)。隨後立即進行霜凝膠處理或薄膜處理。c,d)在第二次手術後第7天和第14天,不同組的粘連評分的分布和代表性粘連照片(d)。e)在第二次手術後的第7天和第14天,不同組的體重減輕(以初始體重的百分比計)。f)第二次手術後第7天和第14天,來自不同組的組織的代表性組織學圖像。

參考文獻:

doi.org/10.1002/adfm.202009431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密西根大學《生物大分子》治療口腔感染消融的可注射光交聯抗菌...
    最近,可注射的水凝膠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作為一種有針對性的微創平臺,可用於個性化治療的局部遞送。美國密西根大學牙醫學院Marco C.為此,已將CIP或其β-環糊精(β-CD)-包合物(CIP/β-CD-IC)摻入到聚合物電紡纖維中,然後將其切成短的納米纖維,然後包埋在GelMA中以獲得可注射的混合抗菌水凝膠。由於通過β-CD-IC增強了CIP的溶解度以及GelMA的可調節降解特性,水凝膠可促進局部持續且有效的細胞友好型抗生素劑量,這是通過一系列證明減少細菌毒性的細菌測定法測得的革蘭氏陽性腸球菌的生長。
  • 康奈爾大學羅丹《JACS》從凝膠到塑料,生物質DNA轉化為降解材料
    生物質是一種可再生和可降解的資源,已被用作替代石化產品的替代選擇。地球上所有分類單元的生物質總和約為550千兆碳,這使生物質成為地球上最豐富的可持續性物質。目前,生物質多糖和蛋白質已被開發用於生物塑料。但是,仍然存在三個主要問題:首先,主要的轉化方法與石化產品的形成非常相似,其中在合成最終塑料之前,首先需要斷開聚合物鏈。
  • 快來看看生物凝膠怎樣解決
    6S銀愈生物凝膠敷料是由卡波姆、透明質酸鈉等聚合物為基材,含有多種抗菌成份,卡波姆具有緩釋作用,使生物凝膠抗菌效果持久,並為創面癒合提供溼性環境。生物凝膠敷料具有:多重抗菌、保持創面溼潤、減輕疼痛、生物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2]等特點。適用於淺表傷口、肛腸黏膜等疑似感染創面,用於預防創面感染。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分子合納米複合水凝膠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
    探索了納米複合水凝膠製劑的傳統化學和物理方法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系統地綜述了使用生物啟發方法製備納米複合水凝膠製劑的最新生物製備策略,並且也強調了與生物製備納米複合水凝膠在止血和傷口癒合應用中有關的最新進展。還討論了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未來前景。本文深入探討了生態友好型生物啟發性策略的進展,該策略可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應用的納米複合水凝膠的生物加工。
  • 杭師大醫學院謝恬團隊研發欖香烯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用於...
    該研究報導了負載臨床常用化療藥,如阿黴素和謝恬教授團隊研發的脂質體抗癌新藥欖香烯乳狀注射液的二維鍺烯納米片水凝膠創口塗層用於實體瘤手術輔助治療,發揮抑制腫瘤復發和預防創口感染的雙重作用,再次驗證了中西醫結合 「祛邪扶正」、「增效減毒」 理論,以及謝恬教授團隊提出的中西醫結合「分子配伍理論」治療惡性腫瘤的特色和優勢。
  • 傳統針灸如何聯手水凝膠生物材料,用於創面修復?
    中國國立臺灣大學Shan-hui Hsu、慈濟大學和三軍總醫院Niann-Tzyy Dai以乙二醇殼聚糖和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席夫鹼交聯的雙功能聚氨酯(DF-PU)為原料製備了具有抗菌功能的晶膠/水凝膠生物材料。
  • 可快速控制和監測出血情況的可視水凝膠
    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快速有效地阻斷血管的破裂,阻止出血並使血管壁癒合,最後阻斷材料會降解,讓血液重新正常流動。目前阻斷劑主要有固體和液體材料。鉑金或不鏽鋼線編織而成的線圈是最常用的,它們有不同的長度、形狀和厚度,並使用特殊的導管放入血管中。也有將液體阻斷劑注射到血管中,注射後液體凝固。
  • 索邦大學《Macromolecules》特定於拓撲的可注射粘性PNIPAM水凝膠
    【科學背景】水凝膠在水分含量(最高98 wt%)和柔軟度(典型模量在101–104 Pa範圍內)方面通常與許多生物組織相似,因此可用於許多生物醫學和製藥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可在體內轉化為水凝膠的可注射溶液可用於特定的應用,例如生物活性劑和活細胞的靶向遞送,生物印刷以及微創組織近似等。一種可能性是基於含有可聚合官能團的單體或聚合物溶液的可注射製劑的原位化學(共價)交聯。
  • 康奈爾大學馬明林《化學.綜述》1型糖尿病新興技術中的水凝膠
    歲末12月29日,美國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馬明林助理教授協同Qingsheng Liu研究員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綜述了關於』』Hydrogels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Type 1 Diabetes』』一文,作者總結了水凝膠用於胰島素輸送和用於1型糖尿病管理的胰島素產生細胞療法的最新發展。
  • 科學家開發出用於傷口癒合的機械反應型水凝膠
    近幾十年來,用於傷口癒合的水凝膠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然而,身體運動部位的急性皮膚傷口通常會受到各種機械力的作用,如運動狀態下的拉伸力和壓縮力,因此傷口的癒合過程很容易受到幹擾。傳統的水凝膠由於機械性能、皮膚粘附性和藥物輸送效率較差,療效有限。
  • 傷口癒合水凝膠,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此前,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通過研究嬰兒的特殊皮膚構造和狀態,試圖將嬰兒的無疤痕皮膚在成年人身上複製。現在,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則發明了一種新的水凝膠,通過觸發再生免疫反應,幫助皮膚更健康、更強壯地癒合,而不會留下疤痕。
  • 《自然·材料綜述》最新重磅:生物工程材料用於原位組織再生
    b)原位組織再生使用生物反應性材料,可利用人體固有的再生能力。這些材料充滿了生化和生物物理線索,以募集內源性細胞用於組織癒合。【科研摘要】最近,德州農工大學Akhilesh K.2.生物材料的特徵用於原位組織再生的支架的範圍包括整體的,微孔的,納米顆粒,纖維,水凝膠和3D列印的支架(圖 3a)。用於製造支架的生物材料可以是聚合物,陶瓷,金屬和複合材料。
  • 「兩面神」黏附水凝膠 一貼修復內臟器官
    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曦)近日,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兩面神」黏附水凝膠,該凝膠的兩面表現出截然相反的黏附特性,一面可以牢固地黏附在體內的受損組織以替代手術縫合線,另一面不具黏合性,可以有效防止組織間發生黏連,並且在體內14天內可實現完全降解
  • 田禾院士《德國應化》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器用於高度保存單細胞
    在過去的十年中,關鍵技術的蓬勃興起,例如微流控「晶片實驗室」平臺和原子力顯微鏡(AFM)已將單細胞研究從最初的細胞概況「快照」發展為最新的動態單活細胞操作,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它們的多樣化應用在生物技術領域。其中,納米移液器技術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單細胞研究策略,它提供了一種具有高空間解析度的有效原位單細胞操作平臺,該平臺將保留細胞微環境,而不是常規細胞裂解。納米移液管的內腔為貨物裝載提供了狹窄的空間。
  • 天大團隊設計「兩面神」黏附水凝膠可一貼修復內臟器官——速黏接...
    本站訊(記者劉曉豔 通訊員崔春燕)近日,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兩面神」黏附水凝膠,該凝膠的兩面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黏附特性,一面可以牢固地黏附在體內的受損組織以替代手術縫合線,另一面不具黏合性,可以有效防止組織間發生黏連,並且在體內14天內可實現完全降解。
  • 紫外線對三大類材料的降解原理及如何預防或減輕紫外線的降解
    紫外線對三大類材料的降解原理及如何預防或減輕紫外線的降解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7 15:07:22 前言 今年LED行業最熱門的詞估計是UV
  • 如何預防或減輕紫外線對材料的降解
    【原創】如何預防或減輕紫外線對材料的降解 |
  • 科學家研發新型傷口癒合水凝膠 通過觸發免疫反應減少疤痕
    疤痕組織是一種有效的短期解決方案,可以快速修補受傷的皮膚,但長期來看,它並不是那麼好。現在,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水凝膠,可以觸發再生免疫反應,幫助皮膚更健康、更牢固地癒合,而不會留下疤痕。